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武汉二中高二年级9月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23年9月16日7:40—10:10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怀;况那晨风夕月,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读者之意。
    ②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却说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③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来到这青埂峰下,席地坐谈。见着这块鲜莹明洁的石头,且又缩成扇坠一般,甚属可爱;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灵物了!只是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几个字,使人人见了便知你是件奇物,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那里去走一遭。”石头听了大喜,因问:“不知可镌何字?携到何方?望乞明示。”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说毕,便袖了,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向何方。
    ④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块大石,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上面叙着此石堕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诗词谜语,倒还全备。只是朝代年纪,失落无考。后面又有一偈云: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⑤空空道人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大旨不过谈情,亦只是实录其事,绝无伤时淫秽之病,方从头至尾抄写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节选自《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
    B. 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
    C 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
    D. 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须眉,指胡须和眉毛,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后世以之作为男子的代称。
    B. 纨袴,指富贵人家子弟穿的细绢做成的裤子,与“膏粱”一词同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C. 蓬牖,指蓬蒿搭盖的窗子,作者自谦语,类似用“蓬荜生辉”中“蓬荜”称自己家。
    D. 簪缨,均为古代官宦的冠饰,后遂借以指官宦之家。小说中指今后贾宝玉投胎之处。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创作此书的初衷是要传昭闺阁中杰出女子的行止,使她们不因自己的不肖而泯灭不得传世。
    B. “梦”“幻”等字眼,看似荒唐的“假语村言”均饱含着作者于世道人情中感到的心酸与苦涩。
    C. 作者自述虽处在半生潦倒的逆境中,却得到自然中美好风物的启迪慰藉,更加富有创作的灵感。
    D. 空空道人所见的大石上记录着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字迹分明,编述历历,年代清晰,故事完备。
    4. 《石头记》一书的成书过程是怎样的?请根据文本梳理概括。
    5. 《红楼梦》曲子《终身误》中唱到“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请结合《红楼梦》一书谈谈“金玉良姻”和“木石前盟”各自的含义。
    【答案】1. D 2. C 3. D
    4. ①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此石已通灵性,因未被选中补天常悲伤自怨。②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将石头携至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遭。③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头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将《石头记》改为《情僧录》;又由东鲁孔梅溪改名为《风月宝鉴》。④最后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
    5. (1)“金玉良姻”:①“金”指薛宝钗身上佩戴的金锁;②“玉”指贾宝玉身上佩戴的通灵宝玉;③“金玉良姻”指薛宝钗和贾宝玉两人的爱情婚姻。
    (2)“木石前盟”:①“木”指林黛玉的前身绛珠仙草;②“石”指无才补天的石头,此处代指贾宝玉的前身神瑛侍者;③“木石前盟”指绛珠仙子为报神瑛侍者灌溉之恩,愿随其下凡历劫,将自己一世的眼泪还他,指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盟约。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虽然才疏学浅,写不出好文章,又怎么妨碍用虚构的手法将她们的故事演绎出来,这同样能够让闺阁女孩的事迹彰显和传播,又可以化解一些人的愁闷,警醒一些与我有同样经历人的心境,这不也很合适吗?
    “出来”是“敷演”的补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同人之目”是“醒”的宾语;“不亦……乎”是固定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C.“蓬牖”不是自谦,在这里指的是作者简陋贫困的真实生活。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D.“年代清晰”错。原文说“只是朝代年纪,失落无考”。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概括情节内容的能力。
    ①结合“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可知,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此石已通灵性,因未被选中补天常悲伤自怨。
    ②结合“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那里去走一遭”可知,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将石头携至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遭。
    ③结合“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块大石,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可知,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头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将《石头记》改为《情僧录》;又由东鲁孔梅溪改名为《风月宝鉴》。
    ④结合“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可知,最后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红楼梦 第5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过金陵十二钗册子之后,警幻仙姑又令 12个舞女为贾宝玉演唱《红楼梦》十二支曲,其中第一支即是《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此曲名为《终身误》,意为误了终身。此曲是模拟贾宝玉的口气写的,将林黛玉、薛宝钗同时放在这支曲子里,预示了他们三人之间情感故事的悲剧性。
    曲中的“金玉良姻”,指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姻缘。宝玉生下来就衔着一块通灵宝玉,而宝钗则有一块和尚给她的金锁,金锁上所錾的吉利话与通灵宝玉上的篆文恰是一对。金玉良姻,象征符合封建家长意志、命中注定的婚姻。
    曲中的“木石前盟”,指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纠葛。按《红楼梦》第1回中的说法,林黛玉生前为灵河岸上的一株绛珠草,草即“木”,而贾宝玉原是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曾以甘露灌溉过绛珠草,绛珠草为酬报其灌溉之恩,甘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即是“前盟”。写这个神话传说的目的是为了象征贾宝玉、林黛玉之间是志同道合,反抗封建礼教的爱情。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法庭上
    契诃夫
    县城有一幢深棕色的房子,平时,地方自治局执行处、调解法官会审法庭以及掌管农务、酒类专卖、军事的衙门和其他许多衙门,轮流在那儿开会。这一天,地方法院分院巡回到此,在那所房子里开庭审案。
    这所房子好比营房,旧得快要坍了,里里外外一点也没有舒适的影子。甚至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它也好像被浓重的阴影覆盖着。看起来也真奇怪,那班风度优雅的检察官、委员、首席贵族,在自己家里往往因为屋里有一点淡淡的煤烟味就大吵大闹,如今在这儿,通气窗嗡嗡地响,冒烟的蜡烛发散着刺鼻的气味,污黑的墙壁老是挂着水珠,他们反倒满不在乎了。
    地方法院九点多钟开庭。审讯毫不迟延地进行,结案很快。人们的动作、发言、灾难、真情、假话也一闪而过……下午两点钟,庭长宣布审问“农民尼古拉·哈尔拉莫夫被控杀害妻子”一案。
    被告事先已经押来,这时候往被告席走去。他是个高大壮实的农民,身后跟着一个矮小孱弱的兵,荷着枪。
    差不多就在被告席旁边,押解兵忽然脚底下绊一下,手里的枪掉下来,枪托猛地砸在膝盖上。旁听席上响起了轻微的笑声,这个兵满脸涨得通红,大概是因为砸痛了,或者因为自己笨手笨脚而害臊。
    庭长还不算老,脸容极为疲倦,眼睛近视,坐在圈椅上纹丝不动,把手掌放在额头旁边,仿佛在挡住阳光,不让它照到眼睛似的。
    副检察官是个丰满而福泰的黑发男子,戴着金边眼镜,坐着不动,好比一尊塑像。他偶尔往椅背上一靠,冷漠地瞧着前面出神。
    辩护人那年轻的脸上没有别的表情,只有呆板而冷漠的烦闷,这样的表情只有那些每天必须坐在同一个地方,看见同样的脸和同样的墙的职员们才会有。
    被告先是焦躁不安地对着袖口嗽喉咙,脸色煞白。他呆板而恭敬地瞧着法官们的制服,瞧着陪审员们疲乏的脸。原先他关在监狱里,一想起法庭的环境和审讯就提心吊胆,如今他倒十分放心了。
    庭长懒洋洋地转动着舌头问道:“被告,您承认六月九日傍晚犯了杀害妻子的罪行吗?”
    “不承认,老爷。”被告站起来,回答说。
    这以后法庭匆匆忙忙着手审问证人,一连审问了两个农妇、五个农民和一个调查过案情的乡村警察。他们的供词一模一样。他们供道:哈尔拉莫夫像大家一样;跟他的老太婆相处得“不错”;只有喝多了酒才动手打她。六月九日太阳下山的时候,有人发现老太婆倒在前堂里,身旁一滩血里丢着一把斧子。大家就找尼古拉,可是他既不在家,也不在街上。大家跑遍所有的农舍和酒店,都没找到他。到第三天,他却在乡公所里出现,脸色苍白,衣服破烂,周身发抖。
    “被告,”庭长对哈尔拉莫夫说,“您能向法庭说明一下发生凶杀案以后那两天您在什么地方吗?”
    “我在野外走来走去。……什么也没吃,什么也没喝。……”
    “如果您没杀人,那为什么躲起来呢?”
    “我吓坏了。……我怕吃官司。……”
    “哦。……好,坐下吧!”
    最后一个受审的是给死去的老太婆验尸的县医师。庭长眯细眼睛瞧着他那身乌黑发亮的新衣服,瞧着他活动的嘴唇,不知怎的,却有个懒洋洋的想法在他头脑里自动冒出来了:“现在大家都穿短上衣,为什么他做了件长的呢?”
    庭长身后传来皮靴慎重的响声,这是副检察官走到桌子这边来。
    副检察官低下头凑着庭长的耳朵说:“这个柯烈依斯基办理的侦讯工作马虎得出奇。被告的亲哥哥他没审问,村长他也没审问,那所小屋的情形也没有写清楚,一点也看不懂。……”
    法庭开始检查那把使老太婆死于非命的斧子。
    “这不是我的斧子。”被告申明说。
    “那么是谁的呢?”
    “我不知道。……我没有斧子。……”
    “庄稼人一天也不能没有斧子。您的邻居伊凡·季莫费伊奇跟您一块儿修理过雪橇,他供述这正好就是您的斧子。……”
    “我不知道。不过,我敢当着上帝起誓,”哈尔拉莫夫往前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我敢当着真正的造物主起誓。”
    “我以前什么时候有过斧子,现在可记不清了。以前倒真是有过那么一把,好像比它小一点,可是我的儿子普罗霍尔把它弄丢了。在他当兵的大约两年前,他去砍柴,跟伙伴们喝开了酒,就把它弄丢了。……”
    “好,坐下吧!”
    “我敢在上帝面前起誓!”他颧骨上泛起红晕,伸直脖子,继续说,“要是您不相信,那就请您问我儿子普罗霍尔吧。普罗霍尔,斧子哪儿去了?”他猛地转过身对着押解兵,忽然用粗声粗气的男低音问道:“哪儿去了?”
    这真是沉重的一刹那!……凡是法庭里的人,头脑里统统掠过同一个吓人的、令人无法相信的想法:这可能是不祥的巧合吧。人人都情愿不相信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听错了。
    “被告,同看押人讲话是不许可的。”庭长赶紧说。
    谁也没看见押解兵的脸,恐怖像肉眼看不见的人,戴着面具,飞过法庭。民事执行吏悄悄离开位子站起来,踮起脚尖,张开胳膊,稳住身子,走出法庭去了。过了半分钟就传来兵士换岗所常有的那种脚步声和响声。
    大家就都抬起头来,极力装得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似的,继续做他们的工作。……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些风度优雅的检察官、委员、首席贵族,对深棕色房子内部恶劣的环境满不在乎,暗示了他们对于自身工作的态度。
    B. 法院开庭之后,审讯进行的速度很快,是因为审讯人员的审案能力和办事效率,他们一直在一刻不停地审案。
    C. 被告在审讯之前提心吊胆,但到了“法庭”临近受审之时反倒十分放心,是因为他看到法官和检察官那敷衍的表情,感到有些放松。
    D. 审判的过程中,庭长就“斧子”这一物证连续发问,被告反复回答“我不知道”却不被信任后,情绪明显激动,变得焦躁起来,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开头对“深棕色的房子”进行了描述,体现了阴森、破旧、压抑的特点,奠定了小说的基调,为下文的审判工作作铺垫。
    B. 在审判过程中,庭长注意到县医师与众不同的穿着,体现了他对待案件的认真和细心。
    C. 文章借证人之口:交代被告和其他农民一样,跟“老太婆”相处得“不错”,只有喝多了酒才动手打她,此处起到反讽的效果。
    D. 本文叙述语言克制,没有愤怒,没有严厉的批判,叙述的是平常的情形和普通的事件,但正是这些日常工作突出了事件的戏剧性。
    8. 文中两次出现“押解兵”,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一人物的作用。
    9.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小说是谎言,但是是庄严的谎言。”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谎言”与“庄严”的理解。
    【答案】6. B 7. B
    8. 第一次出现:交代人物,使情节叙述宕开一笔;“枪掉下来”这一行为引起了笑声,为下文身份揭示和引发恐怖的情绪埋下伏笔;第二次出现:身份的揭示引起现场的惊恐,既在情节上突转,与前文相呼应,又激发读者思考,有利于主旨的揭示,起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9. “谎言”是指小说的虚构性、言行的怪异性和情节的荒诞性:本应严肃的案件审理,公职人员却懒散应对;证人证词经不起推敲;对案件的侦讯和审理漏洞百出。“庄严”是指小说反映了真实、严肃的社会问题:地方法院本是十分神圣庄严的地方,然而审案却敷衍、草率、荒唐;人命关天,本应严肃对待,而实际情形却是被告的死活被视为儿戏;小说意在揭露严肃而深刻的社会问题,然而却不能明确社会拯救的时代路径和办法。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审讯进行的速度很快,是因为审讯人员的审案能力和办事效率,他们一直在一刻不停地审案”分析错误。审讯进行的速度很快,并非因为审讯人员的能力和效率,而是反映出相关人员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在审案。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体现了他对待案件的认真和细心”分析错误。“庭长注意到县医师与众不同的穿着”只能说明他的注意力在别处,反映法官对案件的敷衍态度。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文学形象作用的能力。
    文中两次出现“押解兵”,第一次写他的出场,“差不多就在被告席旁边,押解兵忽然脚底下绊一下,手里的枪掉下来,枪托猛地砸在膝盖上。旁听席上响起了轻微的笑声,这个兵满脸涨得通红,大概是因为砸痛了,或者因为自己笨手笨脚而害臊”,此处的押解兵形象孱弱,动作笨拙,“枪掉下来”这一行为引起了笑声,让小说对杀妻案的叙述宕开一笔,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而人们发出的笑声,则为下文揭示其是杀人犯的儿子的身份和引发人们恐怖的情绪埋下伏笔。
    第二次出现是在嫌疑犯证明自己没有斧子时,“‘要是您不相信,那就请您问我儿子普罗霍尔吧。普罗霍尔,斧子哪儿去了?’他猛地转过身对着押解兵,忽然用粗声粗气的男低音问道:‘哪儿去了?’”,嫌疑犯直接对“押解兵”说话,揭示了“押解兵”是其儿子这一事实,身份的揭示引起现场的惊恐,在情节上突转,与前文相呼应。
    同时,这一情节又激发读者思考,对于如此明显违反法律程序事实,难道庭审前法官以及检察官们都没有注意到吗?由此揭示出这些执法者敷衍行事、草菅人命的事实,有利于对文章主旨的揭示,起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小说是谎言,但是是庄严的谎言。”这句话中“谎言”是指小说的虚构性、言行的怪异性和情节的荒诞性。本篇小说中就体现了小说是“谎言”这一特性。小说的情节是虚构的,并不是现实发生的事实,情节也充满荒诞性,审判人员对本应严肃的案件审理,表现出懒散、敷衍甚至荒唐的行为。押解犯人的押解兵竟然是犯人的儿子,还是重要的证人,这么重要情况审判人员居然不知道;证人证词经不起推敲;对案件的侦讯和审理漏洞百出。同时人物的言行也充满怪异,应该认真办案的人员根本不关心案件本身,庭长注意到县医师与众不同的穿着,与本案毫无关系;本应庄严而严肃的对待押解犯人的押解兵的表现让大家发笑。这些都证明了巴尔扎克所说的“小说是谎言”这一定性。
    但这一“谎言”又用“庄严”来修饰,此处就要理解“庄严”的具体所指。“庄严”本指端庄而有威严;形容人庄重、严肃、严正。在此是指小说反映了真实、严肃的社会问题。本篇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当时的俄国社会落后腐败,从小说中可以看出,地方法院本是十分神圣庄严的地方,工作人员对待案件应该用认真负责的态度才对,然而这个地方法院审案却敷衍、草率、荒唐,不提前将案件的相关事宜弄清楚,导致不知道押解兵是犯人的儿子,在开庭审理时副检察官才发现侦讯工作中的疏漏;人命关天,本应严肃对待,而实际情形却是被告的死活被视为儿戏。这些看似虚构的故事其实每天都在社会上上演,作者通过小说揭露出严肃而深刻的社会问题,体现出小说“庄严”的一面。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肤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巫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候,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著书二篇,号曰《申子》。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李斯、姚贾毁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
    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摘编自《史记·庄周、申不害、韩非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三处是( )
    然善属书A离辞B指事C类情D用剽剥E儒墨F虽当世宿学G不能自解免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寓言,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庄子》阐述道理和主张,常假托于故事或拟人化的自然事物,带有劝诫、教育的性质。
    B. 牺牛,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礼记·曲礼下》有:“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古代祭祀对所用牲畜的通称为“牺牲”,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C. 刑名,指战国时以申不害为代表的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后人称之为“刑名之学”。
    D. 下吏,又称属吏、低级官吏;也指交付司法官吏审讯。贾谊的《过秦论》中有“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其中“下吏”与此处意思相同,都是低级官吏的意思。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子学识渊博,却不为世用。他的文章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但都是他随心率性之言,因此当世那些掌权的王公大人都不愿意重用他。
    B. 庄子淡泊名利,追求自由。楚威王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他却笑着拒绝了,他只想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C. 申不害出身卑微,却政绩卓著。他本是郑国一个低级小吏,学了一些儒术后便去韩国求仕。在他执政的前后十五年间,国家安定,军队强大,没有谁敢侵犯韩国。
    D. 韩非不善言谈,却能著书立说。秦王见到韩非所著一些书后,十分想与他交往,秦国攻打韩国就是为了得到他。
    13.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
    (2)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14. 太史公是如何评价庄子、申不害及韩非三人与老子学说的关系的?
    【答案】10. BDF 11. D 12. C
    13. (1)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送进太庙。
    (2)唉呀,我要见到这个人并且能和他交往,就是死也不算遗憾了。
    14. 庄子宣演道德,学说的要点也归本于自然无为的道理;申子推行于循名责实;韩子依据法度作为规范行为的标准,用法严酷苛刻。他们三人学说都原始于老子的道德的理论,而老子的思想理论就深邃旷远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可是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用来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
    “属书离辞”是“善”的宾语,在“离辞”后断开,即B处;
    “指事类情”并列短语作谓语,省略主语“庄子”,句子结构完整,“类情”后断开,即D处;
    “儒墨”是“剽剥”的宾语,宾语后断开,即F处。
    故在BDF三处断句。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D.错误。交付司法官吏审讯;属吏,低级官吏。句意:就交付司法官吏给韩非定罪。/百越的君主都低下头,用绳索系住脖子,把性命交给秦国的下级官吏。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学了一些儒术后便去韩国求仕”理解错误,“学术”应翻译为“研究学术”,而且根据全文看,申不害学的是刑名之术。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独”,难道;“郊祭”,祭祀天地;“养食”,喂养;“衣”,动词,披上。
    (2)“得”,能够;“游”,交游,交往;“恨”,遗憾。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由原文“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可知,庄子宣演道德,学说的要点也归本于自然无为的道理;申子推行于循名责实;韩子依据法度作为规范行为的标准,用法严酷苛刻。他们三人学说都原始于老子的道德的理论,而老子的思想理论就深邃旷远了。
    参考译文:
    庄子他是蒙人,叫周。他曾经担任过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学识渊博,涉猎、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他的中心思想却本源于老子的学说。他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著作,大多是托词寄意的寓言。他写的《渔父》《盗跖》《胠箧》是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而表明老子学说为目的的。《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空设言语,没有实事。可是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用来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所以从王公大人起,都无法利用他。
    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答应他出任曹国的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送进太庙。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小水沟里身心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所束缚。我终身不做官,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申不害是京邑人,原先是郑国的低级官吏。后来研究了刑名法术学问,向韩昭候求官,昭候任命他作了宰相。他对内修明政教,对外应对诸侯,前后执政十五年。一直到申子逝世,国家安定,政治清明,军队强大,没有哪个国家敢于侵犯韩国。申不害的学说本源黄帝和老子而以循名责实为主,他的著作有两篇,叫作《申子》。
    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他学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和老子。韩非有口吃的缺陷,不善于讲话,却擅长于著书立说。有人把他的著作传播到秦国。秦王见到《孤愤》《五蠹》这些书,说:“唉呀,我要见到这个人并且能和他交往,就是死也不算遗憾了。”李斯说:“这是韩非撰写的书。”秦王因此立即攻打韩国。起初韩王不重用韩非,等到情势吃紧,才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李斯、姚贾嫉妒他,在秦王面前诋毁,秦王认为他说的对,就交付司法官吏给韩非定罪。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叫他自杀。
    太史公说:老子推重的“道”,虚无,顺应自然,以无所作为来适应各种变化,所以,他写的书很多措辞微妙不易理解。庄子宣演道德,纵意推论,其学说的要点也归本于自然无为的道理。申子勤奋自勉,推行于循名责实。韩子依据法度作为规范行为的绳墨,决断事情,明辨是非,用法严酷苛刻,绝少施恩。都原始于道德的理论,而老子的思想理论就深邃旷远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④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阳山(今属广东)后所作。张十一,名署,曾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踯躅:羊踯躅,杜鹃花科。③恩波:皇帝的恩泽。④斗:通“陡”。
    15.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首联运用白描手法勾勒景物,春山明净,春江空阔传达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旷寂寥的感受。
    B. 本诗前两联先写近景,后写远景,层次分明。加上哀猿啼叫、羊踯躅花开,可谓诗情画意,交相辉映。
    C. “斗觉霜毛一半加”,诗人没有从正面写自己的忧愁之深,却用“斗觉”二字将感情推向了高潮。
    D. 诗人似乎要把激愤的感情深埋心底,又不自觉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使诗歌形成了含蓄深沉的特点。
    16. 从本诗颈联中,你能感受到诗人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概括并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渴望建功立业。诗人担心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表现了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②忠君报国。诗人在被贬的情况下,仍心念皇帝的恩泽,想着为国效力,有所作为。③操行坚正,克制理性。诗人无辜遭贬,但还是想着“未报恩波”,体现了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是克制、理性的表现。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错在“本诗前两联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本诗的首联写远景,诗人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此地的全景。颔联描写竹子与花,是近景描绘。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作者感情的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词中描绘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本诗颈联是说“皇帝深恩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中,尚还想“未报恩波”,这表现出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是他克制、理性的表现。同时,“莫令炎瘴送生涯”,诗人担心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也有对未来“报恩波”的憧憬,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为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向德才兼备的人学习以提升自己。在《论语·学而》篇中,他告诫君子要“__________________”;在《论语·里仁》篇中,他倡导人们“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大学之道》)
    (3)古人常将“鹿”写进诗文之中,或展示求贤若渴的姿态,或寄托隐逸的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就有道而正焉 ②. 见贤思齐焉 ③.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④.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⑤. 呦呦鹿鸣 ⑥. 食野之苹(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焉”“庶”“壹”“呦”“苹”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斜倚栏杆,缓缓地转动脖颈,目光收放之间,古运河的魅力展露无遗。这里集寺、塔、河、街、窑、宅、坊、弄、馆等众多古代人文景观于一体,有“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美誉。
    这副精致工整的对句,并没有丝毫夸张。古运河的魅力,在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两岸青石垒砌的河岸,夹出一道宽约十几米的水流,缓缓地流淌,分明是一条水上的巷弄。临水的房子多是两层,个别三层,一色白墙黛瓦。房子连同蓝天白云的倒影被水波荡漾,便有了明与暗、真与幻的对比,有了层次和韵律。水边的条石栏杆上,疏朗错落地摆放着盆花绿植,增添了不少生机。栏杆内侧,隔着窄窄的小道,便是古旧的房子,屋脊上层层叠叠的瓦片,黯淡的颜色分明是被岁月烟云熏染而成的。屋檐下有一株藤萝,或是几竿竹子,藤蔓枝叶将窗子半遮半掩,清幽而雅致。目光沿着河道向前递送,远处又是一座拱形石桥,半圆形的桥洞,和水面上的倒影,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圆形。隔段时间有一艘游船驶过,古色古香的式样,正和此处悠悠的古意相谐适。
    18. 下列句子中的“淋漓尽致”与文中加点的“淋漓尽致”,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破碎的阳光穿过橡树和一百尺高的山核桃树,把秋天的颜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B. 在《阿Q正传》中,鲁迅把“精神胜利法”的弊端揭露得淋漓尽致。
    C. 生命就是让我们珍惜每分每秒,活得淋漓尽致,活得辉煌灿烂。
    D. 他将这个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真不愧是本届影展的最佳男主角。
    19.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可改写为“水波中房子连同蓝天白云的倒影荡漾着,便形成了对比,有了层次和韵律”,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18. C 19. ①原句使用被动句,突出了倒影,画面感更强,且水波与荡漾相连更富于动态美;与前句陈述对象房子保持一致,上下连贯。②原句将对比内容具体化,更形象的表现了画面美的内涵,引人联想。③原句两个“有了”,构成反复,句式整齐,富有音乐美感,朗朗上口。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淋漓尽致”,是说表现得很透彻、彻底。
    A.透彻、彻底。
    B.透彻、彻底。
    C.痛快、畅然。
    D.透彻、彻底。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房子连同蓝天白云的倒影被水波荡漾”可知,原句使用被动句,突出了美丽的倒影,使描绘的画面感更强,且“水波”与“荡漾”相连更富于动态美,能给读者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增强艺术感染力;同时,此处的“房子”与前句陈述对象“临水的房子”保持一致,上下连贯,表达更加自然流畅。
    从“有了明与暗、真与幻的对比”可知,原句将对比内容具体化,“明与暗、真与幻”的描绘更形象的表现了画面美的内涵,能引人联想和想象,产生丰富的意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有了明与暗、真与幻的对比,有了层次和韵律”可知,原句两个“有了”,构成反复,能增强语言表达的气势,而且使句式整齐,富有音乐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加重表达了作者对其所描述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 ① 。可是最近,樊女士发现,自从经常戴上耳机听着歌入睡以来,耳朵里开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鸣声。去医院一看,居然是过度使用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那么,使用耳机 ② ?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即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要限制在60分钟以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但事实上, ③ ,还可能逐渐升级。
    对耳朵来说,过大的声音就是噪音,噪音会对耳道产生压力,压力又会撞击鼓膜听骨链传到内耳,震荡前庭淋巴液,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会出现晕车一样的头晕症状。声音过大还会损坏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导致耳鸣。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形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20. 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 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
    C. 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D.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0. B 21. ①你只需要一副耳机 ②有什么限度 ③过度使用耳机的危害
    22. 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听觉毛细胞会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
    疑问代词“谁”的用法分为基本用法和特殊用法。基本用法表示疑问,特殊用法有非疑问用法,非疑问用法有任指、虚指和定指。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表示任指,指任何人。
    A. 表示疑问,“谁主沉浮”中“谁”指什么人。
    B. 表示任指,“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中“谁”是指任何人。
    C. 表示虚指,“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中“谁”是指表示不能肯定的人。
    D. 表示定指,“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中“谁”是指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都十分确定的人。
    据以上分析看出B项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
    故选B。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文“‘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可看出是在说明戴上耳机可以安静下来不被打扰,所以可填“你只需要一副耳机”。
    第二空,根据后文“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可知是说使用耳机的限度,又联系语境“那么,使用耳机 ?”,此处应是一个问句,所以可填“有什么限度”。
    第三空,根据前文“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再结合语境“但事实上, ,还可能逐渐升级”,可看出是说过度使用耳机对耳朵有损伤,所以可填“过度使用耳机的危害”。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两处:
    一是成分残缺,“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缺少主语,可去掉“会使”,让“听觉毛细胞”作主语。
    二是搭配不当,“形成”与“听力下降”不搭配,可改为“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故改为: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听觉毛细胞会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四、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意思是一个人行为正直,在人世上能够生存,不正直的人有时也能在人世上生存,那只是因为他侥幸地躲避了灾难罢了。
    《老子》中写道:“曲则全,枉则直。”意思是委曲能求全,弯曲就能伸直。
    对于“直”与“曲”,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以曲求全炼心志,正直而行泛长舟
    林语堂曾说:“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于人而言,处于浮华世界,坚守正直并不易,难免委曲求全、苟活于世;但世间如熔炉,将人的品德淬炼,隐忍蛰伏,表面上看似以“曲”求全,实则内“直”于心而不改其志,不亦是正直人格的体现吗?由此观之,正直而行与以曲求全并不相悖,换句话说,“以曲求全”应当向“正直而行”趋近,以曲求全炼心志,正直而行泛长舟。
    “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正直确是人格品德中最闪光的部分。屈原一生正道直行,卓然高尚,宁为玉碎选择以死殉道,而不愿尘世污浊玷污分毫,可谓正直。然正直而行,除了以身守节的仁人志士,我认为还应当增添一层内涵:以曲求全而不改其志。周文王被拘禁时推演《周易》,司马迁横遭祸事铸就《史记》,苏武放逐北海持节牧羊。他们的求全之举,难道是为了苟活于世?或是贪生怕死?显然并非如此,而是他们为了心中的志与道,毅然决然的选择直面沉疴,正视苦难,只是隐忍蛰伏,心自坚毅,这种伟大而深沉的坚守,不也是可敬的正直之行?
    “曲则全,枉则直”。以曲求全就一定是正直之举吗?“曲”意为弯曲,而弯曲的可以是脊背,低下的可以是头颅,但决不可委曲求全的是志节,是道义,是正直的灵魂。有人战场上叛军降敌,这不是以曲求全,这是贪生怕死;有人拜金慕贵,这不是以曲求全,这是庸俗虚浮;有人阿谀奉承,这亦不是以曲求全,这是趋炎附势。真正正直的以曲求全者,内心一定怀有一种执念,或是志向,或是节操,这种执念,让他们宁愿忍受万倍的痛苦,经历百般的折磨,也始终不渝,以不死的气魄和毅力保全己身,只为了心中那如绳墨般的正直之道得以实现。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正直之举定要有所求全吗?其实不然。若是委曲求全,怎得子瞻“竹杖芒鞋轻胜马”之洒脱?又怎可见“东坡处处筑苏堤”之景象?子瞻的正直人格,随烟雨一蓑而来,不随屡屡弹劾而去;因苏堤春晓而来,不因众人排议而去。此心光明,此心正直,不需以身殉道,亦无需委曲求全,不也做到了正直而行,问心无愧?在这个层面上讲,正直之道唯在心中不灭,方可得以实现,至于践行之道,则各有所异罢了。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咽”。正直而行,是人生这艘舟楫行稳致远的保障,我们青年人定要掌好行进的方向;以曲求全,是炼就正直品德与人格的焰火,我们青年定要经得住试炼。且行且进,不负韶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本题共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由儒家的人生观引出核心词“直”,在儒家看来,人生在世要做到“直”。“直”可以解释为“不弯曲,正直,率直,耿直”,也可解释为“公正、合理,爽快、坦率”等。它要求为人处世要能做到不畏强势,敢作敢为,要能坚持正道,要能勇于承认错误。它关涉的是做人的操守、做事的底线、做官的准则。它是担当,是自律,是“修齐治平”的起点。
    第二则材料由道家的人生观引出核心词“曲”,在道家看来,人生在世要做到“曲”。“曲”可以解释为“弯转,不直,迂曲,婉转”,也可以解释为“不公正,不合理,周遍,详尽”等。它要求人们在遇到困难、挫折等情况时,要能忍辱含垢、等待时机、静观其变、不横冲直撞。它是行为艺术,是“以退为进”的人生智慧。
    由此可见,试题的核心就是思考“直”与“曲”的关系。根据材料内容,我们可以思考何为“直”,何为“曲”;可以思考“直”的作用,“曲”的作用;可以思考“直”和“曲”的关系等。构思行文时,既要正确理解“直”和“曲”的内涵,认真思考二者各自的价值,又要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探析古往今来人们对二者争论不断的原因。过“直”易折,过“曲”易偏。“直”不等于一根筋地不讲方法策略,“曲”也不意味着放弃自我和原则。可以写个人、团队、国家,运用层进式论证,层层深入。行文时,要贴近生活展开具体分析,既要有做事的底线和准则,严格自律,正道直行,又要在遇到困难时理性对待,机智解答,有以退为进的智慧和方法。
    立意:
    1.以曲求全,正道直行。
    2. 亦曲亦直,生活的法则。
    3.正直坚守原则,迂曲解决困难。


    相关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