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PPT课件
- 2.1.4+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4课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2.2.1+构造地貌的形成(第1课时)-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2.3.1+河流地貌的发育(第1课时)-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2.3.2+河流地貌的发育(第2课时)-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3.1.1+常见的天气系统(第1课时+锋与天气)-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教学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视频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视频板块运动的原因,形成巨大褶皱山系,陆陆板块挤压碰撞,美洲板块,陆洋板块挤压碰撞,非洲板块,东非大裂谷,印度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据图思考以下问题:1、板块名称及个数?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2、板块之间有哪两种基本关系?
相向(消亡边界)相离(生长边界)
3.为什么亚洲多火山、地震?为什么太平洋沿岸多火山地震,而大西洋沿岸火山地震相对要少?新西兰多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4.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构造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规律?
特点: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二、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1.相向运动——①陆块与陆块
思考: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向运动会形成什么地貌?举例说明。
如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俯冲边界形成海沟,大陆板块边缘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
1.相向运动——②陆块与洋块
思考: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碰撞时,会形成什么地貌?举例说明。
如马里亚纳海沟、科迪勒拉山系、太平洋西部岛弧。
W-Pacific Tectgene
思考:阿留申海沟——千岛海沟——日本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以及太平洋西侧的岛弧的分布位置与板块边界的关系,并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它们的形成过程。
分布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板块交界处附近。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时,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板块张裂处:发育为裂谷、海洋和海岭
思考:板块相离运动时,会形成什么地貌?举例说明。
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中脊。
红海是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早在2000万年前,阿拉伯半岛整体还与非洲大陆连在一起,红海自然也不存在。之后,阿拉伯半岛从非洲板块中分裂出来,它们之间形成裂谷带。大陆继续开裂,裂谷变长变深,成为带有通向大洋出口的海峡。红海还在不断扩张,有人预测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思考:红海是如何形成的?推测红海和地中海的演变趋势。
红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离运动时。阿拉伯半岛与非洲东北部分离形成的海域。红海将扩大,地中海将缩小。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等
马里亚纳海沟,北美海岸山脉等
1.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
2.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3.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1.山地的自然环境特点
思考:图中反映了山区怎样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类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①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大,不利于人类通行。
②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洪水形成快,水流急,都对交通运输设施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
思考:图中反映了山区什么样的自然环境特点? 对交通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1)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思考:在山地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原因。
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远小于公路,说明其对地形的要求较高;山地地区修建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比平原、丘陵地区高。山区修建铁路较难,发展公路相对容易些。
山区以公路为主,其次是铁路
2.合理选择交通运输线路
思考:山区公路主要修建在什么地形区,这样选址的理由是什么?
主要修建在地形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理由:地势相对和缓,修建难度小,工程量和造价较低,运行较安全。
思考:山区公路的形态特征及原因。
迂回前进,呈“S”形。原因:减低道路的坡度。
思考:修建盘山公路的利弊。
4.线路建设——桥隧相结合
利:减缓道路坡度,省力安全。弊:破坏植被环境,易受地质灾害,公路线路长,公路等级受限等。
思考:修建桥隧的利弊。
利:缩短里程,提高通行速度,减少通行时间,避免自然灾害威胁。弊:增加建设费用。
思考:可可西里修建陆上桥隧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保障藏羚羊的顺利迁徙,保护生态环境。
独库公路堪称公路病害的“博物馆”。一是雪害严重。一般在每年11月封山,次年5月消融,只能半年通车。二是泥石流频繁阻断交通。全线较大的泥石流多发地有5处,总长约2千米。
思考:独库公路修建桥隧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思考:雅西高速拖乌山路段采用双螺旋隧道设计优点的什么?
大大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山区的生态环境。
山区交通线路的选取原则及原因
了解影响山区公路选线的因素
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哪些自然因素?又是如何处理与这些自然因素的关系的?
地形、河流、沼泽等自然因素。 ①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时,呈“之”字形弯曲,可减小陡坡的影响,同时道路尽量避开陡坡面;②公路跨越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③公路避开沼泽地。
2.山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哪几个地形单元中,与公路线的选择是否有关?这种现象说明了公路线的选择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与公路线的选择有关。公路在选线时候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这说明人口和聚落也是公路选线时要考虑的因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精品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核心素养目标,CONTENT,地质构造与地貌,1褶皱和褶曲,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根据岩层弯曲形态,根据岩层新老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授课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梳理•探新知,挤压力,波状弯曲,2地形倒置,合作探究•释疑难,褶皱构造与地貌,断层构造与地貌,上拱起,中间岩层向下弯曲,素养培优•提技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教学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的主要山脉,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地形上看是山岭,地质构造上看是向斜,动画演示,地形倒置逆地形,向斜山,背斜谷,实验探究,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