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新课标教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教学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新课标教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教学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1.4+地球的演化-【新课标教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教学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2.1+流水地貌-【新课标教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教学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 1 次下载
- 2.2+风成地貌-【新课标教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教学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ppt课件
展开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 了解地震的震级、烈度、震中距等相关概念;2.了解地震波的类型和传播特点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3. 理解并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主要特点;4.理解地球外部各圈层的组成、主要特点及各圈层的相互关系;
目前,人类在地球表层的最深钻井不足 13 千米,而地球平均半径为 6 371 千米,人类已达部分只占地球平均半径的 1/516,因此缺乏地球内部状况的直接证据。自 1970 年起,苏联在科拉半岛进行科学钻探,其中最深的一个钻井达 12 262米。它当时是世界上最深的钻井。该纪录先后被卡塔尔的油井(12 289 米)和俄罗斯的油井(12 345 米)打破。截至 2016 年,科拉超深钻井的深度居世界第三位。
俗话说:“上天有路,入地无门。”议一议,在“入地无门”的情况下,科学家是如何探测地球内部奥秘的?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般来说,5 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7 级以上的地震常造成极大的破坏。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会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
会诱发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疾病蔓延等灾害
破坏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严重损害灾区人民的心理健康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我国的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
二面:莫霍面、古登堡面 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39~41千米处(大陆 部分 )
该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加
在这里,P波速忽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
深 度 千 米
( )
1.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内容。
1 由岩石组成,大范围固体表面一般海拔和厚度成正相关;陆壳上 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洋壳一般只有硅镁层。
2上地幔中的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 主要发源地之一。
3外核熔融状态(横波不能通过, 纵波减速)可能是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内核固态,物质可能是铁和镁。
2. 如图 1-20,我们将煮熟的鸡蛋一切两半,便会呈现蛋壳、蛋白、蛋黄三个圈层。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比较煮熟的鸡蛋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异同。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区别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9-41km大洋地壳平均厚度约5-10km
厚度不均,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地幔能传播横波,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软流层:岩浆的发源地岩石圈:地壳+软流层以上的岩石部分
外核:呈液体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地壳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内核:呈固态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大气圈指环绕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主要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主要由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组成的。海洋是水圈的主体。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不独占任何空间,它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厚约20KM。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2017 年 8 月 8 日 21 时 19 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里氏 7.0级地震。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波抵达甘肃陇南前 19 秒、抵达四川成都前 71 秒对外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以广播预警、电视弹窗、手机 App 报警、专用接收终端预警等形式发出。 地震预警是一个全自动的物联网。通过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在地震发生时,利用地震波比电波传播速度慢的特点,在地震造成破坏前,通过手机、应急广播和专用接收终端等,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预警警报。(1)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属同一概念吗?为什么?(2)讨论开展地震预警应用的重大意义。(3)当地震发生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情况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与同学交流避震方法。
活动2:动手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2023年6月24日,日本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320千米。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
2.一般海拔越高,地壳越厚。以下各地,地壳厚度最大的是A.长江三角洲 B.台湾海峡C.马里亚纳海沟 D.青藏高原
图2表示地震波波速随深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科学家用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地震波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4.科学家推测呈液态的地球内部圈层大约位于A.33km—410km B.1000km—2900km C.2900km—5100km D.5100km至地心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39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课件ppt</a>,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探究活动,大气的受热过程,削弱作用的表现形式,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新雪最高,冰面比较高,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教学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土壤的形成,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成土因素,随堂练习,土壤剖面,认识土壤,探究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教学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海洋与人类,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新课导入,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一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二海洋矿产资源,分类及分布,海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