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文件包含第3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ppt、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mp4、镁条的燃烧wmv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 Part One ”
“ Part Tw ”
1.科学思维就是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解析】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这里所说的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科学思维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形式正确、遵循逻辑规则,只是科学思维必备条件之一,科学思维还必须内容真实,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未必是科学思维。2.科学思维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解析】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3.科学思维的特征是追求认识的客观性。【解析】科学思维的特征,不仅表现在追求认识的客观性,而且表现在其结果具有预见性、可检验性。4.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就是科学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解析】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是指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5.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意味着科学思维与客观实际完全一致。【解析】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但不意味着科学思维与客观实际完全一致,这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6.科学思维就是科学精神。【解析】学习科学思维与发扬科学精神是相互促进的,但二者不能等同。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科学精神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取向。我们所倡导的科学精神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实践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求真务实的精神。7.思想源于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解析】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不是源于思维。只有正确思想才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参与。
“ Part Three ”
(一)条件: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二)含义: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提醒: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1.(2024·江苏淮安高三联考)19世纪中叶,随着越来越多的化学元素被发现,化学家们亟待解决的任务是从表面杂乱的元素现象中理出头绪,从特性各异的元素中找出某种规律。门捷列夫把元素的主要特征和原子量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对这几十种元素反复加以排列、组合,终于发现:按原子量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显现出周期性,并预测了很多未发现的元素性质和状态。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人们很快发现了很多新的元素,证实了门捷列夫理论的真实性,极大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①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不是并列的思维形态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④前提真实和结构正确才能获得真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②③:门捷列夫预测了很多未发现的元素性质和状态,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发现了很多新的元素,证实了门捷到夫理论的真实性,说明科学思维的结果能够接受实践的栓验,具有可检验性,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材料体现的是科学思维的特点,没有体现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关系,也没有涉及思推理结构的问题,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三、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总结:把握科学思维的精髓,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 ①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②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拓展提升:科学方法≠科学思维方法
1.科学方法: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方法问题。它既包括具体的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如具体的工作方法、科学实验的方法等,也包括人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方法,后者即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其外延不同。 2.科学思维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它能帮助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能提高人们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能力。
把握1个含义:科学思维的含义理解2个作用: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掌握3个特征: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 Part Fur ”
2.(2022·北京高考真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记忆】北京雨燕春天来到北京筑巢繁衍,夏末带着新生的小雨燕跨越中亚远赴非洲,待来年再准时飞回北京。古建筑上空北京雨燕飞舞的景象,是人们美好的记忆。 【两难】为了避免污损和破坏,古建筑的屋檐斗拱加装了防护网,却无意间把在此筑巢的北京雨燕挡在了“家门”外。既要避免古建筑受损,又要保证北京雨燕安居,成为难题。 【共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理念指导和相关技术支持下,文物、园林绿化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为北京雨燕在古建筑上留出“繁殖窗口”。同时,志愿者积极为北京雨燕搭建新家,帮助它们向现代建筑迁移筑巢。在多方呵护下,北京雨燕的种群正在恢复和壮大。雨燕和古建筑在城市中实现了和谐共生。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北京雨燕保护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共1页。
这是一份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P1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领会科学思维,★第三课思维导图,★考情考纲分析,科学思维的含义,科学思维的特征,探究与分享,探究与分享P16,科学精神相关链接,是什么,求实精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