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展开1.春节临近,学校开展了“节•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鱼与我国人民生活有着不解之蠓,春节时总少不了鱼,鱼谐音“余”象征“年年有余”,图个吉利。有趣的是,一些文人雅士将“鱼”嵌入对联之中,春节来临之时,读读“鱼”联,既添 qíng wèi(①),也可讨个彩头。宋代朱熹曾撰写一副对联;“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鱼穿地脉,抱将月向水边吞。”作者 mià shǒu ǒu dé(②),上联“鸟”衔春,下联“鱼”抱月,活灵活现。传统的习俗像紐带一样联着过去与現在,我们对传统节日的青睐,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1)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
②
(2)请写出划横线句子的主干。
2.你们班组织了写对联活动,特邀语文老师来参加,邀请函如下,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邀请函
敬爱的老师: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喜迎佳节,在“节▪俗”系列活动中,我们班组织了“写对联抒情意”活动,请务必按时到。
八年级X班
2022年1月1日
(1)邀请函格式有一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2)对于邀请函的内容有一些疑惑,请提出你的疑惑。
(3)邀请函有一处表述不恰当,请你修改:
3.以下选项中哪副对联最适合春节,请你帮同学们选出来( )
A.华夏子孙代代传,神州无处不春风。
B.登高畅饮菊花酒,遥望遍插茱萸枝。
C.笙歌处处唤明月,光轮满满酿桂花。
D.汨罗江边扔角棕,一曲骚歌祭诗魂。
4.春节期间人们常常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大家对新年美好的祝福。这体现了中国人民传统民俗习惯:做事说话要多和好事相连,即使不同字也要争取谐音,祈求好运庇护,希冀将米能幸福成功、快乐平安。请结合以下两个情境,运用谐音的知识,猜猜其中的美好寓意。
知识卡片:
谐音是利用汉字同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
例:每年春节都要吃鱼,谐音“年年有鱼”。
(1)年画中通常会画一只喜鹊伫立于树梢之上,谐音“ ”
(2)过年时,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碗,大人会取其谐音“ ”
5.小深作为主持人需要为本次“节•俗”主题探究活动准备主持词,请你帮他撰写结束语。
6.默写。
(1)小深同学将古诗文进行了分类,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2)请用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诗句帮助小圳同学补全发言。
同学们,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一些传统文化正面临消失的危险,但正如晏殊所言(9) ,(10) ”,我们也应当坚信,随着保护传统文化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文化将会在我们的生活中融合、创新、发展。让我们怀着坚定地信念,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7.下列对古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B.首句写景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借日光显示敌军威武雄壮。
C.诗人引用“黄金台”的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D.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二、阅读。(共45分)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居朔东,一厝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
沧州有轿夫田某,母患臌将殆。国景和镇一医有奇药其间百余里。昧爽狂奔去,薄幕已狂奔归,气息仅属。然是夕卫河暴涨,舟不敢渡。乃仰天大号,洱隧声下。众虽哀之,而无如何。忽一舟子解缆呼曰:“苟有神理,此人不溺,来来,吾渡尔。”奋然鼓楫,横冲白浪而行。
一弹指顷,已抵东岸。
(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剧改)
【注释】①臌(gǔ):鼓胀,中医病名。②殆:危险。③味爽:拂晓:黎明,④待:如果。③神理:具有无上威力,能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惧其不已也。
③然是夕卫河暴涨
④乃仰天大号。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②闻景和镇一医有奇药,其间百余里。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还有七年级学过的《狼》都出自《列子》。
B.智叟“笑而止之”的“笑”含有端讽的语气。
C.愚公批驳智叟的话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
D.“众/虽哀之,而/无如何。”这句话断句正确。
(4)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两文都以“神力”结尾,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9.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端午假期,河南卫视特別节目《端午奇妙游》火爆全网。其中,演绎水下飞天的舞蹈《洛神水赋》,精彩再现了曹植名篇《洛神赋》,不少观众直呼“爱了”。节目中水随舞动,衣袂翩跹,舞者或拂釉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劲有力。《端午奇妙游》系列节目网络走红,水下舞蹈《洛神水赋》演绎绝美“洛神”:《龙舟祭》重现传统端午祭礼:《兰陵王入阵曲》在时空文错中展現家国情怀……据官方统计数据,自播出以来,节目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到了35亿,48小时内热搜上榜19次,频的播放量超过1亿。
为什么短短几分钟的洛神舞蹈能够引发网友的共鸣、共情?除了“水下”的噱头,更多缘于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共同的文化记忆。近年来,河南卫视不断从中华璀璨的历史文化中取材,打造出优秀文化产品。此前,河南卫視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就已吹来一缕传统文化创意表达的清新之风,衍生节目和文创产品也频频破圈,吸引了众多粉丝河南卫視的成功启示我们传统文化成功破图答案在于:一要有根基意识,让文化“留”下来。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箱的前提下用精神内核触动观众内心关于传统文化、历史传说的钟情和厚爱;二要用创新手段,让文化“活”起来。新穎的表演方式将传统文化更有特色、更有吸引力。三要以流量思維,让文化“侍”起来。利用自媒体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关注到传统文化。
(节选门《半月读》20212期)
材料二:
时间过了600年,故宫里的皇帝们戴起了墨镜、比剪刀手,古画里的美人,动了起来,活色生昏。故宫的雪,故宫的猫,故宫的周边,以及与故宫有关的综艺屡屡刷屏,动不动就上热搜。大家都说故宫变了,变得越来越年轻、时尚、地气,有人情味。作为传统文化的号,走过历史沧桑的故宫,一改历史的严肃面孔,迅速在年轻人心中占领了一席之地。场轰轰烈烈的传文化复兴活动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
近些年,将传统文化与互喉网相结合的P跨界并不少见。故宫当然也不落人后,曾经需要排队租借的讲解器,现在被完全整合进手机中;使用微信“玩转故宫”小程序,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以定位自身位歪,规划步行线路,听取现场讲解。同时它还提供打卡服务,可以一键分享旅游经历。连故宫的镇馆之宝《千里江山图》,也被用音乐的形式重新演绎。当古画唱起了歌,试想历史中,以千里江山横压一世的王希盂作此画时,年仅十八岁。
故宫的“时髦”,更大的意义也正在于成功吸引了年轻一代,让其成为文化的传承者。转变了文化的传播形式,从单向文化翰出变为双向的文化交互,这座威严的宫殿,少了古板,多了亲切,摇身一变成了人见人爱的“网红”。看着这样的故宫,年轻人纷纷表示“朕心甚悦”。
600年前,紫禁城诞生在即。600年后,传统文化复兴在即。每一个子1P都成为小的切入口,对应特定的内客和分目标人群,重新激活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拥抱历史,我们需要审视和分析。拥抱未来,我们需要科技和创意。
(节选白腾讯网)
材料三: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说到底为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立足新的形势和需要,从现实条件岀发,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点,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僮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发展特色苗绣产业,既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又能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国诗词大会》《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等传统文化节目叫好又叫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非遗技艺传承人借助短视頒等新媒体手段,让传統技艺大放异彩…这些事实都证明,在新的时代条件_____”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統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节选自人民网•观点频道2021年9月17日)
(1)阋读材料一,请你给“破圈”下个定义。
(2)阅读材料二,说说故宫成为“网红”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一、二,结合上下文,为材料三画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4)近期深圳市博物馆准备以“深传统文化,圳(正)发展”为主题的展览活动。结合以上材料,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成为深圳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请你给出三条小创意。
1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磨剪子嘞——戗菜刀—
高原
①“磨剪子嘞——一戗菜刀声吆喝突然传入耳朵,顷刻间,我竟有些愣住了。不知道多少年,我都没有听到这个声音了,明明在很小的时候,它还几乎天天都会在我的耳边响起。记得小时候,我生活在家乡,与现在相比,即使是在城市里,也基本上处处都是平房,也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街上来往的人都骑着自行车,七层的楼房已经算是摩天大楼,没有超级市场,没有肯德基和麦当劳,百货商店的阿姨们都穿着统一的围裙,街上流动的小贩的吆喝声也永远那么中气十足。这样的生活仿佛理所当然,仿佛会永远持续下去。
②曾经我家院子里有两裸俗称“果梨”的树,据说来自爷爷奶奶的家乡,因为结出来的果子吃起来味道既像革果又像梨,所以大人们都这么叫它们,至于它们的学名,我到现在还不曾知道。还有一个葡葫架子,每到夏末秋初,上面都会结上几串葡萄,至于味道如何,还真不好说。院子里还有几个装杂物的小棚子,是三个还是四个来着,我已经记不清了。
③那时东北的冬天真冷啊,但因为暖气是楼房的“特权”,所以即使住在城里,大多数人家依然靠烧煤来取暖,晚上睡的是火炕,平时即使在屋子里也要穿上厚厚的手织毛衣和棉袄。因此,几乎家家户户的男人都会打煤坯,女人部会织毛衣。那时的蔬菜供应也并不丰富,每年深秋初冬,大雪降临之前,每家每户都要买上百棵大白莱,或者腌成酸菜,或者直接做成炖莱,因为那便是冬夭主要的莱肴了。大白莱、蜂窝煤、热炕头,这便是我对冬天最初的印象了。记得那时我的爷爷还在,是谁和我说过来着,爷爷烧炕的手艺,是最好的,爷爷最疼的也就是我了。
④到底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只记得那一年,爷爷去世了,紧接着平房动迁,我们全家也搬透了楼房,然后呢?渾然记不清了。只是觉得那一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似乎爷爷走了,把我们曾经的某些生活也一并带走了。
⑤前几天走在街上,不经意间遇见了一个货郎,推着只有前轮的小车,小车上插着几个风车、鸡毛掸子,车上放着砂锅、水杯、玻璃罐等生活杂物。仔细想想,这似乎是如今“硕果仅存”的货郎了,那些从前有过的,修牲的、补碗的、卖冰棍的……正一个一个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渐渐消失,而这一个,我也不知遒还能再见多久。走了几步路再回头望去,二三十层高的住宅楼下,推着小车的货郎,这个画面不知为何,竟让我一时之间,惆怅不已。
⑥回头想想,我的生活竟然已经发生过那么大的变化,时光真的就这样,从我们的身边呼啸而过,带走了那些再也不会重来的岁月和生活,不论你多么想念,过去的终究还是过去。
⑦小时候,我经常站在院门口,带着孩童的好奇心,看着通往巷子深处的那一条似乎没有尽头的路,看着无数人从巷子里走出又走进,那里面有男有女,有大人有小孩儿,有普通的住户,也有走街串巷的生意人。家里的大人们告诉我,不要走透去,然后我就真的一步也没有朝里面走过,其实我一直在想,那里面究竟有什么?想到离开那里,想到那条巷子消失在时光的尽头,而我,再也没有走进去的机会,永远都不会知道那里面有什么了。
⑧如今,听着楼下的吆喝声,我恍惚间发觉,原来自己已经经历了这么长的岁月,长到足以将生活方式完全颠覆,我为什么明明还年轻,这一瞬间却猛然觉得沧海桑田呢?时光如白驹过隙,就如同耳边正在远去的吆喝声,我起身望向楼下,却遍寻不着那人的身影。我竟不知,今后自己是否能够吾听一次了
(摘自《作文•初中版》2020年第11期,有删改)
(1)这篇文章作者由吆喝声想起了哪些事?
(2)文章题目为“磨剪子嘞——戗菜刀—”,但后文都在回忆往事,这样写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3)本文在叙事的过程中夹有多种表达方式,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4)请你谈谈对第⑧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5)请结合链接材料和本文,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谈谈这二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链接材料】一是“我”当时在北京,对看戏本无兴趣;二是在北京第一次看戏,因为人太多,声音嘈杂,且无合适座位,便“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三是在北京第二次因为募捐,看谭叫天的戏,可是到了很晚谭叫天还不出场,只好失望地离去;四是反思中国的戏剧,“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不适合剧场观看,只适合在野外观看,远观反而有风致。在北京看戏的挫败经历,使“我”怀念小时候在外祖母家乡所看的“社戏”。虽然过去几十年,但是当时的难忘经历如在眼前。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让“我”神往,“我”在心里的一角永远保持着对家乡的爱、对乡民的爱、对乡村文化的爱。
(节选自《教师教学用书》,有删改)
11.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过程中,小深将“无名英雄”的信息也进行了梳理,请结合表格回答问题。
利用表格梳理文章内容清晰、有序。表格中的“无名英雄”身份各异,参军原因不同,却又存在一定的共性。请从人物和参军原因的角度,找找他们的共同点,总结两条阅读收获。
12.小圳学习小深以表格的形式梳理《昆虫记》的内容,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提示帮助小圳完成梳理。
三、作文。(45分)
13.“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道教文化、禅宗文化、饮食文化、孝贤文化、慈善文化、中医文化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摘自360百科
文化的魅力在于精炼了生活的细节,提升了对生活的理解。
请自拟题目,写篇文章,讲讲你或你身边的文化故事。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主题词
古诗文名句
出处
春日佳景
庭中有奇树,(1) 。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几处早莺争暖树,(2)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芳草长堤,(3) 。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忧国忧民
(4) ,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
(5) ,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6)
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坚贞不屈
富贵不能淫,(7) ,威武不能屈。
《<孟子>三章》
(8)
?松柏有本性。
刘祯《赠从弟》
年龄
人物
参军原因
64岁
李姓老头(小买卖生意人)
在洪洞没法做买卖(苛捐杂税太多)。
15岁
号手(穷人家的孩子)
红军把我送到学校读书,我吃得很饱,我家分到了地。
12岁
“山西娃娃”(被卖做学徒)
红军替穷人打仗,红军是抗日的。
探究作品之美
角度一:
科学之美一一作品饱含了作者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举例:为了观察虻蝇蛴螬,法布尔甘愿在烈日下屏息观察数十天,酷热的天气连蝉都难以忍受,法布尔却耐心坚持。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角度二:
举例: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初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初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基础,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文件包含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教师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学生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等十一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等十一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文件包含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教师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学生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