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真题】浙江省杭州市S9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zip
展开2022学年第一学期S9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不得分。)
1. 氯气的分子式
A. Cl2 B. HClO C. HCl D. HClO4
【答案】A
【解析】
【详解】氯气是氯的单质,只有氯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故选A。
2. 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 纯碱 B. 烧碱 C. 碱式碳酸铜 D. 碱石灰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A不符合题意;
B.烧碱属于碱,B符合题意;
C.碱式碳酸铜属于盐,C不符合题意;
D.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不属于碱,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对应不正确的是
A. 护目镜 B. 用电
C. 明火 D. 洗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为护目镜图标,进行化学实验需要佩戴护目镜,以保护眼睛,A正确;
B.为排风图标,实验中会用到或产生有害气体,或产生烟、雾,应开启排风管道或排风扇,B错误;
C.为明火图标,实验中会用到明火,要正确使用火源,并束好长发、系紧宽松衣物,C正确;
D.为吸收图标,实验结束后,离开实验室前需用肥皂等清洗双手,D正确;
答案选B。
4. 下列物质中,溶于水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KOH B. H2SO4 C. SO3 D. Cl2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的物质可导电,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KOH溶于水可电离生成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
B.H2SO4溶于水可电离生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属于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SO3溶于水会形成H2SO4,H2SO4可电离生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但导电的物质不是SO3本身,所以SO3属于非电解质,C符合题意;
D.Cl2为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Zn+H2SO4=ZnSO4+H2↑ B. CaO+H2O=Ca(OH)2
C. 2KMnO4K2MnO4+MnO2+O2↑ D. 3CO+Fe2O32Fe+3C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但C、Fe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 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 Na2O与Na2O2 B. 金刚石和C60 C. HCl和盐酸 D. 碳酸钠和纯碱
【答案】B
【解析】
【分析】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详解】A.Na2O与Na2O2都是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A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和C60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B符合题意;
C.HCl是盐酸的溶质,HCl是化合物,盐酸是混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C不符合题意;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是同种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KClO3=K++Cl−+3O2− B. NaHCO3=Na++H++CO
C. Fe2(SO4)3=2Fe3++3 D. Ba(OH)2=Ba2++OH-
【答案】C
【解析】
【详解】A.KClO3可电离产生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KClO3= K++,A错误;
B.NaHCO3可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B错误;
C.Fe2(SO4)3可电离生成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Fe3++3,C正确;
D.Ba(OH)2可电离生成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D错误;
故选C。
8.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 少量的Na保存在煤油中
C. 液氯保存在钢瓶中 D. 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烧杯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新制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所以需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A正确;
B.钠的性质较为活泼,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也可与水发生反应,所以需保存在密度比钠小的煤油中,B正确;
C.液氯的氧化性较强,常温下液氯不与干燥的钢瓶发生反应,可保存在钢瓶中,C正确;
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转化为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所以长期放置在烧杯中会失效,D错误;
故选D。
9. 下列变化过程中,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NO→ NO2 B. Fe3+→Fe2+ C. → D. Cu→Cu2+
【答案】B
【解析】
【分析】物质中元素化合价降低时,需被还原,若自身无法转化,则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
【详解】A.NO→ NO2转化过程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氧化剂,A不符合题意;
B.Fe3+→Fe2+转化过程中Fe元素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B符合题意;
C.→转化过程中无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不需要加入还原剂,C不符合题意;
D.Cu→Cu2+转化过程中,Cu元素被氧化,需加入氧化剂,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
B.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
C. 直径介于1nm~100nm的微粒称为胶体
D. 溶液、胶体、浊液都是均一、透明、稳定的混合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所特有的性质,可用于区分和鉴别胶体与溶液,A正确;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胶体微粒直径的大小为1-100nm,而其他分散系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不同,B错误;
C.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nm~100nm,C错误;
D.溶液属于均一稳定透明的混合物,胶体属于均一透明的介稳体系,浊液属于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D错误;
故选A。
11. 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aHCO3俗称是苏打
B. 同浓度的两种溶液可以用石灰水鉴别
C. 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HCO3
【解析】
【详解】A.NaHCO3俗称小苏打,A选项错误;
B.两者均可与石灰水中的C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B选项错误;
C.Na2CO3与盐酸反应时,先生成NaHCO3,NaHCO3再与盐酸反应才生成CO2气体,故反应的激烈程度小于NaHCO3,C选项错误;
D.相同温度下,NaHCO3溶解度小于Na2CO3,D选项正确;
故选D。
12. 在能使酚酞变红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Mg2+、Na+、、Cl- B. Na+、Cu2+ 、、
C. Na+、K+、OH-、Cl- D. Ca2+、、、K+
【答案】C
【解析】
【详解】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为碱性溶液;
A.Mg2+能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共存,A不符合题意;
B.Cu2+显蓝色,无色溶液中不能存在,B不符合题意;
C.离子之间不反应,且为无色溶液,C符合题意;
D.HCO能与OH-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能生成碳酸钙沉淀,不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 将一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③反应后溶液变红④钠熔成闪亮的小球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⑥ C. ②④⑤⑥ D. 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为浮水面、熔小球、乱游动、嘶嘶响;
①钠密度小于水浮水面,故①错误;
②钠是活泼金属,立即与水剧烈反应,并有气体产生,故②正确
③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钠溶液,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③错误;
④钠熔点低且反应放热,钠熔成金属小球,故④正确;
⑤有气体生成,则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故⑤正确;
⑥氢气易燃烧,反应过程中有“嘶嘶”的响声发出,故⑥正确;
综上所述:②④⑤⑥正确,故答案为C。
14. 下列关于焰色试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以用铁丝代替铂丝做焰色试验 B. 实验前需用稀硫酸清洗铂丝并灼烧
C. 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的焰色 D. 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洁净的铁丝灼烧也像铂丝一样无色,可以用铁丝代替铂丝做焰色试验,A正确;
B.稀硫酸或硫酸盐难挥发,不能用稀硫酸清洗,所以实验前需用稀盐酸清洗铂丝并灼烧,B错误;
C.为了滤去黄光,验证钾元素时,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的焰色,C正确;
D.焰色试验是金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从更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时,以光能形式释放出来的过程,所以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D正确;
故选B。
15. 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在空气中易转变为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 还原性 B. 氧化性 C. 碱性 D. 酸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此饮料中含有Fe2+,在空气中易转变为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则说维生素C可防止Fe2+被氧化为Fe3+,从而证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A项符合题意。
故选A。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不得分。)
16.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2H2O=4OH-+O2↑
B. Fe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C. 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
D. 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2H+ +=H2O+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氧化钠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 + 2H2O = 4Na++4+O2↑,A错误;
B.Fe与稀盐酸反应,由于稀盐酸氧化能力较弱,只能生成二价铁离子,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B错误;
C.氯气与水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C正确;
D.是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开,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H+ +=H2O+CO2↑,D错误;
故本题选C。
17. 已知常温下,下列除杂(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方法不正确的是
A. Cl2(HCl):通入饱和食盐水洗气后干燥
B. NaHCO3溶液(Na2CO3):通过量CO2
C. Na2CO3固体(NaHCO3):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D. NaHCO3 固体(Na2CO3):加入适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答案】D
【解析】
【详解】A.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降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A正确;
B.碳酸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B正确;
C.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转化为碳酸钠固体,C正确;
D.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加入盐酸时,碳酸氢钠优先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不能达到除杂目的,D错误;
故选D。
18. 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
②;③。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2A3++2Z-=Z2+2A2+可以进行
B. B2在反应②中是氧化剂,在反应③中是氧化产物
C.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D. X2+是的还原产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氧化性强弱规律:氧化剂>还原剂;强氧化性物质可以制备弱氧化性物质;
【详解】A.根据反应,氧化性:,,氧化性:,所以氧化性,所以不能进行,故A错误;
B.反应③中,被氧化为,为氧化产物;反应②中,被还原为,作氧化剂,故B正确;
C.反应中,氧化性:,又,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故C正确;
D.反应中,被还原为,所以是的还原产物,故D正确;
故选A。
19.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出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是
A. 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bg
B. 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g固体
C. 取ag混合物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得到bg溶液
D. 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经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bg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只有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由差量法可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然后可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A不选;
B.得到bg固体为氯化钠的质量,设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xmol,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可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B不选;
C.反应后只给了溶液的质量为bg,没有给溶质的质量分数,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无法得知,不能计算碳酸氢钠质量分数,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选C;
D.逸出气体经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bg,增加的质量为水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设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xmol,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可以计算碳酸钠质量分数,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不选;
故本题选C。
20. 新冠疫情牵动每个人的心,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约为
B. 向空气中喷洒大量酒精进行消毒,存在安全隐患
C. 人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直径>5um的含水颗粒)属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 用漂白粉居家消毒时,向新配制的漂白粉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能提升杀菌效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大于酒精会使细菌细胞外面形成保护层,酒精不能完全进入细菌细胞内,达不到杀菌目的,的酒精杀菌效果最好,所以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A正确;
B.酒精易燃,向空气中喷洒大量酒精进行消毒不符合安全要求,存在安全隐患,B正确;
C.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把分散系分为溶液(<1nm)、胶体(1~100nm)、浊液(>100nm),飞沫直径>5um的含水颗粒,不属于胶体,C错误;
D.漂白粉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和,有效成分是,白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醋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发生2CH3COOH+Ca(ClO)2=(CH3COO)2Ca+2HClO,加入酸则增强漂白能力,D正确;
故答案为:C。
21. 下列说法符合化学史实的是
A. 舍勒发现了一种黄绿色气体,并命名它为氯气
B.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传统观念
C. 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缩短了生产流程,降低了制烧碱的成本
D. 英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舍勒发现了一种黄绿色气体,戴维命名为氯气,A错误;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传统观念,B正确;
C.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缩短了生产流程,降低了制纯碱的成本,C错误;
D.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D错误;
故答案为:B。
22. 已知卤素互化物的性质与氯气单质类似,下列关于BrCl的说法错误的是
A. BrCl有强氧化性
B. BrCl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BrCl是化合物
D. BrCl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O、NaCl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气单质具有强氧化性,依题意,BrCl有强氧化性,A正确;
B.依题意,氯气能与水反应,BrCl能与水发生反应:,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无改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BrCl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C正确;
D.氯气能与NaOH反应,依题意,BrCl能与NaOH溶液反应:,D正确;
故选B。
23. 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相同浓度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的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 b点溶液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和OH-
C. ②中c点发生的反应是H++OH-=H2O
D. ②中c点溶液呈中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Ba(OH)2溶液和H2SO4、NaHSO4溶液反应方程式分别为H2SO4+Ba(OH)2=BaSO4↓+2H2O、NaHSO4+Ba(OH)2=BaSO4↓+NaOH+H2O、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①在a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Ba(OH)2溶液和H2SO4的反应,则曲线②为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的反应,根据图可知:b点反应为NaHSO4、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NaOH及H2O;c点①中稀H2SO4过量,溶质为H2SO4,②中NaHSO4过量,则溶质为NaOH、Na2SO4,据此回答。
【详解】A.由上述分子可知,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A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点反应为NaHSO4、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NaOH及H2O,所以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和OH-,B正确;
C.②中c点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发生中和反应,其离子方程式是H++OH-=H2O,C正确;
D.②中c点硫酸氢钠继续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但还没有中和完全,所以溶液呈碱性,D错误;
故选D。
24. 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②中的大量气泡的主要成分是氧气
B. 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C. 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漂白性物质造成的
D. 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作反应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Na2O2中-1价的O可以发生歧化而生成O2(O为0价)和H2O(O为-2价),符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因此气体的主要成分是O2,A正确;
B.遇到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则说明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强碱,B正确;
C.红色褪去,指示剂被漂白,说明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有漂白性物质,可能生成了H2O2,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溶液褪色,C正确;
D.溶液中物质在MnO2作催化剂时发生了分解,因此放出大量气泡,最大的可能是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H2O2,过氧化氢在MnO2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了氧气,D错误;
故选D。
25. 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一定存在
B.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存在Ag+
C. 某化合物在灼烧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看到紫色火焰,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K+
D. 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离子有很多,如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等,溶液中不一定存在的是碳酸根离子,A错误;
B.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硫酸根离子,因为硫酸钡白色沉淀也不溶于水,不溶于酸,B错误;
C.钾元素的焰色显紫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片,上述操作和结论正确,C正确;
D.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存在Cl-、也可能含碳酸根离子等,D错误;
故选C。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大题,共40分)
26.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漂白液有效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
(2)下列几种物质①石墨②液态氯化氢③干冰④固体氯化钠⑤熔融氢氧化钠⑥稀硫酸⑦冰醋酸⑧乙醇。该状态下能导电的是_______(填序号)。
(3)用单线桥法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填空: ,_____;在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个数之比是_____。
【答案】(1)NaClO
(2)①⑤⑥ (3) ①. ②. 4:5
【解析】
【小问1详解】
漂白液是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制备而得,所以其有效成分为NaClO;
【小问2详解】
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的物质可导电,则上述物质中,①石墨含自由移动的电子,⑤熔融氢氧化钠⑥稀硫酸含自由移动的离子,均可导电,故答案为:①⑤⑥;
【小问3详解】
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2价,升高5价,共有4个N原子失去电子,所以失去电子总数为20e-,用单线桥可表示为:;在该反应中,NH3失去电子,作还原剂,NO得到电子,为氧化剂,则两者的个数之比是4:5。
27. 有A、B、C、D、E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E为无色液体,C、D为无色气体单质,A为金属单质,B为淡黄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B的名称为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B与CO2反应:_______。
②A与E作用生成D:_______。
(3)某同学将一小块A单质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①发生的反应是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
B. ①变灰暗色是因为生成了过氧化钠
C. 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D ④只发生物理变化
【答案】(1)过氧化钠
(2) ①. ②. (3)A
【解析】
【分析】B为淡黄色固体,则推知B为过氧化钠,A为金属单质,则推知A为Na,C为O2,又常温下E为无色液体,能和Na及过氧化钠发生反应,则推知E为H2O,则根据钠与水的反应可知,生成的D为氢气,氢气和氧气化合可生成E(H2O),据此结合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解答。
【小问1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的名称为过氧化钠;
【小问2详解】
①根据分析知,B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CO2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②A为Na,E为H2O,两者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钠暴露在空气中,根据上述现象描述可知,发生的变化为:NaNa2ONaOH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则
A.①发生的反应是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A正确;
B.①变灰暗色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钠,过氧化钠是淡黄色,B错误;
C.③是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C错误;
D.④为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转化为碳酸钠的过程,D错误;
故选A。
28.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加热和夹持仪器已省略)。
(1)用来盛放浓盐酸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装置A选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装置C可验证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则装置C中II的作用是_______,I与III是干燥的有色布条,描述I、III处的现象:_______。
(3)E 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MnO2+4HCl(浓)MnCl2+Cl2 ↑+2H2O
(2) ①. 干燥氯气 ②. I处布条褪色,III处布条不褪色
(3)溶液变为蓝色
【解析】
【分析】本题为实验探究题,以实验室制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装置A为氯气的发生装置,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装置B为除去Cl2中的HCl,同时还能够起到防止堵塞的作用;装置C为探究氯气的漂白性;装置D为探究Cl2和Br2氧化性强弱的装置,反应为2Br-+Cl2=2Cl-+Br2;装置E为探究Cl2、Br2和I2氧化性强弱的装置,反应为2Br-+Cl2=2Cl-+Br2,2I-+Br2=2Br-+I2,装置F为尾气处理装置,反应为:2OH-+Cl2=Cl-+ClO-+H2O。
【小问1详解】
根据仪器构造可知,用来盛放浓盐酸的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 ↑+2H2O;
【小问2详解】
由于C装置左端是湿润的氯气,故C中I放湿润的有色布条,II为干燥氯气试剂,故为硅胶或无水氯化钙均可,III中为干燥的有色布条,可以观察到I中布条褪色,III中布条不褪色,则说明Cl2本身无漂白性,氯水有漂白性,故答案为:干燥氯气;I处布条褪色,III处布条不褪色;
【小问3详解】
装置E为探究Br2和I2氧化性强弱的装置,反应为2I-+Br2=2Br-+I2,碘单质遇到淀粉会变蓝,故答案为:溶液变为蓝色。
29. 填空。
(1)利用如图装置探究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的反应,当注射器中的洁厕灵注入试管中时,可观察到pH试纸的现象是_______,棉花团上蘸有的溶液A作用是_______。
(2)家庭中常用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与洁厕灵清洁卫生两者同时使用容易引起中毒,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资料查得:“84消毒液”与双氧水混合会反应产生一种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且消毒能力大大降低,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答案】(1) ①. 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②. 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外逸污染环境
(2)
(3)ClO- + H2O2=Cl- + O2↑ + 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84消毒液与洁厕灵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观察到湿润的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氯气有毒,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氯气,棉花团的其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外逸污染环境。
【小问2详解】
家庭中常用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清洁卫生。两者同时使用,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NaCl、Cl2、H2O,产生的氯气引起中毒,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84消毒液”与双氧水混合会反应产生一种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且消毒能力大大降低,说明双氧水被次氯酸钠氧化为氧气,次氯酸钠被还原为氯化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 + H2O2=Cl- + O2↑ + H2O。
30. 将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2.43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物质质量为2.12g,求:
(1)写出加热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碳酸氢钠的质量为_______克?
(3)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2NaHCO3Na2CO3 + CO2 ↑+ H2O
(2)0.84g (3)65.4%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氢钠不稳定,遇热易分解分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2.43g-2.12g)=0.31g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则有:
,x=0.84g;
故答案为:0.84
【小问3详解】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2.43g,碳酸氢钠的质量0.84g,则碳酸氢钠的质量为2.43g-0.84g=1.59g,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65.4%
【期中真题】贵州省黔东南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贵州省黔东南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贵州省黔东南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贵州省黔东南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贵州省黔东南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贵州省黔东南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贵州省黔东南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贵州省黔东南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