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 政治史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测试题
展开①欧洲联盟的建立②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③不结盟运动兴起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
2.西欧国家走向一体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二战后,欧洲丧失了政治、经济优势
B.为了抗衡美苏
C.西欧国家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
D.为摆脱美国的控制
3. 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作用和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在美、加、墨投资上,各成员国均可从自由贸易区内获得经济利益
②其建立促进了美、加、墨三国的经济发展,对三国经济发展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③加快了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④为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开辟了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首要条件是 ( )
A.采用现代科技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革新和改造
B.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影响
C.确立了贸易立国的思想,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D.战后进行社会改革,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5.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解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这表明当时( )
A. 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B. 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
C. 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D. 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6.下列历史事件与结果对应正确的是( )
A.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现工业化
B.日本明治维新——开启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C.苏俄新经济政策——全面恢复资本主义经济
D.不结盟运动兴起——冲击两极格局
7.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其全球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改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欠系;从越南撤军;不再反对英法拥有独立的核力量;开启美日“友好外交的新纪元”。下列因素中,促使这一时期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对美遏制的加强
B.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联合国地位的日益提高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8.下列各项,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是( )
①欧共体的形成②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④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1962年底.美国政府向伦敦提供导弹.要求英国支持美国提出的核力量计划,以保证只有美国“一个指头按核扳机”。随后肯尼迪写信要求巴黎也像伦敦那样做,戴高乐在复信中坚持法国发展自主的核力量,这反映出( )
A. 美欧同盟关系瓦解 B. 国际军备竞赛日益激烈
C. 西方阵营出现分化 D. 法国坚持自主性的外交
10.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在80年代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联邦德国 D. 日本
11.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下列组织与之相关的是( )
A. 亚太经合组织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东盟 D. 欧共体
12.1961年不结盟运动第一次首脑会议宣言倡导,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要求签订国际性的裁军条约,消除经济不平衡,废除国际贸易中心的不等价交换,撤除一切设在别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和消除核战争的威胁,只有根本消除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才能实现持久和平。宣言表明不结盟运动( )
A. 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B. 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为行动纲领
C. 联合全球治理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D. 谋求实现各国政治民主化与自由化
13.不结盟运动奉行的政策是( )
A. 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B. 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C. 非集团、不结盟 D.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4.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C.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15.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最初出发点是( )
A.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 摆脱美苏控制,维护自身独立
C.推动国际局势朝多极化发展 D. 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6.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可见他主张欧洲联合的目的是( )
A.恢复欧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B.恢复欧洲人在世界上的优越感
C.增强欧洲同美苏抗衡的力量 D.摆脱美国的控制
17.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联合开始于( )
A. 政治领域 B. 军事领域 C. 经济领域 D. 文化领域
18.20世纪60年代初,某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的国际政治力量宣称:“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基础”。该国际力量是( )
A. 北约B. 华约C. 不结盟运动D. 欧洲联盟
19.1964年1月27日,中国和法国从各自的阵营中分离出来并建立外交关系,两国的对外政策都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材料说明( )
A. 苏联实力已经超越美国B. 美苏争霸暂时趋向缓和
C. 欧洲崛起摆脱美苏控制D. 两极格局已受到了冲击
20.冷战时期,法德两国冰释前嫌,建立密切的伙伴合作关系,被人们称作“法德轴心关系”。这一关系的建立( )
A. 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已分化B. 使两极格局局面走向瓦解
C. 致使西欧与美国关系僵化D. 为欧洲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为了保持其欧洲大国地位试图阻止德意志的统一。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德国把屈辱性的《法兰克福条约》强加给法国,惨败的法国被迫割让具有战略意义和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赔偿50亿法郎。阿尔萨斯和洛林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法兰克福和约》对于法国来说只不过是暂时的休战,法国将力图而且必须重新得到阿尔萨斯和洛林。……德意志的统一使其成为当时欧洲重要一极,德国首相俾斯麦为巩固战争成果,最初采取防御性的保守主义路线,力图孤立法国。欧洲局势的变化使其改变原来的不结盟政策,开始走上了结盟的道路。
——摘编自施兴和《近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欧洲各国认识到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对付来自美苏的潜在威胁。在此基础上,法德走向和解。1950年法国提出了关于建立欧洲煤钢联营的“舒曼计划”,联邦德国立即做出反应,表示支持。1951年4月,法、德、意、荷、比、卢六国外长签署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之后《巴黎协定》使联邦德国以“平等成员国”的身份加入北约组织,法国逐渐放松对德国的限制。1957年《罗马条约》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法德两个民族终于在欧洲一体化的框架内走到了一起。
——摘自李凤菊《由法德关系看中日关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兰克福条约》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法德关系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1.B2.C3.B4.D5.B6.D7.B8.D9.C10.D11.D12.A13.C14.B15.B16.C17.C18.C
19.D20.D
21.(1)背景: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法德争夺欧洲霸权;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影响: 法德矛盾进一步激化; 影响工业革命进程(回答: 法国主权、 领土丧失; 巴黎公社成立; 一战的重要原因; 提高德国的地位; 改变欧洲的格局等也可酌情给分。 )
(2) 变化: 从对立、 战争到和解、 合作。
认识: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避免战争、 合作共赢; 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供借鉴。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 政治史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 政治史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球通史》写道,西方学者评价道,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举办现代奥运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学者指出,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 政治史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 政治史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毛泽东曾指出,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