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3课 寄情山水 教案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4934554/0-16983125419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3课 寄情山水 教案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4934554/0-16983125420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 寄情山水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 寄情山水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教学媒体,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寄情山水——树木的画法》教 案一、课时1课时二、教学媒体多媒体一体机,画具三、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美术第三单元《寄情山水》中的第2课——“树木的画法”。主要内容是: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让聋生补偿视觉感受,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掌握树木的绘画方法和步骤。根据八年级聋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对普校教材部分内容有所取舍,结合聋生好奇心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的特点,让本课的教学开展达到最优化。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活动,让聋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学习掌握国画树木的绘画方法及步骤。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掌握美术欣赏、评价、表现等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感情,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让学生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国画树木的绘画方法。难点:国画树木的绘画步骤。六、教法学法为了更有利于聋生的学习,我采用多媒体一体机和教师绘画示范(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聋生为中心,让聋生通过主动探究、交流合作、观察、实践等活动方式进行学习。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课题中国画的“三远法”是什么?播放有诗情画意的山水风景照片(配以《高山流水》的背景音乐)。激发学习兴趣:大家想不想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画一画山水画呢?出示课题“寄情山水 ——树木的画法”。(二)讲授新知,师生互动1.国画树木的绘画方法(1)树木的造型千变万化,但其结构规律大致相同:上细下粗、干生枝、枝生叶。(2)下笔当取势,确定树干的姿态,再根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树分四枝,树干前后左右出枝体现空间感,树枝当争当让,或增或减,穿插自然。(3)树叶的画法是多样的。点叶则要注意聚散,增枝点叶须适度把握繁简疏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4)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法则,强调大小、高低对比,前后左右互相顾盼,穿插自然,忌讳根顶俱齐,等距排列。2.中国画树木的绘画步骤(1)取势定位,中锋勾勒枝干,皴擦出树皮的肌理。(2)画出树枝,注意树与树之间要有前后、左右、高低、远近及疏密、穿插关系。用墨要有浓淡,用笔要有虚实。(3)画出树叶,注意用不同的笔法画出树叶的不同形状,把握聚散疏密。(4)用淡墨补画远处的树叶,整理补充画面。(观看教师提前制作的示范绘画过程的微课)5.中国画树木作品欣赏(三)学生实践,教师辅导课堂练习:选择性临摹中国画树木。教师巡视辅导。(四)作品展示,交流评价开展互评和自评,教师点评总结。激发聋生的成就感,利于聋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形成比学赶帮的竞争氛围,达到共同进步。教师要鼓励个别聋生的大胆创新,尊重聋生对事物的个性理解,并能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五)拓展作业用山石、树木进行组合,尝试创作一幅山水画。。 板书设计:寄情山水——树木的画法1.国画树木的绘画方法2国画树木的绘画步骤干枝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美术人教版第3课 寄情山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第3课 寄情山水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第3课 寄情山水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作品欣赏,议一议,佳作赏析,动手画一画,多元评价,展示山水画,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