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学案及答案
展开知识点一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发展历程
(1)远古时期:采集为主
①生产方式:远古时期,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
②生活方式:他们用火取暖、烧烤食物。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
(2)大约1万年前:原始农业产生
①产生及发展: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②分布:从世界范围看,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东亚的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中美洲则是玉米、甘薯等的原产地。
(3)距今约9 000—6 000年前:原始畜牧业发展
①畜牧是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耕和定居生活的出现而产生的。
②距今约9 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距今约7 000年前,中国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距今约6 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知识拓展 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又称迁移农业,为原始生荒耕作制,是一种古老原始的农业耕种方式。以石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一般种一年后易地而种。
2.影响
(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①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②人类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③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2)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②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
③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3)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人类很早就认识到天文知识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几乎在所有早期文明古国中,天文历法都获得了较快发展。
②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思维点拨 农业革命
约发生于10 000年前,由采集野生小麦发展为有意识的栽种,逐步到半定居等待收获的农耕生活方式。世界各地区的人民,在采集经济的基础上,积累了经验,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农业出现的时间很不一致,大约为从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世界上主要的早期农耕中心有三个地区,即西亚、东亚(包括南亚)、中南美洲。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故这场革命被称为第一次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
问题思考 与食物采集者相比,食物生产者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一获得食物方式的转变,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这样,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2)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3)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使人口得以较快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还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导致原始社会的崩溃。
知识点二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概况: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为了减少旱涝对农业的影响,修建水利工程成为地区发展的大事。
思维点拨 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
大河文明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区域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古代居民很早便在这些地区生产劳动,生息繁衍,所以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古代大河流域以农业文明为特征,农业是这些地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也是这些地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2.表现
(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该农业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①在古巴比伦王国,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
②古埃及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2)中国: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①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集体耕作。
②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铁犁牛耕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往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秦以后,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秦国修建的都江堰、西汉修建的龙首渠等,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③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概念解读 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图示历史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3)古希腊和古罗马
①古希腊
古希腊人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在地力较差、不适于种粮食作物的地方建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把产品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在古希腊,只有城邦公民才能拥有土地,农业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
②古罗马
古罗马也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古罗马在很长时期内实行土地国有,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概念解读 古希腊公民
古希腊公民由本城邦的成年男子组成(父母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是古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古希腊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公民享有充分的行政、司法等政治权利,体现出其不同于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及外邦人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公民不仅仅代表他自己,而且代表他所在的城邦。古希腊城邦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公民的参政素质普遍较高。公民极重视个人自由,不屈从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和平等,希腊公民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4)美洲
①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
②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
问题思考 精耕细作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中有哪些表现?
答案 (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改善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
知识点三 生产关系的变化
1.社会分工的变化
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知识拓展 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
区别: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联系:母系氏族公社经历了全盛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渐加速,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于是母权制自然过渡为父权制,父系氏族公社逐渐形成了。
因此,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私有制的产生
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利用自己对公共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便利,把一些集体财物据为己有,变成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3.阶级与国家的产生
(1)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人们往往不再杀死战争中的俘虏,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这样,在氏族社会中,就有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
(2)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有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问题思考 材料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
问题 恩格斯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
答案 描述的是私有制及阶级的产生,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私有制的产生,使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并逐渐形成两大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探究一 原始农业的兴起及意义
材料一 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可利用的动植物密度降低,人口的增加接近载能,旧的平衡模式被打破,为提高生产力改造和控制环境的做法被优先选择,人们会选择更有效的取食手段。
问题 (1)材料中认为原始农业发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人口的增加,即人口压力。
材料二 原始农业遗址的地下发掘材料表明,人类定居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定居日益普遍,定居的时间也愈来愈长。定居生活代替了流动生活。定居使种植与饲养成为可能,导致农业的产生,而农业的产生更进一步促进了定居的巩固和发展。
问题 (2)材料中认为农业的产生和定居生活有何关系?
答案 相互促进的关系:定居导致农业产生,农业的产生进一步促进了定居的巩固和发展。
材料三 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进入原始农业社会以后,即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
问题 (3)分析进入农业社会后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大幅度提高的原因。
答案 农业革命为人口增加创造了物质基础。在狩猎采集经济下,人们难以获得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即使在短暂时期内获得,也无法长期储存。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
“新石器时代革命”——农业革命
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具体表现在:
(1)农业的出现促进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开始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增加了食物供应,改善了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2)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一部分人从食物的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手工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获得了发展。
(3)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农业生产对天文知识的需要,推动天文历法在早期文明古国获得发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探究二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材料一
问题 (1)根据图片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变化的特点。
答案 ①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
②从制作方法上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
③从使用的动力上看: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
④从农具种类上看:经历了由单一性到多样性的变化。
材料二
问题 (2)结合图片,概括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答案 ①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②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
③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④脆弱性:是一种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等特点的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
材料三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东汉·牛耕 商鞅变法
图画像石 废除井田制
问题 (3)根据材料分析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
答案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封建化改革;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影响小农经济产生及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鼓励发展生产;统治者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不利因素: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由于自耕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古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
1.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
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 D.牲畜饲养
答案 A
解析 促使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转变的是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谷物种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表现,故A项正确;房屋建造是人类定居生活的表现之一,但不具有决定意义,故B项错误;陶器制作是原始手工业的表现,牲畜饲养是原始畜牧业的表现,故C、D两项错误。
2.考古学家在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大量农具和贮藏食物的窖穴。窖穴中有碳化了的粟,粟为耐旱作物,适合在黄土地带生长。据此可以判断( )
①当时我国已经出现原始农业
②先民能够因地制宜地种植农作物
③半坡居民修建大量水利工程
④南方湿润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窖穴中有碳化了的粟”可知当时我国已经出现原始农业,①正确;西安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半坡人最早种植粟,结合题干中“粟为耐旱作物,适合在黄土地带生长”得出先民能够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②正确;③不符合史实;半坡遗址位于我国北方,④错误。故选A项。
3.有学者认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是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并指出划分农业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工具和技术特征。据此判断,原始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分水岭应该是在( )
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划分农业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工具和技术特征”,结合所学可知,原始农业主要利用木石农具,刀耕火种,而传统农业采用铁犁牛耕,实行小农一家一户生产,因此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分水岭应当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此时铁犁牛耕出现,选项B正确;选项A正处于原始农业阶段,排除;选项C、D传统农业已经出现,排除。
4.下图是江苏徐州地区出土的东汉画像石。画面中心为一农夫驱赶二牛力耕,上部一年轻妇人举锄耘田,左上角还有一头小牛犊在戏耍。图文信息说明的是( )
A.牛耕技术普及全国B.男耕女织的生产状态
C.曲辕犁进一步完善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二牛抬杠式的耦犁,说明耕作技术的进步,体现了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牛耕技术普及全国,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女织”,B选项排除;唐朝时期出现曲辕犁,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排除。
5.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在史前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
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
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
C.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答案 D
解析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适于男子的犁耕农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使男子在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最终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故选D。
6.《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天下为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私有制的产生B.思想观念变化
C.国家逐步建立D.世袭制的形成
答案 A
解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天下为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私有制的产生,故选A项;思想观念的变化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国家的建立和世袭制的形成是“天下为家”现象出现的结果,排除C、D项。
1.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由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农耕和畜牧业产生 B.早期城市出现
C.私有制逐渐产生 D.国家开始形成
答案 A
解析 农耕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从游牧到定居生活,A项正确;早期城市出现是人们定居生活的结果而非原因,B项不符合题意;私有制产生和国家形成,都是人类变成食物生产者和定居生活方式发展的结果,C、D两项错误。
2.这张原始村落复原图中能反映出农耕时代特征的是( )
A.种植植物,兼有饲养家畜
B.定居生活,形成农耕聚落
C.刀耕火种,形成青铜文化
D.过分开垦,造成农业危机
答案 B
解析 材料图片反映的是半坡原始聚落,是定居生活,其农耕的特征是定居生活,形成农耕聚落,故B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饲养家畜,排除A;青铜文化是夏商周时期,C错误;图片也不能体现开垦土地情况,排除D。
3.下列农作物原产于中国的是( )
①玉米 ②水稻 ③棉花 ④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玉米原产于美洲,棉花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水稻和粟原产于中国,故选②④组合,排除A、B、C,选D。
4.下列对我国原始农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生产工具的发明是原始农业确立的基础
B.农作物种植形成了南稻北粟的格局
C.采集经济是原始农业的基础
D.家禽饲养成为原始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C
解析 我国原始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伴随着采集经济被种植经济取代,原始农业产生,故选C。A、B、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5.《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 A
解析 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
6.下表为汉代各农耕区劳动生产率比较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南方地区田庄经济发展迅速
B.西北地区土地集中现象严重
C.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答案 C
解析 由表格内容可知中原农耕区的平均亩产量最高,领先于南方农耕区和西北农垦区,说明中原地区的农业耕作技术领先,故选C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南方地区田庄经济发展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只能体现西北农垦区的农业生产情况,无法体现其土地兼并现象,排除B项;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水平有影响,但“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7.在人类历史上,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氏族制度的瓦解 B.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关系的发展 D.个体劳动的出现
答案 B
解析 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B正确。氏族制度的瓦解、个体劳动的出现都是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状况的反映,都是生产力作用的结果,都不是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A、D排除。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不是生产关系,C排除。
8.私有制是相对于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财产进行个人或集体的排他性占有。人类历史上,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是( )
A.土地开始变成私有财产
B.每个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单位
C.氏族制度的瓦解
D.阶级的形成
答案 A
解析 土地开始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已经在社会上确立起来,A正确。每个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单位在私有制出现之前,B不符合题意。氏族制度的瓦解和阶级的形成,都在私有制出现之后,C、D不符合题意。
9.“定居不是靠狩猎和捕鱼的运气,或靠野果野籽的零星收获来满足日常生活之需”。人类定居生活的出现必须依靠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农业科技的进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传统思维的更新
答案 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只有依靠有规律的农耕才能支撑定居居民的生活,也只有农业耕种才能生产出人类生存可依赖的粮食,从而使人类告别采集生活,故答案为A项;农业科技进步之前已经出现人类的定居,排除B项;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人类定居的出现无关,排除C项;传统思维的更新不利于人类定居的生活,排除D项。
10.一般认为中国原始农业的发明大约是在距今近万年前,最早种植成功的谷物主要是粟、黍和水稻。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农业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下列考古材料最能反映黄河流域原始农业特点的是( )
A.炭化的谷粒 B.稻谷遗存
C.规模较大的粮仓 D.幼体猪骨
答案 A
解析 注意限定信息“黄河流域”,结合所学可知,粟是黄河流域最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是我国北方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故答案为A项;水稻是长江流域的农作物,与材料“黄河流域”不符,排除B项;粮仓用来贮存粮食,“粟、黍和水稻”都属于粮食,不能区分“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排除C项;幼体猪骨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家畜饲养业,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11.关于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研究发现,早期墓葬以单人葬为主,也有较多的反映氏族成员间牢固血缘关系的同性合葬,葬具少,有微小差别;晚期墓葬里,随葬品的数量差距很大,且出现了具有贫富分化的家族墓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贫富分化的加剧 B.出现了私有财产
C.等级观念逐渐产生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根本原因”。大汶口晚期原始居民的墓葬里的随葬品多少不一、档次不同,差距很大,这说明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等级观念,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
12.原始社会末期,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或方式的发明,直接促进了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私有制的产生( )
①与氏族制度的瓦解是同一过程
②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③以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为前提
④是贫富分化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为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所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了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①②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3.关于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东西方的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
材料二 农业的发明是人类体质进化完成之后又一划时代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的经济生活从攫食性经济过渡到生产性经济的时代,开始了文明诞生的历程。
材料三 国家的出现,统治者的出现,职业的分工,村落和城市,也许还有文字……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就叫“文明”。农业本身不是文明,但农业一定引发文明。
(1)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三,概括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有哪些?
答案 (1)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2)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犁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整地工具,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开始推广,铁铧犁也取代了商代的青铜犁,大大提高了耕地能力。到了汉代,铁犁或牛耕成为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主要标志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种操作灵活轻便、适合山间谷地使用的蔚犁,这种犁的出现为唐代的曲辕犁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曲辕犁可以改变牵引点的高度,控制犁地的深浅,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既提高了耕作效率,又提高了耕地质量。宋元时期的耕犁是在唐代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的,犁身结构更加轻巧,耕地效率更高。我国耕犁至此完全成熟。
综合材料与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耕犁与农业耕作技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需有史实依据。)
答案 论题:耕犁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耕地能力大大提升;汉代农业的发展得益于耕犁技术的提升;魏晋时期蔚犁的出现推动了山间河谷地的开发;唐代曲辕犁出现,提高了耕作效率,又提高耕地质量;宋元耕犁在唐代曲辕犁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耕地效率,促进了农业发展。
总之,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课程标准
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1.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意义。
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3.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
农耕区域
年人均耕田数
平均亩产量
粮食总
收入量
南方农耕区
23小亩
1.37石
32石
中原农耕区
30小亩
1.5石
45石
西北农垦区
74小亩
0.4石
29石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学案: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生产关系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学案设计,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巩固基础,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导学案及答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