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诗词鉴赏)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一)
诗歌阅读
五绝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欧阳修描写小满节气时的风景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B.“皓月醒长空”中“醒”写出了天空澄澈,耀眼明朗的样子。
C.“夜莺啼绿柳”只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初夏夜晚的勃勃生机。
D.诗歌描绘了初夏柳绿、夜晴,麦子茁壮成长的景色。
2.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展现的画面。
诗歌鉴赏(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______,______。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少年行(其二)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①,初随骠骑②战渔阳。
孰知不向③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注释】①羽林郎:汉代禁卫军官名,掌宿卫待从,常以六郡世家大族子弟充任。②骠骑:指霍去病,曾任骠骑将军。③孰知不向:“孰不知向”的倒置,孰,谁。
3.请在横线处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填写完整。
4.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我觉得这两首诗中都有“孤勇者”的印迹。
:是的,有相同也有不同,我来结合诗作内容具体说说:
诗歌鉴赏(三)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与谭嗣同的《潼关》中“秋风吹马蹄声”都写到了“秋”、点明了作诗的时节,你认为这两个"秋"所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6.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李商隐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家人团聚后的情景,以此表达对远方家人的深挚思念。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也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
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B.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歌鉴赏(四)
送杜十四①之②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③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①杜十四:杜晃,排行第十四。②之:往。③征帆:指远行的船。
7.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诗题的“送”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B.首句“荆吴相接”把千里之遥写得近若比邻,是诗人对友人的宽慰。
C.“淼茫”一词既写了春江烟波浩渺,又写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
D.这首诗虽为送别诗,却不觉伤感,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8.赏析“天涯一望断人肠”中“断”的妙处。
诗歌鉴赏(五)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后面的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标题和第二句中的“龙标”都是指作者被贬官的地名。
B.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C.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D.诗歌想像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11.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诗歌鉴赏(六)
牧童
吕岩[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2.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牧童晚归休憩图,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一二句的画面。
13.后两句诗刻画了牧童怎样的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七)
送刘帅归蜀
危稹①
万水朝东弱水②西,先生③归去老峨眉。
人间那得楼千尺,望得峨眉山见时。
【注释】①危稹:南宋文学家。②弱水:古水名。③先生:指刘帅。
14.诗的三、四两句运用想象手法,请简要分析。
15.诗中的两个“水”和两个“峨眉”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诗歌鉴赏(八)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呜一两家,竹溪①村路板桥斜。
妇姑②相唤浴蚕③去,闲着中庭④栀子花。
[注释]①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②妇姑:嫂嫂和小姑。③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成为浴蚕。④中庭:庭院中间。
16.下列选项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B.山村的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数也不会多,所以“雨里鸡鸣一两家”生动地体现出山村的特殊风味。
C.“妇姑相唤浴蚕去”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
D.三、四两句,用花儿“闲着”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同时,“闲着”也增添了伤心落寞之感。
17.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的画面。
诗歌鉴赏(九)
花下醉
[唐]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18.请说说首句中“不觉”二字好在哪里?
19.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表现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0.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写明媚春景,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
C.第二句中“过五溪”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后两句将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老友的担忧。
21.下列诗句与本诗所抒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
A.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D.卫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诗歌鉴赏(十一)
【甲】秋词(其一)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乙】行秋 徐现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注:①筝:古筝。
2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是诗人被贬朗州时所作。全诗融景、情、理于一炉,不仅仅写出了秋天的生机,更抒写了一种高扬精神。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给读者留下了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B.甲诗“我言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论调的有力否定。
C.乙诗整首诗以静为主,又辅之以鸣蝉、飞叶来增加动感,达到了以静衬动、动静相生的艺术效果。
D.乙诗纯然一派秋景,秋蝉鸣叫,秋柳披拂,秋水如镜,秋叶轻扬,构成了一幅安谧恬静的早秋风景画。
23.读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雪”两句后,在你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请简要描述。
24.上面两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意境却不相同。请分析两诗分别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鉴赏(十二)
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②。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释】①氛垢:雾气和尘埃。②溪口:溪流的入河口。
25.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在首联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字便把“新晴野望”的感受真切地再现出来。
B.领联描绘了农民抓紧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在村头植树造林的场面。
C.颈联传神地表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的变化。
D.诗人对美有着敏锐的感受,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层次分明的描绘,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2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鉴赏(十三)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7.两首诗修辞手法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
28.诗歌讲究一字传神,请从“独”“惊”中任选一字赏析其妙处。
29.两首写雪诗画风不同,情怀迥异,试结合诗句分析。
诗歌鉴赏(十四)
“虎啸群山辞旧岁,兔奔大地庆新春”,明年正好是农历癸卯兔年,初一语文组决定组织一次“兔年说兔”的古诗文探究活动,下面是小青和小竹同学整理的与免子相关的古诗文资料,探究如下:
宫词
唐 王建
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
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
兔
宋 梅尧臣
迷踪在尘土,衣褐①恋蓬蒿。有狡难穹穴,中书惜拔毫。
猎从原上脱,灵向月中逃。死作功勋戒,良弓合自发②。
【注释】①衣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②典出自春秋末期范蠡对越国大夫文种的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30.小竹对《宫词》与《兔》提出以下见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
A.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所咏对象都是兔子,所用的手法都是托物言志。
B.两首诗都写了兔子的习性与兔子的形态特点。
C.两首诗虽都写的是兔子,二者的命运却大不相同,《宫词》中的小白免受人怜惜与保护,而《兔》诗中的兔子却遭人追逐与猎杀。
D.《兔》诗中梅尧臣借范蠡对越国大夫文种所说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从而告诫开国元勋应及时隐退,免遭杀身之祸。
31.小竹最爱小白兔,两首诗中她偏爱《宫词》里的兔子,她想就“红耳霜毛趁草眠”这一句画一幅《玉兔秋睡图》,请你在这句诗中找一个最能突出小兔子特点的字,体现在画中,并说明理由。
诗歌鉴赏(十五)
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32.“一杯一杯复一杯”中连用三个“一杯”,这有什么好处?
33.“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十六)
新凉
[宋]徐玑
水满田畴①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②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田畴:田野。②烟:雾气。
34.这首诗题为“新凉”。请从前两句诗中任选一句,描述句中透出的凉意。
35.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诗人借黄莺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诗歌鉴赏(十七)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杜甫
糁①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②无人见,沙上凫雏③傍母眠。
[注]①糁:米粒。②雉子:小野鸡。③凫雏:小野鸭。
36.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37.诗歌第四句中的“傍”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诗歌鉴赏(十八)
除 夜① 作
高适(唐)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
【注】①除夜:除夕之夜。
(1)请写出首句中“寒”字的妙处?
(2)三、四句包含着游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鉴赏(十九)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①,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①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1)诗中的“黑发”和“白首”是借代,说说分别借指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2)从标题“劝”字的角度,说说作者写这首诗有何目的?
诗歌鉴赏(二十)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①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释】①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
40.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41.有人认为本诗末句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写作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写作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原卷版+解析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各种问题,生活中处处有“顶”,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任选一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诗词鉴赏-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诗词鉴赏-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原卷版+解析版,共5页。
写作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写作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原卷版+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欧洲著名的政治家托马斯•莫尔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