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等四地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等5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韶关市等四地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等5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1核心素养目标统编版高中政治选修一2023-2024全册综合测试题一教师版docx、2核心素养目标统编版高中政治选修一2023-2024全册综合测试题二教师版docx、1核心素养目标统编版高中政治选修一2023-2024全册综合测试题一学生版docx、2核心素养目标统编版高中政治选修一2023-2024全册综合测试题二学生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五校2023届高三联考
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确立某种语言或方言作为全国通用的交际工具,即以地位规范为主。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即周天子居住地的方言,在各方言中居于较高地位。
语言永远是发展变化的,新的语言现象总会层出不穷,不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会出现发展变化。语音变化,比如,“一骑绝尘”的“骑”,古音“jì”,现多读“qí”;语法变化,近二三十年来出现了很多传统上少见的新的语法组合。比如,“很中国、很男人”等“很N”结构。新出现的词汇数不胜数。我们立足中国语言规范的历史演进和当今宏观社会语境提出并阐释“中和诚雅”的当今语言规范观。
“中”即“中庸”,这是中国传统哲学概念。“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也。”(《中庸》)“中”的基本内涵是不偏不倚,既不“过”亦无“不及”,儒家主张用“持中”的手段来处理事物,即要把握合适的“度”,所谓“允执其中”,在指导当今语言规范工作中既有重要理论价值更有很强现实意义。从“持中”思想出发,对新语言现象大可不必忧虑,其实语言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有一种自我优化功能,少数有表现力的新语言形式会保留下来,而绝大多数新语言形式则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和”,即“和谐”,其基本内涵就是不同事物同生共处,相互依存,不过分强调一方而否定另一方,特别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强调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不带任何偏见,相互接受对方的存在方式,只有达到了“和”的状态,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才能各安其位。“同”就是“同一、统一”,就是绝对的一致,不允许异质事物的存在。“和”就是要“去同”,使不同事物配合而达到平衡。
当今中国语言生活多姿多彩,各种新的语言形式日新月异,我们需要坚守“和而不同”的语言文化理念,既要吸收古代的语言形式,也要吸收外来的语言形式,更要允许各种依托新媒体而产生的新语言形式的存在,让各种语言成分各得其所。每种语言要素都有其独特的交际功能和文化价值,是难以被替代的,在特定语境中能收到非常明显的语用效果。
语言规范除了语言本体规范之外,还有更重要的言语行为规范。当今言语行为规范应该从低层次和高层次两个视角来考虑,前者是最起码的要求,基本标准是致“诚”;后者是唯美的价值追求,目标是求“雅”。
《中庸》有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诚”,就是真实无妄,这是天下事理的根本,追求真实无妄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对言语行为规范的指导集中体现为“修辞立其诚”(《乾·文言》)我们提倡“言之以诚”的当今言语行为规范观,就是要反对话语“假、大、空、俗、痞”等风气。
“雅正”是儒家文化的重要道德理想和文艺批评标准,也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范畴。“雅正”的语言规范观,具有一种语文审美的倾向,即力求维护一种被认为是正确的、好的、合乎标准的语文形式,它概括和体现了我国古代优良的语文传统。近几十年来,社会语言俗化现象非常普遍,这是当今语言生活主体平民化、草根化的某种结果,也是社会自由开放的表现。但是,言语行为的“俗雅”要区分人群和场合,不能全民皆俗,不能全方位皆俗,应该给“雅语”留下一定的时空语境。
我们提出的“中和诚雅”语言规范观符合语言规范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也适应当今宏观社会语境,对指导当今语言规范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摘编自刘楚群《当今语言规范观:中和诚雅》)
材料二:
中国古来之语言规范,都以“雅正”为标准。先秦时期的通用语被称为“雅言”,古代最早的辞书取名《尔雅》,便是这一规范观的最好注脚。《论语·述而》有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由此可知,孔夫子在诵书执礼之时,皆用雅言。
语言规范的“雅正观”贯穿古今。现代汉语时期,强调“正”多于强调“雅”,讲“规范”多讲“雅顺”少。在教育普及的当下,在重视文化的当下,既要讲“正”又要讲“雅”。当然,雅正是就规范而言,对语言本身,对语言生活,则不必也不应强调“纯洁”。通过语言规范来匡谬正俗,这种规范观虽然较为传统,也常有批评,但仍然在社会上较为流行,也确实是语言生活所需要的。
语言规范的根本目标是为语言生活服务。“语言生活观”要求语言规范既要反映语言生活现实,又能引导语言生活向前发展。评价语言规范是否合适,就看它是否客观反映了语言生活实际,看它能否科学地指导语言生活。
既然如此,了解语言生活,认识语言生活,是做好语言规范的必要条件。语言生活错综复杂,需要使用现代的各种观测方法,比如建立动态流通语料库,就如同水文监测、气象监测一样,利用这一语料库来监测语言生活的各种变化。观测语言生活,也包括观测语言舆情。语言舆情是社会语言意识的重要表现,同时,通过语言舆情也能够逐渐形成新的语言意识。
一个观念可以改换一个视角,改换一个视角可以发现一片新的学术视域。在雅正观、语言生活观的综合关照下,我们便会开拓更多新的学术视域,必然会对语言规范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语言规范研究必然会有一个跨越性的新发展。
(摘编自李宇明《语言规范试说》)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些年来语言在多个层面不断发展变化,既产生了新的语法组合,也有“被就业”“被慈善”等新的词汇出现。
B. 面对不断涌现的语言现象,我们应该秉承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充分利用语言的自我优化功能,不必人为规范。
C. “雅正”的语言规范观贯穿古今,体现了语文的审美倾向,面对特定的人群和场合,“雅语”依然有存在的必要。
D. 语言规范以语言本体为对象,以服务语言生活为旨归,只有利用各种观测方法把握语言生活,才能做好语言规范。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立足语言规范的演变进化,把握当下宏观社会语境,提出“中和诚雅”的语言规范观,利于语言规范实践。
B. “中和诚雅”的语言规范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
C. 在语言规范中“诚”“雅”比“中”“和”更加重要,而“诚”和“雅”又体现了由低到高不同层次的追求。
D. 不同时期对“雅”“正”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现代汉语时期重“正”轻“雅”,当下对“雅顺”则更加重视。
3. 下列说法中,“雅言”的内涵与文中相同的一项是( )
A. “雅言,正言也。”(孔颖达《正文》)
B. “今天下未平,方须民力,土功之事,朕所未为。萧何之对,非雅言也。”(魏收《魏书·世祖本纪》)
C. “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孟郊《同溧阳宰送孙秀才》)
D.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4.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正能量”“点赞”“颜值”等一批具有表现力的网络热词入选《现代汉语词典》,而“绝绝子”“yyds”“社交牛逼症”等词语则惨遭淘汰,热度不再。请结合材料从语言规范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合理性。
【答案】1. C 2. D 3. A
4. ①运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篇提出了“中和诚雅”的语言规范观,接着分别阐述其内涵,最后总结全文,条理清晰。
②论证方法丰富多样,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具体有说服力。
5. ①语言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有一种自我优化功能。“正能量”等词语具有表现力被保留,“yyds”等新语言形式则昙花一现。
②按照“和而不同”的理念,应该允许各种依托新媒体而产生的新语言形式的存在,让各种语言成分各得其所。网络热词依托网络出现,有独特的语用效果应该被接受。
③语言规范既要反映语言生活现实,又能引导语言生活向前发展。规范网络热词,符合语言生活实际,科学指导了语言生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也有‘被就业’‘被慈善’等新的词汇出现”错误。结合材料一“很中国、很男人”属于新的语法组合,“被就业”“被慈善”属于新的语法组合,不是新的词汇。
B.“不必人为规范”错误。“中和诚雅”的语言规范观,指导着语言规范实践。“我们需要坚守‘和而不同’的语言文化理念,既要吸收古代的语言形式,也要吸收外来的语言形式,更要允许各种依托新媒体而产生的新语言形式的存在,让各种语言成分各得其所。”这些要求都需要人为参与实践,不能仅仅依靠语言的自我优化。
D.“语言规范以语言本体为对象”错误。由原文“语言规范除了语言本体规范之外,还有更重要的言语行为规范”可知,语言规范除了语言本体规范之外,还有更重要的言语行为规范。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当下对‘雅顺’则更加重视”错误。由原文“在教育普及的当下,在重视文化的当下,既要讲‘正’又要讲‘雅’”可知,既要讲“正”又要讲“雅”,两者同等重要。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原文中的“雅言”意思是“国家通用语”。
A.国家通用语;
B.正确合理的言论;
C.高雅有文采的言辞;
D.正确合理的言论。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运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结合材料一第2段关键句“我们立足中国语言规范的历史演进和当今宏观社会语境提出并阐释‘中和诚雅’的当今语言规范观”可知,开篇提出了“中和诚雅”的语言规范观;结合第3段关键句“‘中’即‘中庸’,这是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第4段关键句“‘和’,即‘和谐’,其基本内涵就是不同事物同生共处,相互依存,不过分强调一方而否定另一方”、第6段关键句“当今言语行为规范应该从低层次和高层次两个视角来考虑,前者是最起码的要求,基本标准是致‘诚’;后者是唯美的价值追求,目标是求‘雅’”、第7段关键句“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诚”’,就是真实无妄,这是天下事理的根本,追求真实无妄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和第8段关键句“‘雅正’是儒家文化的重要道德理想和文艺批评标准,也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范畴”可知,接着分别阐述其内涵;结合第9段关键句“我们提出的‘中和诚雅’语言规范观符合语言规范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也适应当今宏观社会语境,对指导当今语言规范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知,最后总结全文,条理清晰。
论证方法丰富多样,“比如,‘很中国、很男人’等‘很N’结构”为举例论证,“《中庸》有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为引用论证。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具体有说服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结合“从‘持中’思想出发,对新语言现象大可不必忧虑,其实语言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有一种自我优化功能,少数有表现力的新语言形式会保留下来,而绝大多数新语言形式则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可知,语言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有一种自我优化功能。结合“‘正能量’‘点赞’‘颜值’等一批具有表现力的网络热词入选《现代汉语词典》”可知,“正能量”等词语具有表现力被保留,“yyds”等新语言形式则昙花一现。
结合“当今中国语言生活多姿多彩,各种新的语言形式日新月异,我们需要坚守‘和而不同’的语言文化理念,既要吸收古代的语言形式,也要吸收外来的语言形式,更要允许各种依托新媒体而产生的新语言形式的存在,让各种语言成分各得其所”可知,按照“和而不同”的理念,应该允许各种依托新媒体而产生的新语言形式的存在,让各种语言成分各得其所。网络热词依托网络出现,有独特的语用效果应该被接受。
结合“语言规范的根本目标是为语言生活服务。‘语言生活观’要求语言规范既要反映语言生活现实,又能引导语言生活向前发展。评价语言规范是否合适,就看它是否客观反映了语言生活实际,看它能否科学地指导语言生活”可知,语言规范既要反映语言生活现实,又能引导语言生活向前发展。规范网络热词,符合语言生活实际,科学指导了语言生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这年我十八岁,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可我一点也不累。
黄昏就要来了,但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有一次我看到了,看到的不是旅店而是汽车。司机的脑袋我看不见,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车箱里高高堆着箩筐,我想着箩筐里装的肯定是水果。
我兴致勃勃地跑了过去,向司机打招呼:“老乡,你好。”司机好像没有听到,仍在弄着什么。
“老乡,抽烟。”
这时他才使了使劲,将头从里面拔出来,并伸过来一只黑乎乎的手,夹住我递过去的烟。我赶紧给他点火。他将烟叼在嘴上吸了几口后,又把头塞了进去。
于是我心安理得了,他只要接过我的烟,他就得让我坐他的车。不一会他修好了车,就盖上车盖跳了下来。我赶紧走上去说:“老乡,我想搭车。”不料他用黑乎乎的手推了我一把,粗暴地说:“滚开。”
我气得无话可说,他却慢悠悠地打开车门钻了进去,然后发动机响了起来。我知道要是错过这次机会,将不再有机会。于是我跑到另一侧,也拉开车门钻了进去。我准备与他在驾驶室里大打一场。然而他却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这让我大惑不解。
汽车朝我来时的方向驰着,我舒服地坐在座椅上,看着窗外,和司机聊着天。现在我和他已经成为朋友了。我已经知道他是在个体贩运。这汽车是他自己的,箩筐里的苹果也是他的。
现在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旅店,这汽车这司机这座椅让我心安而理得。
可是汽车抛锚了,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了。于是他又爬到车头上去了。
“修好了?”我问。
“完了,没法修了。”他说。
“那怎么办呢?”我问。
“等着瞧吧。”他漫不经心地说。
我仍在汽车里坐着,不知该怎么办。眼下我又想起什么旅店来了。
这个时候我看到坡上有五个骑着自行车下来,每辆自行车后座上都用一根扁担绑着两只很大的箩筐,那五个骑到我跟前时跳下了车,我很高兴地迎了上去,问:“附近有旅店吗?”
他们没有回答,而是问我:“车上装的是什么?”
我说:“是苹果。”
他们五人推着自行车走到汽车旁,有两个人爬到了汽车上,接着就翻下来十筐苹果,下面三个人把筐盖掀开往他们自己的筐里倒。我一时间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情景让我目瞪口呆。我明白过来就冲了上去,责问:“你们要干什么?”
他们谁也没理睬我,继续倒苹果。我上去抓住其中一个人的手喊道:“有人抢苹果啦!”这时有一只拳头朝我鼻子上狠狠地揍来了,我被打出几米远。爬起来用手一摸,鼻子软塌塌地不是贴着而是挂在脸上了,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一样流。
司机此刻正在慢慢地散步,我朝他喊:“你的苹果被抢走了!”可他根本没注意我在喊什么,仍在慢慢地散步。
坡上又下来了一些手扶拖拉机和自行车,他们也投入到这场浩劫中去。我大声骂着:“强盗!”扑了上去。于是有无数拳脚前来迎接。我看到地上的苹果越来越少,看着一些人离去和一些人来到。我看着他们将车窗玻璃卸了下来,将轮胎卸了下来,又将木板橇了下来。我看着地上越来越干净,人也越来越少。
这时我看到那个司机也跳到拖拉机上去了,他在车斗里坐下来后还在朝我哈哈大笑。我看到他手里抱着的是我那个红色的背包。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
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我打开车门钻了进去,座椅没被他们撬去,这让我心里稍稍有了安慰。我就在驾驶室里躺了下来。我闻到了一股漏出来的汽油味,那气味像是我身内流出的血液的气味。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想起了那么一个晴朗温和的中午,那时的阳光非常美丽。我记得自己在外面高高兴兴地玩了半天,然后我回家了,在窗外看到父亲正在屋内整理一个红色的背包,我扑在窗口问:“爸爸,你要出门?”
父亲转过身来温和地说:“不,是让你出门。”
“让我出门?”
“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后来我就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选自《十八岁出门远行》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可我一点也不累”,写出了“我”初次出门远行的兴奋。
B. “我”在路上孤独地行走,无人能询问、依靠,象征了青年人踏入社会时的无助和迷茫。
C. 司机吸过“我”的烟却对“我”粗暴地说“滚开”这一情节的作用是刻画司机的形象特点。
D. 把汽车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我们在遭遇和处境上的相似,让“我”在理想破灭时得到抚慰。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没有用华丽的词藻,在叙述上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这种极其简单的方式,让文字有了无限的可能。
B. 小说以“我”远行途中所见所闻为线索,采用倒叙的叙事方式,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以及成长的艰辛。
C. “我”一直在寻找的“旅店”象征了漂泊的灵魂的栖息地,也象征了希望和力量,是成长途中必需的动力。
D. 小说中青春初旅的兴奋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剧烈的碰撞,具有很强的审美张力。
8. 小说结尾部分写了远行前的经历,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9. 出门远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合情理的事情,这种荒诞性的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6. C 7. B
8. ①远行前的兴高采烈与远行后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②情感上的巨大反差凸显人物心理感受。③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9. 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司机对我乘车态度的转变,预示着后面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汽车的抛锚,也为下文的突变作了铺垫。②塑造了以司机、抢劫者为代表的成人世界。他们唯利是图,冷漠无情,象征着恶俗的世态。③揭示主题。在荒诞性的描写中,呈现出强烈的冲突,“我”在与成人世界、外部世界的冲突中,遭遇到挫折与打击,从而获得成长。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这一情节的作用是刻画司机的形象特点”错,应该是写出了少年的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冲突,体现真实世界不合情理的一面。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小说以‘我’远行途中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错,小说的线索是寻找旅店。小说也并非倒叙,结尾部分理解为补叙更合理。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与交代。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结尾部分写“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欢快”“冲”“欢快地奔跑”等词语写出“我”远行前的兴高采烈和兴奋;而远行后“我”却被欺骗,因为阻拦有人抢苹果而被打,最终只能与破烂的汽车为伴,在汽车里安抚自己受伤的心灵。可见远行前的兴高采烈与远行后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
②出门前父亲为“我”整理红背包,“我”高高兴兴开始了“我”十八岁的第一次出门远行;而结果却遭遇了社会上荒诞丑陋的事件,这让“我”的情感有了巨大反差,这种反差凸显了人物的心理感受。
③出门前的兴高采烈与出门后的遭遇对比,隐喻青年成长中会遇到挫折与打击,青年的世界与外部世界存在冲突,这样就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写作特点和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如文章开头写“我”想要搭车,于是给司机烟,司机拿了烟却“用黑乎乎的手推了我一把,粗暴地说:‘滚开。’”,可是当“我”硬是拉开另一侧的车门坐进去时,“他却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这让我大惑不解”,司机对我乘车态度的转变,预示着后面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还有,汽车已经修好了,可是走到半路“汽车抛锚了”,汽车的抛锚,也为下文的突变作了铺垫。
②塑造了以司机、抢劫者为代表的成人世界。他们唯利是图,冷漠无情,象征着恶俗的世态。汽车抛锚之后遇到五个人,他们听说车上装的是苹果,“有两个人爬到了汽车上,接着就翻下来十筐苹果,下面三个人把筐盖掀开往他们自己的筐里倒”;在“我”阻拦他们的时候“有一只拳头朝我鼻子上狠狠地揍来了,我被打出几米远。爬起来用手一摸,鼻子软塌塌地不是贴着而是挂在脸上了,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一样流”;并且“我”告诉司机有人在抢劫,“可他根本没注意我在喊什么,仍在慢慢地散步”;后面又有人来抢劫“坡上又下来了一些手扶拖拉机和自行车,他们也投入到这场浩劫中去”“我看到地上的苹果越来越少,看着一些人离去和一些人来到。我看着他们将车窗玻璃卸了下来,将轮胎卸了下来,又将木板橇了下来。我看着地上越来越干净,人也越来越少”;最后“我看到那个司机也跳到拖拉机上去了,他在车斗里坐下来后还在朝我哈哈大笑。我看到他手里抱着的是我那个红色的背包。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这样的荒诞情节形象地刻画了成人世界中那些唯利是图的人物,展现了恶俗的世态。
③揭示主题。在荒诞性的描写中,呈现出强烈的冲突,“我”与司机的冲突,“我”与抢劫者的冲突。年轻的“我”坚持正义,阻拦抢劫,结果是被打,而且无法阻止恶性事件的发生,他们甚至连汽车都拆卸了。“我”在与成人世界、外部世界的冲突中,遭遇到挫折与打击,从而获得成长。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子。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知伯必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知伯大说,因索蔡、皋梁于赵,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于外,赵氏应之于内,知氏遂亡。
《战国策·魏策一·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围晋阳而水之,城下不沉者三板。郗疵谓知伯曰:“韩、魏之君必反矣。”知伯曰:“何以知之?”郗疵曰:“以其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而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今城不没者三板,臼灶生蛙,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韩魏之君无熹志而有忧色,是非反如何也?”
明日,知伯以告韩、魏之君曰:“郗疵言君之且反也。”韩、魏之君曰:“夫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今且将拔矣。夫三家虽愚,不弃美利于前,背信盟之约,而为危难不可成之事,其势可见也。是疵为赵计矣,使君疑二主之心,而解于攻赵也。今君听谗臣之言,而离二主之交,为君惜之。”趋而出。郗疵谓知伯曰:“君又何以疵言告韩、魏之君为?”知伯曰:“子安知之?”对曰:“韩、魏之君视疵端而趋疾。”
郗疵知其言之不听,请使于齐,知伯遣之。韩、魏之君果反矣。
《战国策·赵策一·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
围晋阳三年。襄子谓张孟谈曰:“粮食匮,城力尽,士大夫病,吾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如?”张孟谈曰:“臣闻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则无为贵知士也。君释此计,勿复言也。臣请见韩、魏之君。”襄子曰:“诺。”
张孟谈于是阴见韩、魏之君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君为之次矣。”二君曰:“我知其然。夫知伯为人也,麁中而少亲,我谋未遂而知,则其祸必至,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谋出二君之口,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二君即与张孟谈阴约三军。张孟谈以报襄子,襄子再拜之。
《战国策·赵策一·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
10. 下对文中划线都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 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
B. 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
C. 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
D. 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桓子是春秋末晋国六卿之一。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春秋末国君的权力衰落了,实权由知伯、魏桓子、赵襄子等六家大夫把持。魏桓子的“桓”是谥号。
B. 三板,六尺。古代夯土筑墙所用的板,每块高二尺,三板为六尺。
C. “趋而出”中的“趋”和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的“趋”意义不同。
D. “经史子集”是古代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战国策》,又称《国策》,国别体史书,和编年体史书《左传》均属于“史”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桓子反对割地是因为知伯无故索地并且重欲无厌。
B. 郗疵认为韩、魏必反的理由是即将灭赵并三分赵地,可是韩、魏之君面有忧色。
C. 郗疵知道知伯没有听信自己的建议,请求出使齐国避祸。
D. 张孟谈暗中见到韩、魏之君并成功和韩、魏结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疵为赵计矣,使君疑二主之心,而解于攻赵也。
(2)臣闻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则无为贵知士也。
14. 春秋末期的晋国时局错综复杂,谋士往往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则材料中任章、郗疵、张孟谈分别为自己的君主提供了怎样的建议?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D 11. D 12. A
13. (1)这是郄疵在为赵国谋划,以便使您怀疑韩、魏两国,进而瓦解三家攻赵的盟约。
(2)臣下听说这样的话,家邦灭亡不能使它复存,家邦危险不能使它安定,那么就不用看重智士了。
14. 任章建议魏桓子答应知伯的索地要求,同时和同样被索地的邻国结盟并战胜知伯;郗疵建议知伯防范韩、魏反叛,知伯不相信,最后韩、魏反叛,知伯灭亡;张孟谈建议不要放弃坚守,以唇亡齿寒的道理游说韩、魏,和韩、魏成功结盟灭亡知伯。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所以您不如把土地给他,以便使知伯越来越骄横。您怎么能放弃和天下诸侯共同图谋知伯的机会,却偏偏让我国成为知伯的攻击对象呢?”魏桓子:“好吧。”于是就把一个有万户人家的城邑给了知伯。
“君不如与之”主谓宾齐全,后面断开,排除A;
“以天下图知氏”是“释”的宾语,中间不断开,排除BC。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的能力。
C.快步走;奔赴、走向。句意:说完就快步出去了/我曾经走到百里之外。
D.“和编年体史书《左传》均属于‘史’部”错误,《左传》属于经部。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并且重欲无厌”错误,根据“无故索地,故弗予”可知,没有“重欲无厌”。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计”,谋划;“解”,瓦解。
(2)“存”,使……复存;“贵”,看重;“知”,通“智”,智士。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君予之地,知伯必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可知,任章建议魏桓子答应知伯的索地要求,同时和同样被索地的邻国结盟并战胜知伯;
根据“韩、魏之君必反矣”“郗疵知其言之不听,请使于齐,知伯遣之。韩、魏之君果反矣”可知,郗疵建议知伯防范韩、魏反叛,知伯不相信,最后韩、魏反叛,知伯灭亡;
根据“君释此计,勿复言也。臣请见韩、魏之君”“臣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君为之次矣”可知,张孟谈建议不要放弃坚守,以唇亡齿寒的道理游说韩、魏,和韩、魏成功结盟灭亡知伯。
参考译文:
知伯向魏桓子索要土地,魏桓子不给。任章问他道:“为什么不给他呢?”桓子说:“无缘无故来索要土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没有缘由就索取土地,邻国一定害怕;胃口太大又不知满足,天下的君主一定都害怕。假使你把土地给了他,知伯必定越发骄横。一骄横就会轻敌,邻国害怕就自然会相互团结。用相互团结的军队来防御对付轻敌的国家。知伯肯定活不长了!《周书》上说:‘想要打败他,一定先要帮他一把;想要夺取他,一定先要给他一点。’所以您不如把土地给他,以便使知伯越来越骄横。您怎么能放弃和天下诸侯共同图谋知伯的机会,却偏偏让我国成为知伯的攻击对象呢?”魏桓子:“好吧。 ”于是就把一个有万户人家的城邑给了知伯。知伯很高兴,于是就又向赵国索取蔡、皋梁等地,赵国不答应,知伯就围攻晋阳。这时韩魏从城外反击,赵氏从城内接应,知伯于是很快就灭亡了。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知伯胁从韩、魏的军队一道进攻赵国。首先水困晋阳,离淹城只有三版。郗疵对知伯说:“韩、魏的君主肯定会背叛我们。”知伯问:“何以见得?”郗疵说:“从他们的脸上和军事形势上判断就可以知道。韩、魏国军队尾随我们进攻赵国,可以想见如果赵国灭亡,那灾难必然会降到韩、魏头上。虽然贤君跟韩、魏相约灭赵以后就和韩、魏三分赵国领土,可是现在晋阳只差三版就被淹没,连石白和炉灶都长了青蛙,饿到了人吃马的地步,晋阳指日陷落,然而韩、魏君主不但不喜,反倒忧愁,这就是一种反叛的迹象!”
次日,知伯就把这话告诉韩、魏两国君主,说:“郗疵说两位君主就要背弃盟约。”韩、魏两君说:“灭赵以后我们三国可以三分赵地,而且晋阳马上就要陷落。韩、魏两君虽然愚鲁,也不至于放弃就要到来的利益,甚至背弃盟约去做那种危险的、无望之事,这是不容置疑的。这种形势发展的结局是可以预见的。这是郗疵在为赵国谋划,以便使贤君怀疑韩、魏两国,进而瓦解三国攻赵的盟约。如今贤君竟听信奸臣的谗言,而离间和韩、魏两国的邦交,我们真为贤君感到惋惜。”说完就快步出去了。郗疵又来对知伯说:“贤君为什么要把臣的话告诉韩、魏王呢?”知伯说:“你怎么知道我告诉了他们了呢?”郗疵说:“因为韩、 魏两王临走时,用眼睛瞪我一下才快步走开。”
郗疵见知伯不采纳自己的建议,就主动请求知伯派他到齐国去,于是知伯就派他去齐国。不久韩、魏君主果然反叛。
《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
晋阳被围三年。赵襄子对张孟谈说:“晋阳城粮食匮乏,财力已尽,士大夫也病了,我不能坚守了。想要带领晋阳城投降了,怎么样?”张孟谈说:“臣下听说这样的话,国家灭亡不能使它复存,国家危险不能使它安定,那么就不用看重智士了。请您放弃这个计划,不要再说了。”赵襄子说:“好。”
张孟谈于是暗中进见韩、魏之君说:“臣下听说嘴唇没有了,那么牙齿就要受寒,现在智伯率领二国之君进攻赵国,赵国将要灭亡了,赵国灭亡那么二君也要跟着灭亡。”两位国君说:“我们知道是这样的。那智伯的为人,内心严厉而很少亲近别人,我们的计谋没有成功而被他知道,那么大祸一定来到,对这件事怎么办?”张孟谈说:“计谋从两位国君的口里说出,进入臣下的耳朵,没有什么人知道。”二君就和张孟谈私下约定三军的行动。张孟谈把情况报告给赵襄子,赵襄子再次拜谢了他。
《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解珮令·自题词集
[清]朱彜尊[1]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2]。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3]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注:[1]朱彝尊,明末清初词人。少壮时曾与爱国志士结交,从事抗清复明斗争。后来事败出亡,飘零四方。后将这时期所作的部分词篇编成《江湖载酒集》,并题此词。[2]“空中传恨”:用词表达心中的怨恨。旧称歌词为“空中语”。[3]秦七,北宋词人秦观;黄九,北宋词人黄庭坚:玉田,南宋词人张炎(号玉田)。
15. 下列有关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半是”在此可理解为“大多是”,与前文“把平生、涕泪都飘尽”呼应,蕴含着复杂的情感。
B. 上片反问“几曾围燕钗蝉鬓”,下片直陈“且分付歌筵红粉”,看似相反的表述体现词人心境的变化。
C. “不师秦七”句言自己填词的师承,表示难以师法秦观、黄庭坚这样的大词人,只能效仿张炎的词风。
D. “落拓江湖”以下数句,词人自画其境况,以伤心语抒失意之慨,颓丧之情跃然纸上。
16. 这首《解珮令·自题词集》以词序词,包含了词人对自己生平和创作的总结,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词分析其中的情感变化。
【答案】15. C 16. ①曾经有建功立业的抱负,为复国大业磨剑结客,充满豪情;②自“老去填词”以下数句,抒发其壮志难酬,只能以填词写愤诉恨的无奈。③词人自述作词师承和创作风格,自信中别有人生寄托;④自“落拓江湖”以下数句蕴涵着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失意和感伤。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C.“难以师法……只能效仿”错。不师:不学,而不是“难以学习”。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曾经有建功立业的抱负,为复国大业磨剑结客,充满豪情。“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这是说,词人的性格,本来是豪爽刚毅的,与豪侠结友,佩剑自随,想建立一番事业,但事与愿违,处处碰壁,洒尽涕泪而已。
②“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年华老去填写歌词,有一半是在虚空中传递愁恨。抒发其壮志难酬,只能以填词写愤诉恨的无奈。
③词人自述作词师承和创作风格,自信中别有人生寄托。“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词人认为秦少游之词,偏于柔婉;黄山谷之词,偏于奇崛。他对张玉田崇尚清空,乃奉为圭臬,认为己词之风格,与玉田接近。
④自“落拓江湖”以下数句蕴涵着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失意和感伤。“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这几句是照应开头,壮志未酬,垂暮之年,封侯无分,只好“老去填词”,落拓江湖而已。表达了英雄失志的悲哀与无可奈何的愁绪。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这一句,和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一句,都是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2)善用典故是李商隐创作的一大特点,如《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化用了“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
(3)“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朝灭亡原因是“____________”;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劝谏唐太宗吸取历史上王朝灭亡的教训,指出要想国家安定,“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风急天高猿啸哀 ②. 杜鹃啼血猿哀鸣 ③. 沧海月明珠有泪 ④. 蓝田日暖玉生烟 ⑤.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⑥. 必积其德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啸、沧、施、德。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楼”之称。据《梦溪笔谈》记载了因常有鹳雀栖息于楼上而得名的鹳雀楼造型雄奇高拔,不可谓世所罕见。它原是一座戍楼,军士凭此瞭望敌情。
及至唐代,军事功能渐失,常有文人墨客登临赏景,成为美名远扬的“赛诗楼”。唐代诗人王之涣就有一首著名的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然而鹳雀楼名声虽大,却 ① ——13世纪初毁于战乱,就连其遗址残迹,亦在明朝时被泛滥的黄河淹没。
1992年,近百名专家学者联名倡议重建鹳雀楼,十年之后,复建的鹳雀楼 ② ,千年英姿得以重现。
千余年 ③ ,唐人笔下的鹳雀楼,今日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尚未见楼,嘤嘤鸟鸣先萦绕耳畔。登楼远眺,天开地阔,顿有“荡胸生层云”之感——上有一碧如洗之长空,下有五谷丰登之沃野,黄河宛若一条金色飘带蜿蜒向前,壮阔中透着旖旎,磅礴间又现温柔。
是啊,若无黄河经天亘地、浩浩汤汤之胜景,哪里有鹳雀楼千载不息之隆名?建造于黄河、辉煌于黄河、湮没于黄河、重生于黄河!饱经沧桑的鹳雀楼,正是黄河流域巨大变迁的见证者、黄河文化深厚精髓的集大成者,而其“更上一层楼”的精神气韵,早已成为这方热土生生不息的发展密码。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请从“增文势”“广文义”两个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命途多舛 ②拔地而起 ③沧海桑田
19. 原句中,“据《梦溪笔谈》记载了”句式杂糅,将“据《梦溪笔谈》记载”和“《梦溪笔谈》记载了”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可改为“据《梦溪笔谈》记载”或“《梦溪笔谈》记载了”;“不可谓世所罕见”否定不当,不合逻辑,根据语境,此处应是“可谓世所罕见”或“不可谓不世所罕见”。
20. 增文势: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运用了“⋯⋯于黄河”的句式,整齐而有节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朗朗上口,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广文义:由建造至辉煌,由辉煌至湮没,由湮没到重生,句子层层推进,增加语句的内涵,丰富语句的思想内容。有层次且更全面地表现出鹳雀楼与黄河的密切关系。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文“13世纪初毁于战乱,就连其遗址残迹,亦在明朝时被泛滥的黄河淹没”可知,此处要表达的意思是鹳雀楼屡经灾难,可填“命途多舛”。命途多舛:指经历坎坷,多灾多难。
第二空,结合前文提及鹳雀楼造型“雄奇高拔”和“重建鹳雀楼”,可填“拔地而起”。拔地而起:指山峰、植物、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形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非常陡峭、高耸。
第三空,语段提及鹳雀楼从北周、唐代、明代到现在的情况,语境中体现千余年来鹳雀楼变化之大,可填“沧海桑田”。沧海桑田: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
一是句式杂糅,“据《梦溪笔谈》记载了”句式杂糅,将“据《梦溪笔谈》记载”和“《梦溪笔谈》记载了”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可改为“据《梦溪笔谈》记载”或“《梦溪笔谈》记载了”;
二是不合逻辑,“不可谓世所罕见”否定不当,不合逻辑,根据语境,此处应是“可谓世所罕见”或“不可谓不世所罕见”。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能力。
增文势:句子“建造于黄河、辉煌于黄河、湮没于黄河、重生于黄河”使用了排比修辞,运用了“⋯⋯于黄河”的句式,整齐而有节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建造于黄河”“辉煌于黄河”“湮没于黄河”“重生于黄河”朗朗上口,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广文义:“建造于黄河、辉煌于黄河、湮没于黄河、重生于黄河”由建造至辉煌,由辉煌至湮没,由湮没到重生,句子层层推进,增加语句的内涵,丰富语句的思想内容。鹳雀楼由建造至辉煌,由辉煌至湮没,由湮没到重生,都离不开黄河,有层次且更全面地表现出鹳雀楼与黄河的密切关系。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体免疫系统担负着抵御外来细菌、病毒、异物等入侵的职责。它会对不属于人体的物质进行分辨,帮助人体“排除异己”,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但若免疫系统的反应超出了应有的程度,就会对自身正常的组织或器官造成误伤,从而使人体出现过敏症状。
我们知道,过敏常发生在一部分相对固定的人群中,某类人先天的免疫系统就存在缺陷,他们的免疫系统异于常人,易做出“不辨敌友、无端攻击”的举动,___ ① ___。我们称这类人具有过敏体质。过敏体质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双亲都是过敏体质,那么其子代是过敏体质的概率为60%到80%。___ ② ___,但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并非一定会发生过敏,这是因为过敏还需外因即环境因素——人接触到过敏原及其他刺激因素。
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被称为过敏原,当具有过敏体质的人首次接触到过敏原后,机体并不会立刻产生过敏症状,但是免疫系统会将这类物质识别为“有害”并保存记忆。___ ③ ___,他们的免疫系统就会快速做出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过敏症状。
2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B. 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C. 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D. 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D 22. ①从而导致过敏的发生;②遗传因素是导致过敏的内因;③如果再次接触到这种过敏原。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排除异己”指排除“入侵”的细菌、病毒、异物等,表特殊含义。
A.表示否定或讽刺;
B.表示强调突出;
C.表示直接引用;
D.表示特殊含义。“词汇”和“文法”是中国人民在建筑实践中普遍承认并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后面是句号,表明此处是一个结论句,而前面讲的是某类易过敏人群的特征,故而此处可填“从而导致过敏的发生”之类的句子。
②处前面讲过敏体质具有遗传倾向,后面语境谈到“过敏还需外因即环境因素”,根据提示可知此处填“遗传因素是导致过敏的内因”之类的句子。
③处前面讲当具有过敏体质的人首次接触到过敏原后的反应,结合后面提及的免疫系统的反应,可填写“如果再次接触到这种过敏原”。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莫里哀说:“对于聪明人来说,劝告是多余的;对于愚昧人来说,劝告是不够的。”
(2)《意大利报》的发行人朗根尼西说:“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3)汉代王符的《潜夫论;明暗》中说道:“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意思是:君主耳聪目明的原因是广泛听取意见,闭聪塞听的原因是只片面听取某种意见。
以上材料有一定启示意义。《中国青年报》的“青年之路”栏目邀请身为高三学子的你为他们写一篇文章。请你面向青年读者,结合上述材料,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忠言逆耳利于行
漫漫人生路上,总有许许多多的岔路口等你面临。左面也许是平坦宽阔的康庄大道,右面也许是充满玄机的万丈深渊,朝左还是朝右?这时候常常会有“忠告”,为你选择,替你指路。能做出正确选择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他们能接受逆耳忠言、苦口良药,所以我们只有明辨并接受逆耳忠言,才能顺利走向成功。
逆耳忠言如镜,以之可鉴得失。魏征屡次顶撞太宗,太宗能明鉴受之,方得贞观之治。项羽刚愎自用,仅因几句忠告之言,竟疏远了亚父范增,终被迫乌江自刎。孟尝君接受冯谖之言,终居相位数十年。魏征之言可定大逆之罪,却能点出太宗治国之得失,范增之言逆耳,却蕴含成功之道,冯谖之言难以让孟尝君接受,却为他指出了治理封地的得失。可以说若没有他们的忠告,就不会有贞观之治和孟尝君的富贵。忠言虽然逆耳,但却是歧途上的最佳警钟。
逆耳忠言如星,以之可明方向。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却不顾“欲求超胜,必须贯通”之忠言,终尝闭关锁国之恶果。楚怀王不听屈原联齐抗秦之忠言,终于客死他乡。秦穆公不听蹇叔之忠言,终落得大败而归。徐光启的话指明了民族应有的发展方向,却冲击了满清“骑射为本”的思想,倘若清王朝不是对其不屑一顾,怕是就不会再有所谓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了吧;若是楚怀王听取屈原忠言,远离秦使张仪的糖衣炮弹,怕是也不会有秦王朝的统一吧;若是穆公听取蹇叔之言,也不会受其大败之辱吧。由此可见,忠言虽然逆耳,却能使人悬崖勒马,重归正途。
逆耳忠言如令,可以定成败。仲达的兵马已达城下,却因猜疑而回绝了攻城之请,反是错失良机。子产告诫子太叔以猛政治民,但太叔却以宽政治民,致使盗贼横行;夫差不听信伍子胥之忠言,终被勾践灭国。倘若他们听取了忠告,三国也许会提前结束,太叔也许会与子产齐名,夫差也就不会亡国。因为忠言与他们内心的想法不符,就回绝其言,往往会引人走上失败之路。由此可见,忠言虽然逆耳,却能打开成功之门,避开失败的深渊。
当我们走在追求成功的路上的时候,请谨慎对待那些逆耳的忠言,因为它们,可能指引我们走上真正的成功之路,当你拒绝了它们,也就可能亲手关闭了成功的大门,所以请接受逆耳忠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则材料意思是要敢于犯错,不能只接受别人的意见,即使犯了错,在实践中的错误教训也可以让自己成长。如果说莫里哀的话,是忠告对象的客观情况造成的无需忠告的话,第二则材料朗根尼西这话则是对象主观上的拒绝听取意见。在一定范围内,自己去摸索前进包括犯错误走到死胡同撞了南墙再回来,这也是成长的一途径,是与听取意见相辅相成的。因为,意见有正确与否,善意与恶意与否,适合我自己与否(小马过河之类)。第三则材料引导学生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可偏听偏信。这是在主张听取的基础之上,提出正确的听忠告的方法。
由此可知,材料的核心就是“意见”,一则是不需要意见,一则是需要意见。“请你面向青年读者”给出了写作营构的情境,写作者的身份,也给出了写作面向的对象。这里引导考生结合高三学子的身份,表达“青年之路”上的经验和思考。面向包括众多青年在内的广大读者,需要辩证地谈论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如何看待成长和意见的关系。
综上所述,本次作文的立意是要关照关键词“忠告”“意见”等与“青年之路”。写作时可以从某一角度切入,联系实际,表明成长也需要意见;也可以联系实际,表明生活中的行为和现象。切记不能过于绝对化,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意见,因为听不听意见,一看发出意向,二看意见的具体内容,三看意见的时机等等。重点需要分析,哪些情况之下哪些意见需要听,哪些不必听等。行文构思上,考生可以展开论述“怎么做”,即青年怎么听取意见,如“不听”“偏听”“兼听”的情况论述以及听到意见时的具体做法;也可以解读“为什么”,即为什么“听”和为什么“不听”。自然,也可以综合来谈。角度选择得当,层次设计合理,说理清晰透彻自是佳作。
立意:
1.盛德而卑,虚己受人。
2.从善如流,助我成长。
3.忠言逆耳,我自斟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韶关市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综合检测(一)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西方有句古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广东省韶关市等四地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等5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zip,共2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韶关市等四地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等5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