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流水地貌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流水地貌授课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流水地貌,流水侵蚀地貌,“V形谷”,侧蚀加宽,“U形谷”,加宽河道,“V”形河谷,-侵蚀,-堆积,成熟期“U形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按成因分类:流水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指河流上游方向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河流遇到断层形成瀑布
(委内瑞拉安赫尔瀑布)
加拿大和美国交界跨国瀑布
下蚀——指流水及其挟带的砂砾在重力作用下,对谷底或河床的侵蚀作用。垂直地面的侵蚀,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
下切深度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
落差大,流速快,下切作用强烈以垂直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一般位于河流上游
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
河谷深而窄, 谷壁陡峭
虎跳峡,以“险”名天下,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
下蚀作用减落,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2.河谷发育的中期 (中下游)
凹岸与凸岸相比,哪里更适合建码头?
河谷横剖面呈“U”型,上游窄而深,下游宽而浅
河谷的演变过程
初期:以向下侵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字型。
中期:向下的侵蚀减弱,侧蚀加强,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侧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U型。
在河流的不同河段里河流的侵蚀类型是唯一的吗?
不管在河流的哪个河段,三种侵蚀作用都存在,只不过在不同河段河流的侵蚀作用以某一种或几种侵蚀为主;除了有侵蚀作用,也伴随着堆积作用。以堆积作用为主则形成的是河流的堆积地貌。
冲积扇:河流冲出山谷,地势变缓,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在山麓(山脚)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由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是当地人口集中分布区。多见于西北地区河流下游。
①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
②堆积体面积扩大,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③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淹没,季节性地接受堆积。
河曲——蛇曲——牛轭湖
河流的摆动使河漫滩平原扩展分布
④河流改道或者继续下蚀,河漫滩被废弃。
⑤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成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的泥沙进入海洋时,由于地势变缓,流速变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4. 江心洲
流水堆积 形成的冲积平原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布,取水比较方便;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避免洪水的威胁。
(2)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答:B地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因为B地聚落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 (2019)第一节 流水地貌精品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探究,阶梯状,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滑坡和泥石流,滑动面,固体碎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流水地貌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9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 流水地貌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例1,学法指导,典例2,典例3,3地貌景观及特点,2流水堆积地貌,滑坡和泥石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