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同步讲义第六单元检测(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同步讲义第六单元检测(含解析)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同步讲义第六单元检测(含解析)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同步讲义第六单元检测(含解析)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同步讲义第六单元检测(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同步讲义第六单元检测(含解析),共6页。
    六单元检测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3分)A. míng)有鱼             chuán)扶摇而上者B. xué)学半                三男邺城shùC. pián)死于槽枥之间       shí)或尽粟一石D. pì)天下寒士俱欢颜     选贤jǔ)能【解析】A.抟tuánB.学xiàoD.庇bì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3分)A. 有鱼(同,海) 讲信睦(培养)B. 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 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C. 选贤能(同,推举) 男有(分别)D. 有名马(虽然) 马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解析】的意思是职分,职守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3分)A.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 才美不外见。D.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解析】B,喂。CD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3分)A. 视下也        真无马邪B. 曰:教学相长也       虽有名马C. 大同        其此之D.            鸣之不能通其意【解析】B项,所以。A项,代词,代大鹏/表示加强诘问语气。C项,叫作,称作/说。D项,表承接/表转折,相当于5. 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3分)A.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B. 四书五经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C. 矜,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D.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解析】D项,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6. 默写。(8分)(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氛围的诗句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4《卖炭翁》中描写出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5《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7.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7分)1)【礼仪板报我设计】(3分)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两个版块名称。(2)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礼貌用语大串联  礼节规矩我传承  礼仪知识我知晓  生活处处有礼仪  知书达礼赢天下(写出任意两个即可)(2)【礼貌用语我知晓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到横线上。(3分) 你被评为学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举办讲座。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久仰(久违 久仰)大名!  莅临 拜读呈送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莅临(莅临 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拜读(阅读 拜读)!(3)【礼节风俗我评说】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2分)示例: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示例: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尴尬。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北冥有鱼》,回答问题。12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4分)A.怪者也                       志:记载。B.抟扶摇而者九万里             上:向上。C.生物之以相吹也               息:气息,这里指风。D.其远而无所至               极:至。【解析】极:尽头。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这只鸟,海水运动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海去了。(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10.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说明了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20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选自刘开《问说》)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4分)A.不知其也      善:好。B.教学相       长:促进。C.非问无以广       广:广大。D.而不达于事       或:有时。【解析】广:动词,扩充。12./为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1教然后知困        /然后知困 2君子之学必好问    君子之学/必好问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好学而不能够勤于请教的人,不是真正好学的人。14.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6分) 选文【甲】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问与学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 选文【甲】:实践出真知选文【乙】:学习要勤学善问(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5.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诗中哪个词(组)相照应?叹息什么?(4分)老无力。叹息的内容: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16.“自经丧乱少睡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诗人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表达了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三、作文(50分)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既有大量含笑的瞬间值得记住,也有接连不断的困难需要从容面对。请以含笑奔跑的少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请勿透露个人信息。【写作指导】含笑奔跑的少年为偏正短语,中心词是少年,它指明了文章所要写的对象。学生可以把少年定义为自己的同学、同伴,或者就定义为自己,可以写一个少年,也可以写多个少年或者一个由少年组成的集体。如果写自己的同学、同伴,则要通过具体事件的叙写,来表现他们在追梦路上如何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展现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如果写自己,则可以通过撷取生活片段和描绘具体细节,来展现自己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如何及时调整心态,最后笑傲人生。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