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三)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三)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
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三)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马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们一般把兴起于“五四”新文学时期、绵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文学创作,视为中国乡土文学肇始。在这一时期,乡土文学创作尽管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各异,但成就了很多经典之作。周作人强调民族特色和地区差异;茅盾主张写出“对命运的挣扎”;鲁迅以流寓在外的知识分子视角,把乡愁和关于现代性、国民性的思考交给乡土文学来表达;沈从文则以“乡下人”自居,呈现乡村的温暖和善良;等等。作家们对于土地的怀旧、依恋、审视甚至是批判构成了巨大的张力,他们笔下的乡土既有温情浪漫的田园、淳朴善良的人性美,也有麻木愚昧甚至是落后的思想痼疾,“五四”时期多元化的思潮激荡出文学史上的辉煌成就,也映照出作家们对乡土中国的回应和思索。
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乡土文学创作在作家的笔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作家不再仅仅是乡土的观察者、感受者和评判者,而且是置身于乡土变革中的参与者,他们对乡土的观照从自在的文化形态变成自为的历更过程,同时他们完全没有停留在思想上,而是用文学的方式成为“行动者”。《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张裕民、程仁,《暴风骤雨》中的赵玉林郭全海等农民形象的出现,以及他们不断觉悟和成长的历程,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人物生存状态,而是成为作家与时代的纽带,与历史发展趋势形成了共振、共鸣。
改革开放以后,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新时期农村土地政策的一项重大变革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思想日益多元使乡土文学叙事呈现出新的特征。乡土文学不仅能够观察具体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开始把审美焦点投向了人的思想、人的尊严、人的生存意义。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商州系列”等新时期的乡土小说更专注于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更专注于人的情感历程和人性内涵的丰富性,写作视角也转向人的精神层面和主体性探究,作家们用文学的方式实践着他们对现实、对历史进行思考的责任。
乡土文学之所以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潮,是因为它从“五四”开始直至当下,始终关注着人的解放,关注着如何解决人的物质贫困和精神贫瘠的问题。在当今社会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大时代,乡土文学所蕴藏的思想动力和文化景观,以及它在流行文化中形成的投射都是中国乡土文学在新时代的流变。事实上,近年来乡村发展早已经突破了科学种田、进城务工、乡镇企业发展等传统书写,土地流转政策、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生态保护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成为当下反映农村社会新气象的时代切口,而拥有了IP转化引擎的网络文学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沉淀,成为反映社会生活更加便捷、题材种类更加丰富、传播形态更加多样的文学类型。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着眼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时代大势,关注农民对价值理念的选择和实现,用真实灵动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为新时代乡土精神和农民品格赋义。
(摘编自王文静《乡土文学的启示和未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四”时期的乡土文学创作虽然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各异,但都以表现淳朴善良的人性美为主题。
B. 改革开放后,乡土文学更专注于个体生命的价值以及人的情感历程和人性内涵的丰富性。
C. 网络文学经过20余年发展,已成为反映社会生活最便捷、题材种类最丰富的文学类型。
D. 近年以来,乡土文学创作为了追求时代性而关注乡村振兴、农民对价值理念的选择和实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乡土文学与现实紧密相连。
B. 文章开头以周作人、茅盾、鲁迅、沈从文的创作说明当时乡土文学的成就和不同特点。
C. 第二段举出几个具体农民形象,阐明他们是用文学的方式成为乡土巨变中的“行动者”。
D. 路遥和贾平凹的乡土小说中写作视角发生转向,反映出乡土文学审美焦点发生了变化。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乡土文学表达的是对乡愁和关于现代性、国民性的思考,因此对于土地的情感、审视甚至批判更具张力。
B. 20世纪40年代以后,从文坛上荷花淀派、山药蛋派的创作可以看出,这些作家是置身于乡土变革中的参与者。
C. 乡土文学始终关注着人的解放和如何解决人的物质贫困和精神贫瘠的问题,因此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潮。
D. 随着时代发展,乡土文学创作展现出新的趋势,探索流行文化与乡土题材的融合成为创作者无法回避的课题。
【答案】1. B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但都以表现淳朴善良的人性美为主题”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他们笔下的乡土既有温情浪漫的田园、淳朴善良的人性美,也有麻木愚昧甚至是落后的思想痼疾”,所以选项说法太绝对。
C.“已成为反映社会生活最便捷、题材种类最丰富的文学类型”说法错误,依据原文“而拥有了IP转化引擎的网络文学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沉淀,成为反映社会生活更加便捷、题材种类更加丰富、传播形态更加多样的文学类型”可知,文中说的是“更加便捷、题材种类更加丰富”。
D.“为了追求时代性”说法错误,依据原文“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着眼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时代大势,关注农民对价值理念的选择和实现,用真实灵动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为新时代乡土精神和农民品格赋义”可知,“为了追求时代性”于文无据。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阐明他们是用文学的方式成为乡土巨变中的‘行动者’”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张裕民、程仁,《暴风骤雨》中的赵玉林郭全海……而是成为作家与时代的纽带,与历史发展趋势形成了共振、共鸣”可知,列举出具体农民形象是为了阐明他们已成为作家与时代的纽带,与历史发展趋势形成了共振、共鸣。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因此对于土地的情感、审视甚至批判更具张力”说法错误,无中生有。依据原文第一段“周作人强调民族特色和地区差异;……鲁迅以流寓在外的知识分子视角,把乡愁和关于现代性、国民性的思考交给乡土文学来表达;……作家们对于土地的怀旧、依恋、审视甚至是批判构成了巨大的张力”可知,文中并未对几位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
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口进一步向经济发达区域、大都市圈城市群集聚但分化加大,6个人口萎缩省份全部位于北方,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2010-2020年东部人口占比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下降1.20个百分点。分省看,广东、浙江、江苏3省人口增加超600万,分别增加2169.2万、1014.1万、608.7万人;甘肃、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6省人口萎缩,分别减少55.5万、65.7万、79.6万、115.5万、337.9万、646.4万人,全部位于北方。
(摘编自《从七普数据看大国人口形势: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
材料二:
按照往年增长情况,深圳和广州在广东地区属于人口增长大户。2020年深圳和广州常住人口分别同比增加52.98万人和42.82万人,但2021年深圳和广州该数据仅同比增加4.78万人和7.03万人,深圳人口增量在广东省内排名第四。珠三角九市中,仅佛山和东莞2021年常住人口同比增量大于2020年。2021年末,东莞常住人口数为1053.68万人,同比增加5.32万人;佛山常住人口数为961.26万人,同比增加9.38万人。
珠三角2019-2021年常住人口数据
2021年
比上一年新增
2020年
比上一年新增
2019年
1
深圳
1768.16
4.78
1763.38
52.98
1710.4
2
广州
1881.06
7.03
1874.03
42.82
1831.21
3
东莞
1053.68
5.32
1048.36
2.86
1045.5
4
佛山
961.26
9.38
951.88
8.74
943.14
5
惠州
606.6
0.88
605.72
8.49
597.23
6
珠海
246.67
1.71
244.96
11.78
233.18
7
中山
446.69
3.58
443.11
4.38
438.73
8
江门
483.51
3.1
480.41
5.09
475.32
9
肇庆
412.97
1.28
411.69
2.45
409.24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局公开数据 单位:万人 第一财经制表
相较之下,长三角三省一市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较为稳定。
第一财经根据各地区2021年统计年鉴数据发现,江苏省2021年常住人口同比增加28.14万人,远大于2020年增加的8.17万人。浙江省2021年常住人口同比增加72万人,超过广东省人口增幅,居全国首位。
长三角三省一市2019-2021年常住人口数据
2021年
比上一年新增
2020年
比上一年新增
2019年
1
上海
2489.43
1.07
2488.36
7.02
2481.34
2
浙江
6540.00
72
6468.00
93
6375.00
3
江苏
8505.40
28.14
8477.26
8.17
8469.09
4
安徽
6113.00
8
6105.00
13
6092.00
数据来源:各省、市统计局公开数据 单位;万人 第一财经制表
对于珠三角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多位专家提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分析,珠三角产业转型,如“机器换入”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等都对外来务工人员产生了“挤出效应”,而本来服务业可以承接劳动力转型,但是“生活水平高+疫情不断”让服务业发展困难。王振表示,近年来,随着珠三角生产经营成本的快速攀升,产业梯度转移带动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快速崛起,放缓了珠三角城市群的人口流入规模,而湖北、湖南和四川等省份刚好是珠三角地区人口流入的主要来源地。此外,深圳和广州的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也开始着力在中西部地区的核心城市布局研发机构,进一步增强了对人才的吸引力。
此外,彭澎表示,乡村振兴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珠三角生活生产成本上升,以及产业转型、服务业受冲击,对于主要来自农村的劳动力来说,乡村地区因为免税、农产品价格上涨、政府扶持政策多而形成了一部分吸引力。其次,内陆城市的后发优势,也提供了就地就业和城镇化的需求和可能。再次每年回乡一次、舟车劳顿、分居和儿童留守等因素加大了外出打工成本,珠三角收入的吸引力也在减少。
(摘编自《广深常住人口增量大减,珠三角人口吸引力不复从前?》)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0-2020年,大量流动人口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以及东北人口占比均有所下降。
B. 珠三角各市2021年常住人口同比新增放缓,这导致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放缓的态势。
C. 2021年,浙江省常住人口同比增加72万人,超过了广东,成为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D. 产业转型产生的“挤出效应”会造成劳动力过剩,而发展服务业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0-2020年,人口萎缩的6个省份全部在北方,人口减少也说明北方经济发展势头整体上不如南方。
B. “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快速崛起,会吸引人口流入,也会影响珠三角人口增长。
C. 佛山和东莞2021年的常住人口同比新增大于2020年,而人口增加会使这两个地区产业转型速度放缓。
D. 深圳和广州的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在中西部地区的核心城市布局研发机构,这有利于吸引当地人才。
6. 珠三角地区应该怎样解决人口增量放缓的态势?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C
6. ①努力发展服务业,以便解决由珠三角产业转型造成的劳动力过剩问题。
②提高外来务工者的收入,为他们解决教育、探亲等问题,降低生活成本,以便继续吸引人口流入。
③布局研发机构,进一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中、西部以及东北人口占比均有所下降”错误。材料一“2010-2020年东部人口占比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下降1.20个百分点”可知,西部是上升的趋势。
B.“这导致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放缓的态势”错误。材料二“放缓了珠三角城市群的人口流入规模”可知,选项的结论于文无据。
C.“成为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错误。材料二“浙江省2021年常住人口同比增加72万人,超过广东省人口增幅,居全国首位”可知,是增长幅度居首位,而非人口总数最多。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而人口增加会使这两个地区产业转型速度放缓”强加因果。材料二中“2021年末,东莞常住人口数为1053.68万人,同比增加5.32万人;佛山常住人口数为961.26万人,同比增加9.38万人”等内容,可知材料中并无相关因果关系的说明论述。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原文“而本来服务业可以承接劳动力转型,但是‘生活水平高+疫情不断’让服务业发展困难”可知,努力发展服务业,以便解决由珠三角产业转型造成的劳动力过剩问题。
由原文“再次每年回乡一次、舟车劳顿、分居和儿童留守等因素加大了外出打工成本,珠三角收入的吸引力也在减少”可知,提高外来务工者的收入,为他们解决教育、探亲等问题,降低生活成本,以便继续吸引人口流入。
由原文“此外,深圳和广州的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也开始着力在中西部地区的核心城市布局研发机构,进一步增强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可知,珠三角地区也应该布局研发机构,进一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初八那日
沈从文
初八,按照历书上的推算,是个好日子,又值星期日,各处全放假,电影场换过新片子,公园各样花都开得正热闹,天气又很好,许多人都乘到这日来接亲。就是坐在家里的老太们,也能时时听到远远的悠悠的喇叭鼓乐声。
“四老,今天是初八——?”
在馍馍巷东口的坪坝内的锯木人,名叫七老的,他仰起头来同那像是站在他头上的锯木人说话,又得意地微微笑。
“不,是初七。”
“是初八。”七老原是有别的事情在心的。
“初七初八,争这一天干吗?回头看历书就知道了。”“是初八,我算到!”其实历书早已翻过了。
今天的确是初八,七老没有错,四老是错了。但日子这东西,如同七老一类人,七也是木,八也是锯木,管日子干吗?
七老笑,又来故意问四老日子,这是有用意。今天阴历是四月初八,阳历是五月八,全大八,一点不会错。八,且是成双的,今天就是七老家中为七老同一个娘儿们定亲的日子,想着怎么不令人发笑?
“四老,我说是初八,你不信么?”他又说,又笑。因为河沿那队办喜事的队伍进了巷口,从那大坪坝边过到巷子西头去。
四老是真够得上说一个“蠢”字的。他也明知今天是初八,却偏说初七。可是这时又听至七老在说是初八,也就不再费精神同他分辩了,两人都规规矩矩停了工作,来看那队伍尾巴。
接亲的队伍,已经全过去,所剩下的只有一些喇叭和鼓的声音了。四老若有所感的重重放了一口气。
七老从这上头看得出四老心思。
“四老,你还莫有老婆吧?”
“嗐,老婆——”
“那你应当早找一个!”
“你看那娘儿们多有福!”四老把话头扭到刚才花车中人去,避开自己了。
七老年纪是整二十岁,四老则已有两个七老年纪大,要命好,可以做七老一样人的爸爸了。但拖了许多年锯子的四老,为乡下老子嫂嫂侄儿们拖得快老了,老婆却还不能拖得个,所以七老谈到这问题,四老就有点忸怩。
“七老,我说,你今天神气特别个样儿,莫非也是约定今天要娶媳妇罢?”
这在说话的四老,只是一句开心的俏话,谁知一拳打在七老心窝子,七老要忍也再不能忍了。索性不拉锯。两个人,一个俯着首,无意地在笑,一个便仰着有意红的脸。
四老还以为笑话说伤了七老,脚一移,扫下一些木粉子,七老退后半步木粉就全落到地面了。
“七老,你是定了老婆吗?”“唔。”
“唔,娶不娶?”“不。”
“什么时候定的?”
“我问你今天是不是初八,你又说不是。”“哈,我的天,是真吗?”
待到七老结结巴巴证明就是今天定亲时,四老咦一声,就跳下木头了。
他问七老,怎么不去做喜事?他就说,这只是定亲,家中告他不转去也行。他又问他见过老婆没有?说是见过的。
“乘早接了吧。”
这建议,含有一点儿鼓动,一点儿煽惑,七老仍然只有笑。动风了,四老七老两人都把围到腰间的衣服穿好。
天气是真好。可是这几日,算是北京城一个顶调皮的好天气。天越晴朗风就也越大。到将近正午时,风就偷偷悄悄走来了。
七老头上的木粉,同到地面的木粉,风一起,就全部吹去,新的木粉还不曾落地,也全为风带跑了。
“哟……”在七老头上,有一阵声音。风大了,撼动七老头上的木头,这是无妨于事的。
风太大了,四老要休息。七老一个人,用手膀子挂在锯把上,想将身体用力下垂把那锯拉下一点,风,又是一阵。
“四老,你下来坐吧。”
若是四老跳下来,七老就可以同他再谈一下关于老婆一类事,这于七老是有利益的。但失望。
四老不做声,背风来取火,当风来吸烟,眼睛吹得闭成一条线。
“七老,你那一天办喜事,请我吃一杯酒是要紧!”
“吱吱,喇……”木头是当真像有一点不稳当,又在叫了一声了。
四老一跳就到地,两个人,一齐钩着腰去检察木下的撑柱。“你移一下撑柱吧。”
七老如命移那小撑柱,用个小锤子嘡嘡嘡敲打着。锤子打木的声音超出一片风的合奏曲以上,如同刚才娶亲音乐队的大鼓超出别的大小喇叭声音一个样。
“嘡嘡嘡,哗喇……”
四老七老两人一块趴在地上了,大的四四方方的一段黄松木报仇似的按住了这两人。
风,做了主谋,嗾使木头打死两个锯木工人了。
这一天将近天黑时,风还不止息,馍馍巷东口坪坝内,一个人不见,只有一匹大公狗。初八这日就算完了事。
一九二七年五月作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八那日”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和文中人物争论的对象,以此行文,使环境、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结合更紧密。
B. 小说中多次写七老的“笑”,既能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七老微妙的心理,又能暗示出七老“定亲”这一大喜事。
C. 小说叙写两个锯木工人在初八这一天的经历时,作者善于通过不动声色的铺排照应,来渲染氛围和突出内容。
D. 小说语言体现了沈从文特有的风格,人物对话和叙述语言都带有浓郁的湘西地域特色,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8. 文中后半部分多次写到“风”,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 沈从文评论自己的作品有“隐伏的悲痛”。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①推动情节发展,小说中的人物因“风”休息,因“风”移撑柱,因“风”而被压死。②渲染环境气氛,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风”的反复出现,渲染了一种不安的氛围,结尾处“风”的出现,渲染了悲凉气氛。③表现作品的主题,“风”是小说中导致人物死亡结局的“主谋”,这种由偶然性引发的不幸,更令人感慨命运无常。
9. ①善良勤劳的四老为了生活在外辛劳,人到中年还没有娶妻成家。②初八是七老定亲的日子,但他却在这天意外丢了性命,以悲剧收场。③前后喜悲的强烈反差,增强了作品的悲剧性,引发读者对生命逝去的感伤。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人物对话和叙述语言都带有浓郁的湘西地域特色”说法有误。原文叙述的是北京城馍馍巷东口坪坝内初八那日的情景。作者的人物对话和叙述语言都力求与北京方言贴近,并非湘西地域特色。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根据原文“风太大了,四老要休息”“‘吱吱,喇……’木头是当真像有一点不稳当,又在叫了一声了。四老一跳就到地,两个人,一齐钩着腰去检察木下的撑柱。‘你移一下撑柱吧。’”“风,做了主谋,嗾使木头打死两个锯木工人了”这三件由风引起的时间变化可知,“风”推动情节发展,小说中的人物因“风”休息,因“风”移撑柱,因“风”而被压死。
根据原文“可是这几日,算是北京城一个顶调皮的好天气。天越晴朗风就也越大。到将近正午时,风就偷偷悄悄走来了”“‘哟……’在七老头上,有一阵声音”“‘吱吱,喇……’木头是当真像有一点不稳当,又在叫了一声了”“这一天将近天黑时,风还不止息”可知,“风”在文中,不仅起到了推动悲剧发生的主谋,还通过摇动木头发出一系列诡异的声音。由此可知,渲染环境气氛,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风”的反复出现,渲染了一种不安的氛围,结尾处“风”的出现,渲染了悲凉气氛。
作者写这篇小说的意图,在于展现过去普通劳动人民的不幸。而在本文中,使四老和七老两人被砸死的直接罪魁祸首就是这调皮的“风”。因此,这里的“风”也能表现作品的主题,“风”是小说中导致人物死亡结局的“主谋”,这种由偶然性引发的不幸,更令人感慨命运无常。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根据原文“七老年纪是整二十岁,四老则已有两个七老年纪大,要命好,可以做七老一样人的爸爸了。但拖了许多年锯子的四老,为乡下老子嫂嫂侄儿们拖得快老了,老婆却还不能拖得个,所以七老谈到这问题,四老就有点忸怩”可知,善良勤劳的四老为了生活在外辛劳,人到中年还没有娶妻成家。则对于四老的人生来说,有着“隐伏的悲痛”。
根据原文“待到七老结结巴巴证明就是今天定亲时,四老咦一声,就跳下木头了。他问七老,怎么不去做喜事?他就说,这只是定亲,家中告他不转去也行。他又问他见过老婆没有?说是见过的”“风,做了主谋,嗾使木头打死两个锯木工人了”可知,因为“风”,七老在初八这天意外丢了姓名。因此,对于七老的解决来说,这有着“隐伏的悲痛”。
初八这天本该是七老定亲的大喜日子,但却因为“风”,使得他在这个本该享受到幸福的日子里意外丢了性命,喜剧变成了悲剧。再加上前文所说的全城都在初八这一天享受结亲的喜悦,而无人关注到“这一天将近天黑时,风还不止息,馍馍巷东口坪坝内,一个人不见,只有一匹大公狗。初八这日就算完了事”。因此,前后喜悲的强烈反差,增强了作品的悲剧性,引发读者对生命逝去的感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①,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教以人伦。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乏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从许子乏遣,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上》)
【注】①许行:先秦农家代表人物。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
B.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
C.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
D.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负耒耜而自宋之滕”与“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负”字含义不同。
B. “固不可耕且为也”与“固前圣之所厚”(《离骚》)两句中的“固”字含义相同。
C.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与“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氓》)两句中的“与”字含义不同。
D.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与“所守或匪亲”(《蜀道难》)两句中的“或”字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滕文公接纳了许行、陈相等人,但他没有真正推行许行、陈相主张的儒家“仁政”,不能与人民一起耕作来养活自己。
B. 孟子认为,既然农夫拿粮食交换器具,不是侵害陶工冶匠;那么陶工冶匠拿他们的器具交换粮食,也不是侵害农夫利益。
C. 孟子反对农家的主张,但并没有先提出自己的主张,而是从日常生活问起,摆事实,讲道理,阐明了社会分工的必然性。
D. 孟子最后痛斥陈相兄弟,认为他们背叛了老师陈良,若按照许行的主张行事,会使大家都走向虚伪,不能治理好国家。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答案】10. C 11. D 12. A
13. (1)现在滕国有粮仓和收藏财物兵器的仓库,这是侵害百姓来供养自己,哪里算得上贤明呢?
(2)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一切来改变边远落后地区的;没有听说过用边远落后地区的一切来改变中原的。陈良本来是楚国的人,喜爱周公、孔子的学说,由南而北来到中愿学习。北方的学者还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他可以称得上是豪杰之士了。
“陈良/楚产也”是判断句,可在主语“陈良”后断开,其余不断开,排除AD;
“未能或之先”是宾语前置句,应为“未能或先之”,其中“未能或”都是“先”的状语,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负”字含义不同。背;辜负。句意:背了农具耒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天发誓不会辜负你。
B.正确,“固”字含义相同,都是“本来”。句意:各种工匠活儿本来就不是一方面种地一方面同时干得了的。/这本来就是前代圣贤所看重的。
C.正确,“与”字含义不同。通“欤”,语气词;介词,同。句意:这样说来,那么治理天下难道就可以和种地一起兼着干吗?/哎呀姑娘们呀,不同男子沉溺在爱情中。
D.错误,“或”字含义不同。有的人;如果、倘若。句意:所以说: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驻守的官员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许行、陈相主张的儒家‘仁政’”错,“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可见许行是农家学说的代表,陈相后来向许行学习,他们并非主张施行“仁政”。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厉民”,侵害百姓;“自养”,宾语前置句,“养自”,供养自己;“恶”,哪里。
(2)“劳心”,使用脑力;“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于人”,被动句,“于”表被动;“食人”,供养别人。
参考译文:
有个奉行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我这个由远方来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希望得到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辛,背了农具耒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滕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主张,您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
陈相见到孟子,转述许行的话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但他还是没真正认识圣人之道啊。圣贤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现在滕国有粮仓和收藏财物兵器的仓库,这是侵害百姓来供养自己,哪里算得上贤明呢?”
孟子问道:“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是的。”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孟子说:“许子用炊具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用粮食换农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陶匠铁匠用他们的农具炊具换粮食,难道算是损害了农夫吗?况且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陶炼铁,使得一切东西都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为什么忙忙碌碌地同各种工匠进行交换呢?为什么许子这样地不怕麻烦呢?”
陈相说:“各种工匠的活儿本来就不是一方面种地一方面同时干得了的。”
孟子说:“这样说来,那么治理天下难道就可以和种地一起兼着干吗?有做官的人干的事,有当百姓的人干的事。所以说: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后稷教导百姓耕种收割,种植庄稼,庄稼成熟了,可以养育百姓。关于做人的道理,单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化,便和禽兽近似了。圣人为此担忧,把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的道理教给百姓。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一切来改变边远落后地区的;没有听说过用边远落后地区的一切来改变中原的。陈良本来是楚国的人,喜爱周公、孔子的学说,由南而北来到中愿学习。北方的学者还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他可以称得上是豪杰之士了。你们兄弟跟随他学习几十年,他一死,你们就背叛了他!按照许子的办法去做,是带领着去干弄虚作假的事,哪里能治好国家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又酬傅处士①山次韵二首·其一
顾炎武
清切频吹越石②笳,穷愁犹驾阮生车。
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仇③旧相家。
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泪发春花。
相将便是天涯侣,不用虚乘犯斗槎。
【注】①傅处士:傅山,作者友人,明朝灭亡后一直从事抗清活动。②越石:晋人刘琨,字越石,以坚守抗敌著称。③韩仇:指张良为韩国复仇事。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傅山吹笳,体现出他的抗清斗志,“清切”写笳声清越激切,“频吹”写次数多。
B. 首联表面上写傅山,实际上也在说自己,身无分文仍如阮籍一样驾车外出,不走寻常路。
C. 颈联化用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将内心的情感外化到自然景物,寓情于景。
D. 诗歌用典贴切自然,全诗感情充沛、悲壮昂扬,可以从中看出顾炎武的心胸与人格。
15. 顾炎武一生“以天下为己任”,这首诗中流露出的哪些思想感情体现了这一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对傅山爱国精神的赞扬。这首诗借用刘越石、阮籍等典故,赞扬傅山坚持不懈、战斗不息的爱国精神。
②失去山河的悲痛之情。正是因为对天下的责任感,诗人悲伤痛苦、感慨万千,眼中陵阙也产生了哀愁,山河亦泪。
③对有共同志向的友人的勉励。尾联说只要我们互为声援扶助,虽天各一方,也会成为朋友,表现了他对同样“以天下为己任”的友人的鼓励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身无分文仍如阮籍一样驾车外出”说法错误,“穷愁犹驾阮生车”意为阮籍尝独自驾车而出,走到途穷之处便恸哭趋车而回。本句用典,《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尝独自驾车而出,他不走现成的道路,走到途穷之处便恸哭趋车而回。这一句中诗人是以阮籍的途穷比喻傅山从事抗清活动的艰难困苦,所以“穷愁”不是身无分文之意。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
首联“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借用典故,刘越石是古代爱国英雄,傅山是明末清初有气节的爱国志士。这里顾炎武把他与刘越石相比是为了颂扬他的爱国精神。《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尝独自驾车而出,他不走现成的道路,走到途穷之处便恸哭趋车而回。这一联中诗人用了两个典故,以刘琨的被围、阮籍的途穷比喻傅山从事抗清活动的艰难困苦,又以“频吹”“犹驾”赞扬他那坚持不懈、战斗不息的精神。
颈联“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泪发春花”意思是夕阳回照着先朝的陵墓宫阙,使人频添悲哀,河山流下眼泪,期待着大地发出新花。当诗人瞻拜明故宫陵墓,漫游神州各地时,正是因为对天下的责任感,使他不禁生发出失去山河的悲痛之情,在诗人的眼中连陵阙也产生了哀愁,连河山也垂下了泪水。这里诗人移情及物,宫殿陵墓山河都有哀愁,可见其情之切痛之深了。
尾联“相将便是天涯侣,不用虚乘犯斗槎”意思是你我相互扶持,便是天涯的伴侣,用不着再白白去乘那浮海的木筏。诗人在这里表述友情:只要我们互为声援扶助,虽天各一方,也会成为朋友,我们不用长途跋涉时来相访,我们的心是相连的。顾炎武与傅山同样“以天下为己任”,他们的友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志向之上的,故两人的心灵有无限的契合。所以这一联是对有共同志向的友人的勉励。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明他对世俗中人投机取巧、违背规则的行为的不满和严厉指斥。”
(2)李白《蜀道难》中通过细节动作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
(3)杜甫《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写出祠堂春色无人欣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固时俗之工巧兮 ②. 偭规矩而改错 ③. 扪参历井仰胁息 ④. 以手抚膺坐长叹 ⑤. 映阶碧草自春色 ⑥. 隔叶黄鹂空好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固、偭、扪、膺、映、隔。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今年春节档,几部贺岁影片以过硬的质量,激发了观众的热情,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其中,在票房大战中,张艺谋的《满江红》 。据专业电影机构统计显示,《满江红》取得了逾26亿元左右的票房,迎来了今年中国电影的新纪录。
“主旋律电影越来越会讲中国故事了”很多观众对主旋律电影 。家国情怀是主旋律电影的主线。主旋律电影将家国情怀与历史、现实甚至未来结合起来,通过银幕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将家国情怀诠释得③ ,让观众感受到自己与家国息息相关。《满江红》书写历史的大义,《流浪地球2》关怀人类的未来,《无名》致敬英勇的先烈……它们点燃了国民的爱国激情;《熊出没·伴我“熊芯”》寻找遗失的母爱,《交换人生》体验不同的人生……它们让我们感受亲情的温暖。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7. ①独占鳌头 ②赞不绝口 ③淋漓尽致
18. 专业电影机构统计显示(或:据专业电影机构统计),《满江红》取得了26亿元左右的票房(或:《满江红》取得了逾26亿元的票房),创造了今年中国电影的新纪录。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是说在票房大战中《满江红》取得了第一名,可填“独占鳌头”。独占鳌头:在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②语境是说大家对主旋律电影十分赞赏,可填“赞不绝口”。赞不绝口:赞美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
③语境说将家国情怀诠释得很充分,可填“淋漓尽致”。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句式杂糅,“据……统计显示”,删掉“据”或者“显示”;
不合逻辑,“逾26亿元左右”,删掉“逾”或“左右”;
搭配不当,“迎来了……新纪录”不搭配,把“迎来了”改为“创造了”。
(二)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形象生动, ;反之,则作品没有什么吸引力。其实文学作品的形象性, ,还有语言的形象性、举例的形象性、情感的形象性。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性描写,多姿多彩,美不胜收。散文和诗歌虽然都具有形象性,但与诗歌相比, ,往往更贴近生活、更可触可感。
清代学者吴乔说:“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这个比喻对我们认识诗歌与散文形象性的差异,具有启发性。诗歌展现的形象跟具体事物之间距离较大,即使是直接描写,诗歌的语言、意象也更注意提炼和升华;上下前后之间的联系一般不像散文交代得那样着实具体,有许多跳跃和省略,让我们的想象飞得更高更远些。而散文则给我们更为具体逼真的感受,不用提《烛之武退秦师》《记念刘和珍君》记录真实人物事件的历史纪传散文。不用说《登泰山记》《荷塘月色》这些记游写景的散文,不用讲《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秦腔》这些反映人世风俗的感怀类散文,就连《劝学》《师说》这种议论性很强的说理性散文也跟实际生活情景很贴近。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 文中引用了吴乔比喻的说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1. 下列各句中的“像”与原文中加点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鲁迅塑造了众多经典人物,像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
B. 钱塘江汹涌的波涛卷起像霜雪似的白色浪花。
C. 大堰河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着我。
D. 夜夜常起的狂风,好像要把一切都给刮走。
【答案】19. ①能使作品具有感染力(能吸引读者);②不仅包括塑造的具体形象;③散文更具实用性(散文的形象更具体)。
20. ①用做饭和饮酒来比喻作文与写诗,形象生动。②有助于认识诗歌与散文形象性的差异,说服力强。 21. C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由分号可知两句话是并列结构,此句与“则作品没有什么吸引力”照应,由“反之”可知内容相对,应说“塑造的形象生动”的作用,可填:能使作品具有感染力(能吸引读者);
②此句解读“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由“还”可知此句用“不仅”;“文学作品的形象性”首先让人想到塑造的各种具体形象,而由“语言的形象性、举例的形象性、情感的形象性”可知没有列举具体形象,可填:不仅包括塑造的具体形象
③此处是把诗歌与散文的形象性进行对比,写“散文”的特点;由“往往更贴近生活、更可触可感”可知,散文的形象性更具体、实用,可填:散文更具实用性(散文的形象更具体)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吴乔的比喻句是“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把“意”比喻为“米”,“文”比喻为“炊而为饭”,“诗”比喻为“酒”。用做饭和饮酒来比喻作文与写诗,形象生动。
结合后文“这个比喻对我们认识诗歌与散文形象性的差异,具有启发性”可知,这个比喻有助于认识诗歌与散文形象性的差异,说服力强。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
原文中加点的“像”表示作比较。
A.“像”表示举例。
B.“像”表示比喻。
C.“像”表示作比较。
D.“像”表示推测。
故选C。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的创作与欣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数千年来,我国伟大的诗人灿若群星,诗歌名篇佳作层出不穷,《诗经》《楚辞〉汉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等展示出丰富多彩的诗意之美。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古典诗歌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有何意义?请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所供材料两句话,第一句话指出古典诗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了诗歌创作和欣赏在我国的悠久历史;第二句话指出我国古典诗歌的方面呈现的繁荣局面:诗人灿若群星、佳作层出不穷、诗意之美丰富多彩。
引导语部分的任务非常具体,引导考生思考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古典诗歌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对自己的成长有何意义。实际上,当代中国学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古典诗歌的广泛熏陶:在家庭中,从儿时起就背诵古诗词;在社会上,歌曲、戏剧、甚至广告词中,古典诗歌的因素广泛存在;在学校里,研读诗歌、鉴赏诗歌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在低吟高唱中,学生的审美品位、思想情感、人格修养都能受到古典诗歌的正面影响。
写作时,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如果写成议论文,可以把论点定为:提倡多接受古典诗歌的熏陶。写作过程中,可以先从自身出发,指出古典诗歌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比如通过吟诵屈原、杜甫的诗歌,让自己对家国民族有了更强的认同感、归属感。然后,分析其为什么能对自己形成如此深大的影响:意境美、情感真、内涵丰。接下来,提倡大家吟诵、品读古典诗歌,以传承传统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
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通过叙写品读某一首古典诗歌,或者某段品读古典诗歌的经历,重点写在品读过程中受到的触动,以及这种触动在生活中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比如,品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让自己的学会了以豁达的胸襟看待生活中的成败得失,由此感悟:古典诗词是古人人生经验、人生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学习、继承。
立意:
1.品读古典诗词,铸造高洁人格。
2.读诗令人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三)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多所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大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