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目标】
1.概述青蛙的发育过程和适于水陆两栖的形态结构特点。
2.知道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和与人类的关系。
3.概述爬行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4.知道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青蛙、蜥蜴的形态特征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青蛙、蜥蜴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总结青蛙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知道爬行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和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
活青蛙、蝌蚪或有关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有关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师问“小蝌蚪开始为什么找不到妈妈?蝌蚪和青蛙妈妈有哪些区别?”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蝌蚪是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里;青蛙的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像青蛙这样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下面我们先学习有关两栖动物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两栖动物
教师: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两栖动物尽管能生活在陆地上,但它们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成体也不能长时间在陆地上活动;因此,两栖动物还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从爬行动物开始的。
(二)爬行动物
教师:你知道哪些动物属于爬行动物吗?它们的外部形态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后,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蜥蜴、壁虎、蛇、鳖、龟、鳄都属于爬行动物,它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蛇的四肢退化)和尾。请以蜥蜴为例,总结出蜥蜴的外部形态有哪些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后,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蜥蜴一生都生活在陆地上,头后面有颈,头可以灵活地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蜥蜴的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迅速爬行;皮肤干燥,表面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蜥蜴不仅外部形态适应陆地生活,它们的内部结构和生殖也与陆地生活相适应。蜥蜴适应陆地生活的生理和生殖特点有哪些?(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蜥蜴完全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地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也是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蜥蜴、壁虎、蛇、鳄的体表覆盖着鳞片,所有的爬行动物都有鳞片吗?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教师:你能举例说明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哪些吗?(学生自由回答)
三、课堂小结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爬行动物是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开始,它们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时安排,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