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4章因式分解(B卷)含解析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939295/0-1698383959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4章因式分解(B卷)含解析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939295/0-16983839599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4章因式分解(B卷)含解析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939295/0-16983839599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因式分解4.1 因式分解优秀一课一练
展开1.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2.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时,提取的公因式是( )
A.B.C.D.
3.下列各式中,不能继续因式分解的是( )
A.B.
C.D.
4.将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结果中不含有因式的是( )
A.B.
C.D.
5.如图,边长为a,b的矩形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则a2b+ab2的值为( )
A.140B.70C.35D.24
6.把多项式x2+ax+b分解因式,得(x+3)(x﹣4),则a,b的值分别是( )
A.a=﹣1,b=﹣12B.a=1,b=12C.a=﹣1,b=12D.a=1,b=﹣12
7.下列多项式:①;②;③;④;⑤.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是( )
A.①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②③④⑤
8.的值为( )
A.B.C.D.353
9.如果能被n整除,则n的值可能是
A.20B.30C.35D.40
10.已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则关于代数式a2﹣2ab+b2﹣c2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大于0B.等于0
C.小于0D.以上均有可能
11.因式分解: .
12.分解因式:= .
13.已知a,b为自然数,且a>b,若(a+b)+(a﹣b)+ab+=243,则a,b的值分别为 .
14.若多项式(,是常数)分解因式后,有一个因式是,则代数式的值为 .
15.如果x+y=-8,x-y=2,那么代数式x2-y2的值是 .
16.已知x+y=0,xy=-6,则x3y+xy3的值是 .
17.现有若干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如图1所示,将其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如图2,根据面积关系,我们有:,请利用拼图分解因式: .
18.若n为正整数,则代数式(n+1)(n+2)(n2+3n)+1的值一定是某个正整数的平方,这个正整数为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19.因式分解
(1);
(2);
(3);
(4).
20.先因式分解,再计算求值:,其中.
21.(1)已知可以被10到20之间的两个整数整除,求这两个整数.
(2)已知关于x的多项式有一个因式是,求实数k的值.
22.设,是否存在实数,使得代数式能化简为?若能,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3.32003-4×32002+10×32001能被7整除吗?为什么?
24.若a、b、c为△ABC的三边.
(1)判断代数式a−2ab−c+b的值与0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满足a+b+c=ab+ac+bc,试判断△ABC的形状.
25.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解答下列问题:
(1)因式分解:________.
(2)填空:
①当时,代数式_________.
②当_______时,代数式.
(3)应用:求代数式的最大值.
26.已知若干张正方形和长方形硬纸片如图1所示.
(1)若用1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2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3张边长分别为a和b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如图2).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图2长方形的面积并根据你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到怎样的等式;
(2)请通过拼图的方式画出一个面积为的长方形示意图,并写出其因式分解的结果;
(3)在(2)的条件下,若拼成的长方形周长为66,图1中小长方形的面积为24,则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方法和要求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解: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 ;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掌握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等是解题的关键.
2.A
【分析】根据公因式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解:
故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xy.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公因式,掌握公因式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3.B
【分析】各项利用因式分解的方法判断即可.
【详解】解:A、,本选项不合题意;
B、,本选项符合题意;
C、,本选项不合题意;
D、,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4.C
【分析】首先把每个选项中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再根据结果即可判定.
【详解】解:A.,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因式分解,熟练掌握和运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B
【分析】由矩形的周长和面积得出,,再把多项式分解因式,然后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根据矩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得到,是解答关键.
6.A
【分析】首先利用多项式乘法将原式展开,进而得出a,b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多项式x2+ax+b分解因式的结果为(x+3)(x-4),
∴x2+ax+b=(x+3)(x-4)=x2-x-12,
故a=-1,b=-12,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法,正确利用乘法公式用将原式展开是解题关键.
7.C
【分析】根据公式法的特点即可分别求解.
【详解】①不能用公式法因式分解;
②,可以用公式法因式分解;
③不能用公式法因式分解;
④=,能用公式法因式分解;
⑤=,能用公式法因式分解.
∴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是②④⑤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乘方公式的特点.
8.D
【分析】观察式子中有4次方与4的和,将因式分解,再根据因式分解的结果代入式子即可求解
【详解】
原式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找到是解题的关键.
9.B
【分析】两项的底数可以进行转化,25写成5的平方,利用幂的乘方转化后,就可提取公因数进行分解即可解答.
【详解】,
能被n整除,则n的值可能是3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解因式在计算中的应用,将所给的式子化成积的形式,关键是将两项的底数转化成相同的.
10.C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把代数式a2-2ab+b2-c2分解因式就可以进行判断.
【详解】a2﹣2ab+b2﹣c2=(a﹣b)2﹣c2=(a+c﹣b)[a﹣(b+c)].
∵a,b,c是三角形的三边.
∴a+c﹣b>0,a﹣(b+c)<0.
∴a2﹣2ab+b2﹣c2<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a+c-b)[a-(b+c)]是一个正数与负数的积,所以小于0.
11.
【分析】先进行分组,再计算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然后再利用十字相乘法可进行求解.
【详解】解: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熟练掌握因式分解是解题的关键.
12.a(b+1)(b﹣1)
【详解】解:原式==a(b+1)(b﹣1),
故答案为a(b+1)(b﹣1).
13.a=24,b=8或a=54,b=2.
【分析】先设k,则a=bk,再把原式化为含未知数b、k的形式,再根据243=3×81可知,k和必为3的倍数,再由a>b且a,b为自然数即可求出a、b的值.
【详解】解:设k,则a=bk,
∴原式可变形为:bk+b+bk﹣b++k=k=243,
∵243=3×81,
∴k和必为3的倍数,
∵a>b且a,b为自然数,
∴a=24,b=8,或a=54,b=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原式化为含未知数b、k的形式,再根据k和必为3的倍数进行解答.
14.81
【分析】设另一个因式为x−a,因为整式乘法是因式分解的逆运算,所以将两个因式相乘后结果得,根据各项系数相等列式,计算可得2m−n=4.
【详解】解:设另一个因式为x−a,
则,
得,
由①得:a=m−2③,
把③代入②得:n=2(m−2),即2m−n=4,
=34=81,
故答案为:81.
【点睛】本题是因式分解的意义和同底数幂的除法,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二者是一个式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具体作法是:按多项式法则将分解的两个因式相乘,列等式或方程组即可求解.
15.16
【分析】利用平方差分解x2-y2,再把x+y=8,x-y=2,代入可得答案.
【详解】解:x2-y2=(x+y)(x-y)=8×2=16,
故答案为:16.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关键是掌握平方差公式:a2-b2=(a+b)(a-b).
16.
【分析】将代数式利用因式分解的方式进行变形,再将题中条件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解:∵
又∵,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因式分解法的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分析】画出一个长为2a+b、宽为a+2b的矩形即可得进行因式分解.
【详解】如图所示: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的应用,利用面积法列出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18.n2+3n+1
【分析】先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n+1)(n+2),然后再把(n2+3n)看做一个整体,再运用整式乘法计算,最后将结果写成一个完全平方的形式即可.
【详解】解:(n+1)(n+2)(n2+3n)+1
=(n2+3n+2)(n2+3n)+1
=(n2+3n)2+2(n2+3n)+1
=(n2+3n+1)2.
∵代数式(n+1)(n+2)(n2+3n)+1的值一定是某个正整数的平方,
∴这个正整数是n2+3n+1.
故填:n2+3n+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运算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将已知整式运算成完全平方公式形式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19.(1)
(2)
(3)
(4)
【分析】(1)根据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2)先提取公因式,然后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
(3)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4)运用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即可.
【详解】(1)解:;
(2)
;
(3)
;
(4)
.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熟练掌握:提公因式,乘法公式,十字相乘法等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20.,
【分析】先利用提公因式法将原式分解因式,再将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
当时,
原式.
【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求代数式的值.理解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1)15和17;(2)20
【分析】(1)先对原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即可求出这两个整数.
(2)设另一个因式为(x+n),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展开得出,得出方程,即可求出k值.
【详解】解:(1)原式=(216+1)(216-1)
=(216+1)(28+1)(24+1)(24-1)
=(216+1)(28+1)×17×15
则这两个数是15和17.
(2)设另一个因式为(x+n),
则,
则,
∴2n-5=3,-5n=-k,
解得:n=4,k=20.
【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2.能,或.
【分析】化简代数式,根据代数式恒等的条件列关于k的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
∴
.
∴要使代数式,只要.
∴,解得或.
23.能被7整除
【详解】试题分析:首先提取,然后得出后面的数字为7,则可以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32003-4×32002+10×32001=32001(32-4×3+10)=32001×7..
24.(1)a−2ab−c+b<0;(2)△ABC是等边三角形.
【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先将代数式进行变形,然后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判断.
(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将题目所给的等式进行变形,然后利用非负性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1) a−2ab−c+b=(a−b) −c=(a−b+c)(a−b−c)
∵a+c>b,a∴a−b+c>0,a−b−c<0,
∴a−2ab−c+b<0
(2)∵a+b+c=ab+ac+bc
∴2a+2b+2c−2ab−2ac−2bc=0,
∴a−2ab+b+b−2bc+c+a−2ac+c=0,
∴(a−b) +(b−c) +(a−c) =0,
∴a−b=0,b−c=0,a−c=0,
∴a=b=c,
∴△ABC是等边三角形.
【点睛】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关键在于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
25.(1)(x-2)2;(2)①0;②3;(3)36
【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以将题目中的式子因式分解;
(2)①将x=-2代入代数式x2+4x+4中,即可求得代数式x2+4x+4的值;
②将代数式变形为x2-6x+9,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求出x的值,即可解答本题;
(3)将代数式变形,然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得到代数式的最大值.
【详解】解:(1)x2-4x+4=(x-2)2,
故答案为:(x-2)2;
(2)①当x=-2时,
x2+4x+4
=(-2)2+4×(-2)+4
=4+(-8)+4
=0,
故答案为:0;
②∵,
∴x2-6x+9=0,
∴(x-3)2=0,
∴x1=x2=3,
故答案为:3;
(3)
=
=
=
当x=-4时,取得最大值36.
【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因式分解的方法和非负数的性质解答.
26.(1);(2)画图见解析,;(3)266.
【分析】(1)用面积和差和长方形面积公式分别计算即可;
(2)根据算式可知用2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2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5张边长分别为a和b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即可,根据面积的不同求法可写成因式分解结果;
(3)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即可.
【详解】解:(1)用面积和差计算得:;
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得:;
可得等式为:;
(2) 根据算式可知用2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2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5张边长分别为a和b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如图所示:
根据面积公式可得,;
(3) (2)中拼成的长方形周长为66,则,
解得,,
∴,即,
图1中小长方形的面积为24,则,
则,
;
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266.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多项式乘多项式、因式分解的应用,树立数形结合思想,利用面积法列出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因式分解4.1 因式分解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215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四章 因式分解4.1 因式分解同步训练题</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1.1 二次根式精品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浙教版1.1 二次根式精品一课一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代数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在二次根式,下列等式成立的是,的倒数是,计算的结果是,下列计算正确的是,若x2+y2=1,则的值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分式5.1 分式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分式5.1 分式精品当堂检测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已知,则的值为,化简的结果是,下列运算正确的是,已知,下列命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