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17 免疫调节(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17 免疫调节(含解析)第1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17 免疫调节(含解析)第2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17 免疫调节(含解析)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17 免疫调节(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17 免疫调节(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讲义17  免疫调节 核心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T细胞造血干细胞(胸腺中发育)识别、呈递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B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相应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2.免疫活性物质的来源与功能 来源功能溶菌酶唾液与泪液中(腺体细胞)第一道防线,杀菌体液中(组织细胞)第二道防线,杀菌抗体浆细胞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淋巴因子T细胞、效应T细胞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易错警示】解答免疫问题应规避的7个易错点1)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2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若T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部分保留。3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具有分裂、分化能力,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能再进行分裂、分化。4)浆细胞(效应T细胞)并非只来自于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5)抗原识别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6)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抗体是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7)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考法一 2018·浙江高考真题)取某实验小鼠皮肤片,分别移植到同种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种小鼠乙身上。一段时间后,观测到该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由此推断,对该皮肤片发生排斥反应(一般指移植物作为非已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消除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答案】B【详解】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分别移植到同种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种小鼠乙身上的某实验小鼠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说明对该皮肤片发生排斥反应的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B正确,ACD均错误。故选B 考法二2019·海南高考真题)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可对癌变细胞进行监控和清除B.在神经调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C.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和免疫细胞均可释放化学物质D.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答案】D【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免疫系统的功能有:防卫、监控和清除。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有: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详解】免疫系统可及时的监控和清除体内癌变、衰老的细胞,A正确;在神经调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5个环节,B正确;神经细胞可分泌神经递质,内分泌细胞可分泌激素,免疫细胞可分泌抗体、淋巴因子等,C正确;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患呆小症,D错误。故选D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EBV)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以发热、咽喉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增多并出现单核样异型淋巴细胞等为特征,一段时间后患者可自愈。EBV是一种DNA病毒,主要侵犯B淋巴细胞,其DNA在受感染的细胞内呈线性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或呈环形游离于宿主细胞DNA之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EBV侵入了 B淋巴细胞,则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第二道防线被突破B.被感染后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发生改变,会引起效应T细胞的免疫应答C.采用EBV特异性抗体检测和借助PCR技术进行EBV的核酸检测都可以作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方法D.注射免疫球蛋白或口服干扰素对该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答案】D【分析】1、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细胞才能生活。2、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详解】AB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若EBV侵入了B淋巴细胞,说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第二道防线被突破,A正确;B、被感染后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发生改变,效应T细胞会与之结合,使其裂解死亡,B正确;C、抗体和抗原能发生特异性结合,核酸PCR技术进行EBV的核酸检测依据的是核酸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所以采用EBV特异性抗体检测和借助PCR技术进行EBV的核酸检测都可以作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方法,C正确;D、干扰素的本质为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D错误。故选D2.为研究皮肤移植中的免疫机制,科研人员利用大鼠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1: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2: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B系大鼠。3: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B系大鼠,出现排斥反应后取B系大鼠的T淋巴细胞,注射到未处理的B系大鼠并将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该大鼠。检测皮肤存活率,结果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体移植可以有效的避免免疫排斥B.免疫排斥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导致的C.细胞免疫在免疫排斥中起重要作用D.利用免疫抑制剂可提高皮肤存活率【答案】B【分析】排斥反应指移植物作为非己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反应。1: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不发生排斥反应,移植后皮肤存活率100%2: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B系大鼠,会发生排斥反应,移植后皮肤存活率降低;3:取与组2相同处理并出现排斥反应后的B系大鼠的T淋巴细胞,注射到未处理的B系大鼠并将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该大鼠,发生的排斥反应更强,移植后皮肤存活率明显降低。【详解】A、根据分析,比较组1和组2,可知自体移植可以有效的避免免疫排斥,A正确;B、免疫排斥是由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导致的,B错误;C、免疫排斥是对移植的器官、细胞发挥作用,细胞免疫在免疫排斥中起重要作用,C正确;D、利用免疫抑制剂可降低免疫能力,提高皮肤存活率,D正确。故选B3B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的接触、T细胞表面分子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以及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根据B细胞和浆细胞电镜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B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分化B.甲形成乙时遗传物质和膜蛋白发生了变化C.乙为浆细胞,可能来自B细胞或记忆B细胞D.乙中富含核糖体和内质网,但不能识别抗原【答案】B【分析】甲为B细胞,乙为浆细胞。B细胞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详解】A、甲为B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A正确;B、甲B细胞分化形成乙浆细胞时,实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C、乙为浆细胞,B细胞可以分化形成浆细胞,记忆B细胞也能形成浆细胞,C正确;D、乙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抗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需要内质网的加工,浆细胞中富含核糖体和内质网,但不能识别抗原,D正确。故选B4.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T淋巴细胞合成的场所是胸腺B.产生抗体的细胞能够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C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促进了B细胞的增殖分化D.二次免疫反应抗原可能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使其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答案】B【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病原体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作用。2、细胞免疫过程为: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暴露出其抗原,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详解】A、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发育成熟,A正确;B、产生抗体的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抗体能够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和结合,B错误;C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促进了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D、二次免疫反应抗原可能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使其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进而产生大量抗体,D正确。故选B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BHIV感染人体后会破坏所有人体细胞而致人死亡C.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也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D.病毒主要是对人和一些动物有害,对农作物等基本没有害处【答案】A【分析】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2、有的病毒对人有害如艾滋病毒,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利用动物病毒可以防治农业害虫,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研制疫苗来防病。因此有的病毒是有害的,有的病毒是有益的。【详解】A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也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A正确;BHIV感染人体后会破坏T细胞而致人的免疫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免疫能力,最终致人死亡,B错误;C、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并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C错误;D、有的病毒对农作物是有害的,如烟草花叶病毒能引发健康的烟草植株发生花叶病,故病毒不仅对人和一些动物有害,植物病毒对农作物也有害处,D错误。故选A  核心考点二 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功能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免疫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免疫细胞主要是B细胞主要是T细胞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作用过程关系1)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2)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当寄生病原体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3)若T细胞被破坏,则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大部分丧失【易错警示】注意特异性免疫中各细胞或物质的作用1)吞噬细胞的作用:摄取、处理病原体,暴露其特定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吞噬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3)记忆细胞:长时间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该抗原再次入侵时,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4)效应T细胞:与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之裂解,释放出病原体。2.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应答1)记忆细胞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2)二次免疫反应: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更快、更高、更强,如下图:3.抗原和抗体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2)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3)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易错警示】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3个易混易错点1)免疫细胞中,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等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2)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的来源不完全相同:初次免疫只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增殖分化,二次免疫不仅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增殖分化,还来自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3)抗体本身不能清除抗原,只是与其特异性结合,最终还需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考法一 2020·海南高考真题)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双链DNA病毒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B.新型冠状病毒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和抗体C.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依赖宿主细胞进行繁殖D.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B【分析】病毒是一种需要寄生于活细胞内繁殖的生物,利用宿主细胞的能量和物质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和核酸,DNA双链因为氢键的存在使DNA结构稳定,不易发生突变,RNA单链结构不稳定易发生突变;病毒侵入人体后在体液中体液免疫会由浆细胞释放抗体与其结合降低其与细胞的黏着能力以及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所吞噬;病毒核酸检测是利用碱基互补配对来判断人体内是否含有病毒的RNA来确定是否被病毒所侵染。【详解】A、双链DNA结构稳定,不易发生变异,新冠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遗传物质不稳定易发生变异,A正确;B、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B错误;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寄生于活细胞,依赖活细胞进行繁殖,C正确;D、病毒检测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检测人体内是否含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来判断是否感染病毒,D正确;故选B 考法二2021·浙江高考真题)自2020年以来,世界多地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有助于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B.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C.多次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可增强人体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抗原MHC受体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答案】B【分析】1、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内部结构是一个单股正链的RNA病毒,表面有包膜,包膜外面是突起,看起来像王冠,其表面蛋白有三种。2、机体受抗原(新冠病毒疫苗)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会产生免疫物质发生特异性免疫效应。这个过程包括了抗原递呈、淋巴细胞活化、免疫分子形成及免疫效应发生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能通过唾液进行传播,通过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有助于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A正确;B、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新冠病毒的相关抗体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因为抗体能直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而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用于免疫预防,而不能用于免疫治疗,B错误;C、新冠病毒疫苗相当于抗原,多次注射新冠病毒疫苗能促进机体产生更多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能增强人体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C正确;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感染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并可进一步使其裂解死亡,D正确。故选B  6.关于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增殖形成记忆B细胞,后者增殖形成记忆T细胞B.前者参与体液免疫,后者参与细胞免疫C.抗体由前者分泌,淋巴因子主要由后者分泌D.前者直接杀死靶细胞,后者直接杀死病原体【答案】B【分析】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体液免疫依靠B细胞发挥主要作用,细胞免疫主要依靠毒性T细胞发挥作用。浆细胞是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详解】A、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增殖,A错误;B、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正确;C、抗体由前者分泌,淋巴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C错误;D、细胞毒性T细胞能直接杀死靶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错误。故选B720201230日下午,国药中生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公布了其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数据结果,其保护效力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当天晚上国家药监局依法附条件批准了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上市。下列有关灭活疫苗的说法错误的是(    A.灭活疫苗丧失了对细胞侵染性但保留了其抗原性B.接种灭活疫苗只能激活体液免疫但不能激活细胞免疫C.接种灭活疫苗可增强机体的免疫监控和清除功能D.需增大接种量和多次接种才能使机体获得足够免疫力【答案】C【分析】1、免疫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来源: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先天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2)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来源: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特点: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2、特异性免疫的类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体液免疫: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2)细胞免疫: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灭活的疫苗对细胞失去了侵染性,但仍具有抗原性,A正确;B、灭活疫苗主要诱发体液免疫,不能激活细胞免疫,B正确;C、灭活疫苗能促进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但不能增强机体的免疫监控和清除功能,C错误;D、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的水平低,维持时间短,需要增大接种量和多次重复接种才能使机体获得足够免疫力,D正确。故选C8.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浓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B.新冠肺炎疫苗作为抗原进入人体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记忆细胞等C.新冠病毒可借助宿主细胞的能量和原料,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使人体产生效应T细胞从而产生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答案】B【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新冠病毒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在宿主活细胞中才能繁殖,A错误;B、疫苗属于抗原,会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新冠病毒侵入机体后迅速产生二次免疫应答过程,B正确;C、病毒无细胞结构,故无核糖体等细胞器,C错误;D、效应T细胞的产生需要经过病毒等胞内病原体的刺激才能产生,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不会使人体产生效应T细胞,D错误。故选B9.有资料表明,严重的排异反应使人类心脏移植的存活率只有47%,但人类的角膜移植成功率为100%。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科学家认为,免疫赦免区的细胞有赦免基因,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自杀,因而使后者不能产生抗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免疫赦免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B.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移植心脏难以存活的主要原因是供者与受者细胞表面HLA的差异D.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的主要途径是用免疫抑制剂抑制人体免疫【答案】A【分析】免疫赦免现象不能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定的缺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有利于胚胎的存活,保证了胚胎的正常发育。【详解】A免疫赦免现象不能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B、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有利于胚胎的存活,保证了胚胎的正常发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C、移植心脏难以存活的主要原因是供者与受者细胞表面抗原不同,引起免疫反应导致的,C正确;D、用药物来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可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的主要途径是用药物抑制人体免疫,D正确。故选A10.流行性感冒是冬春季节常见的一种髙发性传染病(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高热乏力、全身疼痛,有时还伴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一般都会出现持续39度左右的髙烧,此时身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高热可导致患者体内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细胞代谢C.感染病毒后引发的细胞免疫会裂解靶细胞并清除血液中的病毒D.入侵的流感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答案】B【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患者一般都会出现持续39度左右的高烧,此时身体体温调节使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错误;B、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高热可导致患者体内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细胞代谢,B正确;C、感染病毒后引发的细胞免疫会裂解靶细胞,将靶细胞内的病毒释放出来,但不能清除血液中的病毒,C错误;D、入侵的流感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错误。故选B 

    相关试卷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第23讲 免疫调节(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第23讲 免疫调节(含解析),共17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检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检测)(含解析),共28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练习易错点22 免疫调节(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练习易错点22 免疫调节(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分析判断,常见的信号分子归纳,过敏反应和体液免疫的区别与联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