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测验题(青岛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38241/0-16983749543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测验题(青岛版)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测验题(青岛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选择题,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测验题(青岛版)
一、填空。
1、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2、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分米,这个圆的面积是( )。
3、圆有( )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在这个圆的( )所在直线上。
4、元的周长与他直径的比的比值是( )。5、一个直径为4分米的圆中,挖掉一个半径为10厘米的同心圆,剩下部分的面积是( )。
6、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①它的周长是( ),②面积是( )③直径是( ),④切下一半后,剩下部分的周长是( )。
7、 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厘米。
二、判断。
1、圆的直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 )
2、如果圆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圆的直径大于正方形的边长。 ( )
3、如果圆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都相等,那么圆的面积最大。 ( )
4.有两个大小不等的圆,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大。 ( )
三、选择题。
1.如果小圆的直径等于大圆的半径,那么小圆的面积等于大圆的面积( )
A 12 B 14 C 18 D 116
2.周长是15.7厘米的圆,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
A 2厘米 B 2.5厘米 C4厘米 D 5厘米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四、计算
35 71415 35 23 12 725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2019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测验题,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测验题(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测验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仔细想,认真填,慎重选择,对号入座,认真推敲,做个好裁判,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走进生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同步测验题(含答案)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