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专项】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942403/0-16984697328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提分专项
- 【提分专项】专项—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其他 0 次下载
- 【提分专项】专项—运动的图像问题 其他 0 次下载
- 【提分专项】专项—声速的相关计算 练习 其他 1 次下载
- 【提分专项】专项—声音特性的辨析 练习 其他 0 次下载
- 【提分专项】专项—物态变化辨析与图像问题 其他 0 次下载
【提分专项】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展开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核心知识实验原理v=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斜面、小车、金属片、木块实验步骤(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金属片垂直固定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所用的时间t1,将小车通过的路程s1和所用的时间t1填入表格中.(3)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和所用的时间t2,将数据填入表格中对应的位置.(4)利用公式v=,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即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5)整理器材实验数据 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1 mt1=3 sv1≈0.33 m/ss2=0.5 mt2=1.8 sv2≈0.28 m/s 小车经过下半段的路程为s3=s1-s2=1 m-0.5 m=0.5 m,时间为t3= t1-t2=3 s-1.8 s=1.2 s.因此,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3==≈0.42 m/s.则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3>v1>v2.实验结论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在不同的路程段,小车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同.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实验注意事项:(1)为了方便计时,斜面的长度要足够长、坡度要小(注意:坡度也不能过小,否则测出的各段平均速度大小会过于接近),且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斜面的坡度.(2)金属片的作用:①防止小车滑落;②便于准确测量时间.(3)测量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时,必须从开始计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时的车头,而不是测斜面的长度.(4)要测量哪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就测量其对应的路程及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①如果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t2会变大,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可知,v2变小;②测量小车下半段路程平均速度的方法:测量路程s3,或s3=s1-s2.t3=t1-t2,则v3=③小车由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v3>v1>v2. 题型攻克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1)小球在做_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____cm的路程;(3)小球从C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4)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运动的图像是______.(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答案:(1)变速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2)12.50 (3)大于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