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西城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西城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西城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图题目的要求)1.(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A.春天到来,冰雪消融 B.夏天中午,干冰保鲜 C.秋天早晨,大雾散去 D.冬天夜晚,霜挂树枝2.(2分)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季,在室外用潮湿的手去触摸金属管,手指皮肤会被“粘”在金属管上( )A. B. C. D.3.(2分)2022年2月4日冬奥会在北京开幕。滑冰比赛时,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常需进行“补冰”。“补冰”时,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补冰”时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 B.熔化 C.液化 D.汽化4.(2分)如图所示为济南和青岛两市2022年全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由图可知:济南全年的平均气温和青岛相差不大,但济南的平均高温要明显高于青岛,而平均低温要比青岛低。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A.海水的密度比砂石的密度大 B.海水的内能比砂石的内能大 C.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 D.海水的温度比砂石的温度高5.(2分)在制药时,可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应采用的办法是( )A.缩短加热沸腾时间 B.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C.增加容器内气压,使水沸点低于80℃ D.降低容器内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多选)6.(2分)我们在平时晾晒衣服时,把衣服展开比折叠在一起时干得快,放在太阳底下比放在阴凉处干得快。同学们根据上述现象提出了四个问题( )A.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B.衣服干的快慢跟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 C.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它与空气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 D.液体蒸发快慢跟与液体温度有什么关系?7.(2分)若将一瓶煤油倒去一半,剩下的煤油与原来相比,发生改变的物理量是( )A.热值 B.比热容 C.密度 D.内能8.(2分)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钻木取火 B.金属勺放在热汤中 C.食品放入冰箱内 D.物体放在取暖器旁9.(2分)如图所示的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A.①做功冲程 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压缩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①压缩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做功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①做功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压缩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①压缩冲程 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做功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0.(2分)(单选)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 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0℃的冰块,其内能为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多选)11.(4分)下面是课本上的四幅图,关于这些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中的冰熔化在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B.摩擦生热使玻璃筒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变大 C.相同质量的热水比冷水含有的热量多 D.冰块与盐的混合物的温度可低于0℃(多选)12.(4分)我国古代诗人写了许多蕴含丰富的热学知识的诗句,下列对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多选)13.(4分)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描绘出水的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沸腾前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水的内能 B.实验时水面上的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C.水的沸点低于100℃,说明水的比热容较大 D.10﹣15min的过程中,水的温度和内能不变(多选)14.(4分)水具有比热容比较大的特点,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有关的是( )A.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B.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多选)15.(4分)关于下列图中相关物理知识的运用,正确的是( )A.液体温度计的量程应在测温物质的熔、沸点之间 B.冬天,地窖放桶水防止菜冻坏,利用水凝固放热 C.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主要是液氢的热值更大 D.试管口软木塞冲出去,主要是水蒸气对木塞做功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60分)16.(4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同时烧开相同的两壶水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仔细观察比较还能发现:甲房间内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由此可以判断出甲房间的气温较 (选填“低”或“高”)。17.(4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有诗句:“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其中“昼暖花香”描述的现象说明: 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陶渊明《归田园居》中的诗句:“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填物态变化名称)。18.(4分)2023年6月7日,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火箭发射过程中 转化为机械能,此过程与汽油机的 冲程能量转化形式相同。19.(4分)小亮家的汽车尾部上标有“1.8T”的字样,其中“T”就是“涡轮增压”,通过给发动机足量的空气使汽油更充分地燃烧。其它条件相同时 (选填“更高”、“更低”或者“一样大”),同样的汽油加在涡轮增压轿车内与加在普通轿车内相中比,热值 (选填“更大”、“更小”或“一样大”)。20.(4分)如图是某电风扇工作时能量转化的示意图。图中①是 能,这个电风扇工B作时的效率是 。21.(4分)很多宾馆里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请你说出它能很快把手烘干的两个理由:① ;② 。22.(6分)完全燃烧200g焦炭所放出的热量有60%被质量为10kg水的吸收[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焦炭的热值q=3.0×107J/m3],问:(1)焦炭完全燃烧释放多少J热量?(2)水吸收多少J热量?23.(7分)小华家使用的是天然气热水器,他尝试估测该热水器的效率,以核对铭牌上的数值是否准确。当只有该热水器使用天然气时,天然气表的示数由1365.05m3变为1365.17m3,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7.0×107J/m3。求:(1)水吸收的热量;(2)消耗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该热水器的效率。24.(7分)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 (填序号)。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⑤装有海波的试管(2)为了使试管中的海波受热均匀,应选择 的海波进行实验(选填“大颗粒”或“小颗粒”)。(3)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温度是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中的 段(选填“AB”或“BC”)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海波在B点的内能 C点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根据图像小明得出结论:海波熔化时温度不变。他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小华却认为进一步分析图象可以发现小明实验未完成,你赞同谁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25.(6分)小明在实验室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在组装的过程中他意识到,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很重要。如果在放置温度计时误将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 (选填“不影响”、“偏高”或“偏低”)。(2)为了减少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小明考虑了下列几种做法,其中比较可行的是 。(选填序号)A.换用一个火焰更大的酒精灯B.适当地提高烧杯中水的初温C.把装置移到通风良好处实验D.在烧杯上加一块有孔的纸板(3)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判断水是否已经发生了沸腾的根据是 。(4)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组得到了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 。时间t/min…67891011121314…温度t/℃…889295979898989898…(5)另一实验小组的亮亮同学在看到烧杯中的水沸腾后,马上熄灭了酒精灯,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同学们认为亮亮的实验仍存在不足。你的建议是 。26.(10分)小刚班的同学准备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相同,有什么规律。(1)在准备实验器材时,应选择 的两个酒精灯。(2)在实验中,小刚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煤油升高的温度高一些 。实验中,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来比较的。(3)其中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实验组别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1水200254013′30″煤油20025406′30″2水200254012′10煤油20025405′45″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进一步分析,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的温度升高得多。(4)使一样多的水(或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却发现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西城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图题目的要求)1.(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A.春天到来,冰雪消融 B.夏天中午,干冰保鲜 C.秋天早晨,大雾散去 D.冬天夜晚,霜挂树枝【答案】D【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B、干冰降温,故B错误。C、大雾散去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D、冬天夜晚,凝华放热。故选:D。2.(2分)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季,在室外用潮湿的手去触摸金属管,手指皮肤会被“粘”在金属管上( )A. B. C. D.【答案】C【分析】首先明确在室外用潮湿的手去触摸金属管,手指皮肤会被“粘”在金属管上,是手指皮肤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金属管凝固形成的,其次要明确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解答】解:在室外用潮湿的手去触摸金属管,手指皮肤会被“粘”在金属管上;因为冰是晶体;由图知,不断放热,符合水的凝固特点。故选:C。3.(2分)2022年2月4日冬奥会在北京开幕。滑冰比赛时,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常需进行“补冰”。“补冰”时,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补冰”时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 B.熔化 C.液化 D.汽化【答案】A【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解答】解:工作人员在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会吸收水的热量迅速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凝固过程水放出热量。故选:A。4.(2分)如图所示为济南和青岛两市2022年全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由图可知:济南全年的平均气温和青岛相差不大,但济南的平均高温要明显高于青岛,而平均低温要比青岛低。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A.海水的密度比砂石的密度大 B.海水的内能比砂石的内能大 C.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 D.海水的温度比砂石的温度高【答案】C【分析】济南属于内陆城市,青岛属于海边城市;海边城市靠海,水的比热容较大,和内地的砂石相比,在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小。【解答】解:济南属于内陆城市,青岛属于海边城市,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海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济南的平均高温要明显高于青岛。故C正确。故选:C。5.(2分)在制药时,可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应采用的办法是( )A.缩短加热沸腾时间 B.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C.增加容器内气压,使水沸点低于80℃ D.降低容器内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答案】D【分析】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根据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应该降低容器内的气压,沸点也会随之降低。【解答】解:A、如果不降低气压,水的温度仍为100℃,方法不可行;B、如果不降低气压,水的温度仍为100℃,方法不可行。C、增加容器内气压,高于100℃;D、降低容器内气压,低于80℃;故选:D。(多选)6.(2分)我们在平时晾晒衣服时,把衣服展开比折叠在一起时干得快,放在太阳底下比放在阴凉处干得快。同学们根据上述现象提出了四个问题( )A.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B.衣服干的快慢跟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 C.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它与空气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 D.液体蒸发快慢跟与液体温度有什么关系?【答案】CD【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解答】解:把衣服展开比折叠在一起时干得快,改变的是衣服中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改变的是温度,因而可以提出: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它与空气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A中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没有改变因素,B中衣服干的快慢跟没有标明干的实质,不便于研究。故选:CD。7.(2分)若将一瓶煤油倒去一半,剩下的煤油与原来相比,发生改变的物理量是( )A.热值 B.比热容 C.密度 D.内能【答案】D【分析】(1)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燃烧程度无关;(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质量、体积无关;(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质量、体积无关;(4)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解答】解:一瓶煤油倒掉一半后,质量减半、物质种类和存在的状态不变,但煤油的密度、热值都不变。故选:D。8.(2分)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钻木取火 B.金属勺放在热汤中 C.食品放入冰箱内 D.物体放在取暖器旁【答案】A【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其中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是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转移到低温的过程,二者的本质不同。【解答】解:A、钻木取火;B、金属勺放在热汤中;C、食品放入冰箱内;D、物体放在取暖器旁;所以,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个实例不同的是A;故选:A。9.(2分)如图所示的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A.①做功冲程 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压缩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①压缩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做功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①做功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压缩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①压缩冲程 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做功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答案】B【分析】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热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排气冲程,活塞上升压缩气缸内的气体,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故选:B。10.(2分)(单选)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 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0℃的冰块,其内能为零【答案】C【分析】(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2)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3)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4)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解答】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故A错误;B、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D、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多选)11.(4分)下面是课本上的四幅图,关于这些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中的冰熔化在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B.摩擦生热使玻璃筒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变大 C.相同质量的热水比冷水含有的热量多 D.冰块与盐的混合物的温度可低于0℃【答案】AD【分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3)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4)物质掺入杂质,可以降低晶体的熔点(凝固点)。【解答】解:A、冰是晶体,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B、图乙中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瓶内空气温度升高,故B错误;C、热量是过程量,故C错误;D、冰掺入杂质,因此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故选:AD。(多选)12.(4分)我国古代诗人写了许多蕴含丰富的热学知识的诗句,下列对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答案】BCD【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A、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A错误;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正确;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正确;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晶,故D正确。故选:BCD。(多选)13.(4分)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描绘出水的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沸腾前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水的内能 B.实验时水面上的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C.水的沸点低于100℃,说明水的比热容较大 D.10﹣15min的过程中,水的温度和内能不变【答案】ACD【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2)水沸腾特点:吸热温度不变;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解答】解:A、水沸腾前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水的内能;BC、由图象可知,说明实验时水面上的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故B正确;D、10﹣15min的过程中,内能变大,故D错误。故选:ACD。(多选)14.(4分)水具有比热容比较大的特点,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有关的是( )A.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B.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答案】ACD【分析】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放出相同的热量,使得昼夜的温差小,故A符合题意;B、空调房间放盆水增加湿度,增加水蒸气,故B不符合题意;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所以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所以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故选:ACD。(多选)15.(4分)关于下列图中相关物理知识的运用,正确的是( )A.液体温度计的量程应在测温物质的熔、沸点之间 B.冬天,地窖放桶水防止菜冻坏,利用水凝固放热 C.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主要是液氢的热值更大 D.试管口软木塞冲出去,主要是水蒸气对木塞做功【答案】ABCD【分析】(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制成的;(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出热量;(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时,热值越大的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越多;(4)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A、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制成的,液泡内物质必须是液态的、沸点之间;B、北方冬天地窖放一桶水防止菜被冻坏,故B正确;C、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与其他燃料相比,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D、水蒸气把软木塞向上冲起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故选:ABCD。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60分)16.(4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同时烧开相同的两壶水 液化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仔细观察比较还能发现:甲房间内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由此可以判断出甲房间的气温较 低 (选填“低”或“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的小水滴,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是降低温度。【解答】解:“白气”是由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由图可知:甲房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而乙房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少,表明房间的温度低,表明房间的温度高。故答案为:液化;低。17.(4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有诗句:“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其中“昼暖花香”描述的现象说明: 温度 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陶渊明《归田园居》中的诗句:“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温度;液化。【分析】(1)温度对分子热运动的影响,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2)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解答】解:“昼暖花香”说明温度升高,花香更加明显,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夕露”的形成是液化;故答案为:温度;液化。18.(4分)2023年6月7日,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火箭发射过程中 内能 转化为机械能,此过程与汽油机的 做功 冲程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答案】内能;做功。【分析】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做功、压缩和排气,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燃料燃烧是化学变化,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的原理是相同的。故答案为:内能;做功。19.(4分)小亮家的汽车尾部上标有“1.8T”的字样,其中“T”就是“涡轮增压”,通过给发动机足量的空气使汽油更充分地燃烧。其它条件相同时 更高 (选填“更高”、“更低”或者“一样大”),同样的汽油加在涡轮增压轿车内与加在普通轿车内相中比,热值 一样大 (选填“更大”、“更小”或“一样大”)。【答案】更高;一样大。【分析】(1)涡轮增压发动机比普通轿车的发动机效率高;(2)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决定于燃料的种类,与质量和燃烧情况等无关。【解答】解:涡轮增压发动机给发动机更足量的空气使汽油更充分地燃烧,释放更多的热量,轿车的发动机效率更高;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决定于燃料的种类,所以汽油加在“涡轮增压”轿车内和在普通型轿车内热值是一样大。故答案为:更高;一样大。20.(4分)如图是某电风扇工作时能量转化的示意图。图中①是 机械 能,这个电风扇工B作时的效率是 75% 。【答案】机械;75%。【分析】电风扇消耗电能,主要是转化为机械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机械能是有用的能量,电风扇的效率用有用能量除以总能量得到。【解答】解:电风扇消耗电能,主要是转化为机械能,所以①是机械能;电风扇消耗的总能量是电能,为:W电=100J;转化为的机械能是有用的能量机=75J;所以电风扇工作时的效率为:。故答案为:机械;75%。21.(4分)很多宾馆里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请你说出它能很快把手烘干的两个理由:① 提高了水分的温度 ;② 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加快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热风干手器快速把手烘干,说明手上的水分很快被蒸发掉了。因此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入手去分析此题。【解答】解: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故答案为: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加快。22.(6分)完全燃烧200g焦炭所放出的热量有60%被质量为10kg水的吸收[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焦炭的热值q=3.0×107J/m3],问:(1)焦炭完全燃烧释放多少J热量?(2)水吸收多少J热量?【答案】(1)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106J;(2)水吸收的热量是3.6×106J。【分析】(1)知道焦炭的热值和质量,利用Q放=mq求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知道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只有60%被水吸收,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水吸收的热量。【解答】解:(1)燃烧焦炭的质量:m炭=200g=0.2kg,焦炭的热值q焦炭=6.0×107J/kg,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炭q=2.2kg×3.7×107J/kg=6×108J;(2)由η=得,水吸收的热量:Q吸=ηQ放=60%×6×106J=2.6×106J。答:(1)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8×106J;(2)水吸收的热量是3.4×106J。23.(7分)小华家使用的是天然气热水器,他尝试估测该热水器的效率,以核对铭牌上的数值是否准确。当只有该热水器使用天然气时,天然气表的示数由1365.05m3变为1365.17m3,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7.0×107J/m3。求:(1)水吸收的热量;(2)消耗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该热水器的效率。【答案】(1)水吸收的热量为6.3×106J;(2)消耗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4×106J;(3)该热水器的效率为75%。【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比热容、温度变化,利用Q吸=cmΔt求出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2)利用Q放=mq求热水器加热过程中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该热水器的效率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与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Δt=4.2×103J/(kg•℃)×50kg×(50℃﹣20℃)=6.3×105J;(2)消耗的天然气:V=1365.17m3﹣1365.05m3=5.12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V=7.7×107J/m3×4.12m3=8.7×106J;(3)该热水器的热效率:η=×100%=。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5.3×106J;(2)消耗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4×106J;(3)该热水器的效率为75%。24.(7分)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 ④②③⑤① (填序号)。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⑤装有海波的试管(2)为了使试管中的海波受热均匀,应选择 小颗粒 的海波进行实验(选填“大颗粒”或“小颗粒”)。(3)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温度是 42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中的 BC 段(选填“AB”或“BC”)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海波在B点的内能 小于 C点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根据图像小明得出结论:海波熔化时温度不变。他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小华却认为进一步分析图象可以发现小明实验未完成,你赞同谁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答案】(1)④②③⑤①;(2)小颗粒; (3)42; (4)BC;小于;(5)赞同小华的观点;小明实验过程中海波熔化过程可能还没有完成,故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分析】(1)实验器材装配要根据酒精灯来确定铁圈及石棉网的高度;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海波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由此分析解答;(2)选用小颗粒的海波,能使海波均匀受热,可以减小误差;(3)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4)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5)晶体溶化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酒精灯要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酒精灯;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海波中,所以接着应放置烧杯,最后安装温度计。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④②③⑤①;(2)为了使试管中的海波受热均匀,应选择小颗粒的海波进行实验;(3)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所测的温度为零上;(4)如丙图,海波在BC段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海波在B点的内能小于C点的内能;(5)由图丙可知,小明实验过程中海波熔化过程可能还没有完成,赞同小华的观点。故答案为:(1)④②③⑤①;(2)小颗粒; ; (4)BC;(5)赞同小华的观点,故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25.(6分)小明在实验室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在组装的过程中他意识到,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很重要。如果在放置温度计时误将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 偏高 (选填“不影响”、“偏高”或“偏低”)。(2)为了减少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小明考虑了下列几种做法,其中比较可行的是 ABD 。(选填序号)A.换用一个火焰更大的酒精灯B.适当地提高烧杯中水的初温C.把装置移到通风良好处实验D.在烧杯上加一块有孔的纸板(3)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判断水是否已经发生了沸腾的根据是 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 。(4)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组得到了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 吸热温度不变 。时间t/min…67891011121314…温度t/℃…889295979898989898…(5)另一实验小组的亮亮同学在看到烧杯中的水沸腾后,马上熄灭了酒精灯,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同学们认为亮亮的实验仍存在不足。你的建议是 观察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答案】(1)偏高;(2)ABD;(3)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4)吸热温度不变;(5)观察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分析】(1)烧杯的底部温度较高,温度计示数偏高;(2)缩短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①提高水的初温;②适当减少水的质量;③给烧杯加盖;④增大火焰等;(3))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4)水沸腾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5)水沸腾后为使实验结果的更加准确可以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解答】解:(1)烧杯的底部直接与石棉网接触,温度较高;(2)缩短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①提高水的初温;②适当减少水的质量;④增大火焰等;把装置移到通风良好处实验,故D错误;(3)沸腾是液体表面及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4)由实验数据可知当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5)水沸腾后为使实验结果的更加准确可以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故答案为:(1)偏高;(2)ABD;(4)吸热温度不变,观察温度计的示数。26.(10分)小刚班的同学准备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相同,有什么规律。(1)在准备实验器材时,应选择 相同 的两个酒精灯。(2)在实验中,小刚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煤油升高的温度高一些 不正确,液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的,用相同的酒精灯对液体加热,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实验中,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加热时间 来比较的。(3)其中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实验组别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1水200254013′30″煤油20025406′30″2水200254012′10煤油20025405′45″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进一步分析,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煤油 的温度升高得多。(4)使一样多的水(或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却发现 液体的初温不同,在相同的环境下热散失不同 。【答案】(1)相同;(2)不正确,液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的,用相同的酒精灯对液体加热,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内;(3)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煤油;(4)液体的初温不同,在相同的环境下热散失不同。【分析】(1)实验要应用控制变量法,应选择相同的两个酒精灯对液体进行加热;(2)液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的;(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4)实验所需器材是根据实验需要而定的,要使加热时间相同时吸热也相同,必须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利用控制变量法,结合实验数据即可解决此题。【解答】解:(1)实验要应用控制变量法,应选择相同的两个酒精灯对液体进行加热;(2)液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的,用相同的酒精灯对液体加热;(3)分析第1(或2)组实验数据,他们发现: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不同;(4)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在相同的环境下热散失不同。故答案为:(1)相同;(2)不正确,用相同的酒精灯对液体加热;加热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在相同的环境下热散失不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80,山东省济南市西城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明两次煮鸡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山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