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第1页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第2页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ㅤㅤ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空气gān zà ,高寒缺氧,地质复杂,给铁路修建带来了yán jùn 的考验。但中国的建设者们数十年来艰苦奋战,bù jí bú zà ,攻克了许多罕见的科技难题,青藏铁路最终顺利jùn gōng ,成为穿越世界屋脊的“天路”。那奔驰的列车如同辽阔草原上的一匹匹jùn mǎ ,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驰骋向前,永不停歇。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经有了完整的谋划打算。
    (2)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
    (3)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4)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写倡议书的时候,依据倡议的对象写称呼。有时也可以不用称呼,在正文中点出即可。
    C.“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句话中“狡猾”的意思是诡计多端。
    D.“公园里,美丽的海棠傲然盛开,热情的杜鹃花绽放笑容,艳丽的晚茶花吐露芬芳,各色月季欣然怒放,到处花香醉人。”这句话中加点词语要表达的意思相同。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0分)
    4.经典名著知多少,根据相应的关系连线。
    5.写上恰当的古诗词,表达所见所闻所感。
    (1)当看到暴雨来临时,你可以吟诵“黑云翻墨未遮山, ”而不仅仅大声叫道:“哇,下大雨啦!”
    (2)当你画了一幅早春草地美景图时,你可以结合“天街小雨润如酥, ”这两句诗来给画作取一个优雅的名字,而不仅仅取名《小草》。
    (3)当你面对气势磅礴的黄河时,可以赞叹“ , ”,而不仅仅感慨:“啊,黄河真壮观!”
    (4)当你想在作文中描写夏夜里青蛙的叫声,你可以引用“稻花香里说丰年, ”,而不仅仅这样写:“青蛙叫声真大啊!”
    6.先读说明书,再提炼关键信息。
    ㅤㅤ乐乐的奶奶买了一瓶钙片,但是她看不清钙片说明书上的内容,于是请乐乐看一看说明书,并且把重要的内容告诉她。
    中老年钙片
    ㅤㅤ[主要原料]骨质磷酸钙、大豆蛋白肽、甘露醇、淀粉、香兰素、柠檬黄、亮蓝。
    ㅤㅤ[保健功能]补钙
    ㅤㅤ[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1片,嚼服或温开水送服。
    ㅤㅤ[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不宜超过推荐量或与同类营养素补充剂同时食用。
    ㅤㅤ[贮藏]密封,避光,置阴凉干燥处。
    ㅤㅤ[生产日期]2022年11月5日
    ㅤㅤ[有效期]24个月
    ㅤㅤ乐乐拿着这瓶钙片,耐心地向奶奶介绍:“ 。”奶奶听后,直夸乐乐说得清楚。
    7.学课文,习方法。
    六(1)班的小宇和小文正在一起梳理阅读的学习方法。请补全他们的对话。
    ㅤㅤ“小宇,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你喜欢哪些文章?有什么收获呢?”
    ㅤㅤ“我喜欢读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穷人》,一连读了好几遍呢!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读小说要 。”
    ㅤㅤ“是呀,我从中也学到了读小说的方法。我欣赏的是《月光曲》,其中第9自然段描写了乐曲的美妙,我借助语言文字 ,体会到了 。”
    ㅤㅤ“我有同感。不过,有些课文挺难理解的,需要 。比如学习鲁迅单元中《好的故事》时,可以读‘阅读链接’、 。”
    ㅤㅤ“你说的这个难文学法,我常用。我还喜欢语言大师老舍的文章,在学习了《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后,我知道写作时要做到 。”
    ㅤㅤ“对,这点很重要!我们不仅要学会阅读,还要由读学写。”
    8.根据要求进行语言实践。
    (1)请你将下面的这句话告诉妹妹,并补充说说如何照顾妈妈。
    ㅤㅤ妈妈说:“今天我身体不太舒服,你们自己煮面条吃吧!”

    (2)将下列词语排列成一副通顺的对联并思考含义。
    上联:
    下联:
    这副对联和 有关。
    (3)公园的草坪上有一个标识牌“禁止踩踏草坪”,你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改写成“ ”,这样表达的效果会更好。
    (4)新闻: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新华社 2022﹣06﹣05)
    ㅤㅤ现在,“太空连线”成功。作为小记者,你想采访“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什么问题?
    问题1:
    问题2:
    二、阅读与理解。(30分)
    9.
    师旷①劝学
    ㅤㅤ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②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汉.刘向《说苑》
    ㅤㅤ注释: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②炳烛:点燃火把、火炬。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结合文意填空。
    师旷认为“老而好学”犹如“ ”,老而不学犹如“ ”。
    (2)写出文中画线部分的意思。

    (3)晋平公一开始觉得 ,听完师旷的观点后他觉得有道理,因为 。
    10.
    垃圾分类
    ㅤㅤ①目前,世界上有超过60亿的人口,大家每天生产生活,会产生多少垃圾?或许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再也没有存放和填埋垃圾的地方了,我们将被垃圾包围。
    ㅤㅤ②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垃圾分类”就成为一种时尚。其实,对于勤俭的中国人来说,“垃圾分类”并不陌生,有人或许还记得小时候把牙膏皮攒起来换糖人,用橘子皮泡茶、制药,收集废布头打补丁等等。
    ㅤㅤ③如果你还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意义何在,那就让我们看看不分类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吧!传统的处理方式只有填埋,那成本有多高呢?你可能难以想象。以某一大型城市为例,日产垃圾就达到12000吨,需要占地60公顷,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不能用作耕地,也无法建成生活小区。
    ㅤㅤ④如果进行垃圾分类,就可以拣出一部分尚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这些垃圾将被运到工厂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减少垃圾总量。那么,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该怎么办呢?其中一部分如厨余垃圾等,是进行科学地填埋:用推土机或压路机压实,覆盖一层土,再放一层垃圾,这样逐层填埋,最后覆盖一层30厘米厚的泥土。经过这样处理,2~5年之后便可以在上面钻孔采集沼气,再将沼气用于发电。我们都知道,沼气的产生是有条件的,比如不能把生物类垃圾和破铜烂铁埋在一起,这也需要垃圾分类。
    ㅤㅤ⑤其他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中,绝大部分是可以燃烧的,燃烧就能释放出热能,有了热能,自然就可以发电了。据测算,垃圾中的有机可燃物所含的热值普遍较高,焚烧2吨垃圾产生的热能大约相当于1吨煤。当然,前提条件还是要进行垃圾分类。
    ㅤㅤ⑥现在垃圾分类已经在我国实施,而如何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我们一直要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垃圾分类的意义所在。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符合文义,符合的画“√”,不符合的画“×”。
    ①作者列举用牙膏皮换糖人等事例是为了说明垃圾分类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②用推土机或压路机压实垃圾,覆盖上30厘米厚的泥土,这就是科学填埋法。
    (2)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
    (3)仔细阅读第④、⑤段,完成表格。
    (4)结合短文和生活实际,想想如何做好垃圾分类,请给主管部门提两条建议。
    建议1:
    建议2:
    11.
    老汪栗子
    ㅤㅤ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ㅤㅤ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儿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来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ㅤㅤ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老汪说,气味不对。
    ㅤㅤ④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子,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候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能想出来。
    ㅤㅤ⑤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踵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人家的一笔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ㅤㅤ⑥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ㅤㅤ⑦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ㅤㅤ⑧老汪的名声也如同他炒的栗子,香飘十里,而他依旧低着头在那里翻炒着……
    (1)在下面的框里填上适当的短语,按顺序概括文中和老汪有关的几件事。
    晚开店→ →炒栗子→ →
    (2)读第④段,结合文义品析“梅花裂”“丁香裂”这两个雅名的精妙之处。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打野栗的相关句子,并思考:这些内容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

    (4)有人因为刷墙技艺高被称为“刷子李”,那么可以称老汪为“ ”。如果他想和“刷子李”一样立下“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的规矩,请你为他写一写规矩。

    (5)老汪除了手艺好,还有什么值得敬佩的地方?请结合文中事例写一写理由。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12.习作与表达。
    ㅤ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也让我们从中习得本领,明白道理。请结合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劳动”的文章,表达你在劳动过程中的真情实感,写出你的收获。语句要通顺,重点部分写具体,题目自拟,习作中不要透露个人信息。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ㅤㅤ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空气gān zà 干燥 ,高寒缺氧,地质复杂,给铁路修建带来了yán jùn 严峻 的考验。但中国的建设者们数十年来艰苦奋战,bù jí bú zà 不急不躁 ,攻克了许多罕见的科技难题,青藏铁路最终顺利jùn gōng 竣工 ,成为穿越世界屋脊的“天路”。那奔驰的列车如同辽阔草原上的一匹匹jùn mǎ 骏马 ,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驰骋向前,永不停歇。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干燥 严峻 不急不躁 竣工 骏马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经有了完整的谋划打算。 成竹在胸
    (2)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 司空见惯
    (3)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大步流星
    (4)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万象更新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1)成竹在胸: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与给出的意思相符合。
    (2)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与给出的意思相符合。
    (3)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与给出的意思相符合。
    (4)万象更新: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与给出的意思相符合。
    故答案为:
    (1)成竹在胸;
    (2)司空见惯;
    (3)大步流星;
    (4)万象更新。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写倡议书的时候,依据倡议的对象写称呼。有时也可以不用称呼,在正文中点出即可。
    C.“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句话中“狡猾”的意思是诡计多端。
    D.“公园里,美丽的海棠傲然盛开,热情的杜鹃花绽放笑容,艳丽的晚茶花吐露芬芳,各色月季欣然怒放,到处花香醉人。”这句话中加点词语要表达的意思相同。
    【分析】考查了汉字的字体演变、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词语解释、倡议书。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来书写和应用。
    【解答】A、B、D正确。
    C.有误。狡猾:①阴险奸诈,诡计多端。②机灵。句中“狡猾 是贬义词用作褒义词,是机灵的意思。
    故选:C。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0分)
    4.经典名著知多少,根据相应的关系连线。
    【分析】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经典名著。作家及其作品属于文学常识的范畴,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过五关斩六将”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罗贯中。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是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施耐庵。
    “大战流沙河”是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承恩。
    “范进中举”是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敬梓。
    故答案为:
    过五关斩六将——《三国演义》——罗贯中
    倒拔垂杨柳——《水浒传》——施耐庵
    大战流沙河——《西游记》——吴承恩
    范进中举——《儒林外史》——吴敬梓
    5.写上恰当的古诗词,表达所见所闻所感。
    (1)当看到暴雨来临时,你可以吟诵“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而不仅仅大声叫道:“哇,下大雨啦!”
    (2)当你画了一幅早春草地美景图时,你可以结合“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这两句诗来给画作取一个优雅的名字,而不仅仅取名《小草》。
    (3)当你面对气势磅礴的黄河时,可以赞叹“ 九曲黄河万里沙 , 浪淘风簸自天涯 ”,而不仅仅感慨:“啊,黄河真壮观!”
    (4)当你想在作文中描写夏夜里青蛙的叫声,你可以引用“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而不仅仅这样写:“青蛙叫声真大啊!”
    【分析】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解答】(1)出自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全诗为: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出自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诗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全诗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4)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词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故答案为:
    (1)白雨跳珠乱入船;
    (2)草色遥看近却无;
    (3)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4)听取蛙声一片。
    6.先读说明书,再提炼关键信息。
    ㅤㅤ乐乐的奶奶买了一瓶钙片,但是她看不清钙片说明书上的内容,于是请乐乐看一看说明书,并且把重要的内容告诉她。
    中老年钙片
    ㅤㅤ[主要原料]骨质磷酸钙、大豆蛋白肽、甘露醇、淀粉、香兰素、柠檬黄、亮蓝。
    ㅤㅤ[保健功能]补钙
    ㅤㅤ[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1片,嚼服或温开水送服。
    ㅤㅤ[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不宜超过推荐量或与同类营养素补充剂同时食用。
    ㅤㅤ[贮藏]密封,避光,置阴凉干燥处。
    ㅤㅤ[生产日期]2022年11月5日
    ㅤㅤ[有效期]24个月
    ㅤㅤ乐乐拿着这瓶钙片,耐心地向奶奶介绍:“ 奶奶,这瓶钙片每天吃1次,每次吃1片,可以直接咀嚼,也可以用温开水送服。不能多吃,也不能同时吃同类营养素补充剂。平时要盖好盖子,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而且最好在2024年11月5日前吃完 。”奶奶听后,直夸乐乐说得清楚。
    【分析】考查了推荐介绍。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解答】此次练习是向奶奶转述钙片说明书上的内容,注意要把重要的内容讲清楚。
    故答案为;
    奶奶,这瓶钙片每天吃1次,每次吃1片,可以直接咀嚼,也可以用温开水送服。不能多吃,也不能同时吃同类营养素补充剂。平时要盖好盖子,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而且最好在2024年11月5日前吃完。
    7.学课文,习方法。
    六(1)班的小宇和小文正在一起梳理阅读的学习方法。请补全他们的对话。
    ㅤㅤ“小宇,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你喜欢哪些文章?有什么收获呢?”
    ㅤㅤ“我喜欢读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穷人》,一连读了好几遍呢!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读小说要 留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以及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 。”
    ㅤㅤ“是呀,我从中也学到了读小说的方法。我欣赏的是《月光曲》,其中第9自然段描写了乐曲的美妙,我借助语言文字 展开联想和想象 ,体会到了 乐曲旋律的变化 。”
    ㅤㅤ“我有同感。不过,有些课文挺难理解的,需要 借助相关资料 。比如学习鲁迅单元中《好的故事》时,可以读‘阅读链接’、 课下注释、插图 。”
    ㅤㅤ“你说的这个难文学法,我常用。我还喜欢语言大师老舍的文章,在学习了《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后,我知道写作时要做到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
    ㅤㅤ“对,这点很重要!我们不仅要学会阅读,还要由读学写。”
    【分析】考查情景对话。情景对话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
    【解答】要结合阅读方法,来补全对话。
    故答案为:
    留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以及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
    展开联想和想象 乐曲旋律的变化;
    借助相关资料 课下注释、插图;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8.根据要求进行语言实践。
    (1)请你将下面的这句话告诉妹妹,并补充说说如何照顾妈妈。
    ㅤㅤ妈妈说:“今天我身体不太舒服,你们自己煮面条吃吧!”
    妈妈说,今天她身体不太舒服,让我们自己煮面条吃吧。我们可以煮蔬菜热汤面,让妈妈暖暖胃!
    (2)将下列词语排列成一副通顺的对联并思考含义。
    上联: 欲知今古千年事
    下联: 且读中西万本书
    这副对联和 读书 有关。
    (3)公园的草坪上有一个标识牌“禁止踩踏草坪”,你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改写成“ 草木之姿,风景独好,特请人们欣赏与爱怜 ”,这样表达的效果会更好。
    (4)新闻: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新华社 2022﹣06﹣05)
    ㅤㅤ现在,“太空连线”成功。作为小记者,你想采访“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什么问题?
    问题1: 陈冬您好,太空的景色美吗,能看到地球生物吗?
    问题2: 太空中的作息规律与地球上一样吗?
    【分析】本题考查改写句子、口语交际、对联和情景写话。回答这些问题,要结合题干要求,明确知识要点,再逐一作答。
    【解答】(1)本题考查改写句子与口语交际。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去掉冒号和双引号,加上逗号,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二人称改为第一人称。即:妈妈说,今天她身体不太舒服,让我们自己煮面条吃吧。我们可以煮蔬菜热汤面,让妈妈暖暖胃!
    (2)本题考查对联。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我们可以使用拆合法来应对。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欲知对且读,今古对中西,千年事对万本书。因此上联是:欲知今古千年事 下联是:且读中西万本书。意思是如果要想知道天下大事,必须博览群书,博古通今。
    (3)本题考查改写句子。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标识牌上意思是禁止踩踏草坪,可从保护草坪,美化环境的角度来写,即:草木之姿,风景独好,特请人们欣赏与爱怜。
    (4)本题考查根据情景提问的能力。结合给出的主题内容,思考问题并提出疑问。示例:陈冬您好,太空的景色美吗,能看到地球生物吗?太空中的作息规律与地球上一样吗?
    故答案为:
    (1)妈妈说,今天她身体不太舒服,让我们自己煮面条吃吧。我们可以煮蔬菜热汤面,让妈妈暖暖胃!
    (2)欲知今古千年事 且读中西万本书 读书;
    (3)草木之姿,风景独好,特请人们欣赏与爱怜。
    (4)陈冬您好,太空的景色美吗,能看到地球生物吗?太空中的作息规律与地球上一样吗?
    二、阅读与理解。(30分)
    9.
    师旷①劝学
    ㅤㅤ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②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汉.刘向《说苑》
    ㅤㅤ注释: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②炳烛:点燃火把、火炬。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结合文意填空。
    师旷认为“老而好学”犹如“ 炳烛之明昧行 ”,老而不学犹如“ 昧行 ”。
    (2)写出文中画线部分的意思。
    年少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正午时的阳光。
    (3)晋平公一开始觉得 自己年龄太大,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听完师旷的观点后他觉得有道理,因为 年老的时候好学,虽然如点燃火烛照明,但胜过在黑暗中摸索 。
    【分析】参考译文: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年龄七十岁了,想要(再)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呢?”平公说:“哪有作为别人的臣子戏弄他的君主的啊?”师旷回答:“我哪敢戏弄我的君主啊!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如同早上升起的太阳;壮年时喜欢学习,如同中午的太阳;年老时喜欢学习,如同点燃蜡烛的明亮,点燃蜡烛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平公说:“说的太好了”
    【解答】(1)考查文章信息筛选。结合“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可知答案。
    (2)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的意思是:年少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正午时的阳光。
    (3)考查内容理解和筛选。结合“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可知,晋平公一开始觉得自己年龄太大,学习恐怕已经晚了。结合“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可知,听完师旷的观点后他觉得有道理,因为年老的时候好学,虽然如点燃火烛照明,但胜过在黑暗中摸索。
    故答案为:
    (1)炳烛之明 昧行;
    (2)年少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正午时的阳光。
    (3)自己年龄太大,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年老的时候好学,虽然如点燃火烛照明,但胜过在黑暗中摸索。
    10.
    垃圾分类
    ㅤㅤ①目前,世界上有超过60亿的人口,大家每天生产生活,会产生多少垃圾?或许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再也没有存放和填埋垃圾的地方了,我们将被垃圾包围。
    ㅤㅤ②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垃圾分类”就成为一种时尚。其实,对于勤俭的中国人来说,“垃圾分类”并不陌生,有人或许还记得小时候把牙膏皮攒起来换糖人,用橘子皮泡茶、制药,收集废布头打补丁等等。
    ㅤㅤ③如果你还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意义何在,那就让我们看看不分类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吧!传统的处理方式只有填埋,那成本有多高呢?你可能难以想象。以某一大型城市为例,日产垃圾就达到12000吨,需要占地60公顷,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不能用作耕地,也无法建成生活小区。
    ㅤㅤ④如果进行垃圾分类,就可以拣出一部分尚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这些垃圾将被运到工厂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减少垃圾总量。那么,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该怎么办呢?其中一部分如厨余垃圾等,是进行科学地填埋:用推土机或压路机压实,覆盖一层土,再放一层垃圾,这样逐层填埋,最后覆盖一层30厘米厚的泥土。经过这样处理,2~5年之后便可以在上面钻孔采集沼气,再将沼气用于发电。我们都知道,沼气的产生是有条件的,比如不能把生物类垃圾和破铜烂铁埋在一起,这也需要垃圾分类。
    ㅤㅤ⑤其他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中,绝大部分是可以燃烧的,燃烧就能释放出热能,有了热能,自然就可以发电了。据测算,垃圾中的有机可燃物所含的热值普遍较高,焚烧2吨垃圾产生的热能大约相当于1吨煤。当然,前提条件还是要进行垃圾分类。
    ㅤㅤ⑥现在垃圾分类已经在我国实施,而如何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我们一直要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垃圾分类的意义所在。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符合文义,符合的画“√”,不符合的画“×”。
    ①作者列举用牙膏皮换糖人等事例是为了说明垃圾分类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
    ②用推土机或压路机压实垃圾,覆盖上30厘米厚的泥土,这就是科学填埋法。 ×
    (2)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举例子 和 列数字 的说明方法。
    (3)仔细阅读第④、⑤段,完成表格。
    (4)结合短文和生活实际,想想如何做好垃圾分类,请给主管部门提两条建议。
    建议1: 建立合适的分类标准、方法和方式。
    建议2: 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
    【分析】本文是一篇简单的说明文,文中用两则材料告诉我们垃圾分类的意义及各类垃圾的具体分类方法。
    【解答】(1)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①正确。②有误,从短文第④段可知,科学填埋是“用推土机或压路机压实,覆盖一层土,再放一层垃圾,这样逐层填埋,最后覆盖一层30厘米厚的泥土”并不是简单地压实垃圾,再覆盖上30厘米厚的泥土。因此本题说法不符合文义。
    (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阅读材料从“以某一大型城市为例”“12000吨、60公顷”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垃圾分类的好处。
    (3)考查了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阅读第④段句子“尚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这些垃圾将被运到工厂进行回收再利用”,可知第一个填空项答案。阅读第④段句子“厨余垃圾等,是进行科学地填埋。经过这样处理,2~5年之后便可以在上面钻孔采集沼气,再将沼气用于发电”。可知第二个、第三个填空项答案。阅读第⑤段“其他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中,绝大部分是可以燃烧的,燃烧就能释放出热能,有了热能,自然就可以发电了”,可知第四个填空项答案。
    (4)考查看法和建议。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①√;
    ②×;
    (2)举例子 列数字;
    (3)运到工厂进行回收再利用;
    厨余垃圾等;
    变为沼气发电;
    燃烧;
    (4)建立合适的分类标准、方法和方式;
    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
    11.
    老汪栗子
    ㅤㅤ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ㅤㅤ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儿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来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ㅤㅤ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老汪说,气味不对。
    ㅤㅤ④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子,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候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能想出来。
    ㅤㅤ⑤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踵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人家的一笔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ㅤㅤ⑥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ㅤㅤ⑦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ㅤㅤ⑧老汪的名声也如同他炒的栗子,香飘十里,而他依旧低着头在那里翻炒着……
    (1)在下面的框里填上适当的短语,按顺序概括文中和老汪有关的几件事。
    晚开店→ 挑坏栗 →炒栗子→ 收野栗 → 助学子
    (2)读第④段,结合文义品析“梅花裂”“丁香裂”这两个雅名的精妙之处。
    “梅花裂”和“丁香裂”是指炒好的栗子顶端自然的放射状裂纹,形象地写出了老汪手艺的精妙,还表现了他这个老戏迷悠闲别致、有情调的生活姿态。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打野栗的相关句子,并思考:这些内容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
    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踵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不可以删掉。因为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打栗人的辛苦,为下文写老汪助学子的情节作铺垫,突出了老人为乐的美好。
    (4)有人因为刷墙技艺高被称为“刷子李”,那么可以称老汪为“ 栗子汪 ”。如果他想和“刷子李”一样立下“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的规矩,请你为他写一写规矩。
    栗子汪 只要有坏栗子,白吃不要钱。
    (5)老汪除了手艺好,还有什么值得敬佩的地方?请结合文中事例写一写理由。
    老汪去山里收老人和留守儿童摘的栗子,帮助贫困大学生的故事,表现出他富有爱心、善良淳朴的特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分析】《老汪栗子》这篇短文,记叙了老汪炒制栗子手法熟练、买下山里人打下的栗子、每年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的实力,表现了他是一个技艺娴熟、淳朴善良和富有爱心的人。
    【解答】(1)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全文,结合句子“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儿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来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子,三分在炒制的功夫”“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子,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可知,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故事分别是:晚开店→挑坏栗→炒栗子→收栗子→扶山里穷学子。
    (2)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梅花裂”和“丁香裂”是指炒好的栗子顶端自然的放射状裂纹,形象地写出了老汪手艺的精妙,还表现了他这个老戏迷悠闲别致、有情调的生活姿态。
    (3)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结合句子“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踵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说出自己的观点及理由,合理即可。示例:不可以删掉。因为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打栗人的辛苦,为下文写老汪助学子的情节作铺垫,突出了老人为乐的美好。
    (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开放探究能力。有人因为刷墙技艺高被称为“刷子李”,那么可以称老汪为“栗子汪”。如果他想和“刷子李”一样,可以立下这样的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文章前半部分讲述了老汪炒栗子、剔除坏栗子的事情,表现出他是一个炒栗子技艺娴熟、性格正直的人;后半部讲述了老汪去山里收老人和留守儿童摘的栗子,帮助贫困大学生的故事,表现出他富有爱心、善良淳朴的特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故答案为:
    (1)挑坏栗 收野栗 助学子;
    (2)“梅花裂”和“丁香裂”是指炒好的栗子顶端自然的放射状裂纹,形象地写出了老汪手艺的精妙,还表现了他这个老戏迷悠闲别致、有情调的生活姿态。
    (3)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踵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不可以删掉。因为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打栗人的辛苦,为下文写老汪助学子的情节作铺垫,突出了老人为乐的美好。
    (4)栗子汪 只要有坏栗子,白吃不要钱。
    (5)老汪去山里收老人和留守儿童摘的栗子,帮助贫困大学生的故事,表现出他富有爱心、善良淳朴的特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12.习作与表达。
    ㅤ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也让我们从中习得本领,明白道理。请结合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劳动”的文章,表达你在劳动过程中的真情实感,写出你的收获。语句要通顺,重点部分写具体,题目自拟,习作中不要透露个人信息。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
    【分析】这是一篇自命题作文,要求以“劳动”为话题,写一篇关于“劳动”的文章。回忆学习这种家务的经历、体会,按一定顺序把学习的过程写清楚。在写作文之前,要根据习作要求选好所写的内容,回想自己是否做过家务,做的什么,哪一次印象深刻,选一件自己认为有趣或有意义的去写。根据所选择的内容,确定写作顺序、方法等。怎样开头、结尾?哪些详细写,哪些内容略写?运用哪些修辞、描写方法才能使人印象深刻?结合所写内容认真构思。
    【解答】范文:次劳动真快乐 这是一个特殊的假期,由于疫情,我们在家里上网课。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上网课之余,要在家里帮妈妈爸爸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这不,今天妈妈教会了我怎样洗衣服。
    妈妈干活时,我总喜欢忙前忙后。妈妈在洗衣服,我也愿意帮帮忙,妈妈一看笑着说:“帅哥,妈妈教你洗衣服吧!”我毫不犹豫地说:“太好了!”于是,妈妈给我打来温水,我把我的线衣轻轻泡入水中,坐在小凳上,妈妈帮我挽起袖口,我像模像样地学了起来。按照妈妈告诉的顺序,我先洗领口,在衣服上轻轻打上透明皂,两个小手用力地来回搓动,一会儿工夫,领子洗干净了。我再认真地洗两个袖口,可能是我用力不当吧,搓了一会儿,两个手掌都红了,而且还痒痒。妈妈看见了,心疼地说:“要不今天别洗了!”我坚决地说:“不!我一定能行!你不是常说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吗?”妈妈一听还真高兴:“帅哥真是长大了,以后可以帮妈妈干活了。”我继续洗前身,然后再洗后身,每一处我洗得都很仔细。我觉得洗得挺干净,得到了妈妈的认可,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都甜。妈妈又帮我把脏水倒掉,换上新水,我认真地把肥皂沫洗掉了。然后把衣服甩干晾上,我就大功告成了。
    我现在穿着自己亲手洗的衣服,感受到劳动最光荣的意义。我可以骄傲地说:“我学会洗衣服了!”过五关斩六将
    《儒林外史》
    吴承恩
    倒拔垂杨柳
    《三国演义》
    吴敬梓
    大战流沙河
    《水浒传》
    罗贯中
    范进中举
    《西游记》
    施耐庵
    且读
    千年事
    欲知
    万本书
    今古
    中西
    垃圾种类
    处理方式
    目的
    尚有利用价值的垃圾

    减少垃圾总量

    科学填埋

    其他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

    发电
    过五关斩六将
    《儒林外史》
    吴承恩
    倒拔垂杨柳
    《三国演义》
    吴敬梓
    大战流沙河
    《水浒传》
    罗贯中
    范进中举
    《西游记》
    施耐庵
    且读
    千年事
    欲知
    万本书
    今古
    中西
    垃圾种类
    处理方式
    目的
    尚有利用价值的垃圾
    运到工厂进行回收再利用
    减少垃圾总量
    厨余垃圾等
    科学填埋
    变为沼气发电
    其他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
    燃烧
    发电

    相关试卷

    2021年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以下名言警句出自《荀子》的是, 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要求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是, 按要求完成句子, 课内积累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安徽省淮南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淮南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看拼音,写词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