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初中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018)20* 京剧趣谈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018)20* 京剧趣谈学案,共5页。
第20课 《京剧趣谈》国学名句白头垂泪话梨园,五十年前雨露恩。——白居易《梨园弟子》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3.感悟京剧的无穷魅力,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学习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自主突破1.给加点字注音:
彻底( ) 虚拟( ) 凸显 ( ) 戛 然而止( ) 2.解释词语 ①彻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唯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无穷无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hè nǐ tū jiá2.①全面的,充分的。②唯独害怕;只怕。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④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合作探究《马鞭》1.默读课文前半部分《马鞭》,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2.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3.京剧表演中的“马鞭”是如何产生的呢?4.“马鞭”这种表现形式有什么作用?又具有怎样的魅力呢?5.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举了什么例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6.默读第三自然段,哪句话在本自然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呢?答案: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第二自然段:介绍京剧中的虚拟道具一样可感觉可使用。第三自然段:介绍虚拟道具的妙处以及真道具表现夸张的特点。 2.《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介绍了京剧中的虚拟道具的妙处。3.“马鞭”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骑马没办法在舞台上表现的尴尬。4.作用: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魅力: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5.作者以《拾玉镯》为例,介绍了虚拟道具的可感觉可使用的特点以及“无”远胜于“有”的妙处。6.京剧一般是不把碗筷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亮相》1.默读课文后半部分《亮相》,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2.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亮相》这部分的主要内容。3.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亮相”这一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画出相关语句仔细体味。4.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种“亮相”表现形式有什么妙处呢?5.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刀(枪)下场”这一动态亮相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妙处?6.思考: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案: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第二自然段:介绍“亮相”这一表现形式的高妙之处。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刀(枪)下场”这一动态亮相的特点及艺术魅力。。 2.《亮相》介绍了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以及它的独特魅力。3.交流:双方对打的时候,越是到打得不可开交之际,人物的动作就会突然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4.正所谓“一动不如一静”。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3.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刀(枪)下场”这一动态亮相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妙处?5.特点: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妙处:融合杂技成分的亮相表演,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6.(1)语言通俗幽默,亲切自然。(2)舞台场景描写生动传神。(3)举例子的方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拓展延伸 搜集京剧名段。 贵妃醉酒-- 海岛冰轮初转腾 霸王别姬--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 穆桂英挂帅-猛听得旌鼓响画角声震 锁麟囊 -- 春秋亭外风雨暴 状元媒 -- 自那日与六郎阵前相见 当堂测试1.看拼音写词语。chè dǐ xiān mínɡ xū nǐ wéi kǒnɡ tū xiǎn ( ) ( ) ( ) ( ) ( ) 2.补充四字词。无( )无( ) ( )不透 文质( ) ( )吞( )咽 答案:1.彻底 鲜明 虚拟 唯恐 凸显 2.穷 尽 风雨 彬彬 狼 虎课外阅读: 看京剧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梨园剧场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的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①________,用脚打起了拍子。《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②________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博得了满场叫好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③________,情绪高涨。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④________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3.为文中四个空格处选填恰当的词语。A.轻歌曼舞 B.歌舞升平 C.眼花缭乱 D.目瞪口呆E.瞠目结舌 F.情不自禁 G.不由自主 H.应接不暇4.文中横线画出的语句,表现剧场内观众很多的语句。5.本文是如何描绘这场演出的?请按原文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①乐曲声:________ ;②武打:________ ;③舞蹈:________ ; ④唱腔:________ ;6.“掌声,春雷般的掌声”一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有①____,其作用是②_______。7.①作者是怎样描写观众观看京剧表演时的表现的?②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3.①轻歌曼舞 ②眼花缭乱 ③目瞪口呆 ④情不自禁 4.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5.乐曲声:清脆激扬武打:精彩,出神入化舞蹈:优美唱腔:圆润动听 6.比喻和反复写出演出现场的热烈气氛。 7.如:金发碧眼女郎被武打所吸引,不由自主地抓紧男友的手;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陶醉其中,动情地伴着轻歌曼舞用脚打拍子;等等。这些描写生动再现了演出时的盛况,把外国观众对中国京剧艺术的陶醉及京剧的魅力表达出来。总结反思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22 书戴嵩画牛导学案,共5页。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2018)第五单元18* 小站学案,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018)第五单元17 盼学案设计,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