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期末专题复习:2.3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期末专题复习:2.3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音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
B.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D.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C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C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D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固体中大
D.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B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B.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D
6.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嗓声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
【答案】B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
D.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答案】A
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声细语,指的是声音音调低
B.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C.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9.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__________发现昆虫。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__________不能传声。
【答案】超声波 真空
10.在中考的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小萌同学以5 m/s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2 min到达中考考点,小萌家距考点__________km。
【答案】信息 3.6
11.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__;利用声呐系统能测出海水的深度,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答案】音调 能量 真空不能传声
12.如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
【答案】信息 响度
13.2019年5月13日清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离港海试,向作战舰艇迈出关键一步。甲板上的工作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__________防治噪声。
【答案】人耳处
14.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从__________减弱噪声。在考场上你所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__________产生的。
【答案】声源处 振动
15.为打造“宜居城市”郑州市市区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市区要多植树是在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如图为路边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反映的是噪声的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答案】传播过程中 响度
16.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人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空气 声源
三、综合题(共20分)
17.(4分)如图所示是摩托车发动机引擎后端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安装消声器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弱噪声的?请你举出一个生活、生产中采用他它方法减弱噪声的实例。
【答案】消声器是采用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方法;在街道两旁种树——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8.(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 000 Hz~30 000 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__________Hz到__________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8 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是____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 m/s)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__________。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0 000 20 000 (2)①6 000 m ②变大 (3)不能 因为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每空1分)
19.(10分)某同学郊游时,遇到雷阵雨。他注意到一道闪电过后,听到的是连续的“轰隆隆”的雷声。(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1)请你从此现象中提出一个物理问题;
(2)他看到某次闪电时立即计时,经3 s后才听到雷声,试计算该同学距闪电处多远?
(3)声速与和传播介质、介质温度有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30 m/s,某探测船利用声呐从海面处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0.6 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信号。估算海底障碍物到海面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1)光速比声速快些吗? (2)1 020 m (3)459 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课堂检测,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利用声信息的有,探究,小实验,自己动起来的乒乓球,参观调查,动手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3节 声的利用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课时 声的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关于声音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