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万以内数的认识_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32753/0-16982787403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万以内数的认识_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32753/0-16982787404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万以内数的认识_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万以内数的认识_人教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个地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万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教材解读: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且对万以内数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和万以上的数数打下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这节是本单元的起始课。 设计理念: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认识,我把本节课的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数的策略感悟上,具体体现在:1、结合现实的素材理解或解释数的意义;2、估计问题的结果,并判断结果的合理性;3、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同时,力图体现: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掌握百、千、万之间的十进关系。(2)认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3)掌握数数的方法,能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按顺序数万以内的数。(4)初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2、解决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百、千、万之间的十进关系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学生练习纸(1000颗星星)、计数器。 课堂实录: (一)现场收集数据,揭示课题。(比100大的数) 1、师:你能向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介绍一下我们班的学生人数吗? 生:我们班有50个人。 师:这50就是一个数,你对这个数还知道些什么?(师边说边板:50) 生1:50由5个十组成。 生2:5在十位上,0在个位上。(师板:个位、十位) 2、师:你能不能根据我们班的人数,估计一下我们段6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生1:301个。 生2:1000多。 师:老师告诉你一个准确的数,我们二年级一共有308人。(板:308) 师:那你知道我们学校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吗? 生:(摇头) 师:我们学校有1749人。 3、师:这308、1749两个数都比100要大,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比一百大的数。 师随机板书: 十个 位位 54 308 1749 (二)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1、师(出示一张星星图):这是一张星星图,凭你的眼力估计一下图上有几颗星星? 生1:200颗。 生2:1000颗。 师:这张图上具体有几颗星星呢?那就让我们来个数星星比赛吧! (师板课题:数星星) 2、师:比赛前先听清要求,喜欢用什么方法数就用什么方法数,老师说开始才能数,停下时就马上停下,心里记住你数了多少?如果你认为有必要的话,可以用笔作些记号,时间为2分钟。 师: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开始。 生开始数星星。 3、师:谁来告诉大家两分钟里你数了几颗星星? 生1:96个颗。 师:有没有比他数的多的? 生2:1000颗。 师:数了这么多,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数的,好吗? 生2(在实物投影上介绍):一行有10个,10行就是100个,然后一百一百地数,这里有1000颗星星。 师:一行有10个,你是怎样数的? 生2:一个一 个地数。 师:大家明白他是怎样数的吗? 生:明白。 师生一起小结:先是一个一个地数,再十个十个地数,最后才一百一百地数。 师:看来,在数数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数数方法。如果让你继续数,你会用什么方法数? 生:一百一百地数。 师:为什么? 生:这样数比较方便。 4、师:接下来我们就用一百一百地数这种方法继续数这张星星图,每到100的地方作一个标记。(师在实物投影上进行示范。) 生在自己的星星图上数星星。 师:这图上一共有几颗星星? 生(齐说):1000颗。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可以吗? 生(齐数):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六百、七百、八百、九百、一千。 师:通过刚才的数,我们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老师把你们的这个发现写在黑板上。(师板:10个一百是一千。) 生齐读:10个一百是一千。 5、师:一张纸上有1000颗星星,那2张呢?(边说边贴) 生:二千。 师:3张呢? 生:三千。 师(连贴5张)现在是几千呢? 生:八千。 师:再贴一张呢? 生:九千。 师:再贴一张呢? 生:一万。 师:一千一千地数,数了几个一千是一万呀? 生:10个。 师:同样,老师把你们的这个发现写在黑板上。(师板:10个一千是一万。)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们自己的发现。 生(齐读):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三)感受一千、一万的实际大小 师(出示100张白纸):老师手里拿着的这一叠纸刚好100张,看好了,(再出示500张白纸)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几张白纸? 生1:1000张。 生2:500张。 师: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2:用100张的那一叠去估计。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100张白纸来验证一下。(师在讲台上进行验证) 师(再出示1000张白纸)那这一叠会有几张呢? 生1:10000张。 生2:不可能,我觉得应该是1000张。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生2:用500张的那一叠去量。 师:老师帮你去量一量,可以吗?(用500张的白纸去验证) 生3:还可以用100张的那一叠去验证。 师:按生3说的去验证。 师:现在你知道这叠纸有几张了吗?1000里面有几个500?1000里面有几个100? 生:1000里面有2个500,1000里面有10个100。 师:请你想象一下,1万张会有多厚? 生在脑子里想1万张纸有多厚。 (四)认识数的组成及数位顺序表 1、师:假如我们一位小朋友就是一颗明亮的星星,那我们全校就有1749星星,你能从你手中的星星图上数出1749颗星星来吗? 生:(有几个学生举手)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们手中的星星不够。 师:那怎么办呢? 生:同桌合作。 师:那接下来我们就同桌合作数出1749颗星星。 生同桌合作数1749颗星星。 2、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和你同桌是怎样数的? 生(同桌到投影上介绍):这一张是1000颗,再到另外一张找700颗,再找40颗,再找9颗。 师:1749里面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生:有1个千、7个百、4个十、9个一。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749来吗? 生(齐答):能。 师:先拨哪一位? 生:千位。 师:谁来说,老师给你当助手。 生(生说师拨):千位上拨1颗,百位上拨7颗,十位上拨4颗,个位上拨9颗。 师(指着计数器):我们说1在千位上,7在百位上,4在十位上,9在个位上。(边说边板:百位、千位。) 3、师:你觉得千位前面还有数位吗? 生:有。 师:什么位? 生:万位。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10个一千是一万。 师(板:万位)万位的前面呢? 生:十万位。 师:对,万位的前面还有许多的数位(板:……),在我们数学里,把这些数位整理成一张表就是数位顺序表,请小朋友把书本翻到第67页。 生:(看书自学数位顺序表) (五)数数练习,巩固拓展。 师:刚才我们通过数星星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接下来我们继续用这些知识来数数比赛,怎样? 1、第一关:(1)从196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203。 (2)从996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03。 2、第二关:从200数到830,看谁数得快。 3、第三关:不出声,默数从1300开始接着往后数10个数,你数到几啦。 (七)课堂总结、评价。 【反思】 一、创设情境,增大学生探索的兴趣与空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生活与应用中学数学,不仅是理念,更应该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懈的共同追求。本课教学中,数星星活动贯穿全课,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使枯燥的数字学习化为生动活泼的数星星活动。 二、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 教师抛砖引玉:“看到50这个数,你想到了什么?”“你能创造出百位左边的数位吗?”“这是一张星星图,凭你的眼力估计一下图上有几颗星星?”“喜欢用什么方法数就用什么方法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是自由的,互动的;交流是涌跃的,成功的;学习是快乐的,激动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他们发现“数”的知识是有序的、活跃的;研究数的知识是有趣味的、有激情的;正如教师课堂内所说,学生“创造”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并理解了数位之间的进率,完成了探究层次的升华,自觉地建立了生动的数学模型。 三、注重数感的培养 培养数感,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理解数的意义,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等等是贯穿本单元学习目标之一。有理有据的猜测是培养数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参照信息,猜测本年段、本校学生人数,猜测一张星星图上的星星颗数,猜测一叠白纸的张数等,一系列的猜测活动,使“数”不再枯燥机械,而是很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因此,学生的讨论积极性极高。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把握住了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并根据需要综合运用了有关的知识,估计出了相对合理的数据。然后,让学生感知与体验具体的数:想像10000张纸到底有多厚?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地发挥,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门,让我们做老师的概叹:千万不能小觑我们的学生! 值得商榷的是: 实践教学后,我在思考,“数感应该如何在各个课时教学中有序地逐步地渗透,它的度应该怎么掌握?如何来检测学生‘数感’形成的程度?”等问题,希望能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锐角和钝角_人教版新课标,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引出新知,分类比较,认识锐角和钝角,巩固练习,丰富感知,活动激趣,灵活应用,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平均分_人教版新课标,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创设情境,探求新知,巩固应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平移和旋转_人教版新课标,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谈话导入, 感受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探究平移方法, 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