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3.3 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
    3.3 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3.3 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3.3 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5页。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 (1)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掌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蒸发过程中吸热(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是液体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列举大量的生活实例,可以感觉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相关,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通过交流,能够产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引入课题   实验1:老师用酒精在黑板上写下“同学们好”四个字,过一会儿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2:在白色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封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再将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学生:塑料袋先变大,后变小,袋内的酒精先为气体,又化为液体。            总结:把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板书)    二、新授分一:【问题1:水烧开忘记熄火,会怎样?减少的水变成了什么?这是哪种物态变化?【问题2:一碗水放几天后会怎么样?水变成了什么?属于哪种物态变化?【问题3:以上这两种变化有区别吗?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可能回答不全面,慢慢引导)  (板书: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分二: (一)、探究水的沸腾  提出问题   【问题4】:你仔细观察过水沸腾的现象吗?【问题5】: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问题6】:继续加热,水温会不会继续升高? 2.学生猜想:(水沸腾时有气泡产生,继续加热水温会升高。3.学生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缩短水沸腾的时间,既节约能源,又减少污染,你有什么好点子吗? 学生讨论:①烧杯小一些,加的热水少一些;②尽量用温度高一些的水来实验; ③烧杯上加一带孔的纸盖,减少热量散失等。  学生分工(每组四人,分别担任计时员记录员绘图员观察员)合作,进行实验。    现象观察阶段有无气泡气泡数量发生部位大小变化沸腾前    沸腾时    温度变化:时间/min00.511.522.533.544.55...温度/           ...画出图像学生总结出什么是沸腾以及沸腾的特点(吸热温度不变)。分三:老师重新用酒精在黑板上涂鸦,过一会酒精痕迹不见了。(二)这是不同于沸腾的另一种汽化现象---蒸发探究液体蒸发 1、创设情景:你知道怎么晒衣服干的快吗?  学生讨论回答(一男生回答再一女生补充) 2、通过对比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通过观察上述三幅图片,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②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③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问题7】:高烧病人可用酒精帮助降温,这是为什么?【问题8】:在夏日的都市,洒水车给人们带来一阵阵的清凉,是什么原因? 3、学生分组实验:取两支温度计放在教室中,观察它们的示数;在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涂上酒精,过一会儿,再同时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 现象:发现涂酒精的温度计示数降低了。分析得出结论:蒸发的过程是吸热过程(蒸发可以制冷)返回解决问题7、8(三)创设情境:1、首先播放一段冰棒冒“白气”的视频,创设教学情境,顺利导入下面的新课。 2、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让学生积极思考,带着疑问进行下面的新课教学,例如:①做饭时,经常在锅盖上附着一些小水珠。②从冰箱取出的可乐瓶上有一些小水珠。③冬天,从户外走进暖和的屋子里,眼镜片上也有一层水珠。 通过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汽化现象引出它的逆过程即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即液化现象。从汽化过程吸热引出液化过程放热。分四:生活现象秋天的早上,窗玻璃上有一层水雾,仔细看是一些小水珠。 【问题9:怎样可以使气体液化?学生讨论回答:降低温度教师演示乙醚的液化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释现象,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得出液化的第二种方式:压缩体积 学生举例记住常见的液化的应用:石油液化气、打火机等。合:3.3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 1、汽化的概念: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过程)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沸腾: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蒸发:液体任何温度下在都能发生,只在表面进行的汽化   现象。 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表面积、温度、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快慢  ②蒸发吸热(蒸发制冷)                             二、液化     液化的概念: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放热过程) 补:对比蒸发和沸腾两个实验,填到下面的表格中: 蒸发沸腾相同点 发生温度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测:   实验简单,现象明显,能够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引导学生透过简单的现象来探究其本质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以对比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发现物理规律,印象更深刻            提出问题,有的放矢,防止部分学生盲从,强化孩子分组实验的目的性。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通过该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实验现象,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以对比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发现物理规律。从而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通过简单的学生分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    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它们的异同点,使学生对其印象更加深刻,对知识点把握更加牢固。   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从汽化现象的逆过程引出液化现象,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消化知识,深刻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通过日常的生活现象设置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同时也体现了物理源于生活的理念。               帮助学生回顾整理所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