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一定温度下,向含、、、4种金属离子()的溶液中滴加溶液,生成硫化物沉淀所需浓度的对数值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B.向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的稀溶液中滴加溶液,先沉淀
C.该温度下,a点相对于ZnS是过饱和溶液
D.该温度下,溶解度:
2.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AB.BC.CD.D
3.陈述I和陈述I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A.AB.BC.CD.D
4.实验:①向盛有1mL0.1 ml/LMgCl2溶液试管中加2 mL 0.2 ml/L NaOH溶液,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②向沉淀c中滴加0.1ml/LFeCl3溶液,沉淀变为红褐色。
③ 向浊液a中滴加0.1ml/LFeCl3溶液,沉淀变为红褐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 (OH)2(s)→Mg2+(aq)+2OH-(aq)
B.滤液b中含有Mg2+
C.③实验中颜色变化说明Mg (OH)2转化为Fe(OH)3
D.②实验可以证明Fe(OH)3比Mg (OH)2更难溶
5.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2SO4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水的电离常数为1×10-14
B.焊接时用NH4Cl溶液除锈
C.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水,可增大AgCl的溶解度
D.难溶电解质可以转化为更难溶的电解质,更难溶电解质不能转化为难溶电解质
7.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向pH=4的乙酸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pH<5
B.相比较于常温,加热后的纯碱溶液去除厨房的油污的效果更好
C.对平衡体系压缩容器后可使气体颜色变深
D.水垢中含有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浸泡处理,而后用盐酸去除
8.对悬浊液进行下列操作,达到平衡后,和均保持不变的是
A.适当升温B.加少量水
C.加入少量浓硫酸D.加入少量氯化钡固体
9.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含有CdS固体的CdS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则CdS的Ksp减小
B.图中各点对应的Ksp的关系为:
C.向p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p沿mpn线向n方向移动
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10.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FeO、CuO等)可用于湿法制锌,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浸”中ZnFe2O4发生的反应为:ZnFe2O4+8H+=Zn2++2Fe3++4H2O
B.可用ZnS除去溶液中的Cu2+的依据是Ksp(ZnS)>Ksp(CuS)
C.为提高生产效率,“酸浸”“净化I”“净化II”的反应温度越高越好
D.“电解”的产物之一可用于替换“净化I”中的H2O2
二、填空题
11.物质在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或沉淀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的一种.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B.
C.
D.
(2)的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有(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
(3)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ROH是一种强碱
B.在X点,MOH未完全电离
C.在X点,
D.稀释前,
(4)AgCl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AgCl,在25 ℃时,AgCl的.现将足量的AgCl分别加入下列液体中:①100 mL蒸馏水,②100mL溶液,③100 mL 溶液,充分搅拌后冷却到相同温度,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向50 mL 的溶液中加入50 mL 的盐酸,沉淀生成后溶液中是 .如果向生成沉淀后的溶液中再加入50 mL的盐酸, (填“能”或“不能”)产生沉淀.
12.工业上以菱锰矿(主要成分是MnCO3,还含有Fe2+、Ni2+等)为原料制备电解锰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
加入氨水的目的是为除去杂质,根据流程图及表中数据,pH应调控在 范围内。常温下,Ksp[Fe(OH)3]=4.0×10-38,当pH=4时,溶液中c(Fe3+)= 。
13.已知25℃时,几种常见弱酸的Ka如表所示:
(1)25℃时,0.1ml•L-1的①NaCN②CH3COONa③Na2CO3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2)25℃时,用0.10ml•L-1KOH溶液滴定•L-1H2C2O4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混合溶液的体积可看成混合前溶液的体积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V<10m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当V=10mL时,所得溶液中c(H2C2O4)、c(HC2O)和c(C2O)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依次为 。
③当V=20mL时,所得溶液中c(K+)= 。(填物料守恒式)
④如图5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填序号)。
(3)已知:Ksp(AgI)=8.5×10-17;Ksp(AgCl)=1.8×10-10。向浓度均为0.1ml•L-1的NaCl和NaI的混合液中逐渐加入AgNO3粉末,当溶液中I-浓度下降到 ml•L-1时(保留一位小数),AgCl开始沉淀。
14.常温下,有四种溶液:①0.1 ml·L-1 CH3COOH溶液 ②0.1 ml·L-1 CH3COONa溶液 ③0.1 ml·L-1 NaHSO3溶液 ④0.1 ml·L-1 NaHCO3溶液
(1)溶液①中离子的电荷守恒关系式是 。
(2)下列有关①和②两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两种溶液中c(CH3COO-) 都等于0.1 ml·L-1
b.两种溶液中c(CH3COO-) 都小于0.1 ml·L-1
c.CH3COOH溶液中c(CH3COO-) 小于CH3COONa溶液中c(CH3COO-)
(3)NaHSO3溶液的pH7,则NaHSO3溶液中c(H2SO3) (填“>”“”、“<”或“=”)。
②实测某人血液中c()=2.3×10-2ml/L,c(H2CO3)=2.3×10-3ml/L,则人体血液呈 性。
③浸取天青石精矿时,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氨水的目的是 。
(3)“沉淀”过程中除得到SrSO4外,还得到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该物质为 。
(4)将SrSO4与煤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煅烧得到一种黑灰(SrS)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
(5)检验“沉淀”步骤中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 。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盛有少量酸性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足量乙醇,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乙醇具有还原性
B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观察火焰颜色
溶液中存在
C
向盛有3 mL 0.1 ml·L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0.1 ml·L NaCl溶液,振荡试管,再向试管中滴加2滴0.1 ml·L KI溶液,观察生成沉淀的颜色
D
将中间裹有锌皮的铁钉放在滴有酚酞的饱和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铁钉周围溶液颜色变化
铁钉能发生吸氧腐蚀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用溶液刻蚀铜质电路板
氧化性:
B
用作呼吸面具的氧气来源
能氧化
C
用除去废水中的和
具有还原性
D
用石灰乳脱除烟气中的
具有氧化性
金属离子
Ni2+
Mn2+
Fe3+
Fe2+
开始沉淀时(c=0.01ml‧L-1)的pH
7.2
8.3
2.2
7.5
沉淀完全时(c=1.0×10-5ml‧L-1)的pH
8.7
9.8
3.2
9.0
电解质
H2C2O4
CH3COOH
HCN
H2CO3
HClO
电离常数
Ka1=5.9×10-2
Ka2=6.4×10-5
Ka=1.7×10-5
Ka=6.2×10-10
Ka1=4.5×10-7
Ka2=4.8×10-11
Ka=2.9×10-8
物质
CH3COOH
NH3∙H2O
HCN
HClO
H2CO3
H2SO3
电离常数(Ka)
1.7×10−5
1.7×10−5
4.9×10−10
3×10−8
Ka1=4.3×10−7
Ka2=5.6×10−11
Ka1=1.5×10−2
Ka2=1.0×10−7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
7.2
3.7
2.2
7.5
沉淀完全时的()
8.7
4.7
3.2
9.0
物质
Fe(OH)2
Fe(OH)3
Zn(OH)2
Cu(OH)2
溶度积Ksp
4.9×10-17
2.6×10-39
1.2×10-17
2.2×10-20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根据图中a点分析,c(Fe2+)=1.0×10-10ml/L,c(S2-)=1.0×10-10ml/L,Ksp(FeS)= c(Fe2+)c(S2-)=1.0×10-20,A正确;
B.根据图中与x轴的交点得到Ksp(CuS)=c(Cu2+)c(S2-)=1.0×10-35,Ksp(CuS)<Ksp(FeS),因此向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2+、Cu2+的稀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Cu2+先沉淀,B正确;
C.a点在ZnS曲线的上方,c(Zn2+)和c(S2-)均大于ZnS沉淀平衡曲线上的数值,故a点相对于ZnS是过饱和溶液,C正确;
D.图中的横纵坐标均为离子浓度的对数,对数越大,离子浓度越大,溶解度越大,因此溶解度CuS<ZnS<FeS<MnS,D错误;
故选D。
2.A
【详解】A.酸性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足量乙醇,若溶液褪色说明被还原为无色离子,则乙醇表现还原性,否则则无还原性,故A正确;
B.焰色试验只能确定金属元素是否存在,不能确定具体物质,故B错误;
C.所用硝酸银溶液过量,滴入的碘化钾直接与硝酸银反应生成AgI沉淀,不能说明是AgCl转化为AgI,因此不能验证Ksp大小,故C错误;
D.锌比铁活泼,形成原电池时Zn作负极,Fe作正极,铁钉不被腐蚀,故D错误;
故选:A。
3.A
【详解】A.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铁离子和铜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说明氧化性,A正确;
B.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和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可用作呼吸面具的氧气来源,B错误;
C.用除去废水中的和,是硫离子和铜离子、汞离子生成沉淀,C错误;
D.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生成亚硫酸钙,空气中氧气会被亚硫酸钙氧化为硫酸钙,没有说明具有氧化性,D错误;
故选A。
4.C
【分析】将1mL 0.1ml/LMgCl2溶液和2mL 0.2ml/LNaOH溶液混合得到氢氧化镁、氯化钠、NaOH和H2O的混合物,氢氧化镁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A.浊液a为氢氧化镁悬浊液,氢氧化镁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故A正确;
B.将a中所得浊液氢氧化镁过滤,氢氧化镁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因此所得滤液b中含少量Mg2+,故B正确;
C.氢氧化镁的悬浊液中含有NaOH溶液,滴加氯化铁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实验不能证明Mg (OH)2转化为Fe(OH)3,故C错误;
D.实验②中是Mg(OH)2和氯化铁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说明Mg(OH)2转化为Fe(OH)3,因此Fe(OH)3比Mg(OH)2难溶,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5.C
【详解】A项,增大SO42-浓度,抑制硫酸钡的溶解,但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不可能变成b点,A不正确;
B项,在蒸发过程中,Ba2+、SO42-浓度都增大,B不正确;
C项,d点溶液中c(Ba2+)·c(SO42-)①>②
(2) OH-+ H2C2O4=H2O+HC2O c(HC2O)>c(C2O)>c(H2C2O4) 2c(HC2O)+2c(H2C2O4)+2c(C2O) ⑤
(3)4.7×10-8
【详解】(1)电离平衡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3COOH>H2CO3>HCN>HCO,电离常数越大,酸的酸性越强,其盐溶液的水解程度越小,盐溶液的pH越小,则浓度均为0.1ml•L-1的①NaCN②CH3COONa③Na2CO3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
(2)①25℃时,用0.10ml•L-1KOH溶液滴定•L-1H2C2O4溶液,H2C2O4是二元弱酸,当V<10m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H2C2O4=H2O+HC2O;
②25℃时,用0.10ml•L-1KOH溶液滴定•L-1H2C2O4溶液,H2C2O4是二元弱酸,当V=10mL时,得到KHC2O4溶液,该溶液pHc(C2O)>c(H2C2O4);
③25℃时,用0.10ml•L-1KOH溶液滴定•L-1H2C2O4溶液,H2C2O4是二元弱酸,当V=20mL时,得到K2C2O4溶液,该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K+)=2c(HC2O)+2c(H2C2O4)+2c(C2O);
④H2C2O4的存在会抑制水的电离,而K2C2O4的存在会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K2C2O4浓度最大的⑤。
(3)已知:Ksp(AgI)<Ksp(AgCl),所以先生成AgI,再生成AgCl,当出现AgCl沉淀时,c(Ag+)==1.8×10-9ml/L,得此时c(I-)==4.7×10-8ml/L。
14.(1)c(H+)=c(CH3COO-)+c(OH-)
(2)bc
(3) < >
(4)、、
【详解】(1)醋酸属于酸,所以溶液①的pH小于7,满足电荷守恒,即c(H+)=c(CH3COO-)+c(OH-)。
(2)a.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醋酸钠溶液中存在醋酸根离子的水解,两种溶液中醋酸根离子的浓度都小于0.1ml/L,故a错误;
b.由a可知,①和②两种溶液中醋酸根离子的浓度都小于0.1ml/L,故b正确;
c.醋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出醋酸根离子,醋酸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存在醋酸根离子的水解,但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很小,所以两种溶液中c(CH3COO-)都小于0.1ml•L-1,所以CH3COOH溶液中c(CH3COO-)小于CH3COONa溶液中c(CH3COO-),故c正确;
故答案为bc。
(3)NaHSO3溶液pHc(H2SO3),NaHCO3溶液的pH>7,则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c()>,弱酸的酸性越弱,则对应的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浓度相等时溶液的碱性越强,三种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所以足量的次氯酸与碳酸钠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碳酸根的浓度为2×l0-4ml/L×=1×l0-4ml/L,要生成BaCO3沉淀需要钡离子浓度为,需要B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所以。
20.(1) 1.5×107 2.25×1014 4.5×109
(2)1.75×103
(3) 0.02
(4)2.2×1010
【详解】(1)纯水呈中性、c(H+)= c(OH-),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1.5×10-7,则纯水中的1.5×107ml/L,该温度时的水的离子积 c(H+)·c(OH-)=1.5×10-7×1.5×10-7=2.25×1014。保持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溶液中的,则溶液中的= 4.5×109。
(2)常温中,一定浓度的CH3COONa溶液的pH=8,已知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则该CH3COONa溶液中:1.75×103。
(3)甲酸钠(HCOONa)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0.02ml/L的HCOONa溶液中电荷守恒:,则0.02ml/L。
(4)25℃,pH=9时, c(OH-)=10-5ml/L,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Ksp[Cu(OH)2]= c(Cu2+)·c2(OH-)= c(Cu2+)×(10-5)2=2.2×1020,则当溶液的pH=9时,c(Cu2+)=2.2×1010mlL1。
21. 恒压分液漏斗 亚硫酸钠溶液 及时除去系统中反应生成的H+ 3.5 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同时防止CuCl被氧化 增大固体和溶液的接触面积,加速样品溶解 96.7%
【分析】根据仪器的结构和用途判断仪器的作用和名称,针对实验过程中实验目的和可能发生的反应进行对反应物及反应的条件的控制。对于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根据实验目的利用图象中信息进行判断最有利的调件,及在反应过程中控制的调件。对于已知反应及平衡常数表达的意义进行推算。
【详解】I(1)根据仪器的结构与用途,甲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恒压分液漏斗;制备过程中亚硫酸钠过量会发生副反应生成Cu(SO3)2,导致产率下降,故仪器a中所加试剂为亚硫酸钠溶液,故答案为:恒压分液漏斗,亚硫酸钠溶液。
(2)乙图是体系pH随时间变化关系图,随反应的进行,pH降低,酸性增强,Cu2+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为:;丙图是产率随pH变化关系图,pH=3.5时CuCl产率最高,实验过程中往往用Na2SO3-Na2CO3混合溶液代替Na2SO3溶液,其中碳酸钠的作用是及时除去系统中反应生成的氢离子,并保持pH在3.5左右的较高产率,故答案为:;及时除去系统中反应生成的氢离子。
(3)洗涤时,用“去氧水”作洗涤剂洗涤产品,作用是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同时防止CuCl被氧化。
(4)根据反应式:CuCl(s)+Cl-(aq)=CuCl (aq) K=0.35,,将分子、分母同乘以c(Cu+)得:
。取其中(0.7,0.7)做为一个坐标点,图象示意图如下:
(5)通过不断摇动,可以增大固体的接触面积,加速样品的溶解。
(6)根据题给的相应化学反应为CuCl+FeCl3=CuCl2+FeCl2、Fe2++Ce4+=Fe3++Ce3+,可得CuCl和Ce4+的反应配比是1:1,所以可得CuCl的纯度:。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物质含量测定实验,中和滴定的计算,关键是对原理的理解,其次注意题目中已知信息的应用。
22. 0.1 或能使细菌蛋白质变性 有污染性气体Cl2产生、使用了电解装置,成本较高
【分析】(1)在潮湿的空气中,铜易发生腐蚀生成铜绿是铜和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
(2)中,Cu、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利用化合价变化计算被氧化的S;硫化亚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
(3)硫酸铜作消毒剂是利用重金属盐的性质;
(4)CuO促进铁离子水解,据此解答即可;
(5)方案1:三价铁和金属铜之间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四种阳离子的氧化牲由强到弱的顺序;
方案2:反应中生成了有毒的氯气及成本较高等方面进行评价。
【详解】(1)在潮湿的空气中,铜易发生腐蚀生成铜绿是铜和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中,Cu、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则被还原的元素为Cu、O;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每转移0.6ml电子,被氧化的S为,火法炼铜由得到Cu的总方程式,故答案为:0.1; ;
(3)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硫酸铜作消毒剂是利用重金属盐的性质,或能使细菌蛋白质变性,故答案为:或能使细菌蛋白质变性;
(4)因为会水解产生较多的H+:,加入CuO与H+反应生成和,降低了H+浓度,使得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沉淀,故答案为:;
(5)方案1:三价铁和金属铜之间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该反应能证明三价铁的氧化性强于铜离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得出:;故答案为:;
方案2:在电极上直接回收铜,操作上比方案1简便,但方案2也有不足之处:在阳极上放电的是氯离子,产生氯气,有毒;使用了电解装置,成本较高,故答案为:有污染性气体产生、使用了电解装置,成本较高。
【点睛】本题考查了铜及其化合物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操作方法,明确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的方法,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23. 571.4 > 中 将碳酸氢根转化为碳酸根增大溶液中碳酸根的浓度 氨水 SrSO4 +2C SrS+2CO2↑ 或SrSO4 +4C SrS+4CO↑ 取最后一次浸取液加入酚酞,溶液不变色
【分析】天青石精矿(主要含SrSO4,还含有少量SiO2、CaSO4、BaSO4),加入碳酸氢铵溶液和氨水浸取,可将SrSO4转化为SrCO3,过滤后滤渣含有SiO2、CaSO4、SrCO3、BaSO4滤液中含有铵根,滤渣经过焙烧,“焙烧”所得SrO粗品用蒸馏水多次浸取得Sr(OH)2溶液,再和第一步浸取的滤液反应生成SrSO4,以此解答。
【详解】(1)室温下,反应SrSO4(s)+(aq)⇌SrCO3(s)+(aq)达到平衡,则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2)已知常温下,Kb(NH3•H2O)=1.8×10-5,Ka1(H2CO3)=4.6×10-7,Ka2(H2CO3)=5.6×10-11。
①0.1ml•L-1NH4HCO3溶液中电离常数越小越易水解,c()>c()。
②实测某人血液中c()=2.3×10-2ml/L,c(H2CO3)=2.3×10-3ml/L,,c(H+)=1.0578×10-7,则人体血液呈中性。
③一水合氨可以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浸取天青石精矿时,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氨水的目的是:将碳酸氢根转化为碳酸根增大溶液中碳酸根的浓度。
(3)“沉淀”过程中除得到SrSO4外,还得到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该物质为氨水,第一步浸取滤液中含有氨水。
(4)SrSO4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黑灰(SrS)和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出化学反应方程式:SrSO4 +2C SrS+2CO2↑ 或SrSO4 +4C SrS+4CO↑。
(5)检验“沉淀”步骤中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浸取后溶液中不再含有Sr(OH)2:取最后一次浸取液加入酚酞,溶液不变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水与水溶液达标测试,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离子反应综合训练题,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