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十章分式(A卷)含解析答案
展开第十章�分式(A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一、单选题 |
1.在下列式子:﹣5x,,a2﹣b2,,中,分式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当x=3时,下列各式值为0的是( )
A. B. C. D.
3.若分式的值总是正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或
4.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
A. B. C. D.
5.下列约分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与相等的分式是( )
A. B. C. D.
7.化简的结果是( )
A. B. C. D.1﹣x
8.已知分式的值为,如果把分式中的同时扩大为原来的3倍,那么新得到的分式的值为( )
A. B. C. D.
9.A,B两地相距48千米,一艘轮船从A地顺流航行至B地,又立即从B地逆流返回A地,共用去9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若设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可列方程( )
A. B.
C. +4=9 D.
10.“五•一”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期间,几名同学包租一辆面包车前去旅游,面包车的租价为180元,出发时又增加了两名同学,结果每个同学比原来少摊了3元钱车费,设原来参加游览的同学共x人,则所列方程为( )
A.﹣=3 B.﹣=3
C.﹣=3 D.
11.若a=﹣3﹣2,b=(﹣)﹣2,c=(﹣0.3)0,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b<c<a C.c<b<a D.a<c<b
12.2020年春季,全球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病毒直径约在100﹣300纳米之间,我们知道,1纳米=10﹣7c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直径为150纳米的病毒相当于( )
A.150×10﹣7cm B.15×10﹣6cm C.1.5×10﹣5cm D.1.5×107cm
| 二、填空题 |
13.要使有意义,的取值应满足 .
14.,的最简公分母为 .
15.计算:= .
16.已知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为 .
17.若关于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 .
18.计算:()﹣1﹣(3.14﹣π)0= .
19.把化成只含有正整数指数幂的形式为 .
| 三、解答题 |
20.约分
(1)
(2)
21.计算:
(1)
(2)
(3)
(4).
(5)
(6).
(7)
(8).
(9)
22.已知,求的值.
2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实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24.已知,求A,B的值.
25.解方程:
(1)
(2).
(3)
(4)
26.若分式方程有增根,求k的值.
27.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参加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的运动员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努力训练提高竞技水平.在经过指导后,甲运动员的速度是原来的1.1倍,时间缩短了15秒,那么经过指导后,甲运动员的速度是多少?
28.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某商场新进一种商品,第一个月将此商品的进价提高20%作为销售价,共获利600元.第二个月商场搞促销活动,将商品的进价提高15%作为销售价,第二个月的销售量比第一个月增加了40件,并且商场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获利150元.问此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商场第二个月销售多少件?
29.某校田径队的小明同学参加了两次有氧耐力训练,每一次训练内容都是在400米环形跑道上慢跑10圈.若第二次慢跑速度比第一次慢跑速度提高了20%,则第二次比第一次提前5分钟跑完.
(1)小勇同学一次有氧耐力训练慢跑是 米;
(2)小勇同学两次慢跑的速度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分式的定义,逐个分析判断即可,一般地,如果、(不等于零)表示两个整式,且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就叫做分式,其中称为分子,称为分母.
【详解】解:,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属于分式,其它的属于整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定义,理解分式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将代入分式,然后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能为零)和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解:A.当时,,原分式没有意义,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当时, ,,原分式的值为,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当时, ,原分式没有意义,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当时,,原分式没有意义,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值为零的条件,理解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是解题关键.
3.D
【分析】分两种情况分析:当时;或当时,,再分别解不等式可得.
【详解】若分式的值总是正数: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此时a的取值范围是;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或.
故选:D.
【点睛】考核知识点:分式值的正负.理解分式取值的条件是解的关键点:分式分子和分母的值同号,分式的值为正数.
4.D
【分析】根据最简分式的定义:在化简结果中,分子和分母已没有公因式,这样的分式称为最简分式,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解:A.中,分子和分母有公因数5,不是最简分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中,分子和分母有公因式,不是最简分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中,分子和分母有公因数式,不是最简分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中,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是最简分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最简分式的判断,掌握最简分式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5.D
【分析】根据分式分基本性质分式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可得答案.
【详解】解:A、分式分基本性质分式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故A错误;
B、分式分基本性质分式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原式=,故B错误;
C、分式分基本性质分式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不满足分式基本性质,故C错误;
D、分式分基本性质分式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分基本性质分式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6.D
【分析】分别对选项中的分式进行变形或者化简,再作出判断即可.
【详解】解∶A、,故不符合题意;
B、,故不符合题意;
C、,故不符合题意;
D、,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正确化简分式是解题关键.
7.A
【分析】先把分子分母分别分解因式,约去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即可.
【详解】解:,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约分,约分约去的是分子分母的公因式,把分子分母分别分解因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8.C
【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而化简得出答案.
【详解】解:把分式中的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
则分式,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化简分式.
9.A
【分析】根据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可进一步得出顺流与逆流速度,从而得出各自航行时间,然后根据两次航行时间共用去9小时进一步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
∴顺流航行时间为:,逆流航行时间为:,
∴可得出方程:,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顺流与逆流速度的公式是解题关键.
10.D
【分析】设原来参加游览的同学共x人,面包车的租价为180元,出发时又增加了两名同学,结果每个同学比原来少摊了3元钱车费,可列方程.
【详解】解:设原来参加游览的同学共x人,由题意得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关键以钱数差价做为等量关系列方程.
11.D
【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零次幂进行计算进而判断结果的大小即可
【详解】解:∵a=﹣3﹣2=﹣,b=(﹣)﹣2=9,c=(﹣0.3)0=1,
∴a<c<b.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零次幂,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负整数指数幂,零次幂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2.C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整数.
【详解】解:150纳米=150×10﹣7cm=1.5×10﹣5cm,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熟知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
【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即分母不为零解答即可.
【详解】解:要使有意义,则,即,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即分母不为零.
14.a(a+b)(a-b)
【分析】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是: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凡单独出现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一个因式;同底数幂取次数最高的,得到的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
【详解】 ,的分母分别是:a(a-b),a(a+b),∴它的最简公分母是:a(a+b)(a-b).故答案为a(a+b)(a-b).
【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公分母,关键是准确求出各个分式中分母的最简公分母,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一定要掌握.
15.
【分析】首先把分式变形为,再根据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加减,关键是把异分母分式转变为同分母分式.
16.m<5且m≠±1.
【分析】求解分式方程为x=-,根据解为正数可得m<5,同时考虑x≠2,x≠3的情况,进而求出m的范围.
【详解】,
∴m=﹣2x+5,
∴x=﹣,
∵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
∴m﹣5<0,
∴m<5,
又∵x≠2,x≠3,
∴m≠1,m≠﹣1,
∴m的范围是m<5且m≠±1,
故答案为m<5且m≠±1.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解;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要考虑方程增根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17.-2
【分析】解决增根问题的步骤:①确定增根的值;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
【详解】∵分式方程有增根,
∴x-1=0,
∴x=1.
把两边都乘以x-1,得
a+1=x-2,
∴a+1=1-2,
∴a=-2.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增根是令分母等于0的值,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18.1.
【分析】分别根据零指数幂,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详解】解:()﹣1﹣(3.14﹣π)0
=2﹣1
=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零指数幂,负指数幂的运算.负整数指数为正整数指数的倒数;任何非0数的0次幂等于1.
19.
【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定义(a≠0)变形即可.
【详解】把化成只含有正整数指数幂的形式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负整数指数幂,掌握负整数指数幂的定义是关键.
20.(1)
(2)
【分析】(1)先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再将公因式约分即可;
(2)先将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因式分解,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即可.
【详解】(1)解:=;
(2)解:=.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约分,公因式,因式分解,约分是将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中公因式消去,掌握约分,公因式,因式分解是解题关键.
21.(1);
(2);
(3);
(4);
(5)
(6);
(7);
(8);
(9)
【分析】(1)根据积的乘方法则、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把原式变形,再根据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计算,得到答案;
(2)先因式分解再根据分式的乘法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3)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利用分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4)先寻找2个分式分母的最小公倍式,将最小公倍式作为的公分母;然后在进行减法计算,最后进行化简;
(5)找出最简公分母,先通分,再相加减,最后化简即可;
(6)有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进行化简,即可得到答案;
(7)先通分,然后根据分式除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8)先分别对所有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然后再化除为乘,最后约分计算即可;
(9)先将减号后面两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因式分解,同时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计算乘法,继而通分、计算减法即可.
【详解】(1)原式
;
(2)原式
;
(3)原式=
=
=
;
(4)原式=
=
=
=
=;
(5)
=
=
=
=
=;
(6)原式
;
(7),
,
,
,
,
;
(8)原式
;
(9)原式,
,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属于基础题型,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以及因式分解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5
【分析】所给等式左侧先通分,然后去分母得到关于a、b的等式,再代入所求式子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
∴.
∴,
∴.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分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3.,0
【分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计算法则化简,然后求出a的值,最后代值计算即可.
【详解】解:
,
∵实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即,
∴原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相反数的定义,熟知分式的混合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4.,
【分析】先将等式右边进行通分并相加,然后与等式前面的分式的分子进行比较,得出关于A与B的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
=,
=,
∵,
∴,
∴A=1,-2A+B=3,
∴A=1,B=5.
【点睛】此题求解分式方程中其它未知数的值,根据化简后分母相同得到分子中对应相等的关系,由此解得A与B的值.
25.(1)x=-5
(2)x=1
(3)
(4)原方程无解
【分析】(1)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2,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求解,最后进行检验即可;
(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进行求解,再将所求整式方程的解代入公分母进行检验即可;
(3)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进行求解,最后将所求整式方程的解代入公分母进行检验即可;
(4)方程两边同乘以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然后求解,最后检验即可.
【详解】(1)解:,
去分母得:3= -4-(x-2),
去括号得:3= -4-x+2,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5,
检验:把x=-5代入x-2得:,
∴原方程的解为x=-5.
(2)解:
去分母得,(1-x)(1+x)+x2+x=2,
去括号得,1-x2+x2+x=2,
解得:x=1,
检验:把x=1代入得:,
∴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1.
(3)解:
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项合并得:,
系数化为1得:,
检验:把代入得:,
∴分式方程的解是.
(4)解:,
方程的两边同乘(x+1)(x1),得:
,
去括号得:,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解得:x=1,
检验:把x=1代入(x+1)(x1)得:,
∴x=1是原方程的增根,
∴原方程无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注意解分式方程时,最后要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
26.
【分析】分式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可得:,再将增根代入式子即可求出k的值.
【详解】解:∵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为,分式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可得:
∵分式方程有增根,
将其代入上式可得:,解之得:.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根的情况,利用分式方程有增根求参数值,解题的关键是将增根代入去分母之后的式子进行求解.
27.经过指导后,甲运动员的速度是10米/秒.
【分析】设甲运动员原来的速度是x米/秒,则经过指导后的速度是1.1x米/秒,利用“时间=路程÷速度”以及“经过指导后时间缩短了15秒”的等量关系列分式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甲运动员原来的速度是x米/秒,则经过指导后的速度是1.1x米/秒,
依题意得:﹣=15,
解得:x=,
经检验,x=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1.1x=1.1×=10.
答:经过指导后,甲运动员的速度是10米/秒.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舍出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
28.50元,100件
【分析】设此商品进价是x元,然后根据等量关系为:第二个月的销售量-第一个月的销售量=40,算出后可得到此商品的进价,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此商品进价是x元,
则:,
解得:
经检验:x=50是方程的根.
则(件),
答:商品进价为50元,商场第二个月共销售100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
29.(1)4000;(2)小勇同学两次慢跑的速度各是米/分、160米/分.
【分析】(1)一次有氧耐力训练慢跑10圈,一圈400米,两数相乘即可求得答案.
(2)设出第一次慢跑的速度,接着表示出第二次的速度,分别求出两次所用时间,根据两次时间的关系,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
【详解】(1)解:小勇一圈跑400米,一共跑了10圈,共400×10=4000米.
(2)解:设第一次慢跑速度为每分钟米,由于第二次慢跑速度比第一次慢跑速度提高了20%,故第二次慢跑速度为每分钟米.
由题意可得:
解得:
经检验得: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第一次慢跑速度为每分钟米,第二次慢跑速度为每分钟米.
答:小勇同学两次慢跑的速度各是米/分、160米/分.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熟练根据等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并求解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但注意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