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段考试卷评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25514/0-1698082667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段考试卷评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段考试卷评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成绩分析,试卷分析,在括号里填上+,六题,解决问题,答卷情况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年春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段考试卷评析 市三小 卢章诗一、成绩分析:本班61人,全部参加考试,并且全部及格。90分以上53人,80以上4人,70以上2人,60以上2人。平均分93.7分,优秀率86.8%,及格率100%,整体来说比较理想。二、试卷分析:题型结构主要知识点、目标、要求、试题难度:第一题 、填空题。目标:理解除法含义。本题总共5小题(1—3)、理解平均分的定义,知道把物体平均分有两种方法。4、计算比一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好多同学马虎,没看清〉于号,做反了。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考点是让学生理解算式含义,掌握除法、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其含义。错的同学较多。第二题、第三题目标是:轴对称图形、和两种运动现象,平移和旋转。这同学们把握得很好。第四、在括号里填上+、—、×、÷这四种计算方法符号,考点是考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及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大家完成的很好。第五、六题、目标:计算重点是脱式计算,学会使用小括号,了解小括号的作用。知道同级两步混合运算的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问题不大。七、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问题来了,好多同学还是不大理解,不会列综合算式。关键是,对同级、不同级混合运算顺序掌握不实,还有对小括号的使用,不会正确运用。八、解决问题这部分有5道题第一、第二两题同学们都会解决,对除法的两种含义大部分同学都知道。第三题统计,画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以一代五,同学们都会收集数据,但在整理的时候,还是有马虎的,计算出错。第四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先求三个7是多少,再和一个17进行比较,对同学们来说,不难。第五题,这图意,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还欠佳,不达到最好。这图意画得很清楚,两部分,已摘——还没摘,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都很清楚,同学们的观察,分析能力确实差。今后要加强培养。三、答卷情况分析:各小题失分情况:总的来说,第七填空题失分较多,说明同学们对小括号的使用和对两级混合运算顺序掌握不实。另外还有解决问题的第五题,同学们的观察,、分析能力要加强培养。四、存在问题:1、教的问题:平时课上要注意帮助学生,培养学生读书、观察、思考、分析理解能力提高。2、学的问题:学生读书少,不会读,甚至懒得读、懒得思考,依赖心理太强。五、改进策略:1、加强读书能力的培养。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2、加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条理性。3、加强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能力。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4、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克与克的认识》评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体验中感受数学在认识克与千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及评析角的初步认识_人教版新课标,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巩固拓展,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及评析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_人教版新课标,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索新知, 应用新知, 解决生活问题,自主练习,巩固新知,学生小结,畅谈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