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质量测试卷(二)附答案
展开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质量测试卷(二)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人体在阳光下会形成影子,这是因为光在( )行进时,被不透明的身体挡住了。
A.S形 B.曲线 C.直线
2.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了一个个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 )形成的。
A.光本身就具有美丽的光斑
B.光可以透过树叶进行传播
C.光沿直线传播
3.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时,三张卡纸上洞的位置是( )。
A.任意 B.不同的 C.同一直线
4.( )是人造光源。
A.穿衣镜 B.电子荧光板 C.探照灯
5.下列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
A.极光 B.孔明灯 C.月光
6.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
A.太阳、霓虹灯、火炬 B.白炽灯、激光、油灯 C.闪电、萤火虫、极光
7.不同的物体反光效果不同,下列物体中反光效果最好的是( )。
A.水面 B.白纸 C.平面镜
8.下列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
A.太阳 B.萤火虫 C.点燃的蜡烛
9.在下列光源中,不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
A.手电筒光 B.闪电 C.蜡烛光
10.( )是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A.太阳 B.月亮 C.火山爆发时产生的光和热
11.下面的情况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黑夜打开手电筒,看到光柱
B.看到阳光从树叶的缝隙直射进树林
C.利用太阳灶烧开水
12.在水边能看到树的倒影,原因是?( )
A.岸边的树被反射在水面上
B.倒影的光被反射到我们暖睛里
C.A和B都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3.夏天的傍晚,雨过天晴,能看见彩虹的方向是 。
14.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 )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 )。
15.17世纪,英国科学家 利用三棱镜将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16.白光本身是由 程度不同的各种彩色光所组成的 的混合体。
17.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小孔成像会形成一个景物的( )。
18.本身发光的物体叫 ,光发出后沿 传播。
19.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 ,分为 和 。
20.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相比 。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21.只有下雨后才能出现彩虹,在其他时间看不到彩虹。( )
22.蜡烛是通过燃烧发光的。( )
23.能够自己发光的光源就是自然光源。( )
24.七色光的最外层是紫光。( )
25.光在穿过不同物质时始终是沿直线行进。( )
四、连线题(每题2分共10分)
26.连线题。
发光的霓虹灯
彩虹 是光源
开启的显示屏
关闭的手电筒 不是光源
镜子的反光
五、排序题(共4分)
27.下面是小孔成像实验操作,请你按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排列。
A.将塑料膜蒙在纸杯口上,用橡皮筋扎牢。
B.用笔尖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小孔。
C.准备半透明塑料膜、纸杯、橡皮筋和蜡烛。
D.将纸杯底部的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慢慢调整纸杯于蜡烛之间的距离,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
、 、 、
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28.什么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
29.下图实验中,快速转动彩色圆盘后,彩色顿时消失,呈现一片白色,请分析一下产生的这个现象的原因。
七、实验题(共24分)
30.用三棱镜制造“彩虹”的实验。
(1)手持 ,让 能照射到三棱镜上。
(2)调整三棱镜的 ,使透过三棱镜的阳光投射到 。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 、 、 、 、 、 、 七种颜色的光。
(4)该实验说明白光是由 组成的。
八、 综合题(共4分)
31.下面是潜望镜的原理图,请你画出沿水平方向射入镜筒的光线的传播路线。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B
6.C
7.C
8.C
9.B
10.A
11.C
12.C
13.东面
14. 墨子 小孔成像
15.牛顿
16. 折射 非均匀
17.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倒立实像
18. 光源 直线
19. 光源 天然光源 人造光源
20.左右相反
21.×
22.√
23.×
24.×
25.×
26.
27. C A B D
28.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29.因为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单色光组成的,在-定条件下,七色光能合成白光,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实验现象。
30. 三棱镜 阳光 角度 地面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多种色光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