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PPT课件整套
- 2.2.1+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优质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2.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优质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3.2.1+海水的性质(第1课时)-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优质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3.2.2+海水的性质(第2课时)-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优质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3.3.1+海水的运动(第1课时)-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优质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课文配套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三章+体液调节单元复习课件-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第三章+体液调节单元解读课件-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第三章体液调节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第三章体液调节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第三章体液调节单元知识清单-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水 循 环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过程与地理意义。
结合实际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的水循环差异。
把握水循环的原理,理解其地理意义,综合分析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分析宁夏砂田中铺设啥事对水循环蒸发、下渗、径流等环节的影响,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
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在生产、生活中充分利用水循环原理解决具体问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上是什么意思? 黄河入海真的不复回么?江河奔流不息,最终注入大海,为什么大海的水没有增多?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环节复杂,联系四大圈层。
水循环是连续运动的过程。
据上图: 找出水循环环节
使得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循环水量少,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综上,水循环过程可以概括为
①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 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
②水汽上升到空中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
③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蒸腾),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④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A B C D E F G H
砂田也谓石田,是用不同粒径的砾石和粗砂覆盖在土壤表面而成,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一种世界独有的保护性耕作方法,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增温、压碱和保持地力作用。因其起源于甘肃兰州,故也称为兰州砂田、甘肃砂田。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 循 环 环 节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的影响。
2.读图1,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3.读图2,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
图一 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
二者的蒸发量随季节变化的趋势相似,且砂田的蒸发量总是小于裸田,说明砂石覆盖层可以有效抑制蒸发,减少蒸发量。
图二 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程度含水量
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不同,其中水分变化0-10厘米最为明显,随着深度变大,砂田与裸田的土壤含水量差距在逐渐变小,但在同一深度上砂田的土壤含水量总是大于裸田,说明砂田覆盖层具有蓄水保墒的作用。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A.C环节 B.G环节 C.F环节 D.E环节
2.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 ) A.A、B循环 B.H、G循环 C.A、C、G、E、F循环 D.B、C、G、F循环
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历过强降水过程,一些城市会发生严重的内涝,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的水循环密切相关。下图为某城市水系统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4.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严重,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 ②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加大,地面渗透力下降 ③城市多地为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 ④城市河湖的蓄洪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
(2)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 , 。
植树造林,保护地表植被
影响水循环 各环节的因素
(1)影响蒸发(蒸腾)的因素
①气压带风带(大气环流)
(3)影响地表径流量的因素
④人类活动(水利工程)
二、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或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水库周围)蒸发量和降水量。
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3)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
涵养水源,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4)城市铺设渗水砖:
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易造成城市内涝。
1、促进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不同水体以不同的周期自然更新,因此,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水体的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2.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联系地球的各个圈层,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4.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5.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促进水体更新,维持水体平衡
概 念
类 型
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目前安徽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设施,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据此完成1~2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a增加 B.b减少 C.c减少 D.d增加
2.“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①减少城市用水量 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 ③增强城市排水能力④缓解城市内涝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全球陆地、海洋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多年平均值的数量关系。读图回答3~5题。
3.表示海洋降水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箭头①的含义是( )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 D.植物蒸腾
5.参与箭头①环节的水量为( ) A.甲、乙的差额 B.甲、丙的差额 C.乙、丙的差额 D.乙、丁的差额
图为某河流径流量和当地气温的年内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6~7题。
7.该河流域的气候与济南相比( ) A.多雨期一致 B.高温期一致 C.都是雨热同期 D.都是雨热不同期
读世界主要河流径流季节分配特征与降水量、气温的关系图,回答8~9题。
8.甲、乙、丙、丁代表的河流依次是( ) A.刚果河、乌拉尔河、长江、尼罗河 B.长江、刚果河、乌拉尔河、尼罗河 C.尼罗河、乌拉尔河、长江、刚果河 D.长江、尼罗河、乌拉尔河、刚果河
9.下列关于四条河流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均参与海陆间循环 B.乙河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小 C.丙河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 D.丁河夏季径流量最大
图为台湾地区水资源结构图。读图回答10~11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是( ) A. 蒸发、下渗 B.下渗、入海 C.蒸腾、蒸发 D.蒸发、入海
1.台湾岛水资源甲、乙两项损失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 )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 ②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 ③河流开发利用比例高 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 ⑤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1.2000—2010年期间,我国水资源限制度变化表明( ) A.人口超载地区在减少 B.水量盈余地区在增加 C.多数地区水资源短缺 D.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
水资源限制度是表示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适应程度,数值越大表明水资源限制性愈强。读2000年和2010年我国水资源限制度图,回答12~13题。
1.下列可以降低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度的合理措施有( )①采取开源与节流等措施增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②科学引导人口由水资源超载地区向水资源盈余地区迁移 ③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地区要求人口平均分布 ④缩减工业规模,禁止人口向水资源超载地区流动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图中图甲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乙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结合图示说出水循环的意义。
(2)分析图乙等水位线特征,说明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及判断依据。
(3)与10年前相比,10年后图乙中的地下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地下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地理意义。
意义:①维护全球水量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④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依据:从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特征可以看出,地下水位自河床向两岸逐渐降低,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所以河水补给地下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背景图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水循环,自然界,海陆间,水汽输送,地下径流,海上内,陆地内,植物蒸腾,水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危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和作用,臭氧洞,知识结构,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二节 土壤课堂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三章+体液调节单元复习课件-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第三章+体液调节单元解读课件-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第三章体液调节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第三章体液调节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第三章体液调节单元知识清单-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