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整合提升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时2物质的转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课时1氧化还原反应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课时2氧化剂和还原剂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课时1电解质的电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同步训练题
展开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时1 物质的分类
(一)基础巩固
1.(2022·广东茂名)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三氧化二碳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 )
A.HCl、HNO3 B.SO2、NO2
C.N2、O3 D.Na2SO3、KMnO4
解析:三氧化二碳(C2O3)含有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所以属于氧化物。HCl、HNO3是酸,不是氧化物,故A项错误;SO2、NO2都是氧化物,故B项正确;N2、O3是单质,不是氧化物,故C项错误;Na2SO3、KMnO4是盐,不是氧化物,故D项错误。
答案:B
2.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解析:小水滴分散在空气中可形成雾,雾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
100 nm,属于胶体。
答案: D
3.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五环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 )
选项 | ① | ② | ③ | ④ |
A | NaCl | K2SO4 | KCl | (NH4)2SO4 |
B | Na2SO4 | K2SO4 | KCl | NH4Cl |
C | NaCl | K2SO4 | KCl | NH4Cl |
D | Na2SO4 | K2SO4 | KCl | (NH4)2SO4 |
解析:A项, NaCl是钠盐、氯化物,不是硫酸盐,(NH4)2SO4是铵盐、硫酸盐,不是氯化物,错误;B项,Na2SO4是钠盐、硫酸盐,K2SO4是钾盐、硫酸盐,KCl是钾盐、氯化物,NH4Cl是铵盐、氯化物,正确; C项,NaCl是钠盐、氯化物,不是硫酸盐,错误;D项,(NH4)2SO4是铵盐、硫酸盐,不是氯化物,错误。
答案:B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解析:纯净物可以由同种分子构成,如水、O2等,也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如铁单质,还可以由离子构成,如NaCl,A项错误,B项正确;混合物可以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也可以由一种元素组成,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只含碳元素,C项错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2CO3、H2SO4等,D项错误。
答案:B
5.(2021·广东东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制备Fe(OH)3胶体
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
C.胶体中加入电解质会发生聚沉现象,证明胶体带电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解析:A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只能得到Fe(OH)3沉淀,故错误;B项,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故正确;C项,Fe(OH)3胶体的电泳现象证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但胶体不带电,故错误;D项,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故错误。
答案:B
6.(2022·广东广州高一检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有如下诗句“日照澄洲江雾开”,它描述的是朝阳照在江雾初开的小洲上的美丽景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诗句描述的现象为丁达尔效应
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
C.以Fe(OH)3为分散质形成的任何分散系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利用该现象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解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所特有的,江雾是胶体,故描述的是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B项正确;Fe(OH)3为分散质,若形成沉淀就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项错误;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D项正确。
答案:C
7.(2022·广东广州高一检测)一种“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的结构如图所示,该技术可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 (填“属于”或“不属于”)胶体。
(2)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析,CO2和Fe3O4可归为同一类物质,其类别属于化合物中的 。
解析:(1)该粒子的直径为200 nm,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所以所得分散系不属于胶体;(2)题中两种物质均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都属于氧化物。
答案:(1)不属于 (2)氧化物
8.牙膏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用品,由粉状摩擦剂、湿润剂、表面活性剂、黏合剂、香料、甜味剂及其他特殊成分构成。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
牙膏 | X牙膏 | Y牙膏 | Z牙膏 |
摩擦剂 | 氢氧化铝 | 碳酸钙 | 二氧化硅 |
摩擦剂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 |
|
|
|
(1)将上述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分别填入空格中。
(2)你推测上述三种摩擦剂都 (填“溶于”或者“不溶于”)水,理由是 。
(3)已知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该物质能与NaOH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SiO2Na2SiO3+H2O,Na2SiO3属于 (填“酸”“碱”或“盐”)类。由此可知SiO2属于 (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SO2也具有类似的性质,请你写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1)三种摩擦剂分别属于碱、盐和氧化物。(2)三者都不溶于水,因为摩擦剂是通过牙刷的运动摩擦以清洁牙齿的,所以均不溶于水。(3)Na2SiO3属于盐类。因为Si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根据类比,可知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答案:(1)碱 盐 氧化物
(2)不溶于 摩擦剂是通过牙刷的运动摩擦以清洁牙齿的,所以均不溶于水(合理即可)
(3)盐 酸性 2NaOH+SO2Na2SO3+H2O
(二)拓展提高
9.科学合理的分类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实验室中试剂也均按某种方式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取用。某学校化学实验室的4个试剂橱已经存放了下表中的物品,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碘,应该将这些碘放在 ( )
试剂橱 | 甲 | 乙 | 丙 | 丁 |
试剂 | 盐酸、硫酸 |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 红磷、硫 | 铜、锌 |
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
解析:实验室的试剂应分类摆放,同时注意安全。碘属于非金属单质,应放在红磷、硫所在的试剂橱。
答案:C
(三)挑战创新
1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化成无毒气体。如果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下图为气体转化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 。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 。
(3)此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 。
(4)从微观的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
(答出一条即可)。
解析: 根据题意及图示可知,A为NO、B为CO、C为CO2、D为N2。(1)根据A、B、C含有的元素种类知,这三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都含有氧元素,所以都属于氧化物,可以归为一类。(2)C为CO2,D为N2,二氧化碳含有两种元素,氮气含有一种元素,所以二氧化碳是化合物,氮气是单质。(3)同一化学反应中,分子数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A为NO、C为CO2,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2×(14+16)∶2×(12+2×16)=15∶22。(4)根据题图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混合物的质量不变。
答案:(1)都只含有两种元素,并且均含有氧元素
(2)C(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D(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2CO+2NON2+2CO2 15∶22
(4)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或其他合理答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课时练习,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酸和碱的说法错误的是,分别能实现下列转化的单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化合物的类别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