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渠黎镇第三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
展开2023-2024学年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渠黎三中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圈的厚度约为10千米
C.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D.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2.我国的牡丹花有王冠、冠世墨玉、兰田玉、夜光白、赵粉等一千多个品种,这体现了( )
A. 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B.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 物种的多样性 D. 遗传的多样性
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草原上的草 B. 一个池塘 C. 池塘中的鱼 D. 森林里的树
4.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钟乳石 B. 机器人 C. 新冠病毒 D. 无机盐
5.老鼠发现猫追击就迅速奔逃,老鼠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的哪一生物特征( )
A. 生长 B. 新陈代谢 C. 应激性 D. 繁殖
6.“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体现哪类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
A. 地形 B. 温度 C. 土壤 D. 空气
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
A. 捕食关系 B. 合作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寄生关系
8.蜜蜂找到蜜源后,会在空中跳“8”字舞,指引同伴来采蜜,这种行为体现了蜜蜂之间的( )
A. 合作关系 B. 捕食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寄生关系
9.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 D. 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
10.在玉米地里,影响玉米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A. ②⑤⑦ B. ③④⑦ C. ①③④ D. ①②⑤
11.“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
A.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D. 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12.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A. 低温和高温 B. 光照和黑暗 C. 有空气和无空气 D. 温度和水分
1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与豆苗之间的关系是( )
A. 合作 B. 种内斗争 C. 竞争 D. 共生
1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设计实验方案
②分析实验现象
③实施实验并记录
④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⑤作出假设
⑥得出结论
⑦发现并提出问题.
A. ⑦④⑤①③②⑥ B. ⑦⑤①③②④⑥ C. ⑤①②③④⑥⑦ D. ⑤⑦①③②④⑥
15.为了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在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时,应该只考虑( )
A. 一个变量因素 B. 二个变量因素 C. 多个变量因素 D. 综合因素
16.某合作学习小组同学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如图概念图。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再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指“有生命”,③是指“生态因素”,②是 ______ 。例如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等。
(2)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铁树开花
b.潮起潮落
c.火山喷发
d.飞蛾扑火
e.开水沸腾
(3)图中A指的是“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对应实例: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 ______ 构成的。
(4)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说明生物能 ______ 环境。
(5)生物的生命共同特征表现在应激性、生长、 ______ 和新陈代谢等方面。
17.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植物中有种称为“吃人魔王”的日轮花。凡是有日轮花的地方,必有吃人的黑寡妇蜘蛛。日轮花能发出诱人的兰花般芳香,如果人去采摘它,它细长的叶子便马上从四周像鸟爪一样地伸卷过来,把人紧紧地拉住,拖倒在潮湿的草地上,直到使人动弹不得。这时,躲在日轮花上的黑蜘蛛便蜂拥一般地爬到受害者的身上,细细地吮吸。当蜘蛛吃了人的躯体后,消化排出的粪便就会成为日轮花长大的肥料。
请填写出下列语句分别体现出的生物特征:
(1)“人们去采摘它,它细长的叶子便马上从四周像鸟爪一样地伸卷过来”体现了______。
(2)“(黑蜘蛛)细细地吮吸”体现了______。
(3)“……消化排出的粪便”体现了______。
(4)“日轮花长大”体现了______。
(5)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______。
18.哈维运用 ______ 法,发现了 ______ 。
19.在国际上被誉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______ ,其统一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排列是 ______ 。
20.______ 和 ______ 发现了 ______ 分子双螺旋结构。
21.首次提出“生物学”的科学家是______。
22.当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时,常常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我们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花盆的下面。“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有些同学提出了上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完成探究。
(1)根据所探究的问题,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根据你所学的生物知识和经验,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3)制定计划:将一个硬纸盒一分为二,硬纸盒两侧内的条件应如______所示,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然后在纸盒中央放入10只鼠妇,10分钟内,每隔2分钟统计硬纸盒两侧鼠妇的数量按上述实验计划进行多次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计算出硬纸盒两侧鼠妇的平均数。实验时为什么要选择10只鼠妇?______。
(5)实验现象:硬纸盒潮湿一侧鼠妇的数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干燥一侧鼠妇的数量。
(6)分析现象,得出结论。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A正确,C错误。
BD.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BD错误。
故选:A。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掌握生物圈的范围是答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牡丹品种繁多,有王冠、冠世墨玉、兰田玉、夜光白、赵粉等一千多个品种,这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
故选:D。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3.【答案】B
【解析】解:AD、草原上的草、森林里的树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错误。
B、一个池塘既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正确。
C、池塘中的鱼,只是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错误。
故选:B。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4.【答案】C
【解析】解:ABD、钟乳石、机器人、无机盐都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不符合题意。
C、新冠病毒具有遗传、变异和繁殖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符合题意。
故选:C。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5.【答案】C
【解析】解:老鼠发现猫追击就迅速奔逃,说明老鼠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叫做应激性。
故选:C。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了解生物的特征,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
6.【答案】B
【解析】解: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橘喜欢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如淮南,若在温度较低的北方种植橘的品质不好,主要是因为北方温度较低。
温度低影响了柑橘的品质。因此“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表明生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故选:B。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淮南淮北的温度、湿度存在很大差异,造成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理解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7.【答案】A
【解析】解:螳螂捕蝉、黄雀捕食螳螂,都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属于捕食关系。所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故选:A。
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8.【答案】A
【解析】解: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其它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等。如蜜蜂在找到蜜源后,蜜蜂用不同的舞蹈向同伴报告蜜源的位置和方向,招引同伴前去采蜜,因此属于合作关系。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9.【答案】B
【解析】解:A、大树底下好乘凉”,原因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A错误;
B、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较厚,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寒冷的环境,B正确;
C、蚯蚓的活动能改变土壤,能使土壤疏松,属于生物影响环境,C错误;
D、植物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湿度,也能降低温度,是植物对环境大气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0.【答案】A
【解析】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空气、土壤、温度、水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故①阳光、③水分、④土壤、⑥空气属于非生物因素;②杂草、⑤田鼠、⑦蝗虫属于生物因素。
故选:A。
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11.【答案】B
【解析】解: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
故选:B。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样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会反作用于环境。
熟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12.【答案】D
【解析】解:。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选项A、B、C变量分别是温度、光、空气,并且都是唯一的,均可作为一组对照。选项D变量是温度和水分,不能作为一组对照。
故选:D。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这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13.【答案】C
【解析】解: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
故选:C。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竞争关系可能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食物和生存空间等,竞争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14.【答案】A
【解析】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所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⑦发现并提出问题。④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⑤作出假设①设计实验方案③实施实验并记录②分析实验现象⑥得出结论
故选:A。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是否成功,取决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是否科学合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5.【答案】A
【解析】解: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因此“为了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在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时”,应该只考虑一个变量因素。
故选:A。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根据设计原则设置对照实验,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试验是唯一变量实验。
16.【答案】非生物 阳光 温度 水分 土壤 ad 细胞 适应 繁殖
【解析】解:(1)③生态因素包括②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阳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也包括一些无机环境如土壤。
(2)有①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具有生命现象。a铁树开花,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d.飞蛾扑火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它们都属于生命现象;b潮起潮落、e.开水沸腾都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
(3)图中A指的是“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对应实例: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5)生物有别于非生物,即它们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生物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生长、繁殖、应激性和新陈代谢等方面,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故答案为:
(1)非生物;阳光、温度、水分、土壤;
(2)ad;
(3)细胞;
(4)适应;
(5)繁殖。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生长;
(5)生物能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解答】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人们去采摘它,它细长的叶子便马上从四周像鸟爪一样地伸卷过来,把人紧紧地拉住,拖倒在潮湿的草地上,直到使人动弹不得。”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黑蜘蛛)细细地吮吸和咀嚼”,从中获取营养物质,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消化排出的粪便”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日轮花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
(5)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故答案为:
(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生长
(5)生物能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8.【答案】实验 血液循环
【解析】解:哈维是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哈维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方法,研究血液的流动方向,这种研究方法就是实验法。
故答案为:实验;血液循环
19世纪初,拉马克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首次提出“生物学”一词。哈维是英国的生理学家,他发现了血液循环,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
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学史的相关知识。
19.【答案】林奈 界、门、纲、目、科、属、种
【解析】解: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故答案为:林奈;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重要方法,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
20.【答案】沃森 克里克 DNA
【解析】解:1951~1953年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合作,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阶段。
故答案为:沃森;克里克;DNA
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学史的相关知识。
21.【答案】拉马克
【解析】解: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首次提出“生物学”一词,从此,人们才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
故答案为:拉马克
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
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2.【答案】湿度 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B 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大于 鼠妇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
【解析】解:(1)该实验的题目是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湿度,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干燥和潮湿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就是形成以湿度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2)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作出的假设是: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时,一定要设置对照组,而设置对照组时要把握惟一变量,既除所要探究的条件为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一致。本实验中将一个硬纸盒一分为二,硬纸盒两侧内的条件应如图B所示:一侧是干土,另一侧是湿土的环境,在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并进行观察,这样就形成干土与湿土两种环境,以湿度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4)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若只用一只鼠妇不可以。原因是由于偶然性造成误差。
(5)(6)实验现象:硬纸盒潮湿一侧鼠妇的数量明显多于干燥一侧鼠妇的数量,与该同学的假设相吻合,因此结论是鼠妇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
故答案为:(1)湿度
(2)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B
(4)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5)大于
(6)鼠妇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
(1)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研究生命科学常用的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实验中一定要设置对照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
(2)该实验是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的影响,所以要设计黑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而其他条件都必须完全相同,鼠妇的数量不能用的太少,否则结果存在很大的偶然性,误差大。
此题通过探究鼠妇适合的生活环境条件,体会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广西崇左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崇左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5页。
广西崇左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崇左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4页。
2023-2024学年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渠黎重点中学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渠黎重点中学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