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7 故事二则 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7 故事二则 教学设计,共3页。
故事二则 教学设计【文本解读】这篇略读课文由《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两则故事组成,每则故事情节生动,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扁鹊治病》原文见《韩非子·喻老》。名医扁鹊几次拜见蔡桓侯,指出蔡桓侯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认为扁鹊在骗人,最终病重身亡。整个故事以时间为序,以蔡桓侯病情发展为线索,讲述了扁鹊和蔡桓侯四次见面的情形,通过两人的不同神态、语言,刻画出扁鹊的医术高明、尽职尽责,蔡桓侯的固执自负、不听善言。故事以蔡桓侯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纪昌拜射箭能手飞卫为师,飞卫却让他先下功夫练眼力。纪昌勤加练习,做到了看东西不眨眼睛,能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飞卫才开始教纪昌开弓放箭。后来,纪昌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作者详细描写纪昌如何练眼力,只用一句话交代飞卫教纪昌学习开弓射箭,突出了纪昌的恒心和毅力。故事阐明了一个道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它的基本功入手。从另一个角度,还可以看出名师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作用。故事很有条理,有不少表示事情先后发展顺序的词句。《扁鹊治病》中,“过了十天” “十天后”“又过了十天”“五天之后”等词句,表明课文在按时间先后顺序讲述故事;“皮肤上有点儿小病”“发展到皮肉之间”“发展到肠胃里”“深入骨髓”“浑身疼痛”等词句,写出蔡桓侯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对左右的人说”“很不高兴,没有理睬” “非常不高兴”“觉得奇怪”“派人去请”等词句,写出蔡桓候对扁鹊的话从不信到生气,再到相信的变化过程。《纪昌学射》这个故事,同样提示了明确的叙事信息。教材将本课定位为“略读”课文,但是略读课文不等于粗略地学习,而应综合运用简要复述的方法,进行扎实的复述练习。当然,仅仅把文本当作一个复述的材料,也是不够的。两个故事都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值得让学生去细细品味。因此,教学这篇课文,预计需要两个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拜、侯”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纪”。2.能抓住表示事情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提取关键信息,借助复述支架,综合运用复述方法,简要地复述两个故事。3.能通过对蔡桓侯和纪昌这两个人物言行的品味,体会人物特点,悟出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03【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要求1.这节课,我们继续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去认识几个古代的著名人物,读两个寓言故事。揭示课题。2.检查预习情况,认读本课生字词和两个多音字。3.说说两个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重点了解一下扁鹊和蔡桓侯这两个人物。4.明确学习要求,再读“交流平台”明确复述的方法。二、学习《扁鹊治病》1.默读课文,找出提示事情发展顺序的关键线索(1)引导找出时间线索(2)进一步引导找出蔡桓侯病情发展的线索(3)再进一步引导找出蔡桓侯对待病情态度变化的线索。2.根据梳理出的关键线索,画出情节图(1)用时间轴来画出情节图(2)也可以用表格来画出情节图3.借助情节图,练习简要复述课文内容(1)同桌相互练习复述(2)指名复述4.思辩:扁鹊为什么要跑到秦国去呢?5.想象:蔡桓侯在临死前可能会说什么。6.了解两个成语: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学习《纪昌学射》1.默读课文,梳理提示事情发展顺序的关键信息。2.自主设计情节图。3.借助情节图简要复述课文。四、拓展学习(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而定,也可不学)大致了解《韩非子》和《列子》。读一读《韩非子》中记载的文言版《讳疾忌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