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5章 近代物理初步 章末素养培优 (含解析)
展开核反应包括衰变、人工转变、裂变和聚变,在核反应中,由于内力作用远大于外力作用,故在核反应前后原子核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即动量守恒。由于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发生变化,因此在核反应中要涉及核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此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角度 动量守恒定律在衰变中的应用
例1 (2022·湖南长沙模拟)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碳14原子核发生衰变,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运动轨迹是两个内切的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7∶1,如图1所示,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为( )
图1
A.eq \\al(14, 6)C→eq \\al(0,-1)e+eq \\al(14, 5)B B.eq \\al(14, 6)C→eq \\al(4,2)He+eq \\al(10, 4)Be
C.eq \\al(14, 6)C→eq \\al(2,1)H+eq \\al(12, 5)B D.eq \\al(14, 6)C→eq \\al(0,-1)e+eq \\al(14, 7)N
答案 D
解析 原子核的衰变过程满足动量守恒,粒子与反冲核的速度方向相反,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得知,粒子与反冲核的电性相反,则知粒子带负电,所以该衰变是β衰变,此粒子是β粒子,符号为eq \\al(0,-1)e,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v1=m2v2,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满足qvB=meq \f(v2,r),可得半径公式为r=eq \f(mv,qB),因mv大小相等,r与q成反比,因大圆与小圆的半径之比为7∶1,则得粒子与反冲核的电荷量之比为1∶7,所以反冲核的电荷量为7e,电荷数是7,其符号为eq \\al(14, 7)N,所以碳14的衰变方程为eq \\al(14, 6)C→eq \\al(0,-1)e+eq \\al(14, 7)N,故A、B、C错误,D正确。
例2 (多选)如图2所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静止的eq \\al(238, 92)U核在匀强磁场中发生α衰变,α粒子与新核运动轨迹为两个圆周。已知小圆和大圆半径分别为R1和R2,电子带电荷量为e,α粒子与新核的核子平均质量为m0,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小圆为α粒子的运动轨迹
B.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q \f(119e2B2Req \\al(2,2),234m0)
C.R2=45R1
D.α粒子和反冲核的运动周期之比为eq \f(92,117)
答案 BC
解析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vB=meq \f(v2,r),解得r=eq \f(mv,qB),衰变时动量守恒,而α粒子电荷量较小,所以半径较大,A错误;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4m0v=(238-4)m0v′,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eq \f(1,2)×4m0v2+eq \f(1,2)×(238-4)m0v′2,结合半径公式得R1=eq \f(234m0v′,90eB)=eq \f(4m0v,90eB),R2=eq \f(4m0v,2eB),联立解得R2=45R1,E=eq \f(119e2B2Req \\al(2,2),234m0),B、C正确;根据周期公式T=eq \f(2πm,qB)得eq \f(Tα,T)=eq \f(\f(mα,qα),\f(m,q))=eq \f(4,234)×eq \f(90,2)=eq \f(90,117),D错误。
角度 动量守恒定律在人工核反应中的应用
例3 用速度大小为v的中子轰击静止的锂核(eq \\al(6,3)Li),发生核反应后生成氚核和α粒子。生成的氚核的速度方向与中子的速度方向相反,氚核与α粒子的速度大小之比为7∶8,已知中子的质量为m,质子的质量可近似看作m,光速为c。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求氚核和α粒子的速度大小;
(3)若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全部转化为α粒子和氚核的动能,求质量亏损。
答案 (1)eq \\al(1,0)n+eq \\al(6,3)Li→eq \\al(3,1)H+eq \\al(4,2)He (2)eq \f(7,11)v eq \f(8,11)v (3)eq \f(141mv2,121c2)
解析 (1)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为eq \\al(1,0)n+eq \\al(6,3)Li→eq \\al(3,1)H+eq \\al(4,2)He。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nv=-mHv1+mHev2
由题意得v1∶v2=7∶8
mn∶mH∶mHe=1∶3∶4
解得v1=eq \f(7,11)v,v2=eq \f(8,11)v。
(3)氚核和α粒子的动能之和为
Ek=eq \f(1,2)×3mveq \\al(2,1)+eq \f(1,2)×4mveq \\al(2,2)=eq \f(403,242)mv2
释放的核能为
ΔE=Ek-Ekn=eq \f(403,242)mv2-eq \f(1,2)mv2=eq \f(141,121)mv2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质量亏损为
Δm=eq \f(ΔE,c2)=eq \f(141mv2,121c2)。
角度 动量守恒定律在核反应堆中的应用
例4 在用铀235作燃料的核反应堆中,铀235核吸收一个慢中子后,可发生裂变反应,放出能量和快中子,而快中子不利于铀235的裂变。为了能使裂变反应继续下去,需要将反应中放出的快中子减速。有一种减速的方法是使用石墨(碳12)作减速剂,让铀核裂变所产生的快中子通过和碳核不断碰撞而被减速。假设中子与碳核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并在碰撞前碳核是静止的,碰撞后中子和碳核的速度都跟碰撞前中子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已知碳核的质量近似为中子质量的12倍,中子原来的能量为E0。
(1)铀235的裂变方程为eq \\al(235, 92)U+eq \\al(1,0)n→eq \\al(139, 54)Xe+eq \\al(94,38)Sr+xeq \\al(1,0)n,则x值为多少?若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为ΔE,则反应前后的质量差Δm为多少?
(2)经过一次碰撞后,中子的能量为多少?
(3)若经过n次碰撞后,一个动能为E0的快中子能减速成为能量为En的慢中子,请写出En与E0和n的关系式。
答案 (1)3 eq \f(ΔE,c2) (2)eq \b\lc\(\rc\)(\a\vs4\al\c1(\f(11,13)))eq \s\up12(2)E0 (3)En=eq \b\lc\(\rc\)(\a\vs4\al\c1(\f(11,13)))eq \s\up12(2n)E0
解析 (1)根据核反应方程满足质量数守恒,有
235+1=139+94+x
解得x=3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有ΔE=Δmc2
可得亏损质量为Δm=eq \f(ΔE,c2)。
(2)设中子的质量为m,碳核的质量为12m,中子与碳核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有
mv0=mv1+12mv2
eq \f(1,2)mveq \\al(2,0)=eq \f(1,2)mveq \\al(2,1)+eq \f(1,2)×12mveq \\al(2,2)
解得v1=-eq \f(11,13)v0,v2=eq \f(2,13)v0
由于E0=eq \f(1,2)mveq \\al(2,0),E1=eq \f(1,2)meq \b\lc\(\rc\)(\a\vs4\al\c1(-\f(11,13)v0))eq \s\up12(2)
所以E1=eq \b\lc\(\rc\)(\a\vs4\al\c1(\f(11,13)))eq \s\up12(2)E0。
(3)第1次碰撞后E1=eq \b\lc\(\rc\)(\a\vs4\al\c1(\f(11,13)))eq \s\up12(2)E0
第2次碰撞后E2=eq \b\lc\(\rc\)(\a\vs4\al\c1(\f(11,13)))eq \s\up12(4)E0
第3次碰撞后E3=eq \b\lc\(\rc\)(\a\vs4\al\c1(\f(11,13)))eq \s\up12(6)E0
……
第n次碰撞后En=eq \b\lc\(\rc\)(\a\vs4\al\c1(\f(11,13)))eq \s\up12(2n)E0。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3章 光 电磁波 章末素养培优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3章 光 电磁波 章末素养培优 (含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精品讲义153串联和并联原卷版doc、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精品讲义153串联和并联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4章 热学 章末素养培优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4章 热学 章末素养培优 (含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精品讲义153串联和并联原卷版doc、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精品讲义153串联和并联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0章 磁场 章末素养培优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0章 磁场 章末素养培优 (含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精品讲义153串联和并联原卷版doc、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精品讲义153串联和并联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