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八年级上册地理PPT课件同步练习晋教版
- 2.2复杂多样的气候(课件+同步训练) 课件 3 次下载
- 2.3数以万计的河流(课件+同步训练) 课件 3 次下载
- 3.1丰富的自然资源(课件+同步训练) 课件 3 次下载
- 3.2有限的耕地资源(课件+同步训练) 课件 2 次下载
- 3.3紧缺的水资源(课件+同步训练) 课件 3 次下载
第二单元高频考点测-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晋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高频考点测-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晋教版),文件包含第二单元高频考点测-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晋教版原卷版docx、第二单元高频考点测-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晋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自然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单元高频考点测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读我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和D代表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
A.山地和盆地 B.平原和盆地
C.高原和平原 D.山地和平原
2.我国地形类型构成,反映出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
A.地形类型齐全 B.地形类型单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势东高西低
3.图中A、B、C所代表的三种地形类型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下列关于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大规模发展种植业 B.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
C.有利于发展交通运输业 D.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1.D 2.A 3.B
【解析】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最大,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3%,高原面积占总面积的26%,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9%,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12%,丘陵总面积的10%,故图中A和D代表的地形类型分别是山地和平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我国有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五种陆地地形,地形类型齐全,A正确,B错误;无法看出地势分布特点,CD错误。故选A。
3.山区是指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的总称,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的发展,B正确;不利于种植业、交通运输业、基础设施的建设,ACD错误。故选B。
在学习中国地形和地势的知识时,小明找了一张“我国沿32°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小明找到剖面图中的①②是两座山脉,它们的名称是( )
A.①横断山脉②太行山 B.①横断山脉②巫山
C.①雪峰山②巫山 D.①祁连山脉②太行山
5.同学们在地理课上围绕我国地势特点带来的影响展开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利于东部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②阶梯内部的落差大,形成丰富水能资源③河流的流向便利东西交通④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利于交通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青藏高原的特征是( )
A.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崎岖不平,多喀斯特地貌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答案】4.B 5.A 6.D
【解析】4.读图可知,剖面图中的①②是两座山脉,它们的名称是①横断山脉②巫山。故排除ACD,选B。
5.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①利于东部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①对;②阶梯交界处的落差大,形成丰富水能资源,②错;③河流的流向便利东西交通,③对;④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不利于交通发展,④错。故排除BCD,选A。
6.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该高原的景观特点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D正确。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A错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B错误;云贵高原,崎岖不平,多喀斯特地貌,C错误。故选D。
2021年D月天气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本月30日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明显降温,多个省区市的小伙伴需要棉裤护体。下图为“D月30日棉裤预警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D月最可能是( )
A.12月 B.9月 C.7月 D.5月
8.图示日期,成都气温高于武汉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 B.北有高山阻挡冷空气入侵
C.地处低纬,太阳辐射更强 D.南有高原阻挡冷空气入侵
9.图示“劝君穿着棉裤走,寒冷来袭不会抖”区域对应的气候类型主要有( )
①高原山地气候②温带大陆性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热带季风气候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7.A 8.B 9.A
【解析】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本月30日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明显降温,说明此时是冬季,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冬季是12月、1月和2月,A正确,排除BCD。故选A。
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南下的冷空气,B正确;成都、武汉离海洋都不近,A错误;成都、武汉纬度相当,C错误;南有高原无法阻挡北方来的冷空气,D错误。故选B。
9.读图可知,"劝君穿着棉裤走,寒冷来袭不会抖"对应的主要是我国的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对应的主要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①②③正确;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我国南方,④⑤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图1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图2为2020-2022年我国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0.从图1可推断,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为( )
A.内陆多,沿海少 B.北方多,南方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部多,东部少
11.从图2可看出,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
A.3、4、5月 B.6、7、8月 C.9、10、11月 D.12、1、2月
【答案】10.C 11.B
【解析】10.根据图1可知,我国东南部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而到西北部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由此可知,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具有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根据图2可知,我国月平均降水量在6、7、8三个月最多,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大气环流是形成各和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海陆分布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地带性分布;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地形的起伏能破坏气候分布的地带性。
下图为“广州、哈尔滨、武汉、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2.你认为正确反映广州年内各月气温变化图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根据气温变化的特点,同学们将四城市按自北向南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丙甲乙丁 D.甲丙丁乙
14.四地降水在季节上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多集中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在分析影响图中四地同一季节气温不同的因素时,得出以下四种结论,其中与实际吻合的是( )
A.海陆位置 B.经度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形因素
16.武汉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12.D 13.A 14.B 15.C 16.B
【解析】12.根据四个城市的位置可知,广州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纬度最低,气温最高,是我国四个城市中冬季气温最高的城市。故读图分析可知,丁图最冷月温度最高,符合广州的气温变化图,D正确,ABC错。故选D。
13.我国冬季越往南气温越高,越往北气温越低,根据一月气温特点可知,甲冬季气温最低,是哈尔滨,其次是乙北京,丙是武汉,丁是广州。所以四城市按自北向南进行排列,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正确,BCD错。故选A。
14.读四地的降水柱状图可知,降水最多的季节都是在夏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B正确,ACD错。故选B。
15.根据气候类型图可知,甲是哈尔滨,乙是北京,丙是武汉,丁是广州。冬季越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越往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所以影响四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C正确。与海陆位置、地形和经度位置关系不大,ABD错。根据题意,故选C。
16.读图可知,武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正确,ACD错。故选B。
读“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不属于外流河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额尔齐斯河 D.塔里木河
18.我国外流河大部分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原因是我国( )
A.冲积平原较多 B.地形复杂多样 C.地势西高东低 D.淡水资源丰富
19.下列关于我国河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淡水湖泊全部分布在西北地区
B.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
C.西南地区的河流均向南流入太平洋
D.西北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以夏汛为主
【答案】17.D 18.C 19.B
【解析】17.长江注入东海,属于外流河,故A错误;黄河注入渤海,属于外流河,故B错误;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属于外流河,故C错误;塔里木河最终没有注入海洋,属于内流河,故D正确。故选D。
1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河水自高处向低处流,故我国外流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故C正确;冲积平原较多、地形复杂多样、淡水资源丰富与河流流向没有关系,故ABD错误。故选C。
19.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故我国淡水湖泊多分布在南方地区,故A错误;长江、黄河都发源于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故B正确;西南地区的河流有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故C错误;西北地区大多为内流河,但是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属于外流河,故D错误。故选B。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20.长江的水能资源丰富,因此上游主要的开发方向为( )
A.航运 B.发电 C.灌溉 D.供水
21.如图中上游、中游表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荒漠化、水土流失 B.水土流失、洪涝灾害
C.荒漠化、凌汛 D.水土流失、围湖造田
22.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D.中上游河段
23.三峡工程的作用是( )
A.调控中下游水量 B.发展渔业养殖
C.增加上游河段流速 D.调控下游支流
【答案】20.B 21.B 22.A 23.A
【解析】20.长江上游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所以上有主要的开发方向为发电,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长江上游由于人们乱砍乱伐,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长江中游地区地势低平,河段弯曲,行洪不畅,洪涝灾害多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如图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三峡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养殖等等,起到的最主要的作用是调控长江中下游洪水水量,减少洪涝灾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黄河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4.黄河水文特征包括( )
①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②春汛较长,夏汛较短③含沙量很大 ④冬季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黄河自古多忧患。对黄河流域①、②、③、④地区的忧患,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地区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B.②地区引黄灌溉,断流时间长
C.③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成泥流 D.④地区水流变缓,易决堤改道
【答案】24.D 25.B
【解析】24.黄河水文特征包括:流域内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黄河的纬度较低,春汛较短,夏季也短;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含沙量巨大;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②错误、①③④正确,故选D。
25.黄河自古多忧患。①地区是黄河的源头,主要问题是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②地区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引黄灌溉,黄河水量减少,不会断流;③地区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成泥流;④地区是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流变缓,易决堤改道。ACD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解答题
26.读“中国三级阶梯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① 、② 、③ 、雪峰山。
(2)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大于 米,分布着“世界屋脊”之称的C 。
(3)我国河流受地势影响,大部分河流自 向 流,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势 (大/小),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 资源。
(4)根据下列地形区特征的描述,完成其对应正确字母的填空。
A.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B.黑土面积广大
C.地势低平,湖泊众多,“鱼米之乡” D.平均海拔最高的盆地,“聚宝盆”
E.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描述东北平原特点的是 ;描述黄土高原特点的是 ;描述柴达木盆地特点的是 ;描述长江中下游平原特点的是 (填字母)
【答案】26.(1)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2)4000 青藏高原
(3)西 东 大 水能
(4)B A D C
【解析】26.本题以中国三级阶梯图为材料,涉及阶梯分界线、地势特征及其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同学们对信息加工与整理的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1)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其中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①大兴安岭、②太行山、③巫山、雪峰山一线。
(2)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C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3)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我国河流受地势的影响,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在阶梯交界处,由于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所以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一、二阶梯的交界处。
(4)结合所学知识,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面积广大、沃野千里,故描述东北平原特点的是B。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植被遭到破坏、降水丰富且集中等原因,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表特征呈现出沟壑纵横的状态,故描述黄土高原特点的是A。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当中平均海拔最高的盆地,又由于自然资源丰富,被称为“聚宝盆”,故描述柴达木盆地特点的是D。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水乡”,故描述长江中下游平原特点的是C。
27.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左图)与“我国东部四地气候统计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②③④气候类型分别为 、 、 ,②③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②气候区的河流具有分布密集、多外流河的特点,④气候区的河流具有 的特点,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④地区 。
(3)甲乙丙丁四图,能分别反映B、C两地气候特征的是 、 ,C地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 ,植被类型主要是 。
(4)从四地气候统计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5)人们常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见降水会直接影响 生产,我国东部的降水主要是由 (夏、冬)季风带来的,当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时,容易产生 (气象)灾害。
【答案】27.(1)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800
(2)分布较稀疏、多内流河 年降水量少,河流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所以河流分布较稀疏、多内流河
(3)乙 丙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4)南北普遍高温
(5)农业 夏 旱涝灾害
【解析】27.本题以“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左图)与“我国东部四地气候统计图”(右图)为资料,涉及气候类型的判读、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温度带、气温分布特征、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③④气候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②③地距离海洋较近,受海洋影响大,④地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大陆性强。②③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②地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分布密集、多外流河;④地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所以河流分布较稀疏、多内流河。
(3)B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乙图正确;C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丙图正确。C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位于亚热带,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4)据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主要为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南北普遍高温。
(5)人们常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降水影响农业产量,降水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风从海洋吹来,带来大量水汽,降水多;但是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风力强盛,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降水多,造成洪灾;风力太弱,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降水少,造成旱灾。
28.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长江发源于 山脉北麓,自西向东注入 海。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和 (地形区),该河段因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流速 (快/慢);支流众多,水量 ,水能资源丰富。
(2)长江中下游河段流经平原地区,该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区气候特征为 。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该段河流流速平缓,水量大, (有/无)结冰期;沿线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因此,长江具有很高的 价值(双项选择)。
A.灌溉B.水能C.航运D.防洪
2021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把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管理等明确到法律条文中,更有利于对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全面保护。
(3)让子孙后代永享绿水青山,让长江成为造福子孙的幸福河,请你从长江流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28.(1)唐古拉 东 四川盆地 快 大
(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无 AC
(3)上游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中下游退耕还湖、防治水污染等。
【解析】28.本题以长江为题,涉及长江的起止点、流经地形区、水能、流域气候特征、水文特征等相关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自西向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中下游主要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上游河段因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支流众多,水量大,故水能资源丰富。
(2)长江中下游河段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该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由于地形平坦、降水丰富,该段河流流速平缓,水量大,冬季气温高于零度,无结冰期,沿线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长江具有很高的灌溉和航运价值,AC正确;该区域河流落差小,水能不丰富,长江中下游河段洪涝灾害多发,BD错误。故选AC。
(3)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上游水土流失是导致中下游地带洪涝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应植树造林;中游围湖造田使天然湖泊面积减少蓄洪能力降低,应退耕还湖;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污染严重,应修建水库、疏通河道、防治水污染等。
29.“黄河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下图为黄河主要流经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黄河发源于 (填地形区名称),干流的主体流向自 向 方向流动,沿途经过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以及 平原,注入渤海。
(2)黄河上游有 平原,由于有 水灌溉,有“塞上江南”美称。
(3)沿黄各区域符合“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做法是___________
①源头地区——涵养水源,生态环境修复 ②河套平原——开垦农田,扩大耕地面积
③黄土高原——拦沙蓄水,退耕还林还草 ④华北平原——加固堤坝,建设水电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黄河沿线水电站主要集中分布于 (填城市名称)以西的 (上、中、下)游河段。这里是我国地势 和 之间交接地带,河流落差大, 资源丰富。
【答案】29.(1)青藏高原 西 东 华北
(2)河套平原 黄河水
(3)C
(4)河口 上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水能
【解析】29.本大题以黄河流域示意图为材料,涉及黄河的概况、黄河的灌溉,黄河的治理和水能资源的开发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1)读图可知,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流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全长约5500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2)读图可知,黄河上游有河套平原,由于有黄河水的灌溉,使这里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业区,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3)根据黄河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可知,源头地区涵养水源,生态环境修复,黄土高原拦沙蓄水,退耕还林还草符合黄河开发和保护的理念;河套平原开垦农田,扩大耕地面积,会造成土地沙漠化,华北平原地势低平,不适合建水电站。故根据题意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故选C。
(4)读图中黄河流域水电站的分布可知,黄河沿线水电站主要集中分布于内蒙古河口以西的上游河段。这里是我国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