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答题卡)
期中模拟卷01(广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答题卡)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01(广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01全解全析docx、期中模拟卷01考试版A4人教版A4版docx、期中模拟卷01答题卡A4版docx、期中模拟卷01考试版A3人教版A3版docx、期中模拟卷01答题卡A4版pdf、期中模拟卷01参考答案docx、期中模拟卷01答题卡A3版docx、期中模拟卷01答题卡A3版pdf等8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八年级物理第Ⅰ卷一、选择题(共30分)1.【答案】B【详解】A.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1.1m/s,故A不符合题意;B.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长度约为 180mm=18cm,故B符合题意;C.人的正常心率大约为每分钟60次左右,故每次用时约为1秒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人感觉舒适的温度大约是25℃,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答案】A【详解】A.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行船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符合题意;B.研究对象不能选择自己为参照物,所以不能选择远树为参照物,不符合题意;CD.远处的树与河岸、山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3.【答案】A【详解】A.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A正确;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B错;C.掩耳盗铃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故C错;D.耳熟能详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与速度无关,故D错;应选A.4.【答案】B【详解】A.“朝辞白帝彩云间”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B.“千里江陵一日还”,既能知道路程也能确定时间,所以可以估计速度,故B符合题意;C.“两岸猿声啼不住” 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D.“轻舟已过万重山” 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答案】C【详解】A.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B.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D.雪是高空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D错误。故选C。6.【答案】C【详解】A.超声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医生用B超检查病人的身体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故A错误; B.人们通常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小区里禁止车辆鸣笛,目的是在声音产生环节减弱噪声,故B错误; C.人耳听不到次声,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常常伴随有次声波产生,故C正确;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罩内空气变得稀薄,真空罩内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故D错误。故选C。7.【答案】B【详解】①由图可知,两物体不是由同一位置开始出发,A由原点出发,B由距原点5m处出发;B从0时刻出发,A在3s后出发,故①错误;②由图可知,两物体运动的s-t图像都是一条直线,所以,3s~5s内,物体A和B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②正确;③由图可知,从第3s开始,A的速度为B的速度为5s末两图像相交,表示A、B相遇,故③正确;④5s内,A的平均速度为B的平均速度为A、B平均速度不相等,故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8.【答案】A【详解】由图知,甲物态到乙物态需要放热,所以乙物态到甲物态需要吸热;同时乙物态到丙物态也需要吸热,所以乙物态为固态;丙物态到甲物态需要吸热,所以甲物态到丙物态需要放热;同时甲物态到乙物态需要放热,所以甲物态气态;则丙物态为液态,从丙到甲是汽化过程;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答案】D【详解】A.做熔化实验时,将装有该物质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叫做水浴法加热,这样做可以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也可以使温度上升缓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A错误;B.由图知,有一段时间内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从3min开始熔化,到6min结束,故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C.酒精灯撤去之后,石棉网温度依然比水温度高,烧杯内的水可以继续吸热,水温还可以上升,物质的温度也会继续上升,由图分析可知,应该是在第10分钟前撤走酒精灯,故C错误;D.由图知,该物质凝固时对应的温度是45℃,则该物质的凝固点为45℃,故D正确。故选D。10.【答案】C【详解】结合题意及知解得v乙=45m/s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第Ⅱ卷本部分共8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1.【答案】 ①. 337.5s(5min37.5s) ②. 90 ③. 25 ④. 热胀冷缩 ⑤. ⑥. 可以 ⑦. C【详解】(1)[1]停表中的小表盘每一小格表示0.5min,分针指在5min与6min刻度之间且偏向于6min,大表盘上每一小格表示0.1s,指针位于37.5s,则其读数为5min37.5s,即337.5s。(2)[2][3]如图乙所示,速度仪上,20km/h之间有4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5km/h,即速度仪的分度值为5km/h,此时的速度为(3)[4]常用的温度计中测温物质为液体,由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可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5]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液柱液面在以下,所以温度低于,为。[6]人的体温一般在左右,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分度值为,所以乙图是体温计。由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可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7]AB.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甲的体温时,若甲的体温低于或等于,体温计液柱不变化,仍为;若甲的体温高于,液柱会上升,示数大于;所以,测量甲的体温,示数是时,病人甲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不可能高于,故AB错误。CD.用没有甩过的读数停留在的体温计测量乙的体温时,若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体温计液柱不变化,仍为;若乙的体温高于,液柱会上升,示数大于;所以,测量乙的体温,示数是时,病人乙的温度就是,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2.【答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真空不能传声【详解】(1)[1][2]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多次被弹开,可以得到发声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现乒乓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该实验的方法是转换法,故选D。(2)[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推理: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13.【答案】 ①. 响度 ②. 音色 ③. 声源 ④. 丁 ⑤. 甲【详解】(1)[1]调节电视音量,即调节声音的大小,因此是指改变声音的响度。[2]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故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发出的声音。 [3]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4][5]根据图示可知:音调跟物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甲和乙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甲、乙、丙图中的声音振动有规律,丁图中的声音振动无规律,有规律振动的是乐音,无规律振动的是噪声。14.【答案】 ①. 西 ②. 西 ③. 【分析】(1)比较甲图中:汽车与树之间位置的变化即可得出运动情况。(2)由图找出相同时间内,大客车和小汽车通过的路程,由速度公式可判断大客车和小汽车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根据速度关系画出小汽车的运动图象。【详解】[1]由甲图可知,以树为参照物,小汽车前一时刻在树的东面,后一时刻在树的西面,所以小汽车相对于树向西运动。[2]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大客车前一时刻在小汽车的后面,后一时刻大客车的车头在小汽车的前面,由于大客车和小汽车均自东向西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大客车相对于小汽车向西运动。[3]由甲图可知,大客车和小汽车在前后两个相同时刻,大客车通过的路程大于小汽车通过的路程,根据可得:大客车的速度根据可知:小汽车的运动图线在大客车运动的图线的下边,如图。15.【答案】能 不能 变高【详解】[1]用酒精灯给容器加热,容器内的水可以沸腾,沸腾后温度不变,由于热传递,容器A内的水吸热,能够到达沸点。 [2][3]容器B不会沸腾,因为B杯中封闭气体的压强变大,B杯中水的沸点变高,B杯中的液体都无法到达沸点,故不会沸腾。16.【答案】 ①. 1306 ②. 在同种气体中,声波的传播速度随气体温度升高变快 ③. 较低【详解】①[1]由表中的数据知:当温度为20℃时,声波在氢气中的传播速度为1306m/s。②[2]对比表中声音在不同温度的气体中传播速度,可以得出: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③[3]在同种气体中,声波的传播速度随气体温度降低而减慢,故飞机要在空气中实现超音速飞行,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更容易成功。17. 【答案】 ①. 1cm ②. 80.0cm ③. ④. 0.5 ⑤. > ⑥. 小 ⑦. D【详解】(1)[1]由图可知本实验中的刻度尺最小的一小格是lcm,因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lcm。[2]由图可知,AC段路程为(2)[3]该实验中,需要测量出小车移动的距离和时间,在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来速度大小,所以实验的原理是。(3)[4][5]BC段所用的时间为由图可知BC段的路程为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所以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全程平均速度。(4)[6]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可得,AB段的平均速度偏小。(5)[7]A.在实验探究中,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故A错误;B.测量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故B错误;C.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C错误;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D正确。故选D。18. 【答案】 ①.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部接触 ②.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刻度相平 ③. 小于 ④. ⑤. 99℃ ⑥. 小于 ⑦. 给烧杯加盖 ⑧. C ⑨. B ⑩. 盅内的汤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但是盅的内部和外部温度相同,盅内的汤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不能沸腾 ⑪. 高温水蒸气喷出煲盖后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而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解析】【详解】(1)[1][2]①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只有这样才能够测出液体的真实温度,而图中温度计触底了。②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测出液体的温度,而图中读数时俯视了。(2)[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9℃,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100℃,说明当时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4]①根据描点法可得到水的沸腾图像如下:[5][6]②由实验数据和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9℃,沸腾的过程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从数据看,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100℃,说明此时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7]③若要提升实验中水的沸点,可行的办法是:给烧杯加盖,增加水面的气压。[8]其它条件不变,增加水的质量,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会增加,但液体的沸点只与气压和液体种类有关,与质量无关,这里同一实验环境中气压是相同的,故水的沸点不变,图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9][10]水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盅内的汤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但是盅的内部和外部温度相同,盅内的汤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不能沸腾,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1]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喷出煲盖后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而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02(广州)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及答题卡),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02全解全析docx、期中模拟卷02考试版A4人教版A4版docx、期中模拟卷02考试版A3人教版A3版docx、期中模拟卷02答题卡A4版docx、期中模拟卷02参考答案docx、期中模拟卷02答题卡A3版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01(广州)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及答题卡),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01全解全析docx、期中模拟卷01考试版A4人教版A4版docx、期中模拟卷01答题卡A4版docx、期中模拟卷01考试版A3人教版A3版docx、期中模拟卷01答题卡A3版docx、期中模拟卷01参考答案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01(深圳)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01全解全析docx、期中模拟卷01考试版A4人教版A4版docx、期中模拟卷01答题卡A4版docx、期中模拟卷01考试版A3人教版A3版docx、期中模拟卷01参考答案docx、期中模拟卷01答题卡A3版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