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课堂同步练-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39094/0-16983819154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课堂同步练-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39094/0-1698381915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课堂同步练-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39094/0-1698381915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课时作业,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①二氧化硅 ②碘 ③食盐 ④蔗糖 ⑤磷酸
A.②④⑤B.①②④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2.硫化锌是一种优良的宽带隙半导体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在充电的同时合金化反应的特点。在充电过程中负极材料晶胞的组成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转化为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每个晶胞中的个数为1
C.若的晶胞参数为,则EF间的距离为
D.在晶胞体对角线的一维空间上会出现“ ”的排布规律
3.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等离子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一种特殊的液态物质
B.超分子具有分子识别和自组装的特征
C.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是鉴别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
D.利用红外光谱实验可确定青蒿素分子中含有的部分基团
4.氨硼烷是种有效、安全的储氢材料,可由硼烷和氨气合成,其结构与乙烷相似。下列关于氨硼烷的性质推测不合理的是
A.氨硼烷为分子晶体
B.其沸点比乙烷高得多
C.氨硼烷难溶于水
D.加热时可缓慢释放出
5.一种固体导电材料为四方晶系,其晶胞参数为a pm、a pm和2a pm,晶胞沿x、y、z的方向投影(如图所示),A、B、C表示三种不同原子的投影,标记为n的原子分数坐标为,的摩尔质量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表示的是Ag原子B.距离Hg最近的Ag有8个
C.m原子的分数坐标为D.该晶体的密度为
6.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瓶”、冰水混合物。都是混合物
B.金刚石、石墨和都属于分子晶体
C.磷酸钙是难溶性弱电解质,富勒烯属于有机物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是化学变化,属于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7.由K、I、O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晶体的化学式为B.与K距离最近且相等的O的个数为6
C.该晶胞中K与O间的最短距离为D.该晶体的密度为
8.科技创新让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世瞩目。对下列科技创新所涉及化学知识判断正确的是
A.“战袍”利用微信小程序,调控石墨烯片加热保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互为同分异构体
B.冰墩墩的外壳材质主要是有机硅橡胶,有机硅橡胶是纯净物
C.主火炬96块小雪花和6个橄榄枝组成,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因此雪花为非晶体
D.速滑竞赛服使用聚氨酯材料可减少空气阻力,聚氨酯是高分子材料
9.由Al元素和N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N原子位于晶胞体对角线的处。假设该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晶胞中相距最近的两个N原子之间的距离为
A.B.C.D.
10.一种含钒超导材料的晶胞结构及晶体结构俯视图如下图,晶胞参数为xnm、xnm、ynm,摩尔质量为Mrg/ml。(Sb原子有两种位置关系,分别用Sb1和Sb2代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B.与Cs原子距离最近的Sb1原子有6个
C.基态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M
D.该含钒超导材料的晶体密度为
二、填空题
11.回答下列问题
(1)锌的四种卤化物晶体的熔点数据如下表:
与熔点相差较大,、、熔点依次增大,原因是 。
(2)已知顺、反丁烯二酸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从结构角度分析顺丁烯二酸的小于反丁烯二酸的的原因是 。
12.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坐标为(,,),则原子2和3的坐标分别为 、
13.GaAs的熔点为1238℃,硬度大,难溶于水。密度为ρg·cm-3,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GaAs与GaN具有相同的晶胞结构,则二者晶体的类型均为 ,GaAs的熔点 (填“高于”或“低于”)GaN。Ga和As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Gag•ml-1和MAsg•ml-1,原子半径分别为rGapm和rAspm,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则GaAs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 。
14.六羰基铬[Cr(CO)6]用于制高纯度铬粉,它的沸点为220℃。Cr(CO)6的晶体类型是 。
15.砷化硼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与砷原子紧邻的硼原子有 个,与每个硼原子紧邻的硼原子有 个,若其晶胞参数为bp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列出表达式,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6.某种氮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晶胞密度为,U原子半径为,N原子半径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 (用含的计算式表示)。
17.回答下列问题:
(1)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体结构,边长为,晶胞中K、I、O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与K紧邻的O的个数为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晶体的密度为 (列式表示)。
(2)若晶胞中处于左下角顶角的K原子的坐标参数为,位于下底面面心位置的O原子的坐标参数为,在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处于各顶角位置,设左下角顶角的I原子的坐标参数为,则K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
18.完成下列问题
(1)铜银合金是优质的金属材料,其晶胞与铜晶胞类似,其中Ag位于顶角,Cu位于面心,如图1所示。
①该铜银合金的化学式是
②已知该铜银晶胞的参数为a cm、晶体密度为ρ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为 ml-1(用代数式表示,下同)
③若Ag、Cu的原子半径分别为bcm、ccm,则该晶胞中原子空间利用率φ=
(2)ZnF2具有金红石型四方结构,KZnF3具有钙钛矿型立方结构,两种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
①ZnF2和KZnF3晶体(晶胞顶角为K+)中,Zn2+的配位数之比为 。
②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ZnF2晶体的密度为 g·cm-3(用含a、c、NA的代数式表示)。
③KZnF3晶胞中A离子的坐标参数为(0,0,0),B离子的坐标参数为(1,0,0),C离子的坐标参数为(0,1,0),则D离子的坐标参数为
19.天然硅酸盐组成复杂,阴离子的基本结构单元是SiO四面体,如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链状、网状等结构,图(b)为一种无限长双链的多硅酸根,其中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 ,化学式为 (用n代表聚合度)。
20.液晶概念: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既具有液体的 性,又具有晶体的 的物质。
三、实验题
21.、、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将与溶液混合,加入氨水调节溶液下反应可得到沉淀,其装置如图1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已省略),再将所得沉淀干燥并在下煅烧,可得到产品。
(1)实验室利用固体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试剂瓶、玻璃棒、 。
(2)组装好仪器,加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 。
(3)三颈烧瓶中未加氨水时就生成沉淀,同时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未加氨水时三颈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滴加氨水有利于生成的原因是 。
(4)利用合成的方法如图2,写出“硫化”的化学方程式 。
(5)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3所示,以A点为原点建立分数坐标,已知A点坐标为,B点坐标为,则C点坐标为 。
22.铁氮化合物(FexNy)在磁记录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某FexNy的制备需铁、氮气、丙酮和乙醇参与。
(1)Fe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丙酮(CH3CCH3O)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1ml丙酮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3)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4)乙醇的沸点高于丙酮,这是因为 。
(5)某FexNy的晶胞如图1所示,Cu可以完全替代该晶体中a位置Fe或者b位置Fe,形成Cu替代型产物Fe(x-n)CunNy。FexNy转化为两种Cu替代型产物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更稳定的Cu替代型产物的化学式为 。
1-溴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沸点为71℃,密度为1.36g·cm-3。实验室制备少量1-溴丙烷的主要步骤如下:步骤1:在仪器A中加入搅拌磁子、12g正丙醇及20 mL水,冰水冷却下缓慢加入28mL浓H2SO4;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加入24gNaBr。
步骤2:如图所示搭建实验装置,缓慢加热,直到无油状物馏出为止。
步骤3:将馏出液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相。
步骤4:将分出的有机相转入分液漏斗,依次用12mLH2O、12mL 5% Na2CO3溶液和12 mL H2O洗涤,分液,得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得1—溴丙烷。
(1)仪器A的名称是 ;加入搅拌磁子的目的是搅拌和 。
(2)反应时生成的主要有机副产物有2溴丙烷和 。
(3)步骤2中需向接受瓶内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
(4)步骤2中需缓慢加热使反应和蒸馏平稳进行,目的是 。
(5)步骤4中用5%Na2CO3溶液洗涤有机相的操作:向分液漏斗中小心加入12 mL5%Na2CO3溶液,振荡, ,静置,分液。
2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的精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为:
①准确称取mg干燥后的NaCl固体细粒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中;
②用滴定管向A仪器中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到A仪器的刻度,
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V cm3。
(1)步骤①中仪器A最好使用 (填序号)
A.量筒 B.烧杯 C.容量瓶 D.试管
(2)步骤②中是否用酸式滴定管还是用碱式滴定管 ,理由是 。
(3)能否用水代替苯 ,理由是 。
(4)已知NaCl晶体中,靠得最近的Na+、Cl-间的距离为a cm(如图),则用上述方法测得的阿伏加德常数NA的表达式为 。
物质
熔点/℃
827
275
394
446
物质
电离平衡常数
参考答案:
1.A
【详解】离子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是原子晶体,所以②④⑤都是分子晶体,①是原子晶体,③是离子晶体。答案选A。
2.C
【详解】A.由图可知,晶胞中,锌离子的个数是4,硫离子的个数是4,所以化学式中两者个数相同,,晶胞中,锌离子的个数是2,硫离子的个数是2,所以化学式中两者个数相同,,两者化学式相同,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需要转移电子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
B.每个晶胞中硫原子的个数为:,锌和锂的原子个数之和为7,根据化合价之和为零得到的个数为1,锂的个数是6,B正确;
C.若的晶胞参数为,由图可知则E位于内部小正方体的体心,8个锂离子构成正方体,边长为晶胞参数的一半,根据勾股定理可得EF间的距离为,C错误;
D.由图可知,在晶胞体对角线的一维空间上会出现“ ”的排布规律,D正确;
故选C。
3.A
【详解】A.等离子体中的微粒带有电荷且能自由运动,使得等离子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等离子体是物质在气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气态微粒聚集体,故A错误;
B.超分子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组成复杂的,有组织的聚集体,具有分子识别和自组装的特征,故B正确;
C.鉴别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X射线衍射实验,故C正确;
D.在有机物分子里,组成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的状态,其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率相当,利用红外光谱实验可确定青蒿素分子中含有的部分基团,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4.C
【详解】A.氨硼烷的结构与乙烷相似,为分子晶体,故A正确;
B.氨硼烷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其沸点比乙烷高,故B正确;
C.氨硼烷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氨硼烷能溶于水,故C错误;
D.氨硼烷是有效、安全的储氢材料,加热硼烷氨时,它首先会聚合成(NH2BH2)n,如果继续加热,再继续聚合成(NHBH)n,所以加热时可缓慢释放出,故D正确;
选C。
5.D
【详解】A.A原子在晶胞内,1个晶胞含有A原子8个,B原子在顶点和晶胞中心,B原子数为,C原子在棱上、面上,C原子数,A是I、B是Hg、C是Ag,A正确;
B.A是I、B是Hg、C是Ag,距离Hg最近的Ag有8个,B正确;
C.据n的原子分数坐标为(,,),则m原子在x轴的坐标为、y轴坐标为,z轴坐标为,所以m原子的分数坐标为(,,),C正确;
D.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g2HgI4的摩尔质量为Mg•ml-1,该晶体的密度为×1030g•cm-3,D错误;
选D。
6.D
【详解】A.“水瓶”是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水瓶”为混合物,冰水混合物、CuSO4·5H2O为纯净物,故A错误;
B.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石墨、C60属于分子晶体,故B错误;
C.磷酸钙为强碱弱酸盐,磷酸钙难溶于水,属于强电解质,故C错误;
D.石墨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它们之间转化属于化学反应,变化过程中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答案为D。
7.D
【详解】A.K原子位于晶胞顶点,个数为=1,I原子为体心,个数为1, O原子位于面心,个数为=3,故该晶体的化学式为KIO3,A错误;
B.O与K距离最近为面对角线的一半,故与K距离最近且相等的O有12个,B错误;
C.O与K距离最近为面对角线的一半,距离为,C错误;
D.该晶体的密度为,D正确;
答案选D。
8.D
【详解】A.石墨烯是碳的单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冰墩墩的外壳材质主要是有机硅橡胶,有机硅橡胶是高聚物,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雪花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且雪花在熔化时,具有确定的熔点,故雪花属于晶体,故C错误;
D.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以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材料,聚氨酯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9.A
【详解】晶胞中Al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一个晶胞中Al原子数目为,N原子位于晶胞内部,一个晶胞中N原子数目为4,则晶胞质量为;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两个N原子距离为底面对角线长度的二分之一,设为a cm,则晶胞边长为,则晶胞体积为,所以密度为g/cm3=,则a=。
故选A。
10.B
【详解】A.根据晶体结构俯视图判断,该晶胞底面为菱形,该菱形中邻边存在60°和120°两种角度。结合均摊法可知,晶胞中Cs位于晶胞顶点,共4×+4×=1个,V位于面心和体心,共4×+1=3个,Sb位于棱心和体内,共2×+2×+4=5个,则晶体中粒子个数比Cs : V : Sb =1:3∶5,则晶体的化学式为:,故A正确;
B.以顶点的Cs为观察对象,与Cs原子距离最近的Sb1原子棱心上,Cs原子的上方晶胞中也有1个棱心Sb1,共2个,故B错误;
C.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为:,占据的最高能层为第三层,符号是M,故C正确;
D.该晶胞的质量为:,晶胞的体积为,晶胞的密度为:,故D正确;
故选:B。
11.(1)是离子晶体,是分子晶体,融化时分别破坏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强于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点越高
(2)顺丁烯二酸发生一级电离后,更易形成稳定的分子内氢键,使二级电离更困难
【详解】(1)根据表格中物质的熔点可知,的熔点较高是离子晶体,熔点较低是分子晶体,融化时分别破坏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强于分子间作用力;根据熔点、、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点越高;
(2)由顺、反丁烯二酸的结构简式可知,顺丁烯二酸发生一级电离后形成具有对称氢键的环状结构,所以二级电离更困难。
12. (,,0) (0,0,)
【详解】由晶胞结构中各原子所在位置可知,原子2位于底面面心,其坐标为,原子3和原子1只有Z坐标相同,坐标为。
13. 原子晶体 低于
【详解】GaAs的熔点为1238℃,熔点高,所以属于原子晶体;As原子的半径大于N原子,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越小,熔点越高,所以GaAs的熔点低于GaN;根据均摊原则,GaAs晶胞中Ga原子个数是4、As原子数是,1个晶胞中原子的总体积是;根据晶体密度的计算公式,cm3,GaAs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
14.分子晶体
【详解】六羰基铬[Cr(CO)6]的沸点为220℃,沸点比较低,故Cr(CO)6的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
15. 4 12
【详解】由均摊法计算该晶胞中砷原子个数为4,硼原子个数为8×+6×=4,与每个硼原子紧邻的硼原子有12个(以面心B原子为例,同层4个,上层和下层各4个,共12个);晶胞质量为 g,晶胞体积为(b×10-10)3cm3,晶体密度为 。
16.
【详解】由题图的晶胞结构可知,U的个数为,N的个数为,则U和N的总体积为[4×(r1×10-7)3+8×(r2×10-7)3]cm3=(r×10-21+r×10-21)cm3,晶胞体积为,则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
17.(1)
(2)
【详解】(1)K、O构成面心立方结构,K的配位数为12;该晶胞中K位于顶点,个数为,I位于体心,个数为1,O位于面心,个数为,则晶胞质量为;密度为。
(2)根据的化学式及晶胞结构可知的另一晶胞结构中I处于顶角,O处于棱心,K处于体心,则K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18.(1) AgCu3(或Cu3Ag) ×100%
(2) 1∶1 (0,,)
【详解】(1)①6个铜原子位于立方体面心,8个银原子位于顶角,则该晶胞含×6=3个铜原子、8×=1个银原子,所以该铜银合金的化学式为AgCu3或Cu3Ag;
②AgCu3的摩尔质量为300 g·ml-1,根据ρ=得ρ g·cm-3=,所以NA=ml-1;
③晶胞中原子空间利用率=×100%=×100%=×100%。
(2)①ZnF2晶胞中,白色球表示的离子数目为1+8×=2,黑色球表示的离子数目为2+4×=4,故白色球表示Zn2+、黑色球表示F-,则Zn2+的配位数为6;KZnF3晶胞中,灰色球表示的离子数目为8×=1,黑色球表示的离子数目为6×=3,白色球表示的离子数目为1,则白色球表示Zn2+,Zn2+的配位数为6,故ZnF2和KZnF3晶体中Zn2+的配位数之比为1∶1;
②ZnF2晶胞中相当于含有2个“ZnF2”,晶胞的质量= g,晶胞的体积=a×10-7 cm×a×10-7cm×c×10-7cm=a2c×10-21 cm3,则晶体的密度=
g·cm-3;
③D离子处于晶胞左侧面的面心位置,由A、B、C离子的坐标参数可知,D离子的坐标参数为。
19. 2∶5.5 [Si4O11]
【详解】n个SiO2通过共用顶点氧离子可形成双链结构,找出重复的结构单元,如图:,由于是双链,其中顶点氧占,Si原子数为4,O原子数为4×+6×+4+2=11,其中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2∶5.5,化学式为[Si4O11]。
20. 可流动性 各向异性
【解析】略
21.(1)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2)方法1: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右侧导管置于水中,微热(或手捂)三颈烧瓶,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去热源,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2:将右侧导管用止水夹夹紧,向分液漏斗中加水,若分液漏斗中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 氨水与反应生成,增大浓度,促进生成
(4)
(5)
【分析】与溶液混合,加入氨水调节溶液,下反应可得到沉淀,沉淀干燥煅烧得到;
【详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用固体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试剂瓶、玻璃棒、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2)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故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方法1: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右侧导管置于水中,微热(或手捂)三颈烧瓶,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去热源,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方法2:将右侧导管用止水夹夹紧,向分液漏斗中加水,若分液漏斗中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三颈烧瓶中加入、溶液,未加氨水时就生成沉淀,同时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还生成氯化铵和水,未加氨水时三颈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氨水溶液显碱性,会将碳酸氢根离子转化为碳酸根离子,故滴加氨水有利于生成的原因是氨水与反应生成,增大浓度,促进生成;
(4)“硫化”过程中和加入的反应转化为沉淀和,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还会生成盐酸,化学方程式为:;
(5)C点在x、y、z轴上的投影坐标分别为、、,故其坐标为。
22. [Ar]3d5或1s22s22p63s23p63d5 sp2和sp3 9NA 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同步测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精品课时作业,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聚集状态,晶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精品综合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测定晶体结构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