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名校真题】各省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期中真题】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zip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兵团地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一轮中期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区域地理。第Ⅰ卷 (选择题 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分别为某日30°纬线圈与115°W经线上昼、夜范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 (15°N,82.5°E) B. (15°S,82.5°W)C. (20°N,115°W) D. (20°S,115°E)2. 当115°W经线上夜的范围逐渐向北扩大时(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C. 北半球昼长与夜长的差值增大 D. 北半球昼长与夜长的差值减小【答案】1. C 2. C【解析】【1题详解】根据图中30°纬线圈上昼弧和夜弧的分布特点,可计算出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经度为65°E(0时经线的经度),而65°E平分夜半球,其对跖点115°W则平分昼半球,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再根据115°W经线上夜的分布范围已经达到70°S,可知此时太阳直射20°N,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0°N,115°W),C正确,ABD错误。应选C。【2题详解】结合图片可知,当115°W经线上夜的范围向北扩大时,表明南半球的极夜范围在扩大,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继续向北移动,AB错误;北半球昼长继续变长,夜长继续变短,昼长与夜长的差值继续增大,C正确,D错误。应选C。【点睛】地球直径的两个端点,互为对跖点。 对跖点指二者的经度和为180°;纬度值相等,而南北半球相反。例如东经120°的对跖点是西经60°。对跖点是指地球的地心为原点,不是赤道零度线为原点。湖泊水体与周边建筑比热容的差异,形成局部小环流。暖空气被带到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下层冷空气得以保持稳定,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称为“冷岛效应”。同升湖位于长沙市雨花区,湖水面积达34.54hm2,湖泊水体对周边热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如图分别示意同升湖周边下垫面特征和同升湖区域与对照区域温度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湖泊与周边局部形成的小环流中,势力最弱的部位出现在( )A. 东南部 B. 西南部 C. 西北部 D. 东北部4. 夏季,一天中同升湖水体产生冷岛效应最强的时段是( )A. 9:00~10:00 B. 13:00~14:00C. 15:00~16:00 D. 18:00~19:00【答案】3. C 4. B【解析】【3题详解】由图可知,同升湖西北部建筑物稀少,湖泊与周边下垫面差异较小,且西北部植被覆盖率高,热量差异变化小,湖泊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局部小环流最弱。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4题详解】由图可知,同升湖区域8:00-19:00的温度一直低于对照区域的温度,表明夏季白天湖泊对周围环境一直存在降温作用。在13:00-14:00,降温效应最显著,冷岛效应最强。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点睛】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热力性质的差异。吐鲁番盆地地处新疆东部,属于天山山间凹陷盆地。火焰山呈东西向分布于盆地中间,将盆地分为南、北两个盆地。盆地内年降水量约16mm,年蒸发量高达3000mm。如图为吐鲁番北部盆地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影响该盆地径流带水分亏损的主要水循环环节是( )A. 蒸腾 B. 下渗 C. 蒸发 D. 排泄6. 吐鲁番北部盆地,地下径流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答案】5. C 6. B【解析】【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吐鲁番盆地为内陆盆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稀疏,蒸腾作用弱,A错误;年蒸发量达3000mm,蒸发量大,C正确;盆地具有良好的隔水层,下渗量极少,B错误;盆地地势低,且无河流与外部相通,地下水排泄出地表后仍位于盆地内,D错误。故选C。【6题详解】吐鲁番盆地地下径流主要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在补给带下渗,补充盆地地下径流,地下水位升高,地下水从排泄带流出地表,地表水大量蒸发,使地下径流循环最活跃。故B选项正确,排除ACD。故选B。【点睛】水循环过程:是指大自然的水经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水循环。南、北长山岛隶属山东省长岛县,处于渤海海峡的南部,在长山水道与庙岛海峡之间,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胶辽古陆的一部分。受第四纪断裂活动的影响,长山岛沿岸形成各种陡峭的海蚀崖、海蚀平台等海岸地貌。水边线是波浪发生破碎和消能的第一站,水动力强。下图为长山岛砾石滩沉积物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长山岛砾石海滩的物质来源主要是( )A. 海岸崩塌 B. 冰川搬运C. 河流输送 D. 风力沉降8. 与砂质海滩相比,图示砾石海滩更稳定,主要原因是( )A. 砾石海滩坡度大,潮汐上涨速度慢B. 砾石磨圆度较低,砾石堆积层稳固C. 砾石间孔隙度大,波浪通过率较高D. 砾石粒径变化小,海水分选作用弱9. 图示水边线附近的砾石粒径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岸坡度 B. 物源补给C. 地壳运动 D. 海水动力【答案】7. A 8. C 9. D【解析】【7题详解】从材料可知,长山岛沿岸有着各种陡峭的海蚀崖、海蚀平台等海岸地貌,海岸崩塌形成大小不一的砾石,A正确;长山岛处于渤海海峡的南部,受冰川作用影响较小,B错误;砾石质量较大,河流、风较难搬运,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由图可知,砾石海滩砾石粒径大,砾石之间空隙度也大,潮汐和波浪通过率高,对砾石挟带作用减弱,更有利于海滩的稳定,C正确;潮汐为海水周期性的涨落,上涨速度快慢对海滩影响较小,A错误;砾石磨圆度较低,之间孔隙大,堆积层较砂质海岸不稳定,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海岸远近,砾石粒径具有明显变化,D错误。故选C。【9题详解】图示水边线附近的砾石粒径较大,海水动力较小,难以搬运携带,所以大块砾石多分布在水边线,D正确;海岸坡度与原先海岸地形关系密切,对砾石分布影响较小,A错误;受海浪侵蚀,物源补给的砾石大小不一,受到海水的搬运,小块的更加远离水边线,大块砾石靠近水边线,B错误;地壳运动是由内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对砾石的分布影响小,C错误。故选D。【点睛】外力侵蚀地貌:风力、流水、冰川、海洋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作用结果使地表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V”型谷、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 冰斗、角峰、U形谷;海蚀崖、海蚀平台等地貌。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是一种位于云贵高原的大气现象,主要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云层低而薄,易形成连阴雨天气。下图示意2020年12月6日14时昆明准静止锋的分布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影响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①冷暖气团的强弱 ②地形 ③海陆分布④盛行风向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1. 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此时昆明的天气特征是( )A. 位于准静止锋附近,多阴雨天B. 受低压系统控制,地面风向稳定C. 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D. 云层厚度较大,昼夜温差小12 此时贵阳吹(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答案】10. A 11. C 12. D【解析】【10题详解】昆明准静止锋多形成与冬季,冬季时,南下的冷空气遇到云贵高原及附近山地的阻挡,与南部的暖湿空气相持而形成昆明准静止锋,并在贵阳附近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影响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冷暖气团的强弱和地形,①②正确;昆明准静止锋受海陆分布、盛行风向影响较小,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昆明位于暖空气一侧,受暖气团控制,而锋面的降水主要都集中在冷空气一侧,因此,昆明附近的天气晴朗,贵阳附近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A错误,C正确;如果受低压系统控制,地面盛行上升气流,易产生降水,B错误;贵阳地区阴雨连绵,云层厚度较大,大气保温作用明显,昼夜温差小,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近地面风向的判断,近地面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约30-45度夹角,且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从东北指向西南,加之北半球右偏约30-45度,此时贵阳吹东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作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人口扩张指标测度是指某区域某时期总人口与该时期劳动力人口的差值与劳动力人口数量之比。当比值大于0时,表示该地区出现人口扩张;当比值小于0时,表示该地区人口收缩。下图示意2011~2015年非洲地区人口增长率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非洲地区人口扩张分布整体呈现的特征是( )A. 东部强,西部弱 B. 中部弱,南北强 C. 南北弱,中部强 D. 东北强,西南弱14. 2011~2015年,导致图示地区形成人口呈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干旱,水源短缺 B. 交通闭塞,经济落后C. 沙漠广布,耕地不足 D. 政局动荡,战乱多发【答案】13. C 14. D【解析】【13题详解】读图可知,非洲人口增长率大于10%的地区集中在东非、西非和部分中非地区;人口增长率小于5%的地区集中于北非和南非地区,以撒哈拉沙漠与卡拉哈迪沙漠较为典型。因此可知,非洲地区人口扩张分布整体呈现的特征是南北弱,中部强,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非洲地区人口呈负增长的地区位于北部的利比亚,该地区政局动荡,战乱多发,为躲避战乱,大量难民向欧洲迁移,导致该地区人口呈现负增长,D正确。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沙漠广布,耕地不足是当地多年来的情况,不是2011-2015年才出现的,因此不是图示地区2011-2015年形成人口呈负增长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荷兰ASML是半导体光刻装备的全球最大供应商,总部位于荷兰第四大工业城埃因霍温,该城市是欧洲四大高科技聚集地之一。2019年,ASML公司销售额118亿欧元,研发支出达20亿欧元,占销售额的16.9%。ASML根据光刻装备的需求负责组件的设计和研发,实际模块和组件的生产由供应商处理。关键供应商在光刻装备领域只能专项许可给ASML使用。下图示意ASML公司创新生产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ASML公司采用的创新生产模式有利于( )A. 节省新产品研发成本 B. 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C. 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 D. 降低产品的运输费用16. ASML公司研发投入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生产原料不足 B. 合作供应商分布分散C. 公司管理水平高 D. 产品的更新周期较短17. ASML公司要求关键供应商在光刻装备领域只能专项许可给ASML使用的主要目的是( )A. 保障部件的稳定供给量 B. 保护核心技术知识产权C. 减少供应商的无序竞争 D. 提高关键供应商的效益【答案】15. B 16. D 17. B【解析】【15题详解】半导体光刻装备更新周期短,研发资金投入大,且ASML公司主要负责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创新生产模式不能节省新产品研发成本,A错误;AML公司生产的光刻装备配套部件由供应商提供,且涉及的合作供应商多,有利于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B正确;企业的市场风险主要受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C错误;由于合作供应商的分布范围广,地域分散,增加了配件运输费用,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半导体光刻装备更新周期短,为满足客户需求和适应产品更新周期的变化,需要不断研发、创新新产品,所以研发资金投入比重高,D正确;工业生产原料、合作供应商分布、 公司管理水平对ASML公司研发的影响不是主要的,ABC错误。故选D。【17题详解】半导体光刻装备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关键部件技术含量高,研发成本高,为保障ASML公司在该产业链中的绝对技术优势,故只允许关键供应商生产的配套部件专项供ASML使用,B正确;保障部件的稳定供给量、减少供应商的无序竞争、提高关键供应商的效益不是主要目的,ACD错误。故选B。【点睛】工业区位因素:原料、燃料、水源、土地、市场、交通、技术、劳动力、产业基础、政策、环境、集聚等。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图示地区北部的地形特征是( )A. 地势低平,平原沃野千里 B. 丘陵广布,地势起伏较小C. 高原宽广,地面平坦 D. 山河相间,山高谷深19. 与乙河段相比,甲河段( )A. 地势落差小,流速缓慢 B. 河道狭窄,滩险流急C. 通航里程长,水运繁忙 D. 河道宽阔,水流平稳【答案】18. D 19. B【解析】【18题详解】根据图示地区的经纬度、海陆轮廓可知,该地区位于中南半岛;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密集、海拔高、河谷山地相间分布特征可知,图示地区北部的主要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山高谷深,ABC错误、D正确。故选D。【19题详解】由图可知,甲河段流经峡谷,乙河段流经平原地区。与乙河段相比,甲河段河道狭窄,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滩险流急,不利于通航,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中南半岛地势具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首先,其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多山地、高原,山川大致南北走向,且山川相间排列,半岛地势犹如掌状。其次,其地势久经侵蚀而呈准平原状,喀斯特地形发育。第三,平原多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大河下游面积广大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潼湖盆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翼的惠州市西部,拥有广东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潼湖湿地。清代《粤中见闻》记载,潼湖春夏水阔弥茫数十余里,冬月水落鱼虾窝聚,可见潼湖春夏滞洪成湖,冬季水退为沼泽。明末清初时期,湖区周边村落渐多。1913年,潼湖面积为90km²,至20世纪50年代,潼湖面积缩小为66km²,且多为水草沼泽。下图示意潼湖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 影响潼湖“春夏水阔弥茫数十余里,冬月水落鱼虾窝聚”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A. 东江河水倒灌 B. 降水季节变化C. 湖床淤积程度 D. 湖泊萎缩程度21. 导致潼湖大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 河水泛滥成灾,泥沙淤积严重 B. 全球气候变暖,湖水蒸发量大C. 湖区人口增多,生活取水过量 D. 人类活动过度,大量围湖造田22. 潼湖湖区周边发展村落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是( )A. 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B. 靠近山地,石材丰富C.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 水产丰富,食物充足【答案】20. B 21. D 22. D【解析】【20题详解】潼湖“春夏水阔弥茫数十余里,冬月水落鱼虾窝聚”说明潼湖湖泊水位季节变化较大,潼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夏季降水较多,湖泊水位较高,水面宽阔,冬季降水较少,湖泊水位较低,水面缩小,B正确;夏季东江河水倒灌可以导致潼湖水位上升,还有盆地四周的小溪径流汇入,冬季入湖径流减少,A错误;夏季入湖径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湖,湖床淤积程度较高,冬季入湖径流减少,湖床淤积程度较小,C错误;湖泊萎缩程度不是原因,水量季节变化较大导致的结果,D错误。故选B。【21题详解】湖区周边村落渐多,人类过度活动,大量围湖造田,导致湖泊大面积萎缩,D正确;河水泛滥成灾,会导致湖泊面积增大,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湖水蒸发量大,对气候干旱区域的湖泊影响较大,但是潼湖位于湿润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湖水应该增多,B错误;湖区人口增多,但是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湖水补给较多,不会出现因生活取水过量导致湖泊萎缩,C错误。故选D。【2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潼湖最出名的水产是鱼和虾,食物充足,吸引人们集聚成村落,湖区周边村落自明末清初时期渐多,D正确;潼湖区域三面环山的地势,水运并不发达,A错误; 当地民居的建筑材料并不以石材为主,石材丰富不是潼湖湖区周边发展村落的主要自然条件,B错误;该区域三面环山,地势起伏,并不平坦,C错误。故选D。【点睛】潼湖是广东的古湖泊之一,接纳周围小溪而成。历史上,由于东江洪水频发,东江支流石马河的下游也受东江汛期高水位影响而出现顶托,灌入地势低洼的潼湖区域,再加上潼湖区域三面环山的地势所汇集的地表径流,多方来水“渍水成湖”,形成了范围广阔的天然通江淡水湖泊——潼湖。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6分)二、非选择题(共56分。)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地壳隆升是河流下切,形成河流阶地的主要驱动力。受板块远程效应的影响,阴山地区持续隆起,南部河套地区断裂陷落。由于阴山山脉隆升,阴山南部断裂广泛发育,阴山南坡河流强烈下切,河谷中发育多级河流阶地,阶地层状地貌与阶地上保存的沉积物是反映该区构造隆升等变化的良好记录。下图示意阴山西段东中西部四级(T₁、T₂、T₃、T₄)河流阶地形成发育过程。(1)据图指出该区域河流下切侵蚀的时段。(2)推断图示时段阴山西段地壳抬升幅度最大的部分,并说明理由。(3)说明并解释计算各阶地出露基岩层厚度的方法。【答案】(1)河流下切分别发生在约5.8万年前至5.1万年前、4.6万年前至4.1万年前、3.2万年前至2.3万年前、1.5万年前之后的时段。 (2)阴山西段中部。理由: 构造隆升是河流下切侵蚀的主要动力,中部河流整体下切幅度最大,说明地壳抬升幅度最大。 (3)用各时段河流下切侵蚀的相对高度减去河流沉积的相对高度。河流沉积形成河谷沉积层,地壳抬升导致河流下切;当河流下切超过了河谷谷底沉积层,基岩层就会出露;所以用各时段河流下切侵蚀的相对高度减去河流沉积的相对高度就是出露基岩层的厚度。【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河流阶地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河流下切侵蚀的时段、阴山西段地壳抬升幅度最大的部分的理由分析、计算各阶地出露基岩层厚度的方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地壳隆升是河流下切,形成河流阶地的主要驱动力”以及图中信息,阴山西段东中西部四级(T₁、T₂、T₃、T₄)河流阶地发育,所以河流下切的时间分别发生在:约5.8万年前至5.1万年前、4.6万年前至4.1万年前、3.2万年前至2.3万年前、1.5万年前之后的时段四个时间段里。【小问2详解】由图中信息可知,阴山西段中部从整体上看下切幅度最大,而材料信息“地壳隆升是河流下切,形成河流阶地的主要驱动力”显示,地壳的隆升是河流下切的主要动力,所以说明阴山西段中部的地壳抬升幅度最大。【小问3详解】河流水流减慢就会发生沉积在水底沉积满一层河谷沉积层,而地壳抬升是河流下切的主要动力;当河流下切超过了河谷谷底沉积层,基岩层就会出露;所以用各时段河流下切侵蚀的相对高度减去河流沉积的相对高度就是出露基岩层的厚度。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灌丛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森林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以及维持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祁连山北麓中段某流域内的灌丛群落(包括灌木层、草本层)组成较为简单。下图示意该流域五种典型灌丛群落的生长地基本情况。典型群落海拔/m坡度/°土壤类型坡向平均高度/m覆盖度/%生长状况1330040高山草甸土东北0.660一般2330032高山草甸土东北1.455良好3290033高山草甸土东0.990好4260030栗钙土西1.870一般5260022栗钙土西南1.450一般 (1)分析群落3生长状况好的原因。(2)研究表明,该流域灌丛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单优势种优势度高,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3)根据该流域灌丛群落结构特点,说明对保护灌丛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启示。【答案】(1)中海拔地区水热条件较为优越;较低的灌木层对下层草本植物的光照干扰较小,使草本植被生长条件好。 (2)高寒气候,降水少,冬季寒冷、漫长,生长期短;土壤肥力较差;适合少数耐旱性强的物种生存。 (3)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单优势种的群落优势度较大;系统的稳定性较差,需要保护祁连山脆弱的生态系统;重点保护群落中的优势物种。【解析】【分析】本题以祁连山北麓中段某流域内的灌丛群落的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生态保护等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小问1详解】据表中信息可知,群落3位于2900米的海拔高度,属于中海拔地区,坡向东,水热条件较为优越;群落平均高度为0.9米,较低的灌木层对下层草本植物的光照干扰较小,日照较充足,使草本植被生长条件好。【小问2详解】该流域位于祁连山北麓中段,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位于西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生长期短,土壤为高山草甸土和栗钙土,肥力较低,只适合少数耐旱性强的物种生存,生物多样性低、单优势种优势度高。【小问3详解】流域灌丛群落结构特点是: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单优势种的群落优势度较大,所以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比较差,生态系统较脆弱,要加强对优势物种的保护。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并联系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其中东北航道是北极航道中的一支,从西欧和北欧的港口出发,经过俄罗斯的边缘海,绕白令海峡到达北太平洋。东北航道比传统航道更具优势,成为新的商业化运营的海洋运输通道的潜力较大,给俄罗斯东北航道沿线的港口建设带来契机。该地区港口基本是苏联时期建造,设施老化,大型船舶不能靠岸。如图分别为俄罗斯东北航道沿线港口区位图和港口等级潜力图。(1)指出影响俄罗斯东北航道沿线港口发展潜力的主要因素______。(2)分析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港口发展潜力较高的原因______。(3)为提高俄罗斯东北航道沿线港口的发展潜力,请提出合理建议______。【答案】(1)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辐射范围;港口设施和运转效率;服务水平。 (2)摩尔曼斯克扼守东北航道西端,地理位置优越;摩尔曼斯克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终年不冻,运营时间长;与西欧的鹿特丹、安特卫普、汉堡等世界大港衔接,货运量大。 (3)加快俄罗斯东北航道沿线地区资源开发,提高港口的商业化程度;更新港口陈旧设备,提高运转效率和服务水平;扩大港口停泊吨位,提高港口吞吐量。【解析】【分析】本题以北极航道和俄罗斯东北航道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涉及交通线区位因素,港口修建的影响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小问1详解】影响港口潜力因素,首先是港口自身条件:港口的吞吐能力、泊位水深、泊位数量、岸边装卸机械效率、库场面积、堆存货物周期以及前后放的集散货物的搬运能力等;第二是港口腹地,就是港口的陆向腹地大小和经济发展程度,是否有足够的货运量来支撑港口!第三是航线密集程度。故影响俄罗斯东北航道沿线港口发展潜力的主要因素包含了自然环境因素,位置因素,腹地辐射范围和港口自身的基础设施、运转效率以及服务。【小问2详解】港口发展潜力应从位置、航道条件、经济腹地和基础设施和航线密度等方面分析。摩尔曼斯克位于东北航道西端,在东北航道的重要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同时该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暖流增温效果使该港口成为不冻港,运营时间比其他同纬度港口长;摩尔曼斯克距离欧洲西部地区近,欧洲西部大港航线密集,而俄罗斯本身重工业发达,货运量大,和欧洲西部大港可衔接运输。【小问3详解】由上两题可知,影响港口潜力因素较多,要提升港口潜力,应从港口自身设施、服务、运转效率以及经济腹地的拓展入手。港口的陆向腹地大小和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是否有足够的货运量来支撑港口,因而加快俄罗斯东北航道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可提升港口潜力;港口本身应更新港口陈旧设备,提高运转效率和服务水平,扩大港口停泊吨位,提高港口吞吐量,提高其商业化程度,增强其货运能力,增强潜力。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济州岛位于朝鲜半岛南部海域,面积为1846 km²,是典型的火山岛。岛屿气候复杂,是韩国唯一能种植柑橘的区域。虽然济州岛降雨量丰沛,但地表水渗透性强,灌溉用水多依靠地下涌泉水。涌泉水平均水温为15~17℃,水温变幅小。济州岛柑橘园兴起于16世纪,所产柑橘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地位。2017年济州岛柑橘种植面积为20140 hm²,主要品种为温州柑橘(81%),生产量为576000t。柑橘种植业成为济州岛的主要产业之一。近年来,济州岛出现大量以柑橘园为主题的观光体验农场。下图为济州岛柑橘果园分布图。 (1)指出与济州岛北部相比,南部种植柑橘的优势自然条件。(2)解释济州岛所产柑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地位的理由。(3)分析近年来济州岛出现大量以柑橘园为主题的观光体验农场的原因。【答案】(1)受暖流影响,年均温较高,热量充足,地处冬季风背风坡。风速小,较温暖;低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 (2)环境优良,水质好,柑橘品质好,种植历史悠久,知名度好。 (3)种植历史悠久,知名度高;距离韩国近,本土市场距离近,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政策支持等。【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济州岛柑橘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济州岛所产柑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地位的理由、近年来济州岛出现大量以柑橘园为主题的观光体验农场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结合柑橘的生长习性以及济州岛地理特征可知,与北部地区相比,南部地区种植柑橘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南部地区有暖流流经,受暖流的影响,增温作用明显,年均温较高,热量充足;岛屿地形为中间高,四周低,南部受山脉阻挡,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风被削弱,风速小,较温暖;夏季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受山脉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小问2详解】济州岛所产相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地位品质好,根据材料可知,灌溉用水多依靠地下涌泉水,水质好,环境优良,污染小;同时,济州岛柑橘园兴起于16世纪,种植历史悠久,知名度高,市场需求量大。【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柑橘种植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产品附加值低;济州岛柑橘园兴起于16世纪,柑橘种植历史悠久,知名度好;经济发展,旅游人数增多,由于距离韩国本土较近,市场距离近,具备发展柑橘园为主题的观光体验农场为主题条件;受政策支持,发展以柑橘园为主题的观光体验农场能够实现产业融合,增加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PDF版附答案),共3页。
这是一份2024新疆兵团地州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地理PDF版含答案,共13页。
这是一份2024新疆兵团地州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