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928264/0-16981482061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928264/0-16981482062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928264/0-169814820623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928264/0-169814820625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928264/0-169814820630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928264/0-169814820632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928264/0-1698148206346/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928264/0-169814820636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说课ppt课件,共19页。
1.分析诗歌所表现的意境美和情感美。2.了解郭沫若诗歌特点,体会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3.体会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同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到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诗人写下的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诗歌特点主要有:1.形式自由;2.内涵开放;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方面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怒涌的白云”“滚滚的洪涛”是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诗人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进步,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 Rhythm哟!
1.放号中的“号”读几声?放号(há),是号叫、呐喊、惊叹、赞美的意思,和这首诗的炽烈情感相匹配
诗中有哪些意象?无数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无限的太平洋、滚滚的洪涛
这首诗给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怎样的?宏伟、强力、壮丽、炽热
为什么要描绘滚滚洪涛?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再推开一层说,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
诗歌末尾“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这段话仍然没有离开诗人眼前太平洋“滚滚洪涛”的具体景物。“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是洪涛的形态,“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是洪涛的声音,而“力的律吕”则是洪涛的节奏和音律。总之,这是对“力”的美化,赋予“力”以人们常见的艺术美的形象;同时又是对力的艺术美的歌颂,对充溢着力的崇高美的歌颂。
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这首诗向读者展现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巨人就是要掌握它、驾驭它,用他那火热赤诚的心,澎湃激扬的热情,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诗中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明确:经过诗人想象的飞腾和感情的灌注,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和人格进行艺术创造,自然形象便浸染着、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受,自然现象与诗人主体血肉交融,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活的存在。这种在特定环境中强烈、丰富的典型感受便象征着一定的社会内容,从而达到对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表现出一种正面的崇高,一种富于乐观进取精神的壮美。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犹如 “火山喷发”一般,给人以力量和激情,诗人是怎样抒发这种情感的?①诗人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开篇由空中怒涌的白云,引发对北冰洋情景的赞美;接着由眼前的滚滚的洪涛,抒发对“力”的赞美,把这种力量形容成“绘画”“舞蹈”“音乐”“诗歌”“律吕”。②诗歌中用感叹词“啊啊”或感叹句来直接表达情感,短促有力,热烈奔放,激情澎湃昂扬。
这首诗的描写的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郭沫若认为“诗的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即“情绪的自然消涨”,至于诗的外在形式,诸如语言之类则像衣服,“诗无论新旧,只要是真正的美人穿件什么衣裳都好,不穿衣裳裸体更好!”闻一多则将写诗比作戴着镣铐跳舞。请结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两首诗,谈谈你的观点。
观点1:我认为诗歌不一定要追求形式上的韵律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我们最突出的感受正是这种惠特曼式的“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它是在感情激荡时一气呵成的,是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其气势汹涌,灼热逼人。郭沫若一向主张,诗不是“作”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作”有造作之意,而“写”字在古汉语中可以和“泻”字通用。郭沫若的早期诗歌,很多都是灵感到来一泻直下的产物,不去过分追求形式上的韵律美。读这样的诗,我们会感到诗人就站在我们面前,他的火热赤诚的心,澎湃激扬的热情,一下子就把我们感染了。观点2:我认为诗歌诚如闻一多、鲁迅所言,要讲究韵律。《红烛》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使其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
比较阅读:《站在地球放号》《天狗》这两首诗的主体形象各是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图文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导入,认识作者,了解新诗,★新诗诗体介绍,写作背景,诵读诗歌,品悟诗歌,诗歌意象,诗歌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导入,认识作者,了解新诗,★新诗诗体介绍,写作背景,诵读诗歌,品悟诗歌,诗歌意象,诗歌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女神》,想象奇特,取景宏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