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多份合集)2024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8 从刺激到反应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8 从刺激到反应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入,探究新知,拓展与应用,练一练,整理,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
《人体“司令部”》
课题
17.刺激与反应
课时
1
核心概念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及要求
6.3人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5~6年级④举例说出人体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和作用,列举保护相关器官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人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知道一些有关脊髓的知识以及保护脊髓的注意事项。
科学思维
能模仿例子,针对具体情况画出神经信息传递流程图。
探究实践
通过测试活动,感受到身体不同部位在反应速度上存在一些差异,以及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会出错。
态度责任
养成仔细观察、积极思维、求真求实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了解人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用箭头画出神经信息传递的流程图。
教学准备
教师:脊髓的模型。
学生:废报纸、铅笔、橡皮、刻度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认识人体。
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
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问题导入
(预设5分钟)
(一)游戏导入
1.师介绍游戏规则,学生玩“抢椅子”游戏。
思考:这个游戏与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有联系吗?
2.学生分析游戏中刺激和反应的过程,教师板书。(预设:刺激,听、看;反应,抢(屁股、脚、手))板书:刺激(听看) 反应(抢:手、脚、屁股等)
二、探究新知(预设30分钟)
(二)认识人体神经系统
1.上台游戏的五个同学接受到的刺激一样,反应结果一样吗?是什么使他们反应不一样?(预设:有的同学反应快,抢椅子游戏中我们用到的器官有耳朵、眼睛、手、脚、屁股等,还用到大脑。大脑使他们反应不一样。)
2.大脑在刺激与反应的过程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他们三者是什么关系?是怎么工作的?
师生交流:大脑处于刺激与反应的中间,刺激的信号传给大脑,大脑做出指令传给手脚等产生反应。
3.老师这里有张人体轮廓图,请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游戏过程中信号的传递过程。
学生画图,展示汇报(引导学生认识传入、传出神经和信号传递的过程。)
4.分析:为什么刺激产生的信号都连接到大脑?大脑起到什么作用?(预设:总指挥、司令部)
5.出示“抗震救灾总指挥的现场图”:为什么说大脑起着指挥部的作用?他们是怎么工作的?我们来看下这幅图,官兵们是怎么弄分工合作进行抢险救灾的?
师生交流:气象报告员和部队情况报告员收集信息。司令员接受信息,进行思考,做出决策,下达命令。传令兵传达指令。
6.再观察、再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赛场上还有哪些这样从刺激到反应的过程?
生交流,师播放体育赛场图片及日常活动。(预设:收发短信、守门员扑球等。)
7.观察女孩收发短信的信息传递流程图,想一想在这幅图中小女孩的神经系统是如何处理信息的。
8.全班交流:传入信息的路径是:手机→眼睛→脑。
传出信息的路径是:脑→手。
9.通过小女孩收发短信的信息传递流程分析,我们发现在处理信息的时候,人体的脑、脊髓和周围神经是共同协作,分工完成整个信息传递过程的。想一想守门员扑球的信息传递流程,然后在图中画出来。
8.学生展示交流(学生图示比较杂乱),师生质疑:我们体内的神经系统是如此杂乱吗?
9.展示人体体内的神经系统结构图,分析脊髓的位置及结构特点。
(三)感受神经系统的各项差异以及大脑错觉
活动1:大脑的错觉
1.大脑每天都要进行着各种指挥与判断,每次判断都能准确无误吗?
(预设:人脑也会错误的处理信息,如考试等。)
2.教师图片展示两幅图,生目测并比较两幅图中两根线段的长度以及是否平行。(预设:看起来长度不等的两根线段其实一样长,看起来不平行的两根线其实是平行的。大脑也会出错,需要更多的数据和实证确认。)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产生错觉是人脑的正常现象,同学们不要为此而担忧和紧张。
3.眼睛传递的刺激可以使大脑做出误判,人体还有其它的刺激也会让大脑误判吗?比如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他们的敏感度一样吗?可以怎么研究?
活动2:测试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
1.用一支或两支铅笔的笔尖触碰身体不同部位皮肤,看看大脑能否分辨出来?
2.测试要求:触碰的力量大小一样、被测试者必须闭上双眼、测试不同的部位并记录。
3.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汇报分析:身体的不同部位的敏感度不同、反应速度不同。可能有的部分神经多、有的部分神经少。
活动3:测试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
1.刚刚我们测试了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那么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一样吗?下面我们继续来测试。
2.出示课本53页上面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初步了解测试的方法。学生两人一组,避让从相同高度落下的橡皮,测试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看看身体哪个部位的反应最快,哪个部位的反应最慢。
3.测试要求:
(1)请被测试者将手放在桌子上,紧闭双眼,测试者将橡皮从距离手背一米处自由落下,时间记录者记录被测试者作出反应的时间。
(2)请同一被测试者坐在椅子上,紧闭双眼,赤脚放在垫子上,测试者将橡皮从距离脚背一米处自由落下,时间记录者记录被测试者作出反应的时间。
(3)测试者和被测试者两位同学交换角色进行测试。
4.学生两人一组,按照要求进行测试。
5.学生汇报分析:反应快的部位先做出动作。手的反应比脚的反应快,因为手到大脑的距离比较近。
三、拓展与应用(小结)(预设5分钟)
6.教师小结:通过刚才两个测试活动,我们发现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是不一样的,而人体不同部位的反应也有快有慢。因此我们身体各部位在应对外界刺激的时候,反应也各不相同。
(四)脊髓的作用及保护
1.在刚刚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脊髓负责下达简单的命令,并把来自感官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再把大脑的指令传递给周围神经。那么脊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又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脊髓呢?
2.出示课本53页“我们的脊髓”文字资料,学生自主阅读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脊髓的知识。
3.脊髓在人的神经系统中有怎样的地位?(预设: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脊髓有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脑组织和周围神经。)
4.为什么要保护脊髓?(预设:因为脊髓分布在能弯曲的脊柱中间,虽然被脊椎骨和软骨包围着,但还是有可能受到伤害,一旦脊髓受损,轻则身体麻木,重则瘫痪。)
5.怎样保护脊髓呢?(预设:我们在运动时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做下腰动作,在剧烈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四、练一练
一、判断题
1.神经是人体的最高指挥中心。 ( )
2.神经传递信息的速度非常快,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应速度都一样。 ( )
3.大脑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的。 ( )
4.只有大脑下达命令人体才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 )
5.脊髓受损严重时可造成瘫痪。 ( )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1.( )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分布于人的全身。
A.神经 B.感觉器官 C.皮肤 D.血液
2.下列人体部位的皮肤敏感性最高的是 ( )。
A.手背皮肤 B.肘关节外侧皮肤 C.指尖皮肤 D.脚后跟
3神经中枢包括( )
A.大脑和周围神经 B.大脑和脊髓 C.脊髓和周围神经 D.以上都不对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周围神经的作用的是 ( )。
A.收集各种感觉信号 B.把大脑的指令传送到肌肉
C.存储和加工信息 D.以上都不对
5.人体不同的活动,其神经传导的路线是 ( )。
A.不同的 B.相同的 C.固定的 D.都不对
答案:1.A 2.C 3.B 4.C 5.A
在线练习: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18.从刺激到反应
刺激 大脑 反应
(脊髓)
听
大脑 抢(屁股、脚、手)
看 (脊髓)
七、课堂反思
注:爱牛组织老师在课堂实践后的反思,大部分是使用了爱牛配套材料,部分观点仅代表反思老师人个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一、教材分析
《从刺激到反应》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中的第2课。本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围绕神经系统的组成,采用先总体后局部的逻辑结构,分四部分展开探究活动。第一部分,以玩“抢椅子”游戏导入,引导学生分析游戏中的刺激和反应的过程,并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来。通过游戏与画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第二部分,分析并完善人体神经系统信息传递过程。活动一:分析游戏中从刺激到反应的过程,明析大脑具有高级功能,能够指挥人的行动,并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信号的传递过程,为学生建立形象化的神经系统概况做好铺垫。活动二:以生活或比赛中的常见例子巩固并丰富人体轮廓图中神经系统信息传递的路径。分析人体神经系统可能的结构分布。第三部分,感受神经系统的各项差异以及大脑错觉。活动一:探究人体不同部位皮肤敏感性和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通过测试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和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来说明人身体神经分布的不均匀。再次补充完善增加人体神经系统信息传递图。活动二:通过目测比较两幅图中线段、图形以及视频,让学生明白我们大脑有时也会产生“错觉”。第四部分,以学生在生活中常见本能的应急反应,分析脊髓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通过阅读脊髓和保护脊髓注意事项的资料,让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
二、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学,强调课程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潜力: 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我务必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1.创设各种情景,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态度
为学生带给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
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我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1.尊重每个学生,用心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用心性。
2.关注学生有困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齐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忙,做到教学相辅。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用心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从刺激到反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从刺激到反应》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中的第2课。本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围绕神经系统的组成,采用先总体后局部的逻辑结构,分四部分展开探究活动。第一部分,以玩“抢椅子”游戏导入,引导学生分析游戏中的刺激和反应的过程,并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来。通过游戏与画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第二部分,分析并完善人体神经系统信息传递过程。活动一:分析游戏中从刺激到反应的过程,明析大脑具有高级功能,能够指挥人的行动,并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信号的传递过程,为学生建立形象化的神经系统概况做好铺垫。活动二:以生活或比赛中的常见例子巩固并丰富人体轮廓图中神经系统信息传递的路径。分析人体神经系统可能的结构分布。第三部分,感受神经系统的各项差异以及大脑错觉。活动一:探究人体不同部位皮肤敏感性和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通过测试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和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来说明人身体神经分布的不均匀。再次补充完善增加人体神经系统信息传递图。活动二:通过目测比较两幅图中线段、图形以及视频,让学生明白我们大脑有时也会产生“错觉”。第四部分,以学生在生活中常见本能的应急反应,分析脊髓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通过阅读脊髓和保护脊髓注意事项的资料,让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
二、学习目标
1.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人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知道一些有关脊髓的知识以及保护脊髓的注意事项。
2.能模仿例子,针对具体情况画出神经信息传递流程图。
3.通过测试活动,感受到身体不同部位在反应速度上存在一些差异,以及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会出错。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人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难点:用箭头画出神经信息传递的流程图。
四、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脊髓的模型。
学生分组材料:废报纸、铅笔、橡皮、刻度尺。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介绍游戏规则,学生玩“抢椅子”游戏。
思考:这个游戏与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有联系吗?
2.学生分析游戏中刺激和反应的过程,教师板书。(预设:刺激,听、看;反应,抢(屁股、脚、手))板书:刺激(听看) 反应(抢:手、脚、屁股等)
(二)认识人体神经系统
1.上台游戏的五个同学接受到的刺激一样,反应结果一样吗?是什么使他们反应不一样?(预设:有的同学反应快,抢椅子游戏中我们用到的器官有耳朵、眼睛、手、脚、屁股等,还用到大脑。大脑使他们反应不一样。)
2.大脑在刺激与反应的过程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他们三者是什么关系?是怎么工作的?
师生交流:大脑处于刺激与反应的中间,刺激的信号传给大脑,大脑做出指令传给手脚等产生反应。
3.老师这里有张人体轮廓图,请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游戏过程中信号的传递过程。
学生画图,展示汇报(引导学生认识传入、传出神经和信号传递的过程。)
4.分析:为什么刺激产生的信号都连接到大脑?大脑起到什么作用?(预设:总指挥、司令部)
5.出示“抗震救灾总指挥的现场图”:为什么说大脑起着指挥部的作用?他们是怎么工作的?我们来看下这幅图,官兵们是怎么弄分工合作进行抢险救灾的?
师生交流:气象报告员和部队情况报告员收集信息。司令员接受信息,进行思考,做出决策,下达命令。传令兵传达指令。
6.再观察、再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赛场上还有哪些这样从刺激到反应的过程?
生交流,师播放体育赛场图片及日常活动。(预设:收发短信、守门员扑球等。)
7.观察女孩收发短信的信息传递流程图,想一想在这幅图中小女孩的神经系统是如何处理信息的。
8.全班交流:传入信息的路径是:手机→眼睛→脑。
传出信息的路径是:脑→手。
9.通过小女孩收发短信的信息传递流程分析,我们发现在处理信息的时候,人体的脑、脊髓和周围神经是共同协作,分工完成整个信息传递过程的。想一想守门员扑球的信息传递流程,然后在图中画出来。
8.学生展示交流(学生图示比较杂乱),师生质疑:我们体内的神经系统是如此杂乱吗?
9.展示人体体内的神经系统结构图,分析脊髓的位置及结构特点。
(三)感受神经系统的各项差异以及大脑错觉
活动1:大脑的错觉
1.大脑每天都要进行着各种指挥与判断,每次判断都能准确无误吗?
(预设:人脑也会错误的处理信息,如考试等。)
2.教师图片展示两幅图,生目测并比较两幅图中两根线段的长度以及是否平行。(预设:看起来长度不等的两根线段其实一样长,看起来不平行的两根线其实是平行的。大脑也会出错,需要更多的数据和实证确认。)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产生错觉是人脑的正常现象,同学们不要为此而担忧和紧张。
3.眼睛传递的刺激可以使大脑做出误判,人体还有其它的刺激也会让大脑误判吗?比如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他们的敏感度一样吗?可以怎么研究?
活动2:测试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
1.用一支或两支铅笔的笔尖触碰身体不同部位皮肤,看看大脑能否分辨出来?
2.测试要求:触碰的力量大小一样、被测试者必须闭上双眼、测试不同的部位并记录。
3.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汇报分析:身体的不同部位的敏感度不同、反应速度不同。可能有的部分神经多、有的部分神经少。
活动3:测试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
1.刚刚我们测试了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那么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一样吗?下面我们继续来测试。
2.出示课本53页上面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初步了解测试的方法。学生两人一组,避让从相同高度落下的橡皮,测试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看看身体哪个部位的反应最快,哪个部位的反应最慢。
3.测试要求:
(1)请被测试者将手放在桌子上,紧闭双眼,测试者将橡皮从距离手背一米处自由落下,时间记录者记录被测试者作出反应的时间。
(2)请同一被测试者坐在椅子上,紧闭双眼,赤脚放在垫子上,测试者将橡皮从距离脚背一米处自由落下,时间记录者记录被测试者作出反应的时间。
(3)测试者和被测试者两位同学交换角色进行测试。
4.学生两人一组,按照要求进行测试。
5.学生汇报分析:反应快的部位先做出动作。手的反应比脚的反应快,因为手到大脑的距离比较近。
6.教师小结:通过刚才两个测试活动,我们发现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是不一样的,而人体不同部位的反应也有快有慢。因此我们身体各部位在应对外界刺激的时候,反应也各不相同。
(四)脊髓的作用及保护
1.在刚刚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脊髓负责下达简单的命令,并把来自感官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再把大脑的指令传递给周围神经。那么脊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又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脊髓呢?
2.出示课本53页“我们的脊髓”文字资料,学生自主阅读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脊髓的知识。
3.脊髓在人的神经系统中有怎样的地位?(预设: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脊髓有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脑组织和周围神经。)
4.为什么要保护脊髓?(预设:因为脊髓分布在能弯曲的脊柱中间,虽然被脊椎骨和软骨包围着,但还是有可能受到伤害,一旦脊髓受损,轻则身体麻木,重则瘫痪。)
5.怎样保护脊髓呢?(预设:我们在运动时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做下腰动作,在剧烈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六、板书设计
18.从刺激到反应
刺激 大脑 反应
(脊髓)
听
大脑 抢(屁股、脚、手)
看 (脊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 人体“司令部”20 大脑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入,探究新知,拓展与应用,练一练,整理,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第5单元 人体“司令部”19 我们的大脑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入,探究新知,拓展与应用,练一练,整理,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7 刺激与反应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入,探究新知,拓展与应用,练一练,整理,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