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3.10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3.10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重点和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平行线和相交线复习课一、复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2、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和性质3、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和性质4、能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以及命题的真假5、通过平移,理解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垂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难点: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 知识点回顾(一)、相交线
A、两条直线相交时构成的四个角中1.邻补角,对顶角定义 2. 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的特征(1) (2) (3) 3. 对顶角性质:两个特征:(1) (2) B、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相交时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它们与对顶角、邻补角一样, 总是成对存在着的。1、同位角的位置特征是: 2、内错角的位置特征是: 3、同旁内角的位置特征是 (二 ) 垂线1.垂线的定义2. 垂线的性质3.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有: (1)定义法;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2)传递法;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平行(3)因为a⊥c, a⊥b;所以b//c(例题) (4)三种角判定 同位角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 ,两直线平行。在这六种方法中,定义一般不常用。 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 ,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 (四)、命 题1. 命题的概念 2. 命题的组成: 3 命题的分类应用 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 画线段AB=2cm(2) 直角都相等;(3) 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4) 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5)相等的角都是直角 (五)、平 移 1. 平移变换的定义 2.平移的特征: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 和 。 (2)对应点连结而成的线段 且 3 决定平移的因素是平移的 和 四 综合运用1.如图, 若∠3=∠4,则 ∥ 若AB∥CD, 则∠ =∠ . 2.如图,∠D=70°,∠C= 110°, ∠1=69°,则∠B= 3.如图,填空(1)∵∠B=∠1(已知) ∴____//____( ) (2)∵CG // DF(已知) ∴∠2= ( )(3)∵∠3=∠A(已知) ∴____//____( )(4)∵AG // DF(已知) ∴∠3=_____( ) 4【教材母题】(教材P36第8题(2)改编如图,∠1+∠2=180°,∠3=108°,求∠4的度数. 变式1.(2014·菏泽)如图,直线l∥m∥n,等边△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和m上,边BC与直线n所夹的角为25°,则∠α的度数为( ) A.25° B.45° C.35° D.30° 变式2.(2014·聊城)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叠放在矩形的两条对边上,如果∠1=27°,那么∠2的度数为( )
A.53° B.55° C.57° 变式3 如图,AB∥CD,. AE∥FD求证:. ∠A=∠D 变式4.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少40°,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_ 变式5.(探究题) (1)如图①,若AB∥CD,则∠B+∠D=∠E,你能说明理由吗? (2)反之,若∠B+∠D=∠E,直线AB与CD有什么位置关系? (3)若将点E移至图②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 (4)若将点E移至图③的位置,此时∠B,∠D,∠E之间的关系又如何? (5)在图④中,AB∥CD,∠E+∠G与∠B+∠F+∠D之间有何关系? 例2.如图,AB∥CD,MG、NH分别平分∠AMN和∠MND,能得出MG平行于NH吗?. 变式1.如图,AB∥CD,∠3= ∠ 4,能得出MG平行于NH吗? 拓展:(1)AB ∥CD,同位角,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位置关系?(2)邻补角的角平分线位置关系? 变式2如图,∠BAP+∠APD=180°,∠1=∠2.求证:∠E=∠F 课堂总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册3.10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环节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简单的几何图形3.10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研究,教法设想,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简单的几何图形3.10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