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讲义.pptx
    • 教案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docx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讲义第1页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讲义第2页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讲义第3页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讲义第4页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讲义第5页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讲义第6页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讲义第7页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讲义第8页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第1页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第2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讲义pptx、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9年人教版高二生物上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课题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目标1.概述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2.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3.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4.通过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5.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教学重点(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教学难点(1)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2)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讲义和教案学生准备:提前预习和查询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问题探讨:稻田中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在稻田中饲养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由于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底栖动物和杂草都会减少。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因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讨论:1.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河蟹捕食底栖动物,它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河蟹和某些底栖动物可能还会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因此河蟹与底栖动物的种间关系可能还包括种间竞争。二、            新课讲授问题探讨:紫茎泽兰原分布于中美洲,传入我国后,先是在云南疯长蔓延,现已扩散至广西、贵州、四川等多个省份,对当地林木、牧草和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在《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名列榜首。讨论:1.紫茎泽兰在原产地没有大肆繁殖,为什么在入侵地可以疯长蔓延?提示:繁殖、适应能力很强,没有天敌等制约因素2.我国曾引入紫茎泽兰专食性天敌——泽兰实蝇来防治紫茎泽兰。泽兰实蝇也是一种外来生物,对这种方法,你怎么看?提示:泽兰实蝇可以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但是泽兰实蝇是一种外来物种,也有可能影响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因此在释放泽兰实蝇之前,应做好相关研究,如泽兰实蝇的生物安全性研究,野外如何布点释放泽兰实蝇,定点释放的虫量应当为多少等等,即在确保利用泽兰实蝇的安全性后,再利用它进行防治。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就是生态平衡。思考: 从群落演替的角度分析,如果气候条件没有剧烈变化,也并没有过多的人类活动干扰,下图所示生态系统未来还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吗?为什么?提示:不会。 两个生态系统都是处于生态平衡的系统。在处于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平衡,生物种类的组成稳定。2. 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1)结构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2)功能平衡: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3)收支平衡:如,在某生态系统中,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由此可见,生态平衡并不是指生态系统一成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过渡】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什么调节机制实现的呢?3. 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 —— 负反馈调节实例1:详见课件实例2:详见课件负反馈调节①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②意义: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补充:正反馈调节实例:有一个湖泊受到了严重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死亡而减少,鱼类死亡的尸体腐烂,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引起更多的鱼类死亡,活鱼就更少了。结果: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____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3)类型: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特点: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时,能通过自身净化(如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可以很快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如果被有毒物质重度污染,自身的净化作用已不足以消除大部分有毒物质,恢复力稳定性被破坏,恢复原状的时间漫长,难度极大!3.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在不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利用。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三、            拓展提升通过习题练习巩固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布置作业1、预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前后逻辑安排是否合理?2、讲课流程是否流畅?3、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如何?4、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的情况如何?   

    相关课件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美版课件ppt,共60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授课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抵抗外界,保持原状,恢复到原状,遭受破坏后恢复原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文ppt课件,共60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