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1课-透明与不透明-教学计划+视频资料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苏教版2上第4单元第11课-透明与不透明.docx
    • 视频
      (02)苏教版2上第4单元4-11-1比较装饰材料的性能.mp4
    • 视频
      11.《透明与不透明》-1.比较两种灯泡发出的光有什么不同.mp4
    • 视频
      11.《透明与不透明》-2.透明与不透明的物体.mp4
    • 视频
      沙画.wmv
    苏教版2上第4单元第11课-透明与不透明第1页
    苏教版2上第4单元第11课-透明与不透明第2页
    苏教版2上第4单元第11课-透明与不透明第3页
    当前视频格式暂不支持在线播放,请下载使用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11 透明与不透明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11 透明与不透明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包含苏教版2上第4单元第11课-透明与不透明docx、02苏教版2上第4单元4-11-1比较装饰材料的性能mp4、11《透明与不透明》-1比较两种灯泡发出的光有什么不同mp4、11《透明与不透明》-2透明与不透明的物体mp4、沙画wmv等5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 《奇妙的光》单元   11. 透明与不透明  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 奇妙的光课题11.透明与不透明课时1核心 概念13.1 工程需要定义和界定学习内容及要求13.1 工程需要定义和界定12年级知道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能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树立海洋国土意识。13.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12年级借助表格、草图、实物模型、戏剧或故事等方式说明自己的设计思路③根据需求和限制条件,比较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初步判断其合理性。13.3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12年级④利用常用工具,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加工处理。⑤知道制作过程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尝试发现实物模型的不足,改进并展示。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科学思维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探究实践分析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态度责任对大自然和生物的爱护、保护意识,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教学 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会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描述物体或材料的性质。教学 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认识到透明与透光的异同。教学 准备教师材料:不同透明度的灯泡(含点亮装置)、可视和不可视的储物箱。学生分组材料:  (1)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  (2)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 (3)可以点亮的透明、半透明灯泡各1个。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 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探索透明与不透明。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窗外的景色1.学生自己透过窗户观察外面的景色,而后拉上窗帘。提问:我们现在能透过玻璃看到外面的景色,为什么透过窗帘就看不见了?(透明)【意图解析】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通过简单的引导,对为什么透过不同物体看见的景色不同说出自己简单的猜想,从而暴露出学生对透明自己的理解,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二、比较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材料1.出示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请学生隔着这些物体看本子。2.提问:隔着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你看到了什么?所以说它是(透明的、半透明的、不透明的)3.小组观察并描述。4.小结:可以透过像玻璃这种物体看到外面的,我们称之为透明物体。而透过像瓷砖这种物体,看不见外面的,就叫不透明物体。介于透明和不透明之间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半透明物体。5.给下列材料分分类1)给学生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2)小组合作并完成记录单。【意图解析】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到隔着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所看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通过描述观察描述现象知道什么是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再进一步让学生对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分类,加深对三种透明度的认识和理解。  三、观察、比较两种灯泡1.出示两种玻璃灯泡。2.小组仔细观察,并回答两种灯泡有何不同。(透明的灯泡可以看见里面的灯丝,不透明的灯泡看不见里面的灯丝。)3.这两种灯泡发出的光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演示)4.学生描述:透明的灯泡发出的光比较亮,感觉刺眼,而半透明的灯泡发出的光比较暗一些,但是光柔和一些。【意图解析】 学生通过观察两种灯泡的玻璃和发出的光,能够发现并描述两者之间的不同。并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灯泡要用不同的玻璃?我们又可以在哪些地方用透明灯泡,哪些地方用半透明灯泡。  四、生活中的应用1.出示图片,并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下面不同的物品?2.学生相互交流交流,说出自己的选择,并说一说自己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3.总结:不透明的雨伞,晴天、雨天都可以用;透明的雨伞,只在雨天选用。纸质包书皮,包裹严实;塑料包书皮,能看清书名,便于查找。可视储物箱,容易分辨箱内的物品;不可视储物箱,可以储藏私密性比较强的物品。 纸鞋盒,透气性比较好;塑料鞋盒是透明的,便于寻找鞋子。【意图解析】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几组相对应的物品具体场景的运用,让学生知道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品,体会到这些物品设计的合理性,加深对透明、不透明的认识。  五、小装修师1.观察装修图片,提问:这些地方在装修的时候选择了什么材料?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材料?。2.学生交流,说出选择什么材料以及选择这种材料的原因。(阳台的门窗选择透明玻璃,可以使客厅里更加的明亮.....)3.如果你有一间小书房你会选择什么材料来制作书房门、书柜门、窗帘呢?4.学生完成表格并说明自己的理由。【意图解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通过常见物体透明与不透明的运用,到装修的时候各处地方材料的选择,让学生阐述理由,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让学生参与设计小书房装修,激发他们的兴趣,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   六、练一练一、选择题1.近视眼是因为发生病变,导致凸度过大而形成的A.视网膜B.晶状体C.瞳孔D.眼球 2.我们可以用感知物体的颜色。A.眼睛B.耳朵C.鼻子D.手 3.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  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A.三分之一B.四分之一C.五分之一D.十分之一 4.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   A.字把光线反射到了我们的眼睛里B.我们的眼睛把光反射到了黑板上C.黑板上的字反光能力强D.黑板上的字是白色的 5.潜望镜利用的是  原理。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D.望远 二、判断题1.近视眼镜可以是半透明的。2.纸鞋盒不如塑料鞋盒好3.透明伞看起来好看,但不实用。4.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5.在确认光沿直线传播这一原理时,涉及的数学知识是直线  参考答案:1.B  2.A  3.C  4.A  5.A1.×  2.×  3.×  4.√  5.√在线练习:http://edu.ainiu360.com 七、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八、板书设计透明与不透明玻璃   ————>  透明毛玻璃 ————>  半透明      瓷砖   ————>  不透明   九、课堂反思注:爱牛组织老师在课堂实践后的反思,大部分是使用了爱牛配套材料,部分观点仅代表反思老师人个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科学探究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探究并解决问题。在《透明与不透明》这一课中,可以让学生先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如玻璃、塑料、金属等,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物品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然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不同材料对光线的透过能力,并记录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分析实验结果。教师可以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关于光线和材料的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探究活动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例如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价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相关的科学问题。总之,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透明与不透明》教学案例、教材分析本课围绕物体或材料的透光展开,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透明度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特征,并学会辨别物体是否透明的方法。但是,二年级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把透明与光相联系。本课第一个活动,是观察一组物体,辨别这些物体的透明程度,从而学会识别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第二个活动,观察两种灯泡的玻璃和它们发出的光,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描述看到的现象。第三个活动,是在掌握了透明与不透明物品的特征之后,检验学生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这个活动包括两个交流话题:一是调动生活经验,正确选择透明与不透明物品;二是联系具体的生活场景,观察并讨论家庭装修中选用不同透明度材料的做法及理由,从而加深对三种透明度材料的认识。最后一个拓展活动,就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这些活动都指向让学生把透光与透明相联系、比较,为中年段学习、探究光的传播和反射积累必要的经验。二、学情分析儿童对于光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在课间时就常常拿着铁尺、塑料尺在阳光下玩耍。对于物体透明与不透明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但如何准确的去判断物体的透明与否还需要系统的学习。让学生在理解了透明这一属性后,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对于生活中一些具体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并通过有效的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三、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一些典型的物体,发现光可以透过某些物体或材料,知道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的作用与运用。          体会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描述物体或材料的性质。  难点:认识到透明与透光的异同。  五、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不同透明度的灯泡(含点亮装置)、可视和不可视的储物箱。   学生分组材料:  (1)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  (2)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 (3)可以点亮的透明、半透明灯泡各1个。六、教学过程(一)窗外的景色1.学生自己透过窗户观察外面的景色,而后拉上窗帘。提问我们现在能透过玻璃看到外面的景色,为什么透过窗帘就看不见了?透明【意图解析】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通过简单的引导,对为什么透过不同物体看见的景色不同说出自己简单的猜想,从而暴露出学生对透明自己的理解,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二)比较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材料1.出示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请学生隔着这些物体看本子。2.提问隔着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你看到了什么?所以说它是(透明的、半透明的、不透明的)3.小组观察并描述。4.小结:可以透过像玻璃这种物体看到外面的,我们称之为透明物体。而透过像瓷砖这种物体,看不见外面的,就叫不透明物体。介于透明和不透明之间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半透明物体。5.给下列材料分分类(1)给学生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2)小组合作并完成记录单。【意图解析】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到隔着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所看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通过描述观察描述现象知道什么是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再进一步让学生对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分类,加深对三种透明度的认识和理解。(三)观察、比较两种灯泡1.出示两种玻璃灯泡。2.小组仔细观察,并回答两种灯泡有何不同。透明的灯泡可以看见里面的灯丝,不透明的灯泡看不见里面的灯丝。)3.这两种灯泡发出的光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演示)4.学生描述:透明的灯泡发出的光比较亮,感觉刺眼,而半透明的灯泡发出的光比较暗一些,但是光柔和一些。【意图解析】 学生通过观察两种灯泡的玻璃和发出的光,能够发现并描述两者之间的不同。并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灯泡要用不同的玻璃?我们又可以在哪些地方用透明灯泡,哪些地方用半透明灯泡。(四)生活中的应用1.出示图片,并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下面不同的物品2.学生相互交流交流,说出自己的选择,并说一说自己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3.总结:不透明的雨伞,晴天、雨天都可以用;透明的雨伞,只在雨天选用。纸质包书皮,包裹严实;塑料包书皮,能看清书名,便于查找。可视储物箱,容易分辨箱内的物品;不可视储物箱,可以储藏私密性比较强的物品。 纸鞋盒,透气性比较好;塑料鞋盒是透明的,便于寻找鞋子。【意图解析】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几组相对应的物品具体场景的运用,让学生知道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品,体会到这些物品设计的合理性,加深对透明、不透明的认识。(五)小装修师1.观察装修图片,提问:这些地方在装修的时候选择了什么材料?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材料?2.学生交流,说出选择什么材料以及选择这种材料的原因。(阳台的门窗选择透明玻璃,可以使客厅里更加的明亮.....)3.如果你有一间小书房你会选择什么材料来制作书房门、书柜门、窗帘呢?4.学生完成表格并说明自己的理由。【意图解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通过常见物体透明与不透明的运用,到装修的时候各处地方材料的选择,让学生阐述理由,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让学生参与设计书房装修,激发他们的兴趣,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    七、板书设计透明与不透明玻璃   ————>  透明玻璃 ————>  半透明      瓷砖   ————>  不透明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透明与不透明实验一:你能找到木块吗?实验目的能说出将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依据实验类型物质科学实验器材不透明本子、透明塑料袋、半透明垫板、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小木块实验步骤1.隔着本子观察能否看到小木块。2.隔着塑料袋观察能否看到小木块。3.隔着垫板观察能否看到小木块。4.隔着玻璃杯观察能否看到小木块。注意事项选取材料分别为透明、不透明与半透明为准,便于学生观察判断。实验现象隔着透明的玻璃杯、塑料袋能较清晰看到木块,半透明垫板能看到木块但效果不好,不透明本子看不到木块。实验结论透明物体能让绝大部分光通过,半透明物体只能让部分光通过,不透明物体不能让光通过。实验原理让光全部通过的物体时透明物体,让光部分通过的物体时半透明物体,不让光通过的物体时不透明物体。反思与拓展如果用黑色塑料袋还能看到木块吗?     实验二:奇怪的灯泡实验目的光通过不同材质的物体产生不同效果实验类型物质科学实验器材普通灯泡、磨砂面灯泡、2个灯泡底座、插座实验步骤1.观察普通灯泡与磨砂灯泡的两种玻璃有什么不同2.分别把普通灯泡与磨砂面灯泡安装带灯泡底座上,插上插排,通电3.比较两种灯泡发出的光有什么不同注意事项1.2种灯泡W数相同。灯泡安装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安全,可让教师协助。观察两种灯泡的光有何不用时要注意保护视力,不能长时间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透明灯泡中间光线亮底部略暗,磨砂面灯泡光线略暗实验结论透明物体能让绝大部分光通过,半透明物体只能让部分光通过实验原理透明物体能让绝大部分光通过,半透明物体只能让部分光通过反思与拓展生活中透明材料与不透明材料有哪些用途?  
    11.透明和不透明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三小学   任煜【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一些典型的物体,发现光可以透过某些物体或材料,知道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2.通过联系生活,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的作用于运用。3.通过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制作的产品,体会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重点】学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描述物体的材料或性质。【教学难点】认识到透明与透光的异同。【教学准备】教师材料:不同透明度的灯泡(含点亮装置)、可视和不可视的储物箱,不同透明度的手机壳(3种)。学生分组材料:(1)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2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3可以点亮的透明、半透明灯泡各一个。【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诗人顾城说过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而我们却注定要用它去寻找光明。今天老师请同学们睁大你们黑色的眼睛和老师一起去探究科学的奥秘。大家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踏上科学探秘的神秘之旅吧!2、谈话:提到画画,同学们肯定都不陌生,可是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绘画形式:沙画。知道什么是沙画吗?(学生回答)那么接下来就是我们共同见证神奇的时刻。3、视频播放沙画短片。请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4、交流感受5、提问: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光在传播过程中遇见物体会怎么样?6、学生猜测:光会被挡住,或光会透过去,也可能一部分被挡住,另一部分透过去。[设计意图: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了研究问题后往往要做出猜想与假设进行深一步的研究,猜想与假设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的重要步骤,让学生成功迈出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二、学会辨别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体或材料1、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就让我们利用手中的材料,动手试一试看看哪些物体光能透过去?哪些物体光不能透过去?2、师布置活动要求:师将教室窗帘、灯全部打开,确保教室里光线比较强。生将准备的木块(可取代)摆放在桌上。一名小组成员将玻璃片挡放在木快前方10cm20cm(小心手指划伤)。其他小组成员观察隔着玻璃片看到木块的情形。另一名小组成员将毛玻璃片挡放在木快前方10cm20cm(小心手指划伤)。其他小组成员观察隔着毛玻璃片看到木块的情形。第三名小组成员将瓷砖片挡放在木快前方10cm20cm(小心手指划伤)。其他小组成员观察隔着毛瓷砖片看到木块的情形。3、讨论交流观察到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4、师演示隔着三种不同透明程度的手机壳观察粉笔,你又看到了什么?5、生:木块和分辨刚开始看得很清楚,然后不是很清楚,最后看不见了。6、师总结:隔着玻璃片我们看到的结果很清楚,我们称为透明物体(材料);隔着毛玻璃片我们看到的结果不是很清楚,我们称为半透明物体(材料);隔着瓷砖片我们什么也看不到,我们称为不透明物体(材料)。7、学生讨论手机壳都是什么物体。[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到隔着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所看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通过进一步用手机壳实验能使加深对三种透明度的认识和理解。] 三、观察、比较两种灯泡的不同之处出示两种不同的灯泡,观察比较两种灯泡的玻璃有什么不同。  两种灯泡玻璃透明半透明,透明灯泡能看到里面的灯丝,不透明灯泡看不到里面的灯丝。比较两种灯泡发出的光有什么不同。教师演示点亮两种灯泡,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光线强一些比较刺眼,另一个光线弱一些,比较柔和。3.师帮助学生打开分别安装了两种不同小灯泡的手电筒,小组观察它们发光时有什么不同。注意:不能让学生长时间看打开的透明玻璃的白炽灯泡,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描述两种灯泡的玻璃和灯光的不同,发现透明、半透明物体(或材料)的透光效果的变化。] 四、认识透明、不透明物体的实际用途观察可视和不可视的储物箱,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他们呢?2. 交流、讨论。3.观察书P36页图,小组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不同的物体? 4、合理即可,说出理由。[设计意图:通过一组透明、不透明物品的具体场景的运用,让学生知道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品,体会到这些产品的实用性与创意性.] 五、小小装修师1PPT出示家庭装修图,角色互换学生当装修师老师当顾客,装修师为顾客答疑解惑。让学生分析家庭装修中用到的一些材料,重点阐述这种材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2.分小组分析介绍科学教室里的一些装修材料,如门、窗、柜等用到的材料。分析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3.说一说如果你有一间小书房,你会选择用什么材料来制作房门、书柜门、窗帘? 4、答案不统一,合理即可,说出理由。[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家庭装修材料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科学,进步一参与设计书房装修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积极参与,倡导学生自主、协作、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和情感体验.]   【板书设计】11. 透明与不透明 透明             半透明  不透明  

    相关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5 看月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5 看月亮教学设计,文件包含苏教版2上第2单元第6课-数星星docx、04苏教版2上第2单元2-6-1美丽的星空mp4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12 玩玻璃纸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12 玩玻璃纸教案,文件包含苏教版2上第4单元第12课-玩玻璃纸docx、03苏教版2上第4单元4-12-1常见材料之玻璃mp4、12《玩玻璃纸》-1千手观音mp4、4-3视频mp4、舞蹈wmv、视频mp4等6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奇妙的光10 明亮与黑暗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奇妙的光10 明亮与黑暗教案,文件包含苏教版2上第4单元第10课-明亮与黑暗docx、01苏教版2上第4单元4-10-1我们是怎样看见物体的mp4、10《明亮与黑暗》-1保护视力mp4、10《明亮与黑暗》-2看不见的光危害mp4、10《明亮与黑暗》-3护眼灯的使用mp4、4-1护眼小知识mp4、护眼小知识mp4等7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