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四年级上册9 弹力教案设计
展开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 《常见的力》单元 9.弹力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常见的力》
课题
9.弹力
课时
2
核心 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及要求
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6年级①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弹力、浮力等都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物体具有弹性,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科学思维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
探究实践
能够使用弹簧测力器测量力的大小。
能够根据物体的弹性做一个弹力玩具,更好地感受弹性与弹力。
态度责任
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2.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学会设计并制作弹力玩具。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1.知道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设计和操作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的实验。
教学 准备
教师:课件和视频。
学生:海绵、弹簧、钢尺、橡皮筋、拉力器、握力器、钩码、直尺、自制实验板、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探索弹力
一、明确任务(预设5分钟)
1.师:(出示弹跳小人)今天老师带来一件小玩具,想不想玩一玩?
2.师: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当同学松开手,停止对小人用力时,它怎样了?(板书:形状改变 受到外力恢复原状)
3.师:谁能用自己的话将刚才小人变化的过程描述一下呢?(小人受到外力时,形状发生了改变;去掉外力后,小人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了。)
4.师:这个玩具叫做“弹跳小人”,这是它的特殊本领。
过渡语: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具有这样本领的呢?我们接着探究。
利用有趣的弹跳小人玩具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制定方案(预设33分钟)
认识弹性和弹力
1.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海绵、弹簧、钢尺、橡皮筋(课件展示)你们觉得这些物品是否具有像弹跳小人一样的本领呢?现在请你们来动手试试看。
2.(课件出示要求)(1)用力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观察物体的变化。
(2)慢慢去掉所用的力,观察物体的变化。
(3)将观察到的现象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合作探究
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同学们做完实验,有什么发现呢?(用力的时候,形状会变,去掉力后,又会恢复原来样子)
小结: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所以这些物体都有弹性。
师:那么这些物体怎么会恢复原来形状的呢?(出示握力器和拉力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上来试试握力器和拉力器。
师:先对它施加外力,然后慢慢地松开手,体会你手上的感觉。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往外拉拉力器,感觉有一股力在往回拉,方向相反。
师小结:像这样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作弹力。
弹性和弹力是同一个概念吗?他们有什么区别呢?(课件出示概念)
实验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1.师:刚刚同学们在玩弹簧时,会发现用力拉弹簧,弹簧就变长了(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板、钩码,画出弹簧没有挂钩码的刻度线,在弹簧上挂一个钩码,再画出弹簧伸长的刻度线),像这样,弹簧就被拉长了。
2.师:如果挂上两个钩码,弹簧怎么样呢?(演示挂两个钩码,并画出刻度线)
3.师挂三个钩码,请学生上台画此时弹簧的长度。观察画出的刻度线并提问: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拉伸长度有什么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生猜测:每增加相同的力,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
4.师:是这样吗?你们想不想自己来试试呢?那要怎么做实验呢?你们能根据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吗?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5.汇报实验方案:同学们实验的设想很不错,老师把同学们的想法整理了一下,并有一些补充(投影演示如何做)
(1)搭好实验板,挂上弹簧,量出弹簧的长度。
(2)接着测量分别挂一个,两个,三个,四个钩码,五个钩码,弹簧伸长的长度,在纸上标出
(3)最后再将数据在活动手册上的坐标图中描点连线,从而发现规律。
6.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7.汇报交流实验结论:每增加相同的力,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
8.师:那你们现在能预测一下,如果挂6个钩码,弹簧伸长多少呢?
如果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弹簧会怎样呢?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学生汇报)如果无限制的将钩码挂下去,弹簧会失去弹性,会拉坏。
教师小结:弹簧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9.小结:通过对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与发现是:
(1)在弹性限度内,在弹簧上挂的钩码越多,弹簧拉伸越长,挂的钩码越少,弹簧拉伸越短。(也就是拉力越大,弹簧拉伸就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就越短)。
(2)每增加相同的力,弹簧伸长的长度相同
(3)每个物体的弹性是有限度的
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以及认真观察,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弹性和弹力的概念,并能够加以区分
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自主设计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思考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三)拓展提高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利用了物体弹性,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观察寻找,并试着利用物体弹性制作一个小玩具。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分享。
将课堂上的知识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动手创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四、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的弹性,并且知道了,物体受到外力后会产生弹力,通过实验发现了:每增加相同的力,弹簧会伸长相同的长度。
生:齐读结论。
师:大家真是太厉害了。在几百年前,有一个人和你们一样厉害:胡克,它发现了弹簧的这个规律,提出了胡克定律。还有一个人同样厉害: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力的单位以牛顿的名字命名的。用大写“N”表示。
人们根据弹簧拉伸长度随拉力大小变化的规律,制成了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下节课我们将一起研究如何测量力的大小。希望同学们课后能继续做一名小科学家,研究更多关于力学的知识。应用弹力和弹性,设计一些东西,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加方便舒适。争做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小发明家。
激励性的语言作为结束语,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想像和创造的空间。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我们可以用( )来测量书本与桌面的摩擦力。
A.托盘天平
B.停表
C.弹簧测力计
D.橡皮筋
2.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 )。
A.测量值
B.测量最小值
C.测量最大值
D.测量中值
3.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处
B.弹簧测力计只能用于测量物体的重力
C.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使用,不能水平使用
D.弹簧测力计里的弹簧变形了依旧可以使用
4.使用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 )。
A.垂直
B.平行
C.齐平
D.斜视
5.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下端的钩码越多,弹簧伸长的长度( )。
B.越长
C.越短
A.不变
D.不确定
二、判断题
1.皮球不是弹簧,不可能产生弹力。
2.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重力,但不能测拉力。
3.弹簧、橡皮筋和麻绳等都可以用来制作测力计。
4.我们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被测量的力可以超过弹簧测力计标定的最大刻度值。
5.弹簧既可以被压缩,也可以被拉伸,弹簧的弹性是无限的。
答案
1.C 2.C 3.A 4.C 5.B
1.× 2.× 3.× 4.× 5.×
在线练习: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我们的发现:每增加相同的力,弹簧会伸长相同的长度。
八、课堂反思
注:爱牛组织老师在课堂实践后的反思,大部分是使用了爱牛配套材料,部分观点仅代表反思老师人个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以前上弹力时,我用弹策和橡皮泥在课堂上演示,然后得出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虽然也感觉学生理解了,可就是觉的课常缺少了活跃,缺少了学生的参与,显得教学是单向的。
这一次上课,我先演示,再准备了弹簧,导线,橡皮筋,橡皮泥,纸片,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了,忙的热火朝天,在亲自体验中发现了各种物体的受力时和撤掉力后的变化情况,对于自己的收获也很乐意表达出来。尤其是增加了一个男同学和女同学比赛的环节,一个个踊跃举手,大胆发言,
将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联系上了生活。在使用拉力器研究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学生们热情高涨,在这样的学习情景下,知识的获取效率是最高的。通过一些小实验,课堂氛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开活了,主动性变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自然调动起来了。
但在显示物体微小形变时,只使用了让学生站在桌面上,桌面发生弹性形变,没有使用将微小的形变放大处理,使学生没有学到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后有待改进。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3.9《弹力》教学设计
课题
弹力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4
学习
目标
1、知道物体具有弹性,当发生形状改变时会产生弹力。
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
3、能够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4、能够根据物体的弹性做一个弹力玩具,更好的感受弹性与弹力。
重点
1、理解弹力特点。
2、知道拉力与弹簧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3、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难点
实验探究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玩过蹦蹦床吗?它有什么特点?
回答
调动学习积极性
讲授新课
一、弹性与弹力
1、用力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再撤去所用的力。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一一交换操作。
2、这些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什么变化?去掉外力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归纳:
皮筋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恢复原样。
钢皮尺形状发生变化 ,去掉外力恢复原样。
弹簧形状发生了变化 ,去掉外力恢复原样。
海绵的形状与体积都发生了变化 ,去掉外力恢复原样。
小结: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作弹性。
3、组内继续玩游戏:玩握力器和拉力器,说说你有何感受?
归纳:
玩握力器、拉力器除了形状发生变化,在紧握握力器时感受到一股向外抻的力,在拉拉力器时感受到弹簧向内收的力。
小结:
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作弹力。
二、科学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器材:挂弹簧的挂钩、带有刻度的底板、钩码。
2、怎么测量弹簧拉伸长度?
教师演示:
挂一个钩码在弹簧上,用弹簧最后的长度减去原先的长度就是弹簧拉抻的长度。
3、学生测算弹簧拉伸长度
每组选派代表,接着在第二、第三根弹簧上分别挂两个、 三个钩码,测量并记录弹簧拉伸长度。
4、根据取得的数据预测挂四个钩码、 五个钩码的位伸长度,然后实验去验证。
预测
实际
挂4钩码
挂5钩码
5、将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连线,发现了什么规律?
规律:
弹簧的伸长度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会拉伸相同的长度。
6、讨论
如果继续挂6个、7个钩码,无限制挂下去会如何?
归纳:
无限制地挂钩码,弹簧所受的拉力将会超过弹性限度,弹簧不能恢复原样。
三、弹簧测力计
1、知识讲解
人们根据弹簧拉伸长度随拉力大小变化的规律,制成了弹簧测力计。
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N”表示。
2、弹簧测力计结构
3、弹簧测力计怎么使用?
① 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处。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齐平。
③ 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
4、测一测提起这些物品用了多大的力。
注意事项:
①知道每一大格,最小一格表示多少牛
②测力时,要让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且弹簧不能靠在刻度盘上
③要预估不能超量程使用
5、我的测量记录
四、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作_____。
2、力的单位是_____, 用字母“_____”表示。
3、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会拉伸_____的长度。
4、利用 _________ 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二)读图题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物体A处于静止,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____N,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下面的事例中应用到弹力的是( )
五、拓展提高
视频:检测员——弹簧测力计
六、作业布置
参照设计,选择合适的物体做一个弹力玩具。
玩游戏
交流
玩,感受
认识实验材料
看老师演示,计算
学生演示
完成活动手册
讨论
认真听
测量身边常见物体
搜集数据
做练习
看视频
知道物体具有弹性。
知道当发生形状改变时会产生弹力。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 内,弹簧的伸长度 与它所受到的拉力 成正比。即每增加 一个钩码,弹簧会 拉伸相同的长度。
能够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课堂知识检测
巩固测力计知识
能够根据物体的弹性做一个弹力玩具,更好的感受弹性与弹力。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具有弹性,当发生形状改变时会产生弹力。在科学实践中,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能够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能够根据物体的弹性做一个弹力玩具,更好的感受弹性与弹力。
总结课堂
板书
板书设计
9.弹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弹性和弹力的概念,知道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体积或形状,这种性质叫作弹性。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就叫作弹力。
2.通过实验,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知道在一定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拉伸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越短。
3.了解弹簧测力计,能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4. 使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做一个弹力玩具,进一步体会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弹性和弹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2.认识弹簧测力计,能够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钩码弹簧、弹簧测力计、一些大小不同的物体、制作弹力玩具的一些材料、学生活动手册上的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弹力
1.出示一根橡皮筋,展示拉伸橡皮筋、弹拨橡皮筋,引导学生观察橡皮筋的变化。
2.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发现,橡皮筋有一个特点,当我们拉伸橡皮筋、弹拨橡皮筋的时候,橡皮筋的形状会发生改变,不过当我们停止弹拨和拉伸的时候,橡皮筋又可以恢复到原状。除了橡皮筋之外,还有哪些物体具有这个特点呢?
学生说一说与橡皮筋类似性质的物体。
3.出示课本26页上面的四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与橡皮筋类似性质的几种物体。
弹簧、海绵、钢尺等。
4.出示握力器和拉力器,引导:同学们玩过握力器和拉力器吗?握力器和拉力器又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握力器和拉力器的特点。
5.教师引导:像弹簧、橡皮筋、握力器等物体所具有的性质,我们称之为弹性。
6.出示课本26页下面的一段文字。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之后,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作弹性。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作弹力。
7.学生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并联系橡皮筋、弹簧、握力器等物体的特点,初步了解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两个概念。
活动二: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1.我们用力就可以拉伸弹簧,那么我们所用的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有没有关系呢?下面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2.出示课本27页上面这幅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实验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实验目的。
3.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弹簧、钩码、小尺等。
实验方法:在固定的架子上依次挂上弹簧,并在弹簧下面的钩子上,挂上数量不等的钩码,然后用小尺测量弹簧的长度。
实验探究的问题: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拉伸长度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有规律吗?
4.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依次在弹簧下面挂上1个、2个、3个钩码,然后测量弹簧的长度,并想一想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做好实验记录。
5.全班交流,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交流各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小实验,我们发现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拉力越大,弹簧拉伸的长度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的长度越短。
6.刚才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了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下面请大家推测一下,当我们在弹簧下面挂4个钩码时,弹簧拉伸长度会是多少呢?当我们挂6个钩码呢?
学生先进行预测,并将自己的预测记录下来,然后进行验证,看一看自己的验证是否准确。
7.如果我们无限的在弹簧下面挂上钩码?弹簧会怎么样呢?
当我们无限地在弹簧下面挂上钩码时,弹簧就会被无限地拉伸,拉伸到一定程度时,弹簧就不会恢复原来的形状,也就是说弹簧失去了弹性。因此,我们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要在弹簧所能承受的弹性范围之内,超出这个范围,弹簧就会损坏,失去弹力。
活动三:认识和使用测力计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知道具体的力的大小,因此各种测力的工具就被发明了出来,其中有一个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弹簧测力计。
2.出示课本27页的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拉伸长度随拉力大小变化的规律而制成的。
弹簧测力计主要由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4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有各自的作用。
提环一一便于用手握住测力计。
指针一一指向力的大小的刻度。
刻度板一一表示出刻度。
挂钩一一挂住被测量的物体。
我们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N表示。
3.出示课本27页左下方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处。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齐平。
(3)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
4.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下面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来测一测提起一些我们常见的物品需要使用多大的力?
操作要求:自己选择5种常见的物品,用弹簧测力计测一测,提起这些物品需要使用多大的力?
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 测一测提起常见物品需要的力,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齐平。
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测量的物品,并说一说使用弹簧测力计提起这些物品要使用多大的力?
活动四:选择合适的物体,做一个弹力玩具
1.刚刚我们学习了弹性和弹力的概念,下面,我们使用常见的材料来做一个弹力玩具。
2.出示课本28页下面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欣赏别的同学制作的弹力玩具,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和意念。
3.教师提出要求:请小组同学合作,先想一想做什么弹力玩具,然后寻找合适的材料,动手制作,制作完成之后,在全班展示一下自己制作的弹力玩具。
4.学生分小组活动,动手制作弹力玩具。.
5.全班交流,展示本小组制作的弹力玩具,其他同学观察这些弹力玩具,指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活动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弹力,知道弹力是能使物体恢复原来形状或体积的力,橡皮筋、弹簧和握力器等物品都具有弹力。我们还研究了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知道了拉力越大,弹簧拉伸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越短。认识了弹簧测力计,学会了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常见的物体。课后,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弹力,进一步认识弹力。
【板书设计】
9.弹力
弹性和弹力
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的关系:
拉力越大,弹簧拉伸长度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长度越小
认识与使用弹簧测力计《弹力》教学设计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刘惠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第二课。本课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内容:感知弹力、探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会使用它测量生活中物体。本课从认识弹性开始,逐步深入地安排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弹性、弹力。通过用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撤去外力后物体恢复原状,认识到物体具有弹性,在此基础上挖宝握力器与拉力器,体会弹力的存在。第二部分,研究拉力和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际测量,发现弹簧拉伸长度随着拉力的增加有规律的变化,这也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第三部分,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并测量提起物品所需的力。第四部分,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弹力玩具,会正确运用弹力。
二、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具有弹性,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
3.能够使用弹簧测力器测量力的大小。
4.能够根据物体的弹性做一个弹力玩具,更好地感受弹性与弹力。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物体的弹性与弹力,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难点:研究弹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橡皮筋、钢尺、海绵、压簧、握力器、拉力器、拉簧、钩码、弹簧测力计、文具、鞋、水杯、气球、弹性丝袜、弹跳球、铁丝、指甲剪、橡皮、竹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弹性与弹力
1.玩橡皮筋、钢尺、弹簧、海绵
操作:用力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再撤去所用的力。
提问:这些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什么变化?去掉外力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意图解析】通过按、压、拉物体,使物体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或同时改变),撤去力后物体恢复原来形状,认识到物体具有弹性。
2.玩握力器、拉力器
操作:玩握力器、拉力器
谈谈你玩后的感受。
发现:握力器、拉力器的形状发生改变后,在紧握握力器时手受到向外的压力,在拉拉力器时手受到向内的拉力。
3.揭示概念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弹性。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弹力。
【意图解析】手对握力器的压力向内,手对拉力器的拉力向外,而弹力的方向与之相反,让学生初步感知弹力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反的概念。
(二)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的关系
1.要求: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探究拉力大小与弹簧拉伸长度的关系
问题:拉力大小与弹簧拉伸长度有关
假设:拉力越大,弹簧拉伸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越短。
实验步骤:
数据分析: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拉伸长度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有规律吗?
实验记录:
将上述表格中的数据绘制在图中。
结论:
2.推测:挂4个钩码时,弹簧拉伸长度会是多少?挂6个呢?挂16个呢?
3.小结:人们根据弹簧拉伸长度随拉力大小变化的规律,制成了弹簧测力计。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N”表示。
【意图解析】通过小组合作, 通过做出假设、做实验、收集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拉伸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三)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1.观察并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2.思考: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时,要考虑哪些问题?
(看量程、调零、平视读数)
3.小组内每人选择一种物品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力。
【意图解析】学生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了解其构造。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事项和方法。最后,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的物品。
(四)做一个弹力玩具
课后拓展:自选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弹力玩具。
选用材料:
设计图:
工作原理:
六、板书设计
弹力(课题)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拉伸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拉力
(钩码数量)
实验结果(弹簧拉伸长度)
平均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个
2个
3个
9弹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弹性和弹力的概念,知道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体积或形状,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就叫做弹力。
2、通过实验,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知道在一定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拉伸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越短。
3、了解弹簧测力计,能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4、使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做一个弹力玩具,进一步体会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教学重点
认识弹性和弹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认识弹簧测力计,能够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钩码弹簧、弹簧测力计、一些大小不同的物体、制作弹力玩具的一些材料、学生活动手册上的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弹力
1、出示一根橡皮筋,展示拉伸橡皮筋、弹拨橡皮筋,引导学生观察橡皮筋的变化。
2、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发现,橡皮筋有一个特点,当我们拉伸橡皮筋、弹拨橡皮筋的时候,橡皮筋的形状会发生改变,不过当我们停止弹拨和拉伸的时候,橡皮筋又可以恢复到原状。除了橡皮筋之外,还有哪些物体具有这个特点呢?
学生说一说与橡皮筋类似性质的物体。
3、出示课本26页上面的四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与橡皮筋类似性质的几种物体。
弹簧、海绵、塑料尺等。
4、出示握力器和拉力器,引导:同学们玩过握力器和拉力器吗?握力器和拉力器又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握力器和拉力器的特点。
5、教师引导:像弹簧、橡皮筋、握力器等这些物体所具有的性质,我们称之为弹性。
6、出示课本26页下面的一段文字。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之后,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7、学生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并联系橡皮筋、弹簧、握力器等物体的特点,初步了解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两个概念。
活动二: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1、我们用力就可以拉伸弹簧,那么我们所用的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有没有关系呢?下面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2、出示课本27页上面这幅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实验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实验目的。
3、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弹簧、钩码、小尺等等
实验方法:在固定的架子上依次挂上弹簧,并在弹簧下面的钩子上,挂上数量不等的钩码,然后用小尺测量弹簧的长度。
实验探究的问题: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拉伸长度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有规律吗?
4、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依次在弹簧下面挂上1个、2个、3个钩码,然后测量弹簧的长度,并想一想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做好实验记录。
5、全班交流,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交流各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小实验,我们发现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拉力越大,弹簧拉伸的长度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的长度越短。
6、刚才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了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下面请大家推测一下,当我们在弹簧下面挂4个钩码时,弹簧拉伸长度会是多少呢?当我们挂6个钩码呢?
学生先进行预测,并将自己的预测记录下来,然后进行验证,看一看自己的验证是否准确。
7、如果我们无限制的在弹簧下面挂上钩码?弹簧会怎么样呢?
当我们无限制的在弹簧下面挂上钩码时,弹簧就会被无限制的拉伸,拉伸到一定程度时,弹簧就不会恢复原来的形状,也就是说弹簧失去了弹性。因此,我们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要在弹簧所能承受的弹性范围之内,过了这个范围,弹簧就会损坏,失去弹力。
活动三:认识和使用测力计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知道具体的力的大小,因此各种测力的工具就被发明了出来,其中有一个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弹簧测力计。
2、出示课本27页的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拉伸长度随拉力大小变化的规律而制成的。
弹簧测力计主要由提环、指针、刻度、挂钩4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有它的作用。
提环——便于用手握住测力计
指针——指向力的大小的刻度
刻度板——表示出刻度
挂钩——挂住被测量的物体
我们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N表示。
3、出示课本27页左下方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处。
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齐平。
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
4、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知道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下面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来测一测提起一些我们常见的物品需要使用多大的力?
操作要求:自己选择5种常见的物品,用弹簧测力计测一测,提起这些物品需要使用多大的力?
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测一测提起常见物品需要的力,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齐平。
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测量的物品,并说一说使用弹簧测力计提起这些物品要使用多大的力?
活动四:选择合适的物体,做一个弹力玩具
1、刚刚我们学习了弹性和弹力的概念,下面,我们使用常见的材料来做一个弹力玩具。
2、出示课本28页下面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欣赏别的同学制作的弹力玩具,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和欲望。
3、教师提出要求:请小组同学合作,先想一想做什么弹力玩具,然后寻找合适的材料,动手制作,制作完成之后,在全班展示一下自己制作的弹力玩具。
4、学生分小组活动,动手制作弹力玩具。
5、全班交流,展示本小组制作的弹力玩具,其他同学,观察这些弹力玩具,指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活动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弹力,知道弹力是能使物体恢复原来形状或体积的力,橡皮筋、弹簧和握力器等物品都具有弹力。我们还研究了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知道了拉力越大,弹簧拉伸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越短。认识了弹簧测力计,学会了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常见的物体。课后,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弹力,进一步认识弹力。
小学科学17 认识矿物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17 认识矿物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明确任务,制定方案,课堂小结,练一练,整理,板书设计,课堂反思,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16 常见的岩石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16 常见的岩石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明确任务,制定方案,课堂小结,练一练,整理,板书设计,课堂反思,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四年级上册11 浮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四年级上册11 浮力教学设计,共3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明确任务,制定方案,课堂小结,练一练,整理,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