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4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展开二、教学策略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授课信息
周次
第 周
授课对象
22保育1、2班;22中餐烹饪
教学单元名称
第4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场所
教室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授课学时
2
教材
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哲学与人生》
课程标准
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
单元分析
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辩证看问题,走好人生路的第四课内容,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也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学生由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联系和作用交织起来的物质世界的壮丽画面的观察和理解,旨在让学生领悟联系的观点,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与学习。学好这单元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处理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正确对待各种问题,走好人生路。
学情分析
知识结构
中职学生比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在课本知识的接受和理论的形成中,习惯被动接受,常同生活实际相脱离。不能用所学的知识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能力结构
学生缺乏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缺乏使命感。
认知结构
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缺乏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识不到人生发展与自然、社会和他人息息相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了解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能力目标
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了解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在教学中引导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通过学习激发他们自觉投身于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
素质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识人生发展与自然、社会和他人息息相关,学会在和谐共处中实现人生发展。
教学内容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2.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二、在和谐共处中实现人生发展
1.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人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处理方法
1.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的普遍联系,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
2.用案例讲述分析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或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是这一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终落脚点。
教学难点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处理方法
1.案例教学法:搜集贴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时政材料和哲学小故事,下载相关热点视频课前学生做好本课预习完成学案中的基础知识,标记重难点问题。
2.启发式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精神,让学生先自学并结合事例,谈谈自己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
设计理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案例教学法:选取代表性案例来辅助知识点讲解。
2.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
3.讨论法: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课本主要知识点。
4.讲授法:在上述教学方法中穿插书本知识与观点的讲授,为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框架,掌握重点难点。
教学资源
传统教学资源:教材、教案、音频,视频等。
网络资源:网络学习平台,精品课程等。
教学评价
本课设计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促进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通过议题式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坚持正确价值观引导,彰显学科特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创造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尽可能让学多动脑、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多分析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的活跃中领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同时在课程中穿插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课前预学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布置预习内容范围
课前预习本次课内容
提前预习,熟悉书本,效果更好。
课中内化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导入小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我要的是葫芦”,那么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要不要治呢?为什么?
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激起学生兴趣,引发思考讨论,活跃思维,更好进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2.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讲授新课:通过教材第一目的讲解,1、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我们要把整个世界看作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反对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让学生了解掌握课本相关内容,了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能力运用
小组形式完成相关课堂练习题
思考辩题,认真分析作答。
通过答题的形式,加深巩固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程内容。
新课讲授
二、在和谐共处中实现人生发展
1.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人生
讲授新课:通过教材第二目的讲解,1.让学生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3.用联系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对本课的知识利用网络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尽可能的简洁,清晰。使学生对知识框架一目了然,通过学习了解在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时,要运用系统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小结
整理本章知识。
梳理本章内容。
课后提升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作业
根据教材第36页“启思导行”内容,综合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形成文字,列出要点。可以举例分析一个人、一个集体的情况,也可以查阅资料,说明我国近年来是如何通过补齐短板,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
课后完成作业。
引导学生多看书、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
不足
需要多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梳理,让大家明白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以及如何科学安排时间。
改进策略
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知识比较抽象,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多媒体可以将
图像、文字等融为一体,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利于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政治 (道德与法治)哲学与人生第4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公开课教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哲学与人生<a href="/zz/tb_c403724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4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公开课教案</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4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a href="/zz/tb_c403724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4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获奖教案</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第4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第4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