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947280/0-16986269136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947280/0-16986269136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共4页。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三维目标 :1.了解罗马的兴起、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罗马帝国衰落的基本脉络;描述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对外扩张和版图范围;概述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掌握《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2.通过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化,分析罗马共和制崩溃、君主制建立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认识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制作年代尺,进一步梳理罗马的兴衰史。3.认识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意义,认识战争的本质,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重、难点】重点:《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兴衰过程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导入新课】出示罗马彊域图片,让学观察地图,指出罗马地理位置,教师叙述:罗马最早只是意大利半岛一个小城邦,后来征服意大利半岛,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最后征服地中海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那么罗马是怎样一从一个小城邦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罗马国家有着怎样的兴衰史?今天我就一起学习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起领略古罗马的魅力。设计意图:利用地图和巧妙设疑, 引起学生好奇心,也为之后学习做铺垫。【教学过程】一、罗马城邦1. 罗马的兴起让学生观察罗马的地理位置,指出意大利自然环境特点。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结合21页的相关史事和22页“母狼乳婴”图,讲讲罗马起 源的传说故事。2、建立共和国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问题设置:罗马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实际决策机构是什么?主持日常政务的是谁?(罗马共和国是怎样进行国家管理的?) 学生阅读课本指出共和国的机构有:元老院、执政官、公民大会等。利用关系图揭示三者之间关系: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2名执政由元老院产生,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最高权力机关。为了维护平民权利, 罗马共和国设立了两名保民官,平民与贵族进行长期斗争,斗争一个重大成果是公元前450年逼迫元老院通过《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是罗马迈出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成为后世法学的渊源。设计意图:运用图解法揭示罗马共和国机构的关系,既直观又能突破学生思维上的疑难点。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3、征服与扩张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史事”,了解共和国建立后对外扩张的情况。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学生通过观察三幅地图说明罗马共和国首先在征服意大利半岛,经过三次“布匿”战争灭掉迦太基,征服西地中海, 在公元前2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地中海霸主。与之相对应的,东方也有一个大帝国叫西汉。他们象两颗巨星在历史空中闪耀。设计意图:通过三幅相关联的图片, 将罗马侵略扩张的过程,疆域大大扩充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有效促进课堂生成。在罗马扩张过程中,奴隶制迅速发展,奴隶遍布罗马各个角落。奴隶地位低下,处境悲惨。特别是角斗士,经常在与猛兽的搏斗中丧生。奴隶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引起奴隶起义不断,其中最影响最大的是公元前73年的斯巴达克起义。斯巴达克具的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他的领导下,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将罗马由北打到南,再由南打到北,极大震憾了罗马共和国统治 。可惜后来由于起义者内部分裂最终被残酷镇压下去。斯巴达克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动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教师过渡:声势浩大的奴隶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罗马共和国的一些手握军权的将领开始争权夺利。 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元老院权利日渐衰弱,原来的共和制还能继续维持吗?罗马共和国将何去何从?二、罗马帝国1.建立背景:罗马奴隶主统治遭到沉重打击,共和制不能再适应新的历史趋势,这时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 ,帝制应运而生。前49年,恺撒以“祖国之父”的名义实行独裁统治,恺撒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的措施触动了元老们的利益,激起贵族共和派的强烈反对,最终招来杀身之祸。继恺撒之后,各派又经过长期斗争,到公元前31年,屋大维逐渐独揽大权,公元前27年,他开始实行元首制。自称“元首”或“第一公民”。 屋大维是罗马杰出的政治家、古罗马帝国的创始者。元首政治开始于公元前27年。元老院觉得屋大维有能力镇压奴隶和保卫奴隶主的利益,就赠给他“奥古斯都”的称号,意为神圣、庄严、伟大。在元首制下,元老院实际上受元首的控制,屋大维本人是元首、统帅、终身执政官、首席元老、大祭司长,独揽军事、司法、行政、宗教等大权,实际上是皇帝。所以,屋大维创立的元首制实质上是一种隐蔽的君主制,屋大维统治罗马是罗马帝国的开始。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古代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变的必然性,分析“元首制”的实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版图扩张与帝国前期的繁荣 罗马帝国建立后,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这一时期的罗马帝国社会安定,交通安全、税收增加,是罗马的经济繁荣起来,这在历史上是罗马的“黄金时代”,称为“罗马和平”时期。请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内容,思考:罗马帝国时期,是我国的哪个时期?提示:罗马帝国的初期两百年正值中国的东汉时期,两国互通有无,交往密切,交通便捷,文化传播频繁。4.教师过渡:繁盛的罗马帝国,统治阶级日益奢侈腐化,享乐成风。最终走向了衰落与灭亡。三、罗马帝国的衰亡1.教师讲述:公元3世纪,罗马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终于导致罗马帝国走向衰落。4世纪末,帝国最终一分为二。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说一说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及原因是什么?提示: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内因);日耳曼人的入侵(外因)。3.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整理罗马发展线索。4..拓展延伸:古罗马经历了哪两个重要阶段?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了共和制,罗马的共和制和希腊的共和制是一样的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提示: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相同点:①都实行共和制;②奴隶都没有任何权利;不同点:雅典所有公民都能担任各级官职,能参政议政,而罗马的实权在元老院手里,雅典的公民比罗马公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设计意图:通过对罗马帝国分裂的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学科素养;对罗马发展线索的整理和引导学生回忆同时代的中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最后引导比较罗马的共和制和希腊的共和制的异同点,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分析比较的能力。【教学总结】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古罗马继承了古代希腊的传统,“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恩格斯的论证了罗马文明、希腊文明和欧洲文明间密切的关系。【板书】[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罗马城建立 东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27年) 西罗马帝国(476年灭亡)【教学反思】在学生的知识储备中,对罗马帝国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其兴衰演变历史缺乏系统认识,同时对罗马法这一方面等法律认识较为陌生,因而需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中引发其对罗马历史及罗马法律的兴趣。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