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1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2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5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獾猪(guān)压榨(zhà)恪守(kè)扭捏作态(niē)
    B.侥幸(jiǎ)贬谪(zhé)镰刀(lián)抽丝剥茧(bō)
    C.中伤(zhòng)诓骗(kuāng)沆砀(kàng)箪食壶浆(dān)
    D.发怔(zhèng)惘然(māng)眺(tià)望波澜不惊(l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樵夫淑女侨美自暴自弃B.体恤避讳遵循墨守陈规
    C.支撑桑梓遁词如雷贯耳D.鲁钝隔膜恍惚置知不理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国务院强调要抓好产业扶贫和精神扶贫,持之以恒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以扎扎实实的行动为人民干实事办好事。
    B.疫情期间,上海辟谣平台对自似不靠谱的谣言,没有听之任之,而是郑重其事地进行核实查明,以还原事实真相。
    C.作为一种稀缺的战略物资,近年来全球对局的需求与日俱增,部分国家已采取措施储备铼资源。
    D.一碗姜汤喝下去,我便顿开茅塞,通身出了大汗精神为之一振,感冒似乎减轻不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奥密克戎变异株病毒的特点是一种传播速度快、易扩散,隐匿性更强,被感染者以无症状和轻症为主。
    B.劳动教育最本质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学会了加工零件技能,而是能建立劳动价值观。
    C.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都将在轨飞行6个月,将首次实现乘组在轨轮换,实现不间断有人驻留。
    D.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摆在一些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5.下列句子依次填入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切学问家,______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
    ②我们对于______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③怀疑______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④______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A.不仅不论不但只有B.不但不论不仅只有
    C.不仅不但不论只有D.不但只有不仅不论
    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
    王贡士,今为四川训导①。其孙为余言:“其西北山半,有青玄洞甚妙,下有出水龙潭,又北有黑龙潭。若沿西山行,即可尽观。”是日欲抵冯密宿,以日暮遂止此云。
    二十五日昧爽②,饭而行。北二里为冯密村,盖西北有高冈一支,垂而东南下,其腋中有黑龙潭之水,亦自西大山出,南流而抵冯密。冯密之西,有佛宇高拥崖畔,即青玄洞也。
    余望之欲入,而通事③苦请俟回日,且云:“明日逢六,主出视事,过此又静摄不即出。”余乃随之行,即北上冈。四里,有路横斜而成“叉”字交,是为三岔黄泥冈。其西南腋中,松连箐④坠,即黑龙所托也。于是西北之山,皆荒石濯濯⑤,而东北之山,渐有一二小村倚其下,其冈脊则一望皆茅云。
    (选自《徐霞客游记》,有删改)
    [注]①训导:学官.②昧爽:天将明,黎明.③通事:通报传达。这里指通报传达的人。④菁(qing):一种小竹.⑤濯濯:光秃的样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青玄洞甚妙甚:很B.即可尽观尽:全部
    C.而通事苦请俟回日俟:等待D.渐有一二小村倚其下渐:接近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孙为余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B.若沿西山行皆若空游无所依
    C.其腋中有黑龙潭之水乃记之而去
    D.南流而抵冯密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第Ⅱ卷(共129分)
    三、(26分)
    8.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6分)
    (1)冯密之西,有佛宇高拥崖畔,即青玄洞也。
    (2)四里,有路横斜而成“叉”字交,是为三岔黄泥冈。
    9.Ⅰ卷文言文与《醉翁亭记》都写了秀丽景色和自然风光,所寄托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登赏心亭①
    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②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注】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陆游奉诏回临安面陈恢复大计,从四川回来舟经建康,登亭有感而赋此诗。作为主战派,诗人曾向朝廷建议迁都建康,以利于防备,但不被采纳。②瓜步:瓜步山,在南京的六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岁月道”暗示了诗人被外放四川秦地做官时的一段不平常岁月。
    B.颔联按游踪来写,诗人过了黄牛峡后来到白鹭洲,继而登亭抒怀。
    C.颈联运用叠词,写出眼前极其壮美的秋色,照应“乘兴却东游”。
    D.全诗先叙事、写景,后抒情,以爱国之情贯穿,使全篇浑然一体。
    (2)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11.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若夫日出而林靠开,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6)_____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7)《岳阳楼记》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美景尽收时佳酿在手,轻风轻抚的快意。
    (8)《行路难》(其一)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11分)
    12.根据下面的活动提示,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感受“水浒”的魅力。
    [任务一]:感悟“水浒”主题。(3分)
    (1)《水浒传》中,王进因高俅迫害而夜走延安府;林冲因高俅诬陷而刺配沧州道;大名府的______是因管家与官府勾结被发配沙门岛最终走上梁山;青州指挥司______则是被知府杀了全家而走向梁山……这些都体现了《水浒传》“______”的主题。
    [任务二]:感知“水浒”好汉。(6分)
    (2)《水浒传》中塑造的鲁智深这一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深入人心。下面是有关他的部分回目,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地名,正确的一项是( )
    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______
    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______
    第六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______
    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
    道鲁智深大闹______
    A.五台山桃花村瓦罐寺野猪林B.瓦罐寺五台山桃花村野猪林
    C.桃花村五台山野猪林瓦罐寺D.五台山野猪林桃花村瓦罐寺。
    (3)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
    [任务三]:品析“水浒”情节。(2分)
    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A.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兄弟。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 ……晁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了。”
    B.宋江大醉,叫取纸笔来,一时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词:“……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宋江道:“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同心报国,竭力施功,有何不美?”
    (4)从上述两段选文中可以看出宋江的“义”、“忠”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整部小说,简要分析宋江以上性格对小说情节发展(推动人物命运发展)的作用。
    五、(3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陪我一起心疼这个人间(18分)
    包利民
    ①门前矮矮的土墙上爬满了阳光,细细的风轻抚着墙头上那些碎碎的花朵。一群蹒跚的鸭子正快乐地经过,鸭群后面跟着一个小小的女孩。她停下来,坐在墙上,身畔簇拥着花儿,鸭子们也停下来,在墙角下三三两两地低语。夏天扑落下来,拥抱着这个宁静的村落。
    ②这是我在看一个大学生发来的文章时,心里勾勒出来的一幅画面。遥远而亲切的场景,一个赶着鸭群的小女孩在时光深处走来,带着她身边那些盛开的花儿。仿佛只是刹那间,她便走过了那么长的岁月,走进了大学的校园。可是在她的心里,那堵开满阳光的土墙,一直温暖地站在那儿,站成永不褪色的回忆。
    ③那个时候的她,其实是孤单的。父母都去外地打工,她和爷爷奶奶一起,守着成长的光阴。每天除了上学,她都会坐在门前的矮墙上,并没有一遍遍地幻想,而是真实地想念着爸爸妈妈。闲暇的时候,她都会赶着院里的那群鸭,去村外的河边,她带着一个厚厚的本子,坐在草地上看。回来的时候,鸭子们在墙下聊天,她坐在墙头上,笔尖蘸着阳光,在本子上一笔一画地写字。
    ④我问她:“你那时都写的什么呢?日记吗?”
    ⑤她说:“写信。写给爸爸妈妈的,却从没寄出过的信。”
    ⑥她每天都要在本子上,和爸爸妈妈说上几句话。有一次,一只鸭子第一次生蛋,她很高兴,便在信里说,她把那个蛋画上了记号,以后腌了,等爸爸妈妈回来吃。后来,鸭子下蛋的越来越多,她便把所有的第一只蛋都留了起来,然后和奶奶学着腌在坛子里。她说很心疼父母在外干活,那种心疼是一种真实的疼痛,所以她把最好的鸭蛋留了下来。可是时间久了,看着那些鸭子生蛋生得勤,她竟是又开始心疼起鸭子来了。
    ⑦她告诉我:“那时候真是很矛盾的心疼呢!想着鸭子多下蛋就可以多卖钱,然后父母在外面就可以少干点儿活了。可是却又心疼那些鸭子,怕它们累到,想想那时,我心疼的事还真多!”
    ⑧那该是怎样一颗柔软的心,能在心疼与心疼之间有了最初的迷茫。可能就是从那时开始,她看许多东西许多事物,总能找出可以心疼的地方。所以一直以来,她的心都带着悲悯。在县里读高中时,她竟是觉得自己的心理不健康,因为一直为心疼的情绪侵扰着,她怕看不到人间的美好。后来,她和班上的语文老师倾述,老师听完她的困惑,想了想,说:“别怕看不到人间的美好,因为心疼本身就是一种美好!你可以去关心去改变你心疼的东西,想法加上行动,就不会觉得是困扰了!”
    ⑨心疼本身就是一种美好,多美好的话!她开始行动,在一颗柔软的心的支撑下,心疼着,关心着,改变着。上了大学以后,她还因此闹出过尴尬的事。有个男生,似乎很不开心,眼中那抹淡淡的怅惘让她很是心疼。于是她便去改变,改变的结果,就是那个男生爱上了她。这是她始料未及的,而且开始时竟是没看出来,直到她觉得男生已经快乐了,在她想离开的时候,男生便表白了。她有些懵懂,怎么就会爱呢?她便说:“我是因为心疼你,才和你一起,让你变得快乐。”男生问:“你不爱我,怎么会心疼我呢?”她想了想,说:“心疼就是一种爱啊,不过和你想的爱不一样!”
    ⑩心疼就是一种爱。心疼这个世界,就是爱这个人间。她让我批改的文章就是《陪我一起心疼这个人间》,她多想让人陪她一起心疼这个人间啊!只有心还知道疼的时候,才会有着最美好的感受。当心上起了茧,不疼,便也不美好了。
    ⑪她希望有人陪着一起心疼这个人间。
    ⑫那么,我也是。
    (选自“江山文学网”)
    1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的“小姑娘”“一个大学生”“她”都是指同一个人。
    B.“陪我一起心疼这个人间”指的是姑娘叫“我”和她一起“心疼”这个人间。
    C.文中的“她”是个心地善良、关心体贴别人的人。
    D.文章结尾表明了作者也愿意做一个像“她”一样的人。
    14.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的女孩心疼了人间的哪些事。(3分)
    15.第①段开头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4分)
    16.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1)她坐在墙头上,笔尖蘸着阳光,在本子上一笔一画地写字。(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2)可是在她的心里,那堵开满阳光的土墙,一直温暖地站在那儿,站成永不褪色的回忆。(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3分)
    17.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的理解。(2分)
    只有心还知道疼的时候,才会有着最美好的感受。当心上起了茧,不疼,便也不美好了。
    (二)规矩是生命的防线(14分)
    韩青
    ①钱穆先生在他的文章《做人的规矩》中曾写道:“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事实上就是这样。一个人要是没有约束和监督,他的动物性随时随地都会迸发出来,进而伤及他人、他物。所以,孟子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其实,这样说还不够深刻,应该说:没有规矩,就难以成人。而所谓规矩,就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底线,如果没有它的存在,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就会被打乱,原本能实现的理想就会被搁浅,不一而足。
    ②因此,每个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懂规矩,并且要在它管辖的范围内做事、做人。这就像火车一样,必须在自己的轨道上行进,才能拥有自己正常的生活和目标,一旦脱离了自己的轨道,结果就不言而喻。现在流行一种说法——生活要有诗和远方,而一个不懂规矩的人,在抵达诗和远方之前就出事了,甚至永远跟未来美好的一切诀别了。显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守规矩就是对自己的保护、尊重和升华。
    ③说实话,好规矩的确能成就人,而将它化作具体行动的人,品格得过硬。《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西汉大臣张安世就是这样的人。当年,他曾向朝廷举荐过一个人,此人前来道谢,他非常生气,认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耶”!从此与此人绝交。他作为功臣,虽食邑万户,却仍穿夫人亲自纺织的布衣,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他“不望私谢”之举了。可见,他做自己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超然物外,甚至连一句感谢的话也不要。这就是他的好规矩,而他在落实它的过程中,显然有过硬的品格贯串始终,否则,再好的规矩也会成为一堆谎话。而如此过硬的品格,往往都源于一颗“优等的心”,毕淑敏说,这样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④莱蒙特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要知道,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矩,一旦你脱离了或破坏了它,可能就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所谓守规矩,既指自己守规矩,又指自己守别人、别物该有的规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尊重自己和别人,防止自己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他人、他物之上。
    ⑤由此可见,规矩就是生命的防线。有了它,那些假、恶、丑的东西就会被拒之于心门之外,进而防止我们误入歧途。
    (摘自《思维与智慧》)
    18.第①段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4分)
    19.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0.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
    21.通读全文,说说怎样才能“守住规矩”?(3分)
    六、(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小”常常被我们忽视,其实“小”亦有价值。一个善意的举动虽小,却能给人带来温暖;一次创新的尝试虽小,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前行的脚步虽小,日积月累,却能带我们走向成功……不要轻视小,小中有真情;不要忽略小,小中见大义。
    请以“小亦可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22年秋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A.獾—huānC.流—hàngD.惘—wǎng】
    2.C.A.侨美(娇)B.墨守陈规(成)D.置知不理(之)】
    3.D.【D.“顿开茅塞”,比喻豁然领悟,明白了。使用有误。】
    4.C.【A.成分赘余,应删去“一种”。B.一面对两面,应改为“而是能否建立劳动价值观”。D.搭配不当,应该将“减少”换成“减慢”。】.
    5.B
    二、(6分,每小题3分)
    6.D【“渐”在这里的意思是“稍稍”】
    7.A【A.均是“介词,对,向”。B.连词,如果/副词,好像。C.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小石潭的景色。D.连词,表承接关系/连词,表并列关系,又。】
    第Ⅱ卷(共129分)
    三、(26分)
    8.(1)冯密村西边,有佛寺高高地围绕在崖畔,就是青玄洞。(划线处为给分点,语意连贯,语气一致,意思相近均可得分。3分)
    (2)(走了)四里路,道路或横着或斜着成“叉”字形交汇,这是三岔黄泥冈。(划线处为给分点,语意连贯,语气一致,意思相近均可得分。3分)
    9.都表达了作者热爱美景,钟情自然的情怀,也表现了作者在游山玩水时闲适怡然自得的心情。(意近即可,共4分)
    10.(6分)(1)C
    (2)从“兴”到“忧”。“兴”(高兴)指:诗人结束了四川的外放生活,一路平安归来,乘醉游白鹭洲。“忧”(忧虑)指:诗人登亭遥望,看到一派肃杀凄凉的秋景:观眼前景,想当年事,不禁担忧再陈迁都之策被拒,恢复中原无望。(答对“变化”1分,“分析”各1分,意近即可,共3分)。
    11.(10分)(每空1分。凡有错、漏、混字的,此小题不得分。)
    (1)却道“天凉好个秋”!(2)云归而岩穴瞑
    (3)沉舟侧畔千帆过(4)蜡炬成灰泪始干
    (5)千里共婵娟(6)寂寂江山摇落处
    (7)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8)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四、(11分)
    12.(1)卢俊义、秦明、官逼民反(3分)
    (2)A(3分)
    (3)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3分)
    (4)“义”使宋江成为梁山义军的领袖;“忠”使宋江最终引导义军走向招安。(2分)
    五、(32分)(一)(18分)
    13.B(3分)
    14.①心疼父母在外干活累:②心疼鸭子下蛋勤会累:③上大学时,心疼一个男生生活得不开心。
    (意近即可,3分)
    15.这是一处景物描写,/描写了小村庄的美丽、祥和、宁静,/烘托了小女孩的自由快乐的心情,/为下文写她内心善良作铺垫。(每点1分,共4分)
    16.(1)“蘸着”本是“用物沾染液体”的意思,/这里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具体地写出了阳光照耀下的宁静美好。(每点1分,共3分)
    (2)这个句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土墙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姑娘对那堵土墙印象深刻。(每点1分,共3分)
    17.一个人,只有在保持心地善良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如果他的心变硬了,不再善良了,就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了。(每点1分,共2分)
    (二)(14分)
    18.示例: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人做事必须要有原则、有底线。(4分)
    19.文章第②段运用了比喻论证、道理论证。该段中作者将“规矩”比喻成“火车”,生动地论述了守规矩就像火车沿着轨道行驶一样重要;该段还运用了道理论证,说明了如果不守规矩,就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论证了本段“每个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懂规矩,并且要在它管辖的范围内做事做人”的观点。(方法2分,作用2分,共4分)
    20.本段首先提出分论点“好规矩的确能成就人,而将它化作具体行动的人,品格得过硬”;然后运用举例论证,列举张安世举贤达能、不求私谢的例子论述本段分论点;最后引用毕淑敏的话,通过道理论证证明“品格得过硬”的观点。(3分)
    21.①首先要懂规矩,并且要在它管辖的范围内做事、做人;②要有过硬的品格:③不仅自己守规矩,还要自己守别人、别物该有的规矩。(3分)
    六、(60分)22.(60分)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

    相关试卷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1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