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真题】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
展开玉溪一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化学学科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食品包装袋内常用生石灰、铁粉、碳粉、硅胶作干燥剂
B. 氮的固定是指将化合态的氮转变成游离态氮的过程
C. C919大型客机使用的碳纤维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我国最新研制免费注射的新冠疫苗,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食品包装袋内常用生石灰、硅胶可作干燥剂,铁粉作抗氧化剂,碳粉用来吸收异味气体,A错误;
B.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变成化合态氮的过程,B错误;
C.大型客机使用的碳纤维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
D.我国最新研制免费注射的新冠疫苗,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2.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1.00 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 标准状况下,22.4L HF含有NA个HF分子
C.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H2和N2,充分反应后得到1mol NH3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D. 常温常压下,46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A错误;
B.氟化氢标况下非气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B错误;
C.在密闭容器中加入H2和N2,充分反应后得到1mol NH3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C正确;
D.常温常压下,46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D错误;
故选C
3.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Na+、Br-、 B. 、H+、、
C. K+ 、Fe3+、、SCN- D. Na+ 、Ag+、Cl-、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组离子不反应,能共存,A符合题意;
B.与H+会反应生成硫单质、二氧化硫和水,不能共存,B不符合题意;
C.Fe3+与SCN-会发生络合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Ag+会与Cl-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两者不能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
B.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3++4NH3·H2O=+4+2H2O
C. 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D 草酸钠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2+16H+=10CO2↑+2Mn2++8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盐酸与铁反应只能生成亚铁离子,A错误;
B.氢氧化铝不会溶于过量的氨水,B错误;
C.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C错误;
D.草酸根有还原性能与强氧化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5+2+16H+=10CO2↑+2Mn2++8H2O;
故选D。
5. 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H2S(g)+O2(g)=SO2(g)+H2O(g) △H1
②2H2S(g)+SO2(g)=S2(g)+2H2O(g) △H2
③H2S(g)+O2(g)=S(g)+H2O(g) △H3
④2S(g) =S2(g) △H4
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 )
A. △H4=2/3(△H1+△H2-3△H3)
B. △H4=2/3(3△H3-△H1-△H2)
C. △H4=3/2(△H1+△H2-3△H3)
D. △H4=3/2(△H1-△H2-3△H3)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盖斯定律,①×-③×得⑤:S(g)+O2(g)=SO2(g) △H5=(△H1-△H3);根据盖斯定律,②×-③×得⑥:SO2(g)+S(g)=O2(g) + S2(g) △H6=(△H2-2△H3);⑤+⑥得:2S(g) =S2(g) △H4=(△H1+△H2-3△H3),答案为A。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的条件下ΔH不同
B. 298K下,反应CaCO3(s)=CaO(s)+CO2(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得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
D. 合成氨(ΔH<0)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的条件下ΔH是相同的,焓变=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与反应条件无关,A错误;
B.298K下,熵增反应CaCO3(s)=CaO(s)+CO2(g)不能自发进行,由复合判据知该反应的ΔH>0,B正确;
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得活化分子数增多,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C错误;
D.合成氨(ΔH<0)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不符合勒夏特列原理,高温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D错误;
故选B。
7. 已知:①CO(g)+H2O(g)=CO2(g)+H2(g) △H1 ;
②CH4(g)+H2O(g)=CO(g)+3H2(g) △H2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若CO的燃烧热为ΔH3,则H2的燃烧热为ΔH3-ΔH1
B. 反应CH4(g)+CO2(g)=2 CO(g)+2 H2(g)的ΔH=ΔH1-ΔH2
C. 若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后者放热更多,则ΔH1 > 0
D. 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则ΔH2 < 0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CO的燃烧热为ΔH3,则③CO(g)+O2(g)=CO2(g) ΔH3,③-①,整理可得H2(g)+O2(g)=H2O(g) ΔH=ΔH3-ΔH1,由于H2O的稳定状态是液态,因此该反应不能表示氢气的燃烧热,A错误;
B.①-②,整理可得CH4(g)+CO2(g)=2CO(g)+2H2(g)的ΔH=ΔH2-ΔH1,B错误;
C. ③CO(g)+O2(g)=CO2(g) ΔH3, ④H2(g)+O2(g)=H2O(g) ΔH4,若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者后放热更多,则ΔH3>ΔH4,③-④,整理可得CO(g)+H2O(g)=CO2(g)+H2(g) ΔH1=ΔH3-ΔH4>0,C正确;
D. 若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ΔH2>0,D错误;
故选C。
8.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操作或做法
目的
A.
向K2CrO4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橙红色变为黄色
探究氢离子浓度对、相互转化的影响
B.
将密闭烧瓶中的NO2降温
探究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C.
将盐酸与NaHCO3混合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证明酸性:盐酸>碳酸>硅酸
D.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除去Cu粉中混有CuO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重铬酸钾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2(黄色)+2H+(橙红色)+H2O,向重铬酸钾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溶液,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生成重铬酸根离子的方向移动,溶液黄色变为橙红色,现象错误,A错误;
B.二氧化氮自发可生成四氧化二氮,发生反应:2NO2N2O4,反应放热,则将密闭烧瓶中的NO2降温,可探究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B正确;
C.盐酸易挥发,产生的二氧化碳中含HCl,则不能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C错误;
D.稀硝酸与铜粉和氧化铜均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目的,D错误;
故选B。
9.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①PCl5(g)⇌PCl3(g)+ Cl2(g);②2HI(g)⇌H2(g)+I2(g);③2NO2(g)⇌N2O4(g),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为a%,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再次达平衡后的转化率
A. 均不变 B. ①增大②不变③增大
C. ①减小②不变③增大 D. 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反应①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②是等体积反应,③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故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容器体积不变,即在增大反应物浓度的同时增大了压强,反应正向进行,但同时有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的趋势,故最终转化率①减少,②不变,③增大。答案选C。
【点睛】关于压强对平衡状态的影响,需要注意:(1)由于压强的变化对非气态物质的浓度基本无影响,因此,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变化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无变化的反应,压强的变化对其平衡无影响。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是等同的,故平衡不移动。(4)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应视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10. 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所有的离子浓度均减小
B. 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c < a < b
C. 若将加水改为加氨水,导电能力随着氨水体积增大而增强
D. a、b、c三点溶液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c=a=b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水稀释的过程中除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以外,所有的离子浓度均减小,A错误;
B.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浓度越稀越易电离,则加水过程中,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 < b< c,B错误;
C.若将加水改为加氨水,在完全中和之前,导电能力随着氨水体积增大而增强,恰好完全反应后,氨水过量,混合溶液中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小,C错误;
D.a、b、c三点n(CH3COOH)相同,用NaOH溶液中和时消耗n(NaOH)相同,故消耗V(NaOH):a=b=c,D正确;
故选D。
11.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Y>Z>X
B. 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Z>Y
C. 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 该化合物中,X、Y、Z之间均为共价键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示可知,X形成单键,故X为H,其中Y、Z、W序数依次增大且X、Y、Z总序数为23,平均序数大于7,W形成W+,所以W为Na,Y和Z原子序数相加等于12,Z形成三个单键,故Z为N,Y为B,综上分析可知X、Y、Z、W分别为H、B、N、Na。
【详解】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Na>B>N>H,即W>Y>Z>X,A正确;
B.同周期从左往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所以稳定性:Z>Y,B正确;
C.Y为B,B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硼酸,硼酸是弱酸,C错误;
D.由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化合物中H、B、N之间均以共用电子对即共价键结合,D正确;
故选C。
12. 将CaCO3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CaCO3 (s) CaO(s)+C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常数减小 B. CaO物质的量不变
C. CO2浓度不变 D. 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A错误;
B.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CaO质量增大,故B错误;
C.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而平衡常数K=c(CO2),所以CO2的浓度不变,故C正确;
D.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平衡常数K=c(CO2),而K只与温度有关。
13. 已知反应:CH2=CHCH3(g)+Cl2(g)CH2=CHCH2Cl(g)+HCl(g)。在一定压强下,按向密闭容器中充入氯气与丙烯。图甲表示平衡时,丙烯的体积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图乙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
B. 若在恒容绝热装置中进行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将不变
C. 温度T1、, Cl2的转化率约为33.3%
D. 图乙中,线A表示正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C
【解析】
【详解】A.ω增大,CH2=CHCH3转化率增大,则φ减小,由上述分析可知:ω2>ω1,则ω1<1,故A错误;
B.该反应在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根据图甲升高温度丙烯的体积分数增大,即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热,在恒容绝热装置中进行题述反应,体系内温度升高,根据PV=nRT,达到平衡时,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将增大,故B错误;
C.由图乙可知,T1时平衡常数为1,设起始时CH2=CHCH3和Cl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和2amol,达到平衡时转化的Cl2的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三段式进行计算:
CH2=CHCH3(g)+Cl2(g) CH2=CHCH2Cl(g)+HCl(g)
起始(mol) a 2a 0 0
转化(mol) x x x x
平衡(mol) a-x 2a-x x x
则()2÷(×)=1,解得x=2/3a,则Cl2的转化率2/3a÷2a×100%=33.3%,
故C正确;
D.由图甲可知,ω一定时,温度升高,φ增大,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温度升高,正反应平衡常数减小,故图乙中,线A表示逆反应的平衡常数,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在做图象题是应注意两个原则:1.先拐先平: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象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2.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14. 已知反应2NO+O2→2NO2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 = k·c x(NO)·cy (O2),k为速率常数。660K时该反应NO和O2的初始浓度c(NO)和c(O2)及反应的初始速率v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c(NO)(mol·L-1)
c(O2)(mol·L-1)
v(mol·L-1·s-1)
0.10
0.10
0.030
0.10
0.20
0.060
0.20
0.20
0.2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时,k值不变
B. 催化剂可能对k影响较大
C. k的数值为30,反应物浓度增大时,k值增大
D.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c(NO)·c(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值增大,A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速率,对k影响较大,B正确;
C.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c2(NO)·c(O2),代入实验①数据可求算出k=30,反应物的浓度不影响速率常数,C错误;
D.由实验1和实验2可得:k× 0.10 x ×0.10 y=0.030,k×0.10 x ×0.20 y=0.06,两式同侧分别作比可得2y=2,解得y=1;同理,由实验3可得:k× 0.20 x ×0.20y=0.240,实验2和3的两式同侧分别作比可得2 x=4,解得x=2,故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c2(NO)·c(O2),D错误;
故选B。
15. 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甲醛和乙醛 B. O2和O3互为同位素
C. 反应I属于复分解反应 D. 该过程中O2作催化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丙烯转化成甲醛和乙醛,是丙烯中的双键发生断裂,此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A正确;
B.氧气和臭氧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反应I中NO转化成NO2,化合价升高,即反应I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有O2参与反应,但后面没有O2的生成,因此O2不作催化剂,故D错误。
答案选A。
16. 光照条件下,甲烷氯化反应是一个自由基型的取代反应。在链转移反应过程中,经历两步反应:(·CH3和Cl·分别表示甲基和氯原子)
反应1:CH4(g)+Cl·(g)→·CH3(g)+HCl(g);
反应2:·CH3(g)+Cl2(g)→CH3Cl(g)+Cl·(g)。
各物质的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链转移反应的反应速率由第1步反应决定
B. 反应1的活化能Ea=16.7 kJ·mol—1
C. 链转移反应的反应热ΔH=—105.4 kJ·mol—1
D. 由图可知,过渡态结构的稳定性: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化学反应取决于化学反应速率慢的一步反应,由图可知,反应1的活化能大于反应2的活化能,则反应1的反应速率小于反应2,链转移反应的反应速率由第1步反应决定,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反应1的活化能Ea=16.7 kJ·mol—1,故B正确;
C.由图可知,链转移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ΔH=—105.4 kJ·mol—1,故C正确;
D.由图可知,过渡态1的能量高于由图过渡态2,则过渡态结构2的稳定性强于过渡态结构1,故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2分。
17.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原理及方案:在酸性溶液中,KIO3和Na2SO3可发生反应生成I2,生成的I2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序号
0.1 mol·L-1 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0.1 mol·L-1 Na2SO3溶液的体积/mL
水的体积/mL
实验温度/℃
出现蓝色的时间/s
①
5
5
V1
5
t1
②
5
5
40
25
t2
③
5
V2
35
25
t3
回答下列问题:
(1)KIO3的名称_______,其中I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碘酸钾和亚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①③中V1=_______,V2=_______;
(4)出现蓝色的时间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
(5)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该选择实验_______(填序号);
(6)资料显示序号①的反应进行至10 s时,测得Na2SO3溶液的浓度为0.005 mol·L-1,则10 s内生成I2的平均速率v(I2)=_______。
【答案】(1) ①. 碘酸钾 ②. +5
(2)2+5+2H+=I2+5+H2O
(3) ①. 40 ②. 10
(4)t1>t2>t3
(5)②③ (6)0.0001 mol·L-1·s-1
【解析】
【小问1详解】
KIO3是由钾离子和碘酸根离子构成,名称为碘酸钾;其中K为+1价,O为-2价,根据化合物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推出I的化合价为+5价;
【小问2详解】
碘酸钾具有氧化性,而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则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2+5+2H+=I2+5+H2O;
【小问3详解】
从②可以看出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为50mL,故表格中:V1=40mL,V2=10mL;
【小问4详解】
实验①②对比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出现蓝色的时间越短,故t1>t2,实验②③对照,可探究亚硫酸钠反应物浓度对速率的影响,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t2>t3,综上所述,可知t1>t2>t3;
【小问5详解】
根据实验设计可知,实验②③对照,温度相同,亚硫酸钠浓度不同,则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该选择实验;
【小问6详解】
根据反应原理2+5+2H+=I2+5+H2O可知,参加反应的亚硫酸钠的浓度与生成碘单质浓度关系为:,若序号①的反应进行至10 s时,测得Na2SO3溶液的浓度为0.005 mol·L-1,则反应消耗的Na2SO3溶液的浓度为=0.005mol/L,所以生成I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则10 s内生成I2的平均速率v(I2)= =0.0001 mol·L-1·s-1。
18.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
(1)接触法制硫酸的第一步是将黄铁矿(FeS2)和氧气加入沸腾炉中发生如下反应:4FeS2(s)+11O2(g)= 2Fe2O3(s)+8SO2(g) ΔH < 0 ;为了提高黄铁矿的利用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任答两点)。
(2)将SO2和O2通入接触室,在催化剂(V2O5)的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 ΔH=-98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
①钒催化剂参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V2O5(s)与SO2(g)反应生成VOSO4(s)和V2O4(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②能说明2SO2(g)+O2(g)⇌2SO3(g)在绝热恒容条件下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v(SO3)=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体系温度不再改变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③400℃时,若向2 L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比是2∶1的SO2和O2发生反应,其中O2、SO3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图中A点v正_______(填“>”“<”或“=”)v逆;达平衡后,反应前和反应后的压强比是_______;第10 min时,外界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
A.加合适催化剂 B.增大O2的物质的量 C.减小SO2的物质的量
D.升高温度 E.降低温度 F.充入Ar
(3)将1mol的SO2和1molO2分别充入下面的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中,已知甲容器有活塞可以上下移动,乙容器体积固定,在相同的温度、压强下开始发生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维持体系温度不变。达平衡时SO2的转化率甲_______乙(填“>”“<”或“=”)。
【答案】(1) ①. 粉碎、加热 ②. 增大氧气的量等
(2) ①. 2V2O5(s)+2SO2(g)=2VOSO4(s)+V2O4(s) ΔH=-351 kJ·mol-1 ②. BC ③. > ④. 27∶22 ⑤. AD
(3)>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知,对于反应:4FeS2(s)+11O2(g)= 2Fe2O3(s)+8SO2(g) ΔH < 0,可粉碎黄铁矿,以增大固体的接触面积,也可适当升温,以增大反应速率,或增大氧气的通入量等,故答案为:粉碎、加热、增大氧气的量等(答案合理即可);
【小问2详解】
①由图示可知,① V2O4(s)+SO3(g)V2O5(s)+SO2(g) △H2=-24kJ/mol,②V2O4(s)+2SO3(g)2VOSO4(s) △H1=-399kJ/mol,依据盖斯定律,反应2V2O5(s)+2SO2(g)=2VOSO4(s)+V2O4(s)可由②-①2得到,其焓变△H=-399kJ/mol-2(-24kJ/mol)= −351 kJ·mol−1,则与反应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V2O5(s)+2SO2(g)=2VOSO4(s)+V2O4(s) ΔH=−351 kJ·mol−1;
②A.v(SO3)=2v(O2),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同,无法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选;
B.2SO2(g)+O2(g)⇌2SO3(g)在绝热恒容条件下进行,反应放热,则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在变化,则容器内压强也在变化,若压强保持不变,则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选;
C.反应放热,因为在绝热状态下进行,所以体系温度随着反应的进行为变量,则体系温度不再改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选;
D.容器内密度为气体的总质量与气体总体积的比,为恒量,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不选;
故选BC;
③氧气为反应物,三氧化硫为生成物,图中A点之后氧气的物质的量继续减小,说明此时反应正向进行,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则v(正)>v(逆);
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45mol,则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0.9mol,达到平衡后,n(O2)=0.20mol,n(SO3)=0.50mol,则列出三段式如下:
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所以达平衡后,反应前和反应后的压强比是;
第10min时改变条件,SO3的物质的量增大程度变大,生成速率增大,氧气物质的量减小程度更快,则正反应速率增大,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增大了反应速率,则
A.加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A选;
B.增大O2的物质的量,只是正反应速率增大,故B不选;
C.减小SO2的物质的量,正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C不选;
D.升高温度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D选;
E.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E不选;
F.恒容体系,充入Ar,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F不选;
答案选AD;
【小问3详解】
2SO2(g)+O2(g)⇌2SO3(g),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甲容器有活塞可以上下移动,乙容器体积固定,则甲容器相对于乙容器来说,可等效为恒容条件下的加压,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达平衡时SO2的转化率甲>乙。
19. 某校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S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产物。按图连接好装置(夹持装置省略),打开磁搅拌器,先往20 mL 1.0 mol·L-1的CuCl2 溶液中加入20 mL 2.0 mol·L-1的NaOH溶液,再通入一定量SO2,三颈烧瓶中生成大量白色沉淀X。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亚硫酸钠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取SO2,虚框中应选用_______(填“A”或“B”)装置,写出该装置制备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实验室制备SO2一般选择70%的浓硫酸,不选择98.3%的浓硫酸的理由是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据SO2是酸性氧化物,推测X可能为_______。取少量X加入稀硫酸进行验证,观察到_______,说明该推测错误。
(4)根据实验验证X为CuCl,写出生成X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说明SO2具有_____。
【答案】(1) ①. B ②. H2SO4(浓)+Na2SO3=Na2SO4+SO2↑+H2O ③. 制备SO2的实质是和H+作用产生SO2,而浓硫酸无法提供大量的H+
(2) ①. 球形干燥管 ②. SO2+2OH-=+H2O
(3) ①. 亚硫酸盐(亚硫酸铜) ②. 无气体产生(沉淀不溶解)
(4) ①. 2Cu(OH)2+2Cl-+SO2=2CuCl↓++2H2O(或2Cu2++4OH-+2Cl-+SO2=2CuCl↓++2H2O) ②. 还原性
【解析】
【分析】亚硫酸钠和浓硫酸为固液不加热型,据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CuCl2溶液和NaOH溶液在三口烧瓶中生成Cu(OH)2悬浊液,给新制Cu(OH)2中通入SO2并不断搅拌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三口烧瓶中生成大量白色沉淀X,据SO2是酸性氧化物,推测X可能为亚硫酸盐。
【小问1详解】
亚硫酸钠是可溶性固体,选用A装置不能控制反应速率,不能做到“随开随用”;制备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浓)+Na2SO3=Na2SO4+SO2↑+H2O;制备SO2的实质是和H+作用产生SO2,而浓硫酸无法提供大量的H+,所以不能选用98%的浓硫酸制备二氧化硫;
【小问2详解】
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a为球形干燥管,用来做SO2尾气吸收防倒吸装置;烧杯中氢氧化钠用来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2+2OH-=+ H2O;
【小问3详解】
据SO2是酸性氧化物,推测X可能为亚硫酸盐(亚硫酸铜),取少量X加入稀硫酸进行验证,若观察到无气体产生(沉淀不溶解),说明推测错误;
【小问4详解】
SO2具有还原性,能将Cu(OH)2中的铜还原为亚铜,推测X可能为Cu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OH)2+2Cl-+SO2=2CuCl↓++2H2O(或2Cu2++4OH-+2Cl-+SO2=2CuCl↓++2H2O)。
20. N2O和CO是常见的环境污染气体。
(1)对于反应N2O(g)+CO(g)CO2(g)+N2(g)来说,“Fe+”可作为此反应的催化剂。其总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为Fe++N2OFeO++N2;则第二步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已知第二步反应几乎不影响总反应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由此推知,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
(2)在四个不同容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图甲充入相应的气体,发生反应:2N2O(g)2N2(g)+O2(g),容器I、II、III中N2O的平衡转化率如图乙所示:
①该反应的△H_____0(填“>”或“<”)。
②若容器I的体积为2L,反应在370℃下进行,20s后达到平衡,则0~20s内容器I中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图中A、C、D三点容器内气体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
④若容器Ⅳ体积为1L,反应在370℃下进行,则起始时反应_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答案】 ①. FeO++COFe++CO2 ②. 大于 ③. > ④. 0.0005 mol·L-1·s-1 ⑤. 0.0044 ⑥. D>C>A ⑦. 向逆反应方向
【解析】
【分析】(1)将总反应减去第一步反应,可得第二步反应;第二步反应几乎不影响总反应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即第一步反应决定总反应的反应速率,则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大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
(2)①取同一条直线,分析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即可得到反应的热效应;
②v(O2)=,根据N2O的转化率可以计算出△n(O2),从而得v(O2);平衡常数只和温度有关,题中并未告知B点的容器体积,故需要通过计算A点的平衡常数;
③整个反应过程中,容器体积均不变,体系的总质量也不变,故体系的密度也不变,故分析370℃时,根据压强的影响判断出容器体积大小,从而可以比较各体系的密度大小;
④比较该温度下,容器IV中Qc和K的大小关系即可。
【详解】(1)将总反应减去第一步反应,可得第二步反应: FeO++COFe++CO2;第二步反应几乎不影响总反应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即第一步反应决定总反应的反应速率,则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大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
(2)①分析曲线I,温度升高,N2O的转化率增大,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即△H>0;
②容器I中,20s后反应达到平衡,则N2O的转化率为40%,即△n(N2O)=0.1mol×40%=0.04mol,则△n(O2)=0.02mol,v(O2)==0.0005mol·L-1·s-1;由于平衡常数只和温度有关,故B点的平衡常数和A点的平衡常数相同,A点,c(N2O)==0.03mol/L,c(N2)==0.02mol/L,c(O2)==0.01mol/L,则K===0.0044;
③温度相同时,转化率:I>II>III,则压强:I
【点睛】平衡常数只和温度有关系,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也不会改变。
【期中真题】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广东省深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广东省深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广东省深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广东省深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