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九年级上(鲁教版)化学第一单元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1. 化学课上老师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有蓝色沉淀生成,于是有同学思考“加入其它物质也能有蓝色沉淀生成吗?”,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设计实验 B.提出问题 C.反思评价 D.得出结论2. 研究人员对多种药物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该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3. 对比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A.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B.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C.用盐酸探究铁、铜的活动性强弱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每个省市都设立核酸检测站,核酸检测的目的,目前主要是筛查出无症状感染者。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核酸检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制订计划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5. 小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6. 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模仿 B.假设 C.对比 D.推理7. 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A.温度高低 B.氧气含量 C.食物多少 D.食物种类8. 实验室台上有一瓶无色的气体,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氧气,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猜想假设 B.查阅资料 C.进行试验 D.交流讨论9. Vc泡腾片是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片状物品,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建议,可用石灰水检验一下气体的成分是否为二氧化碳,这个建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A.猜想假设 B.设计实验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10. 下列四个实验探究实例:①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②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③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④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其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11. 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根火柴梗在火焰中心一秒,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被烧情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12.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硬度 ,密度比水 , 溶于水.(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 、 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或“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的 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生成 和 .13.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①“呼出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②“呼出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③“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14写出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15. 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猜想二: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1)验证猜想一: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验证猜想二:取上述相同的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请你在矩形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标出所选物质。(3)验证猜想三:进一步实验……五、科学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16. 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1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提出问题〗食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猜想假设〗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实验探究〗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剩下的1支作为空白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实验结果〗食盐质量/g00.10.50.70.91.0燃烧时间/min101518232527燃烧稳定性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易灭极易灭 〖实验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个结论:(1) ;(2) 。
参考答案1. 【解答】解:有同学思考“加入其它物质也能有蓝色沉淀生成吗?”,属于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故选:B。2. 【解答】解:研究人员对多种药物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故选:C。3. 【答案】D【详解】A、铁钉锈蚀实验课本中选择了五组做对比,是对照实验,故选项错误;B、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选择的是固体石蕊和石蕊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作对照,是对照实验,故选项错误;C、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对照实验,故选项错误;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是一个单纯实验,无对照组,故选项正确;故选D4. 【解答】解:A、提出问题是提出需要探究的内容,如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不符合题意;B、制订计划是根据相关的资料进行计划的制订,不符合题意;C、进行实验是根据实验方案和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如核酸检测,符合题意;D、得出结论是根据相关的资料和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不符合题意;故选:C。5. 【答案】C【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详解】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选C。6. 【答案】C【详解】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是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故选C。7. 【答案】C【分析】【详解】根据生活经验温度高食物易腐败,温度低食物不易腐败,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与温度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在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可以保存食品,食品在空气中易腐败,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与氧气含量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在生活中我们知道一些食物易腐败,有些食物不易腐败,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与食物种类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 【答案】C【分析】【详解】实验室台上有一瓶无色的气体,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氧气,应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实验,故选C9. 【解答】解:A、猜想假设是根据已有的理论或经验对问题的模型提出初步的设想,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设计实验是根据猜想和相关知识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故可用石灰水检验一下气体的成分是否为二氧化碳属于实验设计,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进行实验是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得出结论是根据实验现象和相关资料得出结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0. 【解答】解:①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②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采用的是实验法;③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④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采用的实验法。故选:B。11. 【答案】D【详解】A、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属于解释与结论,A不符合题意; B、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属于解释与结论,B不符合题意;C、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啊火焰明亮程度,属于实验现象的分析,C不符合题意;D、用一根火柴梗在火焰中心一秒,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被烧情况,属于设计实验方案,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 【答案】; 小; 小; 不; 外焰; 内焰和焰心; a; 外焰; 水; 二氧化碳【详解】(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3)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则由质量守恒定律,石蜡中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3. 【答案】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设计实验;
①②③。14. 【解答】解:由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得出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主要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故答案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15. 【解答】解:通过分析猜想可知,实验时间对实验现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猜想三:铜与硝酸银反应的时间太短;(1)反应物的浓度对实验的现象影响可知,换用浓度较大的物质实验,实验验证猜想一的方案是:其他条件不变,用浓度更大的硝酸银溶液,重复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故答案为:铜与硝酸银反应的时间太短;(1)其他条件不变,用浓度更大的硝酸银溶液,重复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16. 【答案】 ①食盐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②加食盐不会影响蜡烛燃烧的稳定性 食盐是否加得越多越好;加入食盐后对烛光亮度有否影响;【详解】实验结论:(1)由实验数据可知,①食盐可以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②加食盐不会影响蜡烛燃烧的稳定性;实验反思:(2)由实验现象可知,所加食盐越多越好,从此次实验来看加入1g时效果最好,但是不是所加食盐越多越好呢?此实验只有一次,得出的结论不可靠,没有观察蜡烛的火焰方面的变化,故还需要进一步探究,①探究食盐是否加的越多越好;②加入食盐后对烛光亮度是否有影响;(3)可以建议:建议在制造蜡烛时,在烛芯周围加入少量的食盐,延长蜡烛燃烧时间,节约能源。故答案为(1)①食盐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②加食盐不会影响蜡烛燃烧的稳定性;(2)食盐是否加得越多越好;加入食盐后对烛光亮度有否影响;(3)建议在制造蜡烛时,在烛芯周围加入少量的食盐,延长蜡烛燃烧时间,节约能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