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维[唐代]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撞布,巴人讼争田。
文翁②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①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后移镇梓州。②文翁:汉景帝时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日渐开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壑”“千山”两句互文见义,从大处落笔,气势不凡,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
B.颔联写山里昨夜不停的下起了春雨,树梢淅淅沥沥像泻着百道清泉。
C.颈联写汉水的妇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田少又很懒惰,常常诉讼争田。
D.全诗作者先以欣美的笔调描绘蜀地山水景物,后又转写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
2.本诗与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都有送别之意,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同,请作分析。
【答案】1.B
2.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勉励友人在梓州创造业绩,超过先贤。运用用了有关治蜀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全诗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明快,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此句采用了拟人修辞,让故乡之水带有了人的情态,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二)
西村(陆游)
湖塘西去两三家,杖履经行日欲斜。蹙蹙①水纹生细縠②,蜿蜿沙路卧修蛇。
旱余虫镂园蔬叶,寒浅蜂争野菊花,老去郊居多乐事,脱巾未用叹苍华。
注释:①蹙蹙(cùcù):皱缩貌。②縠(hú):有皱纹的纱
3.这首诗中颔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了水面 以及山路 的特点。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请结合本文的情感基调分析颈联中“镂”和“争”两个字的精妙之处。
【答案】3.波光粼粼(水波荡漾、泛起涟漪意思对即可);蜿蜒曲折
4.“镂”是雕刻的意思,作者把虫子啃食园中蔬菜想象成艺术创作,争是争抢的意思,“争”字写出了蜜蜂争花采蜜的情景,这两幅画面意趣盎然,给人生机勃勃之感,表现作者对西村秋景的喜爱,怡然自乐的心情。
诗歌鉴赏(三)
采桑子(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①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②。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①西湖:这里指颍州西湖。②琼田:神话传说中的玉田,这里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5.词的上片通过 、云物俱鲜、 表现“西湖好”。
6.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5.天容水色;鸥鹭闲眠
6.赞美,心旷神怡(愉悦、安闲、闲适)
诗歌鉴赏(四)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7.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即从”“穿”“便下”“向”四个连接词,将本来相距很远的“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方贯穿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8.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答案】7.B
8.甲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家沦丧,城池破败,百姓离散,到处一片衰朽景象,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这泪是伤心之泪。乙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听到官军取得战争胜利的消息后,内心无比激动和喜悦而落泪,这泪是欣喜之泪。
诗歌鉴赏(五)
荆轲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9.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的诗句是?
10.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表现了英雄赴难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
诗歌鉴赏(六)
阅读下边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①
柳宗元
宦情②羁思③共凄凄,春半④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释】①此诗为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写。②宦情:做官的情怀。③羁思:滞留异乡的思绪。④春半:春天的中间,即二月。
1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12.诗中的“乱”字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1.(1)一是春天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二是自己仕途不顺(或被贬柳州),远离故乡,心中凄苦,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
12.“乱”字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莺啼本无所谓“乱”,是听莺啼的人心绪烦乱,所以才有“莺乱啼”的感受。
诗歌鉴赏(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3.请从以下选项中选一个字填到横线处,并利用你所学的关于律诗的知识,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A采 B飞 C 香 D 舞
14.这首诗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被誉为“绘景佳句”,请赏析它的妙处。
【答案】13.(C)香;理由:律诗的二四六八句尾字押平声韵,从“长”“阳”“乡”看出压的 是 ang 韵,因此选择“香”。
14.多感官结合,“晚籁”“数峰”是视觉,“有声”“无语”是听觉,形成对比, 拟人的手法,“立”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形象生动地勾勒一幅寂静又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衬托出作者悠然的心情,表达出喜爱之情。
诗歌鉴赏(八)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5.这首诗从体裁上看属于,其押韵不如后世规范,请找出其韵脚来(最少三个)。
16.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作用?
17.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5.古体诗。松、风、盛、劲、正、性
16.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
17.象征或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或对比或衬托。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意近即可)
诗歌鉴赏(九)
白云泉①
(唐) 白居易
天平山② 上白云泉③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注释】 ① 唐敬宗宝历元年 ( 825 ) 至二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政务十分 繁忙冗杂,觉得很不自由。面对闲适的白云与泉水有感而作。② 白云泉:天平山山腰 的清泉。 ③ 天平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
1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白云的飘逸与自由,泉水的悠然与自在,是白居易当时所向往的人生状态。
B.作者摹画白云和泉水的神态,将其人格化,点染诗人自己闲逸的情感。
C.颈联和尾联点出作者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顿减,而独善其身的思想猛增。
D.“更添波浪向人间”中 “波浪”指水中浪花。
19.本诗运用什么表现手法?颔联用两个“自”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8.D
19.象征。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表达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恬淡的胸怀和闲适和心情)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十)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清平乐
李白
画堂展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①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②。
盛气光引炉烟③,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注释】①帘栊(lián lóng):窗帘或门常。②皓色:洁白的色,庭:庭阶。③盛气:雪花狂舞的气势。光引炉烟:那景象好像引发的炉烟。
20.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从诗歌的体裁来看,这是一首词,“清平乐”是词牌名,只是规定了词的格式,与词的内容无关。
B.这是一首瑰丽、新奇的咏雪词。写作者晨起忽见雪花漫天飞舞,皓色茫茫的景象,想象奇特瑰丽,不落窠臼,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风格。
C.词的上阕写观看雪景,交待了时间、地点、事件。“高卷”见兴致之高,“远迷”是指远近迷漫、迷蒙,到处一片苍茫迷离的白色,显露出作者喜悦、痴迷之情。
D.下阕前两句由屋内写到屋外,先写屋内炉烟蒸腾,再写屋外的花草晶莹剔透,闪着寒光,好像挂满玉佩。
E.“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是说这漫天的大雪应该是天仙喝醉了酒,胡乱地把白云揉碎所致,“乱”“碎”二字暗含了作者烦乱、抑郁的心情。
21. 词的最后两句不带一个“雪”字,却是写雪的名句,请你简要赏析。
【答案】20.D;E
21.天仙一旦豪饮了银河的美酒酩酊大醉后,竟然也顾不得自身的天生丽质,使出如此粗鲁的手段来把白云乱揉得碎末纷飞,化作漫天大雪,遍地银涛。大胆新奇,新颖独特。
诗歌鉴赏(十一)
古诗鉴赏
[甲]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海内风尘③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④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风尘,指安史之乱造成的连年战火。④滑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2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二皋)以及人物心情。
B.[甲]诗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色,但因诗人的心绪被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的色彩。
C.[乙]诗首联描写“望”之景,中间两联抒“望”之情,尾联点明“望”之方式与地点及“望”之忧虑。
D.[乙]诗中间四句由连年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暗含诗人对当朝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批判。
23.两首诗歌题目同为“野望”,都是由“望”之景触发“望”之情,但两诗情感不同。请你任选其一,分析诗歌抒发的情感。
【答案】22.D
23.【甲】诗抒发了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之感以及隐逸山林之志。渴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乙】诗抒写了诗人由战乱联想到兄弟的离散和孤身浪迹天涯、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对国家深沉的忧虑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
诗歌鉴赏(十二)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小题。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释]①雉雊(zhì gòu):野鸡鸣叫。②《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24.全诗内容上紧扣一个“归”字,描绘了 、 、 三幅图画。
25.这首诗歌与王绩《野望》虽意境十分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从具体的景物描写、情感表达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24.牛羊归圈;牧童归家;农夫归家
25.野望描绘的是山村秋景图,渲染了忧伤苦闷的心情,通过写牧人与猎人无忧无虑、欣然归家的情境,反衬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彷徨。《渭川田家》描绘的是一幅春末夏初的农家暮归图,景象繁荣明媚,人情温馨,流露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十三)
26.阅读下面这首诗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煮,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蒹葭∶芦苇。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请抓住特征,描绘诗中画线句呈现的景象,并写出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水乡的芦苇在夜色中披上了秋霜,凄清落;寒冷的月色笼罩着远山,苍茫一片。全诗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相思之苦和想念之凄,表达了送别友人后孤寂、落真与忧伤的心情。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先“专注特征”,再“描绘画线句呈现的景象”,然后“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抓住写景的句子“ 水国蒹葭夜有煮,月寒山色共苍苍 ”进行分析,“水国”“蒹葭
”"月寒""苍苍"呈现出凄清寂寥、苍茫孤寒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落寞之情。
故答案为:水乡的芦苇在夜色中披上了秋霜,凄清落;寒冷的月色笼罩着远山,苍茫一片。全诗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相思之苦和想念之凄,表达了送别友人后孤寂、落真与忧伤的心情。
写作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写作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原卷版+解析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各种问题,生活中处处有“顶”,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任选一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诗词鉴赏-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诗词鉴赏-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原卷版+解析版,共5页。
综合性学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综合性学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原卷版+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环节一,环节二,环节三,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